圣米歇尔山位于法国北部的诺曼底大区,5月27日周末!168欧/人,打卡诺曼底最美风景!莫奈花园、象鼻山、圣米歇尔仙山!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吉维尼(Giverny)是法国北部诺曼底大区的一个村庄。之后,我们驱车前往诺曼底最美海岸线——Etretat象鼻山。象鼻山位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大区,以其形状雄伟壮丽的海崖而著名,包括三座白垩质悬崖组成的象鼻形海蚀门,因被法国文学家莫泊桑形容为伸入大海的象鼻子而得名。

一场春雨一场暖,

天气热起来啦,小伙伴们外出旅行的心是不是蠢蠢欲动啦?

今年的5月份有这么多假期,打工人开心得不要不要的!

游游菌理解大家的热情,所以5月末的出行计划安排上!

画家莫奈的幽静花园,象鼻山海岸的悬崖峭壁,圣米歇尔的神秘仙山,

一个周末,带你打卡诺曼底自然风光与人文精神!

一起出发吧!

行程安排

第一天:巴黎 Paris – 莫奈花园 – 象鼻山

早晨在巴黎的意大利广场集合,出发前往位于吉维尼的莫奈故居,漫步莫奈花园。

吉维尼()是法国北部诺曼底大区的一个村庄。1883年4月的一天,当莫奈乘坐从维尔侬到加斯尼的小火车,在车门处发现了烂漫花丛中的吉维尼,就像寻觅的少年终于找到了心仪的情人,莫奈一见钟情,当机立断,立即举家迁居此地,而且一住就是43年,直至去世。

养花和作画是莫奈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他曾说过:“除了园艺和作画,我一无所长。”五月正是花园中杜鹃、紫藤、东方罂粟等鲜花盛开的季节,满园姹紫嫣红,别提多美了!花园是莫奈画作的重要灵感来源,一起来这里寻找莫奈笔下的各种美丽风景吧!

而莫奈故居也一并保存完好,呈现着莫奈充满诗意的生活情调。这是一栋粉墙绿窗青瓦的二层小楼,原为一处农舍。如今,墙上挂出的是莫奈最著名的代表作的复制品及他精心收藏的231幅日本浮世绘。

之后,我们驱车前往诺曼底最美海岸线——象鼻山。

象鼻山位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大区,以其形状雄伟壮丽的海崖而著名,包括三座白垩质悬崖组成的象鼻形海蚀门,因被法国文学家莫泊桑形容为伸入大海的象鼻子而得名。

象鼻海岸堪称诺曼底洁白海岸(Côte d’Albâtre)的珍珠,被列为“世界级名胜景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被称为“象爸爸”、“象妈妈”和“象孩子”的三座海蚀门(Porte d’Aval、Porte d’Amont、)。

小象山顶有一座中世纪小教堂,沿着蜿蜒曲折的石头台阶一路向上,行至中途,回目远眺,豁然开朗,宏伟的阿瓦勒象鼻尽收眼底,蓝天碧海、扬起风帆的小船正驶离海岸,这不正是莫奈笔下的象鼻山吗?要知道,莫奈一生可是创作了80多幅跟象鼻山有关的画作!

而象鼻山所在的埃特雷塔小镇本身也极具特色,镇上大部分建筑都修建于中世纪,灰色石材砌成的房屋,装饰鲜明,凹凸有致。走出小城,沙滩上尽是大小均匀、圆润光滑的卵石,清澈的海水呈浅绿色,拍打海岸泛起白色的浪花。

游览完象鼻山后,我们驱车前往圣米歇尔山方向,在沿途酒店入住。

第二天:圣米歇尔山 Mont St – 巴黎 Paris

早餐后,我们将出发前往世界级名胜,联合国文化遗产——圣米歇尔仙山。

在公元708年,传说天使三次出现在主教奥伯特()的梦中,指示他自己将会在一座被称为圣米歇尔的”山陵”化身为龙,与撒旦决斗,创立一个虔诚的神殿。于是阿夫朗什的主教便开始建造这座神殿圣米歇尔山位于法国北部的诺曼底大区,5月27日周末!168欧/人,打卡诺曼底最美风景!莫奈花园、象鼻山、圣米歇尔仙山!,欧洲基督教主要的朝圣场所——圣米歇尔仙山由此得名。

圣米歇尔仙山只有在涨潮时分才变化成为一座岛屿,与此同时,岛上古老的城墙和塔楼,哥特式修道院更突显出这座岛屿的神秘。

早在800多年前,这座岛就开始引来各国的僧侣、骑士、文人墨客,前来朝圣。

从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以来,圣米歇尔山是法国接待最多访客的景点。有观光客,有朝圣的人,每年超过250万人受好奇心驱使,从世界各地涌入一探究竟。

下午时分启程返回巴黎,结束愉快的周末游行程。

出发日期

5月27&28日(周末)

出发地点

巴黎Place d’ KFC门口集合

集合时间

5月27日8点15分

价格

168欧/人

费用包含:

1. 舒适空调大巴车;

2. 欧洲专业司机,华人领队;

3. 星级酒店住宿;

4. 酒店内早餐(第二天)。

费用不含:

1. 行程中午餐及晚餐;

2. 司机及领队沿途为各参团者竭诚服务、各方照顾,在行程完结前务请给予小费答谢他们圣米歇尔山位于法国北部的诺曼底大区,按照欧洲习惯规定每位参团者每人每天6欧,全程共计12欧,儿童和成人同价;

3. 行程中的付费景点门票及自费项目。

收费景点门票价格参考:

-圣米歇尔山修道院:成人11欧,18至25岁的欧盟学生免费(欧盟外6欧)需要证件,18岁以下免费;

-莫奈花园 ( Monet):成人11.5欧,18至25岁的学生(持学生证)7欧,7至17岁儿童7欧;

-所有门票价格将以当天实际情况为准。

如果想参观圣米歇尔修道院的客人请提早自己网上预定,以免行程中耽误时间。

圣米歇尔修道院官网买票地址:

购买链接

长按二维码进入预订页面

如果对行程有任何疑问,

或者咨询其他旅游线路,

欢迎添加客服微信聊天哦!

圣米歇尔山位于法国北部的诺曼底大区,圣米歇尔山.doc

圣米歇尔山百科名片圣米歇尔山圣米歇尔山(Mount-Saint-)是法国著名古迹和基督教圣地,位于芒什省一小岛上,距海岸两公里。小岛呈圆锥形,周长900米,由耸立的花岗石构成。海拔88米,经常被大片沙岸包围,仅涨潮时才成岛。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文化遗产,1979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基本信息名称:圣米歇尔山圣米歇尔山(图1)法文名:Mont-Saint-英文名:Mount-Saint-国家:法国登录类型:文化遗产评定标准:文化遗产(i)(iii)(vi)登录年份:1979地理坐标为:48°38′8″N,1°30′40″W.景点简介圣米歇尔山(Mount-Saint-)是法国著名古迹和基督教圣地,位于芒什省一小岛上,距海岸两公里。小岛呈圆锥形,周长900米,由耸立的花岗石构成。海拔88米,经圣米歇尔山(图2)常被大片沙岸包围,仅涨潮时才成为岛。古时这里是凯尔特人祭神的地方。公元8世纪,红衣主教奥贝在岛上最高处修建一座小教堂城堡,奉献给天使长米歇尔,成为朝圣中心,故称米歇尔山。公元969年在岛顶上建造了本笃会隐修院。

1211~1228年间在岛北部又修建了一个以梅韦勒修道院为中心的6座建筑物,具有中古加洛林王朝古堡和古罗马式教堂的风格。岛上现还存有11世纪罗马式中殿和15世纪哥特式唱诗班席,13~15世纪的部分城墙和哥特式修道院围墙等。历史沿革圣米歇尔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708年。据说,当时一位来自阿弗郎什小镇的红圣米歇尔山(图3)衣主教奥贝梦见大天使圣米歇尔,圣米歇尔示意他建造一座建筑物以显示其伟大。起初奥贝主教并没有太在意此事,对大天使米歇尔连续两次托梦都不以为然。一天夜里,圣米歇尔天使在电闪雷鸣中第三次出现在奥贝的梦中,他用自己的神指在奥贝脑门上点了一下。从梦中醒来的奥贝主教摸到了脑门上的凹痕,这才恍然大悟,于是立刻赶往墓石山,着手完成大天使的神旨。圣米歇尔山上就这样有了第一座教堂。奥贝的教堂如今只剩下一面墙,向人们诉说着圣米歇尔山名字的来历。圣米歇尔山从布列塔尼海岸望去如同一个童话世界:周围是碧洋白沙,教堂钟楼尖顶上舒展着巨翼的天使,圣米歇尔的金像如同一个明亮的光点与日争辉。在阿弗朗什的圣维杰珍宝室,今人还可见到据称是留有天使指孔的奥贝尔主教的头盖骨。此后,无数的教士和工匠将一块块花岗岩运过流沙,一步步拉上山顶。

众多建筑师和艺术家在这些坚硬的岩石上修整和雕琢。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苦努力,直到16世纪,圣米歇尔修道院才真正完工,奥贝尔的一场梦让人整整忙活了8个世纪。后来,人们又在山脚下修建了众多的店铺和旅馆。圣米歇尔山建成后,它不仅是善男信女的朝圣之地,也是人们旅游的理想场所。在1337年至1453年的英法百年战争中,曾有119名法国骑士躲避在修道院里,依靠围墙和炮楼圣米歇尔山位于法国北部的诺曼底大区,圣米歇尔山.doc,抗击英军长达24年!因为每次只要坚守半天,势如奔雷的涨潮就会淹没通往陆地的滩涂,为爱国者们赢来宝贵的半天休息时间。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此岛是该地区惟一没有陷落的军事要塞。圣米歇尔山耸立在法国北部诺曼底和布列塔尼之间的海面上,面积很小,直径只有1公里,山也不高,但山顶的修道院却比它高出近两倍。圣米歇尔山是由岩石、房舍、围墙、城堡和修道院组成的中世纪建筑群,它将大自然的巧夺天工与人类的智慧、毅力系于一身。虽没有凡尔赛宫的金碧辉煌、埃菲尔铁塔的宏伟壮观、卢浮宫的绚丽多彩、香榭丽舍大街的缤纷繁华,但每年来此游览和观潮的人多达350万。大文豪雨果曾说,圣米歇尔山对法国如同大金字塔对埃及一样重要。附属建筑修道院是为大天使圣米歇尔建造,也是杰出的技巧与艺术的绝技两者与独特的天然环境相结合的产物。

古时这里是凯尔特人祭神的地方。公元8世纪,圣米歇尔神父在岛上最高处修建一圣米歇尔山-修道院座小教堂,奉献给天使长米歇尔,成为朝圣中心,故称米歇尔山。公元969年在岛顶上建造了本笃会隐修院。1211-1228年间在岛北部又修建了一个以梅韦勒修道院为中心的6座建筑物,具有中古加洛林王朝古堡和古罗马式教堂的风格。岛上现还存有11世纪罗马式中殿和15世纪哥特式唱诗班席,13-15世纪的部分城墙和哥特式修道院围墙等。圣米歇尔山经大自然的造化,使它本身就是世界的一大奇观,而山上的古迹修道院和大教堂则在基督教徒的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圣米歇尔大教堂的建造,从1017年投下第一块基石到1080年落成,持续了60多个春秋。教堂分祭坛、耳堂和大殿三部分。由于高低不平的山顶无法提供宽阔平整的地基,人们便沿山坡修筑了几处建筑以使教堂建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大教堂呈十字形,而祭台、耳堂和大殿下的墓穴或祈祷间实际上也成了罗马式建筑工艺的杰作。教堂的正面是建有三扇拱门的大门廊,从门前的平台上即可俯瞰大海。教堂集罗马与哥特式建筑艺术于一身,大殿为典型的罗马风格,其穹隆的开间多达7道,两侧的拱门式长廊之上的楼廊砌有罗马式的拱窗,以保证教堂的通风与采光。

与大殿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那哥特式的三层圆形祭坛,祭坛四周的回廊不带祈祷室。这种教堂的建筑风格在诺曼底一带很有代表性,曾经风靡一时。就中世纪的水平而言,圣米歇尔山大教堂顶部开间的匀称布局与颇具立体感的垂直分隔、大殿与耳堂之间宽大的连拱,以及楼廊上饰有雕刻物的门窗,都展现着建筑师们独具匠心、巧夺天工的造型艺术水准,也为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大教堂建成之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朝圣者,把对大天使圣米歇尔的崇拜推向了巅峰;圣米歇尔山也更是披上了神奇的面纱,在诺曼底无数教徒的眼中无异于东方的耶路撒冷。由于圣米歇尔山的无限感召力,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它一直是这一广大地区行政管理与精神统治的支柱。圣米歇尔山-修道院6从13世纪开始,法兰克王国的王权得到了加强,加佩王朝的腓力二世在教士们的鼎力支持下,开始了统一国家的征伐和加强中央集权。圣米歇尔山修道院因为新文明的介入而迅速发展起来。在不到25年的时间里(1204—1228年),人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大兴土木,最终形成了当今“西方奇迹”的宏伟规模。修道院虽然经诸多建筑师设计,但依旧保持着朴实无华、古色古香的格调,令人无处不感受到本笃教徒那静思冥想、严苛简朴的苦行僧生活。

整个修道院分 3 层,被一堵高墙隔成两部分,共有六座建筑物。修道院的公共入口处在东南角,接着便是接待室和食品储藏间。二层颇具档次,一间带有两个壁炉的会客厅,专门接待有身份的人。会客厅的顶部也显示出非同一般的气魄,呈宽阔的穹隆形,并有交叉拱肋加固;另一间结构相同的屋子专供修士们从事誊写手稿等脑力劳动,以及冬季取暖。相传法国国王路易十一确定了圣米歇尔山的神品级别后,这座大厅便更名为骑士殿。在修道院的第 3 层,与修道士的用膳室紧紧相连的,便是那西方奇迹的精华所在,即内院及其回廊。内院与回廊面朝大海,背靠教堂的北大殿。这里是修道院最隐蔽的地方,外人不允许越雷池一步,只有修士们才有资格自此拾阶进入教堂。修道院的内院与回廊堪称”奇中之奇”,它们被二层的花岗岩墙垛或巨型石柱支撑着,近看恍若镶嵌于大教堂之上,远眺则犹如悬浮于天水之间,其景致之壮观,好似天上庭院错落人间。与内院相映成趣的回廊又是中世纪建筑艺术的精品,其圆柱看似纤圆脆弱,但实际上它们却支撑着回廊那专看风景的页岩大屋顶。廊柱的排列错落有致,其梅花形的格局致使柱头又是对角拱顶的台基,从而形成了柱林之上的连拱廊。如此廊中有廊的布局,足以反映出设计者的聪明才智。

如果说教堂以其雄伟挺拔的阳刚气派显现着博大精深之道,那么内院与回廊则刚柔相济,展示着修道院诗情画意般的和谐。说其诗情,是因为内院宽阔而静谧,给人以远离尘世、宠辱皆忘之感,人们在此不但获得了完美的自我,还似乎可以直接聆听神的心声;言其画意,是因为回廊本身便是一幅幅绝妙的立体几何图,它们所表现出的阴柔娇媚之秀色,使来访民者无不赏心悦目。在历史上,圣米歇尔山修道院曾经有过至少两次让法国人骄傲的时刻。早在英法百年战争期间的 1346 年春天,英军进攻诺曼底,在有着“法兰西骄傲”之美誉的法国骑士团溃败于由英国农民组成的弓箭手之际,圣米歇尔山修道院的修道士们勇敢地担当起了捍卫祖国尊严的使命。他们利用修道院坚固的堡垒和城墙,成功地抵御了英军的轮番进攻。虽然英军占领了诺曼底以及法国众多城镇,但最终就是没能攻下圣米歇尔山修道院。在英法百年战争结束 500 多年以后,另一场决定人类命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再次让人们感受到了圣米歇尔山修道院弘扬正义不惧危险的天使之道。1945 年 6 月,盟军即将开始诺曼底登陆,这时,圣米歇尔山修道院的修道士们得知驻守诺曼底的德军准备炸毁修道院。修道士们便组织起了护院小组,他们表示豁出性命也不能让德军的阴谋得逞。

1979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圣米歇尔山修道院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其拉梅赫维尔教堂的建筑风格便是重要依据之一。站在拉梅赫维尔教堂外的回廊平台上,极目远眺便能看见烟波浩渺波澜壮阔浩瀚的大西洋,此刻你便会感觉到这圣米歇尔山修道院就宛如大西洋波涛中的一艘永不沉没的航船。而正是这艘航船,1000 年来它始终在惊涛骇浪中给人类带来希望和力量。圣米歇尔山与其附近的海湾也是一处优美的自然景观,它的文化和历史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使其成为人类的宝贵遗产。自然景观圣米歇尔山所处的圣马洛湾以涨潮迅猛闻名遐迩,最高潮与最低潮时海平面的落差高达 15 米。由于海湾深水区不多且底部平坦,退潮时大海距离岸边有 15 至 20 公里。通常涨潮的速度相当于一个人的步行速度—每小时 4 公里,顺风时速度则增加到每小时 30 公里。因为圣马洛海湾潮水如此“善变”,流传着许许多多可怕的故事,比如,会追赶骑士的涨潮,在巨大的流沙中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的满载货物的马车,陷入淤泥不能自拔而悲惨死去的旅人。圣米歇尔山(图 4)海湾的退潮往往也开始得非常突然,也许几分钟前还是一望无际深不可测的大海,突然之间海水退向远处,满眼望去已是裸露的海滩和海滩上颜色很特别的流沙。

几乎所有的法国古典文学大 9 币,从雨果到莫泊桑,都曾经被它的多变所迷惑。雨果描写道:陷入流沙之中,一定会遭到惊心动魄的埋葬,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必然的、毫不容情的……的确,这些沙表面看似平坦光滑、松软安全,可一旦不小心滑落下去圣米歇尔山位于法国北部的诺曼底大区,它内部的暗流就会像蛇一样滑动,松软的被潮水浸泡的表面变成淤泥将你死死地缠住,犹如陷入沼泽一般难以自拔。这里的沙其实更像是淤泥,一旦变干,非常结实;一旦与水混合,立即变成粘稠的泥浆。圣马洛海湾附近的海底布满大大小小的地下河床,它们就是制造危险的罪魁祸首。因为潮起潮落很容易将沙冲稀,河床里及河床下就形成了阴险多变的流沙,而那些过于自信的旅行者很可能陷入其中,遭遇不幸。一千多年来,大西洋海水潮起潮落,无数的沙被冲向海湾,使海岸线因此向西移动了约 5 公里,更靠近圣米歇尔山了。1879 年人们修建了一条堤坝,车辆从此可以直接通过堤坝上山。现在每年只有两三次,当天文大潮将堤坝淹没时,圣米歇尔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岛。在某种程度上说,当地旅游业的兴旺应归功于这条堤坝。每年多达 250 万的游客通过这条堤坝来到圣米歇尔山参观,TGV 快车将参加一日游的游客从巴黎送达圣米歇尔山。不过,真正能登上圣米歇尔山最高点 11 世纪大教堂和拉梅维耶尔修道院的游人不足 1/3。到圣米歇尔山朝圣的传统根植于奥贝主教时期。不过,今天许多人来此并非只是赶时髦,圣米歇尔山让他们流连忘返,甚至在山上逗留

圣米歇尔山位于法国北部的诺曼底大区,诺曼底登陆 | 游离于海上绝壁与孤山间的奇幻漂流

NO°/1

诺曼底雪白海岸

É

绝壁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有着充足阳光,丰富色彩的南部蔚蓝海岸一直被誉为法国最出名的海岸线。而位于法国北部诺曼底大区的雪白海岸圣米歇尔山位于法国北部的诺曼底大区,不仅拥有绵延数百里的迷人海岸线,更令人屏气凝神的是海岸边那些蜿蜒延伸的高耸白垩峭壁,蔚为壮观。较之通常印象中闲散的海边度假风,诺曼底的海配以断崖绝景显得更为震人心魄。这里也是法国多种文学、画派诞生的创造力源头,印象派大画家莫奈曾在此流连忘返,留下了20多幅凝固埃特勒塔绝景的画作。

上篇推文我们探访了卢瓦尔河谷的古堡建筑群,

这次来领略一下法国北部绝美的自然景观。

这样的悬崖奇观由中生代白垩纪(始于1.455亿年前,结束于6550万年前,历经7950万年)时期的松软白垩沉积层加之海浪侵蚀悬崖底部,导致上部崖壁断裂而形成。英吉利海峡分割了大不列颠岛和欧洲大陆,因此隔海相望的英国有着相似的白垩崖。

被惊涛骇浪击凿而成的海蚀洞,从侧面看好似大象的鼻子,不由得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雄浑有力的“公象”,柔和纤细的“母象”,憨态可掬的“小象”组成了埃特勒塔悬崖的一家三口。它们静静的守护着这片雪白海岸和海边小镇,如同守卫自己的家园一样。

下图为公象及母象

鹅卵石沙滩作为前景,随着云卷云舒,天光略过小象鼻,与悬崖顶上修建于中世纪的尖顶加德圣母修道院交相辉映。最小的家庭成员“象宝宝”,伴着迷人的月色快快入眠吧。

法国印象派大画家莫奈曾从不同角度时间悉心描绘了埃特勒塔悬崖的天然拱门,勾勒出了一系列拨动心弦的光影诗篇。光与色的变化是印象派画家绘画的主题,他们致力于描绘事物在光与色影响下的不同反映。而光影也是我们旅拍摄影中所一直追寻的关键,借着雪白海岸之旅向大画家致敬。

次日早上,我们移步换景登上小象的顶部感受不同的视角。每每站在绝峰嶙峋的悬崖上,总是有种腿脚发软的感觉。惊涛拍岸中一点独影阑珊,大自然原生态的苍茫感及自身的渺小让我不禁联想起”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句诗词,也许是对此情此景最好的诠释。

在埃特勒塔“一家三口”浓浓亲情的衬托下,

悬崖陡壁也似乎没那么险峻了。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个温暖的名字,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NO°/2

如梦似幻的圣米歇尔山

Mont Saint

孤山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圣米歇尔山是顺位于耶路撒冷、梵蒂冈之后的天主教第三大圣地。山顶修道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708年,起初为宗教而生,是修士们的归隐和朝拜的圣地。由于仅有一条长堤与陆地相连,随着四周潮汐涨落,圣米歇尔山成为遗世独立的孤岛。千余年来,白昼交替,潮起潮落,周而复始,朝圣者们在泥泞的沙地和汹涌的潮水中怀揣信仰和忠诚执着的向圣山前行。

历时800余年的修缮, 从最初简陋的礼拜堂几经扩建翻修,在战火和政权更替中屡毁屡建。传承着文化和宗教信仰,倾注着修建者的智慧与巧夺天工,尘埃落定于神权和革命时代后,圣米歇尔山成为了一座拥有1300多年历史的人文建筑。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坚韧的防御系统,使圣米歇尔山成为英法百年战争时北法唯一没被英国攻占的领地。因为这里的海潮每天两次起落,守军只需守住半天,当潮水上涨时,敌军就只能退下,守军便可休养生息。然而迅速起落的潮水同时也凶险异常,我们为了寻找到能拍出圣山倒影的完美角度,被迅速涨起的潮水困在一处滩涂中,打电话报警对方只会法语无法沟通。茫然失措时幸被偶然经过的游艇救出,却因船搁浅无法上岸,船中一美女还意外落水。最后共同被不知谁叫来的法国警察涉水营救,演绎了一场法囧般的奇幻漂流记。

虽然淌水到岸边被打湿了半身,但好在器材被警察托举着完好无损。我们在岸边众人围观下感谢完警察叔叔后迅速离开尴尬的现场,敬业的拍出上下两组照片。当然,我们的经历是一个严肃的反面教材,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把握好潮水起落的时间,不要轻易往滩涂的深处走。还好平安无事,让我们也身临其境的体验了一次圣山的孤寂和高冷。

顺着古旧的台阶,沧桑的花岗石墙登高至山顶。没有繁复的浮雕和精美的彩绘玻璃,圣殿用最质朴的表达方式,让人去触摸历史的痕迹,感受其神圣和厚度。

站在山顶修道院回廊平台上,如同站在一艘永不沉没的航船窗边,极目远眺便能看见烟波浩渺的大西洋。这艘航船始终不惧惊涛骇浪,巍峨占据于云水之间,弹指一挥千余年。

我们尝试在不同时段从各个角度守望圣米歇尔山,捕捉着它背影里的斑驳光影,感受着它被渲染的绚丽色彩。随着夜色渐深,圣山的光辉和幽兰的天空之色倒映在明镜般的海面上,仿似一座海市蜃楼独处于苍穹的一隅。更似一盏启明灯,指引朝圣之路的方向。

然而白天的圣山总被熙熙攘攘的游客所包围,只有在夜色或晨曦中才能真切体会到那种不真实的仙逸空灵之感,远离尘世,宠辱皆忘。“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是这个部分的最后注解吧。

NO°/3

海盗之城圣马洛

Saint-Malo

要塞

古城墙内活色生香,墙外风起潮涌

圣马洛位于法国布列塔尼半岛,英吉利海峡的入口,是法国大西洋海岸的重要口岸。坚固厚重又完整的石块城墙内,是错落有致的中世纪建筑和狭窄崎岖的鹅卵石街道。历史上圣马洛有过一段辉煌的航海盛世,海盗队伍也在此猖獗一时,故而获名“海盗城”。1534年,出生于圣马洛的法国探险家(加迪亚)从此启程至北美洲发现并命名了加拿大。

为了减少海浪冲击力,守城人在城墙外侧沙地深埋了百余根木桩用来作为防护屏障。木桩的阻隔加之坚不可摧的城墙,数百年来古城墙依旧固若金汤。

登上古城墙环城徒步一周1800多米。一边远眺圣马洛海湾壮丽的风景,一边纵览老城内活色生香的惬意生活。

圣马洛和圣米歇尔山同处圣马洛海湾,有着欧洲最大的潮汐。凛冽的海风对城墙内的世界泛不起丝毫涟漪,但让在海边礁石上赏海景的我们有点招架不住。

由于潮汐的明显起落变化,小孤岛上的国家堡垒也跟圣山似的和我们玩起了若即若离的戏码。

NO°/4

气质小城

渔巷

印象派画家钟情的港口风情

翁弗勒尔自1027年起就作为渔港存在了,乍看很像五渔村色彩斑斓又紧凑的建筑风格。到这里只是顺道游览,却不禁被深深吸引,临时决定在港口边找一处露天餐厅赏日落。

当年莫奈、布丹、毕加索等著名画家们因这精致浪漫的旧港风情和小城街景迸发出多少艺术灵感。在我们餐厅座位旁,有一对年老的夫妻,席地而坐装备齐全的面向渔港认真创作,身边人头攒动的咖啡厅丝毫没有影响到他们的专注。法国之行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艺术氛围是会熏陶后世并源远流长的吧。

NO°/5

迪南

Dinan

老城

未经战火的千年老城

英法百年战争时很多法国北方城镇都没能幸免于难,然而有一座老城却逃过了炮火的摧残。被岁月斑驳了的城墙,夹道而立的木筋屋、曲径幽深的石板道,处处充满古朴而又典雅庄重的气息,这便是—老城迪南。

迪南最吸引我们的是城里最古老的街道——朱乌尔街。这条街道两侧是布列塔尼地区典型的木筋墙小屋,遍布画廊、古董店和餐馆,道路一直延伸至迪南老桥和朗斯河港口,是迪南艺术家和手工艺者集中的地方,也是众多摄影发烧友推崇的地方。

清晨,在朱乌尔街一住户门前拍照时,正巧碰见主人出门。我们有点不好意思的赶紧退到旁边,主人很热情的招呼我们,并自豪的给我们介绍朱乌尔街是迪南最漂亮的地方,而他家门口这一段是朱乌尔街的精华。老两口来自澳洲,买下这里一处600多年历史的老房子,窗边的鲜花和门口的装饰都布置得非常精致,把晚年生活过得如此细腻惬意实在让人好生羡慕。

我们在迪南留下的照片不多,却发生了不少小插曲。欧洲的夏天日落时间实在太晚加之我们又喜欢田园乡村小镇游,等完日落加幽兰时光,餐厅基本也都打烊了。甚至有天晚上包里只剩一块巧克力曲奇,我们谦让着一人吃了一半就着自来水也算晚餐了。

连日来的疲倦加饥饿让我在去迪南的路上看见家乐福,义无反顾冲进去再也不舍出来,贪婪的抱着大堆方便面边走边洒。友善的法国小帅哥风一般的跑到门口帮我拿了推车,再送上迷人的微笑“havea nice day”。感受着小帅哥的友好,提着各种口味的方便面和一大桶哈根达斯,我满心愉悦的走向停车场,却离车5米远就感受到了老公浓浓的怒气。

原来不知不觉间,我在超市里已经呆了半个多小时圣米歇尔山位于法国北部的诺曼底大区,诺曼底登陆 | 游离于海上绝壁与孤山间的奇幻漂流,再到迪南时我们已经完美的错过了日落和一切光线美好的时光。本想拍几张夜景,导航又带错了路,过程中闪光灯又被不小心摔得四分五裂的。在略显低气压的氛围中,结束了一天的行程。

第二天清晨由于天气原因和这种持续的低压氛围,没拍多久我们就决定,干脆就当没来过迪南吧,去好好吃上一顿。也许是受早上那对老年夫妻的感染,我们有了下面这组对话:

“等我们退休了,我们就开始环游世界,每个地方住上几个月,一天只拍一张照片。平时就像他们一样发发呆看看书,随便逛逛。”

“那时候还拍人像吗,我的身材模样都不太好看了吧?”

“有什么关系,你在里面一个小角落,后面都是不同的风景啊,就像一幅幅画一样。可是,万一有天只剩下风景,你没在画面里了,那多伤感啊。”

“你以为飞屋环球记啊,那万一有天不是你这种大片,变成我拿自拍杆拍的照片呢。”

我们俩相互戏谑着笑起来,紧接着双方眼眶渐渐湿润,泪水止不住的从脸颊滑落。

那不知是出于对失去的恐惧,

还是对彼此的依赖和满怀期待,

都化作最真最热的一滴滴眼泪。

在看似有点碌碌无为的迪南清晨,

旁人诧异的目光下,留给了我们此行最动情的瞬间。

由于工作繁忙,法国回来后图片处理量较大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nuomd/209866.html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8日 上午10:03
下一篇 2024年12月8日 上午10:0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