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李丽】9月6日,当选为英国保守党党首的伊丽莎白·特拉斯在苏格兰接受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正式任命,成为英国新任首相。现年47岁的特拉斯也成为英国历史上继玛格丽特·撒切尔、特雷莎·梅之后的第三位女首相。在对特拉斯进行任命之前,英国女王已在当天稍早时接受了鲍里斯·约翰逊递交的正式辞呈。
“如果你认为你今天(9月6日)过得很艰难,那就想想女王吧。她必须与约翰逊会面,然后又要与特拉斯会面。”英国首席捕鼠官拉里(Larry)6日在推特上写道。
6日早上,约翰逊在唐宁街10号发表作为首相的最后一次演讲时,对被迫离任表示了不满。今年7月7日,因多起丑闻影响而被迫辞去党魁职务的约翰逊要求留任至党内选出接班人。当时,多名保守党高级消息人士知晓后还表达迫切希望约翰逊“立刻走人”的观点。2个月后,约翰逊终于走了。
根据胜选结果,特拉斯成为英国下一任首相,也是英国六年来的第四位首相。特拉斯承诺,将解决因俄乌冲突后能源费用飙升而引发的生活成本危机。不过英国《卫报》6日披露称,特拉斯内阁成员里不会有在竞选中落败的前财政大臣苏纳克。
在特拉斯胜选消息公布后,德国总理朔尔茨、印度总理莫迪、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欧盟委员会等政要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对她表示了祝贺。
特拉斯执政后在外交上的主要关切仍在欧洲,福克斯新闻称,特拉斯和拜登之间的主要分歧在英国脱欧(北爱尔兰协议)和伊朗问题上。撒切尔的前顾问尼尔·加德纳表示:“她会在必要的时候对抗美国总统。”
此外,特拉斯在竞选时曾就中国议题频频“放狠话”,今年中英将迎来建交50周年,特拉斯执政后对华政策上会如何调整也备受关注。有分析人士称,长远来看,中英关系可能会经历一段长时间的磨合和斗争。英国政府的对华政策也会受到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
“他走了”
综合彭博社、福克斯新闻、英国《卫报》、英国广播公司(BBC)等媒体报道,9月5日,特拉斯经过英国执政保守党党员全体投票表决成为新一任党魁,并接替约翰逊出任英国首相。9月6日,特拉斯在苏格兰接受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正式任命,成为英国新任首相。在对特拉斯进行任命之前,英国女王已在当天稍早时接受了鲍里斯·约翰逊递交的正式辞呈。
约翰逊6日在唐宁街10号发表他作为首相的最后一次演讲。他强调,自己作为首相时的成就,包括英国脱欧、新冠疫情期间的疫苗投放、俄乌冲突中向乌克兰提供早期武器、新冠肺炎疫情后的经济复苏等政策。
约翰逊6日早上在唐宁街10号发表他作为首相的最后一次演讲。图自英国天空新闻网
此外,约翰逊还对被迫离开唐宁街10号表示不满,称在这场政府“接力赛”中,他们“中途改变了规则”。约翰逊将自己比喻为一枚已完成任务的助推火箭,“我现在将轻轻地重新进入大气层,以不可见的方式落在太平洋上某个遥远而模糊的角落里。”他还强调,自己将为即将上任的政府提供“最热烈的支持”。
约翰逊执政期间,他因为在新冠疫情期间的种种违规行为和包庇一名性骚扰者担任政府高官等一系列丑闻,于今年7月被迫辞去党魁职务并要求留任至党内选出接班人。当时,多名保守党高级消息人士表达了迫切希望约翰逊“立刻走人”的观点,他们认为约翰逊继续留任是“危险的”、“耻辱的”,人们不会相信他能在秋天之前领导这个国家。
有趣的是,英国广播公司(BBC)在直播约翰逊演讲时,画面中出现了英国“第一猫”、首席捕鼠官拉里(Larry)的身影。拉里的推特上配图发文称:“是的,我出来确认一下他走了没有,他走了。”(拉里的社交账号是由粉丝运营)
拉里(Larry)还在推特上说,“如果你认为你今天(9月6日)过得很艰难,那就想想女王吧。她必须与约翰逊会面,然后又必须与特拉斯会面。”
拉里在2011年被英国政府委任为“首席捕鼠官”,并入住首相府,它已在首相府工作11年。今年7月,当约翰逊深陷执政丑闻时,拉里的官方账号就连发数条推特,喊话约翰逊:“凭良心讲,我无法再和首相一起生活了。要么他走,要么我走。”不久前,拉里的账号还发文称,“拜拜约翰逊”。
此外,该帐号9月6日置顶的推文是7月10日约翰逊宣布辞去执政党保守党党首和首相职务当天,列出4点澄清,与约翰逊划清界限。推文写道:“是时候澄清一些事情了:一、我不是约翰逊的猫。二、和所有首相一样,他只是唐宁街的临时住客。三、我永久住在这里。当他最终离开时,我留下了。四、是的,这一切都很尴尬,但很快就会结束。”
英国没有迎来印度裔首相,特拉斯胜选演讲提到了约翰逊
在约翰逊辞去首相职务的同时,特拉斯6日接受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正式任命美国奈尔大学世界排名,她来了、他走了,英国”第一猫”:心疼女王,成为英国新任首相。随后,特拉斯会在首相府唐宁街10号门前发表就职演讲,并公布新内阁成员名单。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奈尔大学世界排名,英国《卫报》披露,特拉斯内阁成员里不会有这次角逐党魁的前财政大臣苏纳克。“(入阁)本就不在我考量的范围内。”苏纳克告诉媒体。
英国还是没有迎来一位印度裔首相。《星期日泰晤士报》称,今年,苏纳克夫妇在英国1000位最富有的人中排名第222位。根据年度榜单,两人共有7.3亿英镑的财富。但财富也是双刃剑,在约翰逊宣布辞职后,首相、保守党党首的位置轮空。在前几轮选举中,苏纳克一直是领跑者,但随着竞选的进行,苏纳克早年称他“没有任何工人阶级朋友”的采访片段被人扒出,形象大受影响。苏纳克的民意调查支持率逐渐显出颓势。
英国《卫报》称,穿着“价值450英镑的普拉达鞋和3500英镑的定制西装”的苏纳克,宣扬他的女儿们吃了两年麦当劳早餐卷,让民众非常反感。
视频截图自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
9月5日晚,特拉斯发表胜选演讲,她表达了对约翰逊的感谢。“我想感谢即将离任的首相,我的朋友——鲍里斯·约翰逊”,特拉斯称他完成英国脱欧、派发了新冠疫苗、在普京面前毫不退缩。“从基辅到卡莱尔,你都受到钦佩”,特拉斯说。
然而对于特拉斯在说完对约翰逊的感谢后,现场一度安静,无人鼓掌,特拉斯环视四周尴尬几秒后,现场才陆续响起一些掌声……英国《卫报》5日称,特拉斯对约翰逊的赞美让许多人感到不快,包括一些保守党议员。
“朋友和同事,感谢你们信任我,领导我们伟大的保守党,地球上最伟大的政党。我知道我们的信仰与英国人民产生了共鸣。”她继续对着保守党成员说道,“我以保守党的身份参加竞选,我也将以保守党的身份执政。”
BBC指出,特拉斯在这里传达的关键信息是重新团结保守党,这也将是她上任后面临的政治挑战之一,因为此次党魁选举的结果比以往的竞选更为接近。
“我们需要表明,我们将在未来两年兑现目标”,特拉斯称,“我将提出一项大胆的减税和促进经济增长的计划。我将解决能源危机,解决人们的能源账单,同时也要解决能源供应方面的长期问题。”
最后结尾,特拉斯一再坚称她将兑现竞选承诺,并将带领保守党赢得下一届大选。“我们将在2024年为保守党带来一场伟大的胜利。”她说。
CNN称,这可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目前执政党保守党在民意调查中落后于反对党工党,而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特拉斯能否有效应对危机将成为她初期执政成果的评判标准。
在特拉斯胜出的结果揭晓后,约翰逊立即在推特上发文向其表示祝贺。约翰逊在推文中称:“祝贺特拉斯取得决定性胜利。我知道她有正确的计划来解决生活成本危机、团结我们的政党,以及继续团结和提升我们国家的伟大工作。现在是所有保守党人百分百支持她的时候了。”约翰逊还称,他一直为在过去三年担任保守党党首而感到自豪。
与此同时,德国总理朔尔茨在推特上说:“在这段充满挑战的时期,我很期待彼此合作。英国和德国将持续以伙伴和朋友的身份密切合作。”
印度总理莫迪在推文写道:“恭喜特拉斯获选成为英国下任首相。我有信心,在您的领导下,印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将进一步强化。祝您在新角色和责任方面一切顺利。”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5日晚,发表视频讲话盛赞特拉斯,称乌克兰人非常了解她,“她一直站在欧洲政治光明的一面”。他说,“我相信,我们将一起做更多的事情来保护乌克兰,并挫败俄罗斯的所有破坏性努力”。
泽连斯基发表讲话,图自乌总统网站
六年换四相,英国正面临经济衰退风险
“特拉斯行事和装扮都颇有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之风,因此被认为有志成为‘铁娘子第二’”,BBC在5日的报道中写道。实际上,英国民众正期盼一位“撒切尔夫人”的到来。
彭博社此前称,“无论谁赢得选举,都将接管一个通胀率处于40年来高位、经济衰退风险不断上升的国家。而经济排名下滑的结果,对于新首相而言无疑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局面。”
BBC报道称,在新冠疫情造成的经济低迷之际,英国因为制裁俄罗斯导致能源价格飙升,使国内通胀问题“雪上加霜”、物价飞涨。原本计划脱欧后单飞世界的英国,仍然没有厘清脱欧后的种种限制和掣肘。此外,美国与中国竞争,“新冷战”阴云密布之时,英国与中国也因为香港问题而关系紧张……9月1日,英国商会(BCC)发布的最新预测指出,英国经济将在2022年底前陷入衰退,通胀率将飙升至14%,经济疲软将持续至2024年。
40年前,正是撒切尔率领保守党赢下大选,并通过改革让英国摆脱滞胀困境。现在这个号称“铁娘子第二”的特拉斯上任后能否像撒切尔夫人那般,让英国走出危机,解决约翰逊留下的“烂摊子”,还是个问号。曾经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印度已超过英国成为了世界第五大经济体。
英媒“iNews”网站5日称,六年来,英国已经换了四位首相。首相的迅速更替削弱了他们的权威,并把他们变成了一个全国性的笑话,“特拉斯是一个不稳定国家的不稳定总理”。
因脱欧公投,2016年戴维·卡梅伦辞任,特蕾莎·梅经过党内选举而成为党魁,进而成为首相;特蕾莎·梅又遇到了党内一系列挑战,也在2019年提前下台,随后约翰逊上台。
“特拉斯可能是60年来任期最短的首相”,英媒“iNews”网站称,自撒切尔夫人1979年上台以来,英国经济从未陷入过如此严重的危机,特拉斯似乎无法享受任何类似于“蜜月期”的执政时间。
“为了坐稳她的位置,特拉斯需要在民意调查中持续反弹”,英媒“iNews”网站称。
彭博社称,英国老牌博彩公司威廉希尔毫不留情地表示,特拉斯在位的时间会短于英国上一位女首相特雷莎·梅任期,即1106天。“我们不觉得她(特拉斯)会担任首相很长时间,她有6赔4的赔率会比特雷莎·梅呆的时间短”,威廉希尔发言人托尼·肯尼表示,“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她作为史上最短首相的命运,赔率是1赔50。”
特拉斯作为英外交大臣于3月访问华盛顿。图自英媒“iNews”网站
9月5日,《日经亚洲》( Asia)专栏作家莱昂内尔·巴伯( )撰文分析了特拉斯所面临的艰巨挑战,这位《金融时报》前主编认为,特拉斯所遇到的英国经济困局前所未有。特别是在经济层面,特拉斯试图模仿撒切尔夫人,通过减税阻止经济衰退,但其通过大举借债为减税计划提供资金的主张,却与撒切尔政府当时减少借贷的坚定承诺背道而驰。
文章形容,一旦此举惊吓到金融市场,特拉斯所玩的这局“游戏”就将彻底结束,而等待英国的将会是再迎来一位新首相。
对华“鹰派”,她会让中英关系走向何方?
为博“铁娘子”的称号,她竞选时曾称“按下核按钮是首相重要职责,我已准备好了”让人咋舌。与此同时,她与党魁竞选对手苏纳克多次相互指责对方“对华不够强硬”,并争相就中国议题“放狠话”,也令中国网友“印象深刻”。外界关注特拉斯出任首相之后,将在对华政策上如何调整。
《泰晤士报》8月29日称,特拉斯的一名盟友透露,一旦特拉斯当选,她可能将中国定义为与俄罗斯类似的“严重威胁”。此外她还将加强与美国等盟友的合作,以抵抗所谓中国的“经济胁迫”。
今年中英将迎来建交50周年,中英关系走向何方?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王义桅对新京报分析称,特拉斯面临着一个危机重重的英国,通胀率飙升、生活成本危机和能源危机不断恶化,这些问题一时之间可能难以解决。也因此,她会努力在外交领域寻求突破,这也是她的优势所在。“我认为未来一段时期内,中英关系可能会面临比较大的困境,甚至有可能会持续恶化。特拉斯可能会渲染中国的“威胁”和挑战,积极在新疆、香港、台海等议题上发声,从而导致中英关系陷入紧张。”
不过,王义桅认为,长远来看,中英关系可能会经历一段长时间的磨合和斗争。最终,英国的务实派会努力寻找和中国互利共赢的机会,平衡好意识形态安全和对华务实合作的尺度,找到一条脱欧之后的对华独立道路。
特拉斯可谓是一贯的对华“鹰派”。据“政客”新闻网欧洲版报道,自从特拉斯2019年就任英国外交大臣以来,便一直以所谓的“中国批评者”自居,不断妄议、干涉新疆、香港、台湾等中国内政问题,同时呼吁加强与英联邦国家的经贸关系,“对抗中国日益增长的有害影响力”。
今年9月1日,特拉斯发布声明污蔑新疆存在所谓的大规模侵犯人权的情况;8月10日,特拉斯召见中国驻英大使郑泽光,无理干涉中国解放军的绕台军演行动;7月2日,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特拉斯发表声明声称对香港居民负有历史责任……
对于她这些出格言论,我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曾回应称:“我想奉劝英国个别政客,动辄拿中国说事,鼓噪所谓‘中国威胁论’,这是不负责任的言论,也解决不了英国自身的问题。”
香港《南华早报》9月6日援引王义桅的分析称,特拉斯执政后,英国政府的对华政策会受到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美国中期选举之后,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可能会作出调整,届时英国可能也会调整其对华政策。
香港《南华早报》9月6日报道截图
“英国不得不更加依赖美国”,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英国研究中心智库研究员李冠杰在澎湃新闻报道中称,鉴于英国经济力量不断下降,英国的国际投入和行动无法自主展开。英国会继续抓住英美特殊关系不放,大力推进现有美国主导的各项机制,瞅准时机开拓新机制。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助理研究员张蓓在湖北卫视节目《长江新闻号》中分析称,特拉斯上台之后,面临的是一个巨大的生活成本危机。她实际上是没有办法和中国搞“脱钩”的,中国是英国非常大的、非常重要的贸易伙伴。特别是在英国经历巨大的国内困难的时候。
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称,中国是英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占英国2021年贸易总额的7.3%。2015年,前首相卡梅伦政府加强与中国的投资联系,进入了中英关系的“黄金时代”。
不过,英国智库查塔姆研究所( House)的英国世界倡议执行董事约翰·坎普夫纳5日告诉福克斯新闻,中国也可能成为特拉斯和拜登政府之间脱节的一个领域。坎普夫纳表示,尽管这两个国家都在朝着对中国更加“鹰派”的立场迈进,但特拉斯对中国过于强硬,拜登政府认为她“(强硬)过头”了 。
对外关切主要为欧洲,英美关系存分歧
9月5日,英国广播公司BBC盘点出新首相在国内和国际间的七大挑战中(国际关系占了三个),不过并未涉及中国。
冬天临近能源价格飙升、如何帮助民众负担日常开支?
医疗系统NHS在新冠疫情冲击后越发不堪重负, 如何面对冬季发病高峰?
如何团结因党魁选举而四分五裂的执政保守党?
能源危机下如何兑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目标?
俄乌冲突:还要继续不惜血本援乌抗俄吗?
如何应对苏格兰再次独立公投的诉求?
如何化解脱欧造成的北爱尔兰问题可能对与欧盟关系的影响?
在外交上,特拉斯是北约盟国和乌克兰的支持者,对俄态度强硬。
路透社9月5日称,俄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当天表示,英国领导人竞争的辩论发言中被各种反俄言论所主导,“我们不指望(英国新首相)会有什么积极的变化。”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5日则发声称,他希望特拉斯将能帮助基辅“挫败”俄罗斯。
《每日电讯报》5日称,特拉斯将于本月晚些时候飞往美国,寻求与拜登政府建立关系。在能源价格飙升带来痛苦的经济连锁反应的背景下,支持乌克兰将是另一个关键而紧迫的外交政策挑战。
事实上,特拉斯在布鲁塞尔并不受欢迎。全球最大政治风险研究和咨询公司欧亚集团的欧洲区负责人拉赫曼表示,特拉斯一年前成为外长时,欧洲希望她能成为一个公平客观的合作伙伴,她却推动重写英国脱欧协议的关键部分《北爱尔兰议定书》,激怒了欧盟官员。欧盟感觉被伤害,“从第一天起,她就给英欧关系带来信任危机”。
英国《卫报》8月28日指出,由于共同面对着中俄的挑战,英美能够成为盟友,但是美国人也对特拉斯对于《北爱尔兰议定书》一事的处理不满。
包括美国总统拜登和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在内的民主党人曾多次表示,他们担心英国的“脱欧”政策会破坏爱尔兰来之不易的和平,明确反对英国政府单方面推动立法修改《北爱尔兰议定书》部分条款。
作为“脱欧”协议的议定书之一,《北爱尔兰协定书》规定,“脱欧”后北爱地区留在欧洲单一市场与欧盟关税同盟内,以防爱尔兰岛内出现陆上“硬边界”。不过,英国大不列颠岛进入北爱地区的部分商品需接受海关和边境安全检查。英国方面一直抱怨这份议定书僵化,干扰北爱地区贸易,加剧政治不稳定。今年5月,身为外交大臣的特拉斯宣布将推动立法修改《北爱尔兰议定书》部分条款。
英国《每日电讯报》此前援引多位英外交官和美白宫内部人士的消息称,特拉斯胜选后可能会继续推翻“北爱尔兰议定书”的计划,这在华盛顿还引起了不安。
福克斯新闻报道截图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前顾问奈尔·加德纳(Nile )5日在福克斯节目中直言:“我不认为(特拉斯)她会害怕在涉及英国国家利益的关键领域与乔·拜登挑起争端。在必要时,她会站出来对抗美国总统。”加德纳目前是保守派智库美国传统基金会撒切尔自由中心主任。
特拉斯和拜登之间可能存在分歧的另一个领域可能是伊朗问题。报道称,在拜登担任副总统期间,美国与英国等几个国家达成了旨在制裁伊朗的协议。但特拉斯尚未对重启伊核谈判采取坚定立场。加迪纳称,特拉斯所在的保守党中的一些人对谈判的想法不感兴趣。
英国智库查塔姆研究所的英国世界倡议执行董事坎普夫纳估计,特拉斯可能会在伊朗问题上寻求灵活性,以避免加剧与美国的分歧。
在英法关系上,特拉斯近日的表态也引起了热议。8月25日晚,特拉斯在回答“法国总统马克龙是敌是友”的问题,没有给出肯定的答案。她说:“陪审团仍然没有定论。”
“如果我成为首相,我将根据行动而不是语言来判断他(马克龙是敌还是友)。”特拉斯说。
26日,马克龙就特拉斯的言论回应称,无论其领导人持何种观点,英国都是一个对法国友好的国家,英国及其人民将永远是法国的盟友,尽管其领导人有时哗众取宠犯小错。9月5日,在获悉特拉斯胜选后,他向特拉斯表示祝贺。
自英国脱欧以来,英国和法国之间的关系受到影响,双方在捕鱼和应对非法移民等问题上频频发生争执。25日晚,被问及同样的问题时,特拉斯的对手苏纳克立即回答说,马克龙是“朋友”。
被批“政坛变色龙”,父亲未票选她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特拉斯在党魁竞选中获胜,但她也被扣上了“自1998年保守党改变选举规定、允许党员参与投票以来,得票率最低的党魁”的帽子。
英媒“iNews”网站5日称,她虽以57%的选票获胜,但这比约翰逊在2019年战胜杰里米·亨特()时获得的66%的票数要少。该媒体还强调,在没有民意的背书和大多数议员支持的情况下执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拉斯在十六万保守党的党员登记投票下获胜)。
此外,民调显示,英国民众对她并不买账。据今日俄罗斯电台9月5日报道,英国民调机构月5日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英国人似乎对特拉斯接任首相并不是特别感兴趣。
一半的英国人表示,得知特拉斯将组建下一届内阁,他们感到“失望”,三分之一的人对这一前景“非常失望”。
只有4%的受访者对这一进展表示欢迎,称他们“非常高兴”看到特拉斯入主唐宁街10号,另有18%的英国人表示他们对这样的结果“相当满意”。
根据的另一项最新民意调查,大多数英国人(67%)似乎特别怀疑特拉斯应对生活成本上升的能力(生活成本上升是英国人最关心的问题)。近40%的受访者表示,当谈到即将上任的首相处理这一问题的潜力时,他们完全“没有信心”。
大约40%的英国人认为特拉斯将与即将被她取代的约翰逊“大致相同”。27%的人认为她可能会更糟糕,只有14%的人倾向于给她更多的信任。
此外,特拉斯甚至都没能赢得她父亲的支持票。《每日邮报》称,身为数学教授的约翰·特拉斯一直是左翼人士,他对特拉斯从反对君主制的民主派转变成保守党人甚至开始“倾向极端右翼政治”感到“非常难过”和“震惊”。据说,他禁止同事在他面前谈论女儿。他的一位同事还对媒体称,“约翰对他女儿为竞争首相职位而提出的政策感到心烦意乱”。
对于自己政治立场的转向,特拉斯在8月曾告诉保守党党员:“我们都会犯错,我们都有青少年时的不良记录,有些人是性、毒品和摇滚乐,我是选择了自由民主路线。我感到抱歉。”这番说辞获得党内成员的支持。
《华盛顿邮报》9月5日称,47岁的特拉斯是一位多变的政治家。在加入保守党之前,她年轻时是一名自由民主党人,主张废除君主制。2016年脱欧公投后,她在成为铁杆“脱欧”派之前曾投票支持英国留在欧盟。
“公平地说,以‘变色龙()’形容特拉斯并不为过”,《华盛顿邮报》评论说。
特拉斯的弟弟弗朗西斯2017年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时说,他姐姐自信而固执、讨厌失败,玩大富翁游戏时也是如此。“她的性格是非赢不可,她会创建一些特别的方法来取得胜利。”
美国奈尔大学排名世界第几,美国排名39,世界大学排名618 ‼
很多小伙伴在选校时一定多多少少都会看排名,
不同机构制定排名榜单其实存在一定的差异,
但有时候这种差距甚至大到让你怀疑:
我看的是不是野榜?
差距可以有,但是差这么大简直离谱!!
美国排名
39
世界排名
618
THE泰晤士世界排名
251-300
QS世界排名
631-640
波士顿学院
BC:我的强项在本科教育
我们先来看看QS的排名指标:
而的综合排名是依据这些指标进行的:
从这两个榜单的参考依据中,我们也能看出QS的排名更加看重同行对学校声誉的评价以及国际化程度,而在的排名参考中教学质量、毕业率比重较大,而且包含新生质量指标。
相比起QS的排名,更加关注本科教育,所以更适合申请美本的同学做参考。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BC在两个榜单上排名差距这么大了。
BC是综合大学中非常重视本科教育的学校之一,学校的前身是文理学院,虽说后来开始招收研究生和博士成为综合性大学,但BC本科教育依旧与LAC相媲美,2024年本科教育排名中,波士顿学院名列全美第8。
作为波士顿五大名校之一,BC的名声自然不必多提。
商学院名列前茅,会计、金融专业尤为强悍,BC还是许多投行的 ,对学生来说无论是想深造还是就业都具有优势。另外,学校的经济、法律等专业实力也非常强劲。
虽说BC是一所教会学校,但学校的包容度很高,其他宗教、非宗教学生以及国际生都很容易融入。
虽然BC有千万般好,但是一看录取率瞬间清醒。
今年BC的录取率为14.7%,被录取学生SAT平均分为1511,ACT平均分为34,与去年持平,95%被录取学生在高中排名前10%。
想要申请BC还是要费一番心思的,尤其是在学校推行标化可选后,擅长考试的中国学生少了一个大杀器美国奈尔大学排名世界第几,美国排名39,世界大学排名618 ‼,随之而来的还有软性背景的比重越来越高。
合理规划就很有必要了,竞赛、挖掘兴趣点、学术科研,缺一不可!
聪明的同学已经提前一年开始提升背景了,比如国际竞赛相关的AMC、BPhO,科研项目脑神经科学营、夏校等,暑期黄金期即将来临,不想落人一步的同学,添加微信咨询课表&预约试听~
脑神经科学线下营
真实仪器体验
国际竞赛暑期班
正在招生
背景提升
针对各个专业方向
资源丰富的Party
BC以前有个外号是“有钱人家小孩”的保底名校,近年来学术实力突飞猛进,上升势头迅猛。
学生学习压力也比较大美国奈尔大学排名世界第几,晚上一两点睡觉几乎是常态。
因为是小班教学,所以教授能够充分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他们甚至还会为你推荐实习、就业的机会。
BC的校友资源在找工作上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果目标公司里有你的校友,他们很愿意帮忙,即使大家之前完全不认识;学校定期还会邀请校友回来办讲座,分享自己的工作经历。
除了学校的资源之外,波士顿这座大都市也让学生吃到许多红利。
波士顿的金融及咨询业发展比较成熟,有很多世界级著名公司驻扎于此:BCG,富达投资,美洲银行,新百伦,霍顿·米夫林出版社等,这些公司都将给BC的毕业生提供丰富的就业资源。
毕业学生中选择从事金融服务业的人最多。
与就业资源同样丰富的就是学校的娱乐活动,BC有几十个舞蹈队,芭蕾、爵士、街舞……应有尽有.
每年都有全校性的舞蹈比赛,专业级灯光+数以万计的观众,站在舞台上的那一刻欢呼和掌声会像山洪海啸一般地涌来~
如果要说BC有什么缺点的话,大概就是贵!学费贵,学校也自带贵族气息!
不过,这也跟所在城市有关,波士顿、纽约、洛杉矶这些大城市的学费成本都很高…
想 get 同款offer?
我们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评估了解适合自己的留学项目
微信
往期推荐
哪些美国大学被誉为“藤校Plus”?
全美6大硕士项目,28个专业方向的排名汇总!
美国内尔大学世界排名,最适合国际生的50所美国大学
自从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以来,对签证以及移民政策异常严格。这对国际留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盆凉水。这甚至动摇了许多人来美国留学申请的决心。但在未来美国仍将是本科生教育的世界领导者,去美国留学依然是最热门的选择。《福布斯》杂志评选出了50所对国际生来说最好的大学。这是《福布斯》杂志第二年评出这个榜单。
在2015-2016年期间,美国高校的国际留学生人数首次超过一百万。但国际学生学生人数的激增的趋势可能即将结束。美国有近四分之一的高等教育机构报告说美国内尔大学世界排名,最适合国际生的50所美国大学,经过十年的稳步增长,国际本科生入学率略有下降,降幅约为2%。若按地区来划分,中国和印度的学生占所有国际学生的近一半,但去年中国留学生从25%下降到23%,印度留学生从27%下降至23%。到目前为止,美国仍然是世界范围内拥有国际生最多的国家。世界各地数以百万计的本科生继续将美国的大学当做他们的申请目标。《福布斯》今年继续为国际生们挑选出了最好的50所大学。
评选标准包括国际学生的整体素质、国际学生人数、国际学生的毕业率和大学在国际学生中的受欢迎程度等。
使用的五个指标和权重如下:
教学质量(50%)
这部分直接采取了《福布斯》全美最佳大学排名的方法,详情见文章《2017年福布斯美国最佳大学排名榜单大全》
国际学生总人数(25%)
使用IPEDS的数据美国内尔大学世界排名,具有较高比例国际学生和更大的国际学生社区的学校将会获得加分。 名单上有六所学校的国际生比例超过25%,分别是:新学院大学(New )伊利诺大学伊利诺伊理工学院( of ),霍利克学院(Mount ),罗德岛设计学院(Rhode of ),塔尔萨大学( of Tulsa )和巴布森学院( )。
国际学生人数增长率(5%)
再一次使用IPEDS的数据,如果学校的国际学生比例在过去四年的报告数据中有所增长或减少会加分或者减分。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C. San Diego)、加州大学欧文分校(U.C. )和新学院大学(New )的国际生比例增加了10%以上。
国际学生毕业率(10%)
国际学生在某一所学校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指标是他们的毕业率。利用IPEDS的数据,国际学生毕业率高的学校将会获得加分。在排名前50的学校中,哈维姆德学院( Mudd )是唯一一个报告国际生毕业率达到100%的学校。
国际学生感兴趣的专业设置(10%)。
根据IIE的说法,三个领域的研究主导了国际学生的学术追求:工程、商业和管理,以及数学和计算机科学。2015-2016学年,每个领域吸引了超过10万名国际学生,尤其是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专业,学生人数同比增长了25%。认识到国际学生最常被这些领域吸引——而且一些签证项目,比如STEM专业学生的OPT时间长,让国际学生毕业后能在美国停留时间的时间更长。《福布斯》利用大学记分卡上的研究数据来为那些在STEM领域有较高国际生参与的学校加分。
Top 5
去年和今年的冠军都是巴布森学院( ),一所位于马萨诸塞州威尔斯利()的专业创业学校,从这里毕业的学生都会获得商业管理学士学位。巴布森学院不仅拥有26%的超高的国际生比例,还是少数为国际学生提供财政援助的文理学院之一。 这所学校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了知名度。 巴布森国际和多元文化教育副主席阿米尔·雷扎(Amir Reza)在2016年接受《福布斯》采访时说:“我们学校的师生都爱开玩笑说巴布森学院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知名度比在美国更高。”二、三名的是两所小型文科学校,哈维穆德学院( Mudd )和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 )。精英研究型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 )和麻省理工学院排在四、五名。这些都是国际生进行美国留学申请时可以重点考虑的美国大学。
最适合国际生的50所美国大学完整榜单
1 巴布森学院2 哈维·穆德学院3 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4 卡内基·梅隆大学5 麻省理工学院6 哥伦比亚大学7 波士顿大学8 罗德岛设计学院9 宾夕法尼亚大学10 布林莫尔学院11 纽约大学12 宾利大学13 库珀联盟14 普林斯顿大学15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6 赖斯大学17 霍利奥克山学院18 南加州大学19 塔尔萨大学20 加州理工学院21 布朗大学22 乔治敦大学23 斯坦福大学24 哈佛大学25 康奈尔大学26 佐治亚理工学院27 罗彻斯特大学28 新学院大学29 埃默里大学30 布兰代斯大学31 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 – 香槟分校32 伊利诺理工学院33 耶鲁大学34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35 杜克大学36 伍斯特理工学院37 格林内尔学院38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39 斯沃斯莫尔学院40 罗斯 – 胡尔曼理工学院41 波莫纳学院42 芝加哥大学43 华盛顿大学44 圣母大学45 加州大学尔湾分校46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47 阿默斯特学院48 达特茅斯学院49 卡尔顿学院50 利哈伊大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naier/213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