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记者问刘德华:“你信命吗?”刘德华回答:“我信!!!但我不认命!”在我们的闽南文化里有这么一句话:“老天爱笨小孩!”一路走过来,我一直觉得自己很笨,但是我也觉得我很幸运,总感觉老天一直在眷顾我,即使也遇到过困难和挫折,我也总觉得这是老天故意在锻炼我,想让我更加强大。因为我坚信越努力就会越幸运!
在这里我也很乐意和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些我在二十多年来求学道路上的一些心得体会,以及人生的规划与展望。在人们传统的思维里,一说到博士,立马会与“学霸”联系在一起,似乎都觉得只有高智商的人才有可能读到博士。确实,大部分情况是这样的,但又不是绝对的。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人的智商是有高低之分的,当然对于高智商的人在短期内和普通人比起来,他们学什么东西都会快一些,轻松一些,但这只是你做成一件事的影响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一开始跑的快,并不意味能跑的远,我们要的是“论持久战”,支持你跑完全程的不只是你的天赋,还需要策略,耐力和信念!这里,我只想通过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世界名校”或“博士”并不是高智商学霸的专利!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但是在这篇文章里,我不是要告诉大家如何去拿一个博士,只是想告诉大家:不逼自己一把,你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以上是我的求学简历:国内一个二本大学学士,中国前十名的985大学硕士,世界前五十名大学博士。现在有人一听到“博士”,立马反应“哇塞,学霸!”其实,从小到大,了解我的人都知道“学霸”二字和我根本沾不上边,很多人早早就告诉我不适合走学业这条路。我高中读了四年,曾经参加过两次高考,第一次高考本科线差几十分,第二次高考勉强过本科线几分。当时所读的高中也只能算是个三流高中,全校也就只有两人考上一本,而且刚刚过线的那种。
大学时期复习考研,我每天除了6个小时在睡觉,其他时间几乎都在学习,当时和我一起复习的朋友一天也只花6个小时学习,戏剧性的是我和他分别以吉林大学最后一名和第一名的身份被录取,当年全年段男生也就只有我俩中榜。在吉林大学的研究生生涯快结束的时候,我们十多个同学一起参加出国英语考试,就只有我没有通过,而且我是在复习了半年的情况下参加的考试,而我同学们大多只复习几周时间,结果虽然很郁闷的,但流着泪也得继续向前奔跑,最终通过百般努力,我却是同学们中第一个拿到博士邀请函的,还是个不错的学校!
而博士生涯的实验团队是大家公认的“开始容易,毕业难”,当时在我们实验团队,6,7年才毕业的大有人在。在开始的头一年,以大家对我的评判,我就是属于6,7年才能毕业的那一拨“笨小孩”,历史总是那么惊人的相似,但我却是实验组最按时毕业的那一拨学生。
01
中学篇
按自己人生时间表走,不要让任何人打乱了你的节奏,做最好的自己
从一个后进生到世界名校博士的转变,有没有一种屌丝逆袭的赶脚!当然,我的学历不是在哪个小胡同找某个王大妈买的O(∩_∩)O),我也没有一个叫李刚的爸爸。当高三的同学都去读大学了,我还在读高四。许多人高考就能直接进名校,我又多努力了四年,利用考研的机会才进入名校。在博士期间,大多数同学年纪都比我小,有的甚至比我整整小了五岁。我一直很喜欢把自己比作周杰伦歌曲中的那只“蜗牛”—虽然我爬的很慢,但我还会一步一步往上爬,任风吹干流过的泪和汗,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我始终坚信,胜利可能会迟到,但从来不会缺席,只要你“不认命”。
记得在中学的一节地理课上,老师让我们每个人在五分钟内把课本上的一小段文字背下来。五分钟后我的同桌非常流利的背诵下来,而我读到最后一句把第一句都给忘了。当时我同桌很鄙视地和我说:“我就搞不明白了,就这么简单的几句话你怎么背不下来呢?”。这句话我一直记忆犹新,当然不是我记仇,只是我发现了我并不属于那些聪明的群体。
其实我也是很努力的去读去记去学,但如马云曾经在演讲提到:“有些人就不适合考试,你就是把他给煮了,他还是考不好,!”后来到了高中,我依然很努力的在学习,我放弃了自己一直热爱的运动和娱乐时间,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每天学到凌晨,但成绩依然很不理想,基本无望考上本科。当时我的成绩远远配不上大家对我的期望值,以及我对自己的期望值。在高考的压力下,我甚至得了抑郁症,当时一度要去看心理医生。
这时候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取到了关键的作用。我很庆幸我出生在一个积极向上的家族环境里,一路走来都是他们在帮我度过难关。记得在中学时期,有一个晚上,我累到趴在家里的阳台发呆仰望星空,这时候爸爸也趴到我身边,说“东东,你必须要接受一个现实:你没有别人那么聪明,别人做一遍,你也许要做多遍才能学会。我知道你很努力了,我们也没有理由去责怪你。不要去和别人攀比成绩,只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就问心无愧了,做最好的自己。”爸爸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但他对人生积极的态度一直深深的影响着我。对!不要让别人乱了你的节奏,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按自己规划的人生时间表走,并做最好的自己!
02
大学篇
生活中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成功的道路并不拥挤,只是很少有人坚持到了最后
向上的路也并不拥挤,拥挤是因为大部分人选择了安逸!
我记得以前长辈们常和我说:“东东高考好好考,只要考上了大学你这辈子就可以潇洒了。”虽然知道这是当时老人家经常鼓励小孩的一种方式,这个守旧的思想也许适合当时的“铁饭碗”时代,但现在已时过境迁。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哪天你停止了学习,就意味着你不再进步,迟早有被时代淘汰的危险。
在我大学期间,见了太多年轻人因为沉迷网络游戏而荒废了大把的宝贵时间,他们真的把“考上大学”当成他人生的终极目标,真的以为考进了大学这辈子就轻松了。所以当时到考研的时候,和我竞争的人已经寥寥无几。(在体验过枯燥乏味的三年硕士实验室生活后,又会有一批人选择离开,所以最后和你去争取博士offer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而在博士期间中途退学的人也不少见,七八年毕不了业也是常有的事。走到最后的不一定是那些天赋异禀的人,但一定是那些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抗压能力,和坚定的信念的人。)后来经常会有人夸我:“哇塞!你好厉害啊,海归博士。”我只想说:“真的不是我厉害,只是厉害的人离开了!”
在大学的时候,我从不碰网络游戏,也不会浪费时间去追那些电视剧,而是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运动会,小品大赛,迎新舞会,演讲比赛等。在课余时间我最经常去的地方就是图书馆,我记得人物传记是我当时最喜欢看的书,然后总幻想着厚积薄发的那么一天,如马云说:“梦想总该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多年后,回顾过去,你会发现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是大学那些年:还不需要去承受社会生活的压力,快乐是那么的纯粹,对未来充满期盼与幻想。所以,一定要把我大学的美好时光,充分利用时间学习并充实自己,迎接未来的挑战。
03
硕士篇
人的成长,绝对是坚持的力量
初到吉林大学实验室,这也是第一次踏进国内名校的大门,内心自然是满满的自豪感,但又充满恐惧,这里人才辈出,很担心会被淹没在学霸浪潮中。为了能更早的适应实验环境,也为了不在起跑线上被落下太远,在大四下半年我就申请了提前进硕士期间的实验团队工作。这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踏进了科学的殿堂,宏伟的超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大上的透射电子显微镜,一排排整齐的移液枪,穿着白大褂的科研人员,一切对我来说都显的那么高大上。
在入学的第一周我就感受到了浓厚的科学实验氛围和超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对实验室的新鲜感很快就被忙碌的实验给取代了。在吉林大学的前三个月是我一辈子无法抹去的记忆(也可以说是煎熬),在一开始的实验室培训和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我就明显感觉自己力不从心,完全无法跟上周围那些学霸们的节奏。当时指导我们的师兄师姐们也直言不讳地和我说:“东东,你不太适合搞科研,你真是太笨了。”
其实,对于这样的评论我早有心理准备,我也不是第一次听到这样评价。在硕士考试面试的时候,就有一位老师在和我聊完天之后建议我:“东东,你的实验基础太差了,你还是回去你本科的师范学校好好学习教师职业技能,安安分分的去中学当个老师吧,科研事业不太适合你。”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听到这样的话,谁能不伤自尊呢!曾经我也无数次过怀疑过自己,当初走这条路是否正确。
我记得爸爸当时和我说了一番话,他说:“东东,我当过兵,种过田,做过木匠,办过工厂,做过建筑队的包工头都没有成功,今年我快六十岁了,才开始在市场摆地摊卖鱼,准备学做生意,不仅你在学习,我也在学习,咱们一起进步。”哇塞!好励志啊!/(ㄒoㄒ)/~~然后,爸爸还充满激情地和我描述他心目中的宏伟蓝图,以后要如何扩大生意。(虽然十多年过去了,他仍然在那里摆地摊,哈哈。。。O(∩_∩)O,也许他只是不适合走这条路吧)。但是爸爸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一直深深的影响着我,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都有这样的理想,我一个当时才20多岁的年轻人有什么理由放弃。别人用三年完成硕士,我用了三年半(提早半年进实验室)。每天早上永远是第一个到实验室,也几乎是最后一个离开。几乎没有周末,一年也才回家两周。晚上通宵实验也是常有的事。“不认命”一直是我内心的信念。
田野上最成熟的稻穗永远都是低着头
硕士期间的压力不仅来自工作上的,还有当时等级森严的实验室上下级关系。人们总在说: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在咱们的人生过程中总会碰到一些比较难相处的人。在刚进实验室的时候,导师就告诫我们这些新生:“在实验室,除了我,没有人有义务教你们知识。如何从周围的同事或学长身上学到知识,那就是看你们的本事了。”有时候我会向爸爸抱怨实验室排资论辈的恶习,爸爸却告诉我:“既然你是去求学,就是在求别人教你,那就得放低自己的姿态。”没错,自然界中,最成熟的稻穗永远都懂的低头。
深度思考比勤奋更重要
勤奋很重要,但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了,硕士期间这三年多的经历让我明白了,比勤奋更重要的是“深度思考的能力”。特别想在类似吉林大学这种卧虎藏龙的地方脱颖而出,光有努力是不够的,因为和你一样努力甚至比你努力的人比比皆是,也不是所有的苦劳都能换来功劳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那是庸才说的话!
当时我经常能看到一些同事也同样很忙,每天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工作,但硕士毕业的时候仍然没能拿出太好的实验成果。有许多人的日常工作只是机械性的重复,却忽略了新知识的学习,以及深度的思考,自己却仍然觉得自己很努力。这样的忙碌最多也只能叫“瞎忙”。只有坚持学习,保持进步,才能拥有更好的人生。
在经过三年多夜以继日的努力,硕士快结束的时候,我为我们实验室在国际期刊杂志上发表多篇科研论文,并把硕士期间能拿的奖项也全都拿了一遍。从一个一开始就跟不上节奏的后进生到后来为我们实验组第一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当时的导师也对我刮目相看,这也为后来国家公派出国攻读博士学位埋下了伏笔。
04
博士篇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的时候,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
2014年9月,我开始了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留学生涯,当时走到那一步完全已经超出了我对自己人生规划的预期,也完全让我曾经的老师、同学,以及我的家人出乎意料。所以只要不放弃,未来依然有一万种可能。阿姆斯特丹大学是一座具有400年历史的大学,世界上第一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范特霍夫就出自我们的团队,后来我们的研究所就以他的名字命名,能在这里学习工作,让我倍感荣幸。
初到这人才济济的国际知名院校头一年,我承受的压力和当年刚去吉林大学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你们无法相信当时我周围都是一批怎样的人!一点也不夸张,在这里,心高气傲,恃才傲物的大有人在。和我同一批入职的一位来自莫斯科国立大学(俄罗斯最好的大学)的博士小姐姐(实际上比我小整整五岁),曾经的俄罗斯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全家包括父母,姐姐,姐夫都是博士,智商爆表,几乎可以过目不忘的那种层度。
然而就这样的一位人才,在这里也倍感压力。有一天她告诉我们同事,她的压力很大,实验不是很顺利,从来没有这么失落过。她说,在学业这条道路上,一路走过来都是很顺利,一直以来自己都是赢家从来没有输过。一位来自克罗地亚的学长,很严肃地告诉她:“来到这里之前,谁曾不是赢家,我也是我们克罗地亚国家奖学金的获得者,但那都是过去了,现在谁都要从零开始。”然后一位来自中国的小伙伴也说,他也是曾经获得奥林匹克化学竞赛一等奖,也是保送的大学。要是以前我听到这些,我得有多么的不淡定,但经过了一路走过来的坎坷与挫折,现在更多的是从容与豁达,甚至还有少许的自豪,能与他们这些牛人们重新站在一个起跑线上工作学习,每往前走一步我都觉得是赚了的!O(∩_∩)O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在博士初期莫斯科国立大学博士读几年,我依然还是得面对许多困扰:东西方文化的冲突,语言的障碍,智商的明显差距,跨学科领域的跳跃。总之,就是一个来自东方的笨小孩在必须克服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前提下,还得用一个自己不太熟悉的西方语言去研究自己不了解的科学领域。所以近五年的留学生涯,我依然是夜以继日的工作,工作之余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并融入当地文化,我克服了咱们中国人比较内敛的性格,积极参与当地的社会活动,勇于与周围的同事交流。
所以我和老外们,从一开始的文化冲突到最后的互相包容,从一开始的交流障碍到最后一起去参加party,健身,买菜,逛街,旅游,酒吧等。后来,荷兰朋友结婚的时候,我和他的爸爸一起成为他们的证婚人。随着朋友的小孩出生,我也很荣幸的被邀请作为他们孩子的干爹。他们把我当作他们的家人,并经常邀请我参加他们的家庭聚会。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也会经常利用长假和朋友一起去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或徒步。感受不一样的社会体系下的意识形态和风土人情,世界那么大,值得咱们去走一走,看一看。
平时,我还喜欢健身。我是一个十足的健身达人,每天下班或放学,我都会花一个小时的时间在健身房锻炼身体,这个生活习惯我已经保持了十多年了。经常有人问我是怎么坚持的?我每次的回答都是:“坚持?我为什么要去坚持?当你把某件事当成习惯以后,它自然而然的就会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根本就不需要你去‘坚持’,难道我们还每天坚持吃饭吗?”其实一开始选择健身,我并没有太多的功利心,没打算一定要练成一个肌肉男,只是觉得健身让我的身心更加的健康。如果人生是一场“论持久战”的话,那身体就是革命的本钱。
我选择到欧洲攻读博士,除了可以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还可以看看外面的世界,拓宽视野,其实最主要的是沉淀自己。因为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的时候,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其实,我更喜欢把博士生涯比作一场修行,既然是一场修行,就必须放下内心的那些杂念,让躁动的心沉淀下来。博士的生活完全没有像美国好莱坞电影里描绘的那么炫酷,大多数时间还是在电脑面前静静的看文献,处理数据,或者是在实验室里孤单地做着实验。想要做点成绩出来,我们就得学会如何独处,耐得住寂寞,冷静的思考,及抗压和抗挫折的能力。这对自己的人生都是另一个层次的升华!
博士期间这几年我收获了太多宝贵的东西:真挚的友谊,学习了不一样的语言,接触了不一样的意识形态,见到了不一样的风景,更重要的是沉淀了自己!与其说我获得了一个博士学位,还不如说我获得了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05
工作篇
世上没有蠢材,只有放错了位置的天才
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求学生涯,我们应该对自身的情况有了比较深的了解,自己喜欢做什么,自己擅长做什么,可能是因为喜欢而擅长,也有可能是因为擅长而喜欢,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对自己未来想要从事的行业有个短期或长期的规划。博士毕业后,我试着做了几个月的博士后研究,在这一短暂的过渡期,我重新审视了自己,认为自己还是更适合往产业界发展。虽然做科研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我觉得在沟通交流和社交方面自己更有发挥的空间。
如果我一辈子致力于科研这方面发展,或许我更努力一点,未来的某一天也有当上教授的可能,但我知道我的天赋不在于此,即使当上了教授那也会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教授。最后我选择了去产业界,于是我来到了华大基因,我觉得这里才能发挥出自己的天赋,这是我的选择。很不幸的是,2020年年初,全国乃至全世界遇到了百年难遇的疫情大爆发。我们众志成城,在这次抗疫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华大芯片研发工程师,我也很荣幸贡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我真的觉得世上没有蠢材,只有放错了位置的天才,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路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无限潜能。
06
感恩篇
感恩养育之恩 感恩祖国的栽培
一个人性格的养成,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成长环境的影响。我很庆幸出生在一个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充满正能量的大家庭中。文中我多处提到父亲对我成长的影响,他永远都是那么乐观,幽默,笑看人生。在我眼里,我的母亲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总是那么勤劳、朴实,热爱生活。还有家里的弟弟妹妹们那一双双期待的眼神,无时无刻都在鞭策着我“不放弃”。在成长的路上,我也非常感恩许多师长的勉励和支持,是他们让我走得更加坚定。比如说我的大伯母,在我中学时期写给我的那一封催人奋进的家书,总是能在关键时期给我指点迷津。还有我的大伯,作为家族的大家长,时常叮嘱在外求学的我:无论走到哪里,都要爱自己的祖国。
记得博士毕业前,许多朋友希望我能留在荷兰工作生活,但我从来就没有过那样的想法。一个中国小伙伴曾经问我:“东东,你不觉得荷兰很美吗?你不喜欢这吗?”我说:“我也很喜欢这里,荷兰是一个很美的国家,就像童话里一样。但再美也是别人家的,我们要回去建立属于自己的童话!”因为没有国家的强大,也没有我的今天,是时候回去为国家做点事情了。
07
未来篇
我信命,但不认命
记得在阿姆斯特丹大学读博期间,我问我们实验团队的一位中国博士,她也是曾经的高考学霸:“我很纳闷,为啥以前考试那么难的题,我们班总有些人都会做?”而她也很幽默的回复我:“当时我也很纳闷,那么简单的题,为啥那些傻×拼了老命还是不会?!”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天赋异禀的人还是存在的,但那又如何,我们现在不都来到一个团队,同一个起跑线上吗?!哈哈哈!还是那句话,“世界名校”或“博士”并不是高智商学霸的专利。
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路要走,也不一定每个人都得去拿个博士学位!在这里莫斯科国立大学博士读几年,从三本复读生成长为世界名校博士的人生历程——我信命,但不认命!,我只是想举这个例子来告诉大家,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做最好的自己,有梦想你就得去保护它,即使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积极的去面对它,反而是往后余生的一大财富!
我们决定不了我们的出生,但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你可以信命,但你不能认命!
欢迎更多青年才俊踊跃展示自我风采,我为自己代言!
华算科技专注理论计算模拟服务,是唯一拥有VASP商业版权及其计算服务资质和全职技术团队的计算服务公司,提供全程可追溯的原始数据,保证您的数据准确合法,拒绝学术风险。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超过500个服务案例,客户工作在JACS、Angew、AM、AEM、Nano 、子刊、子刊等知名期刊发表。
莫斯科国立大学博士读几年,高考后,如何择校?第一篇——莫斯科国立大学
俄罗斯高等教育简介
在说莫大之前,先简单给大家普及一下俄罗斯高等教育体制。
根据俄罗斯科教部规定,留学生如果不会俄语,入系前需要在预科就读1年或者1.5年学习俄语和相关的专业知识。在预科成功毕业后,留学生可根据自己意愿选择相应的专业方向并参加入系考试。
俄罗斯大学绝大部分专业都是本科4年,研究生2年,博士(俄罗斯称作副博士)3年,医学艺术类专业大部分是5-6年,具体学制可单独询问小编。
进入大学后,对于学生最重要的来说当然是考试成绩了。俄罗斯教育实行5分制:3分及格、4分良好、5分优秀。当然也存在5+、5-、4+、4-的情况,这个老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来打分。俄罗斯考试实行补考制度,可选取最高分做为最终成绩。
小编在这里希望咱们留学生所有的科目都要达到4分以上,这样将来有获得红皮毕业证的机会。红皮毕业证是申请俄罗斯公费生和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重要指标之一。想象一下同时享受两个国家的公费(小编的朋友就获得了,羡慕中),是多么的美妙,做梦都会笑醒的。所以各位同学一定在开始就要端正态度,一次考的不理想,多考几次不就可以了吗?
俄罗斯高校9月-12月第一学期,第二年2月-6月第二学期,寒假一般2周(1月下旬-2月上旬),暑假2个月(7-8月)。
小编有话说
以上就是关于俄罗斯教育的一个简单的概况。那么高考后,到底怎么选择俄罗斯高校呢?今天小编就跟大家唠唠俄罗斯最好的大学—莫斯科国立大学。
1、院校简介
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мени Ломоносова全名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МГУ),简称莫大,成立1755年,是俄罗斯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以师资雄厚、设备完善、高教学质量和高学术水准而享誉世界。在2015年Times世界大学排名中,莫斯科大学排名25位。
莫斯科大学在俄罗斯联邦具有特殊地位,它是俄罗斯独立的有自治权的大学,其《章程》由俄罗斯大学教职工代表大会研究制定。
莫大拥有力学数学系、计算机数学和控制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材料系、土壤系、地质系、地理系、生物工程和生物信息系、基础医学系、基础物理化学工程系、生物工艺系、历史系、语言文学系、哲学系、经济系、法律系、社会学系、新闻系、心理系、亚非学院、政治系、外语和地区系、国家管理系、世界政治系、全球化进程系、艺术系、商务高等学院、莫斯科经济学院、翻译系、国家市政高等学院、国家审计高等学院、管理投资高等学院、商务投资高等学院、电视高等学院、现代社会科学高等学院、人文政治文化管理高等学院、师范教育系、 俄罗斯文化和语言学院41个系或学院,基本可满足学生选择人文、理工、医学、艺术等专业的需求。
小编有话说
从上可以看出,莫大专业设置非常全面,并且划分精细、基本涵盖大部分主流专业,也包含很多比较新兴专业。所以可以在莫大从预科到博士“一站式”就读。
至于很多学生关心的专业排名,其实大家就根本不用担心,大部分专业和其综合排名成正比。
在以上标红的专业,都是莫大比较著名的专业。本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高中分科结合个人兴趣选择相应专业。文理生都可以选择经管类专业,但因含有数学,所以数学基础不牢的同学得谨慎选择。因国内俄语本科生到莫大读研较多,故目前硕士研究生阶段就读经济、法律、管理、亚非学院、新闻、语言类等专业的中国留学生较多。
2、预科介绍
俄语文化学院就是我们俗称莫大的预科,之前也叫做国际教育中心。她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为世界培养了上万名留学生,积累了丰富教授留学生俄语的经验和案例,可以说,在莫大预科就读莫斯科国立大学博士读几年,高考后,如何择校?第一篇——莫斯科国立大学,老师会用丰富的经验帮助新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俄语。
莫大预科每年接受1200多名学生到校学习,学生就读课程也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预科类课程
主要目的是为进入俄罗斯高校,从而得俄罗斯高等教育,也就是为入系做准备。大部分中国留学生都选择该课程,其包含以下科目:
l 实践俄语
l 专业科技俄语
l 人文和自然科学科目
预科一般每班不多于8人,一周5天上课,每天6-8个学时(每学时45分钟)。预科有1年(2016.09-2017.06)和1.5年(2016.03.-2017.06)两种不同学习期限的课程,学生在学年结束后(每年的6月)需要参加俄语和专业考试,考试通过颁发预科毕业证。学生可持该证选择莫大各系入读或转到其他大学。
1年的学费 5080美金 1.5年的费用 6780美金。
俄语进修课程
该课程是以提高俄语为目的,学生可以从零基础学习莫斯科国立大学博士读几年,也可在有俄语基础的前提下,学习日常、官方、商务、职业等领域内专业提高进修课程。俄语进修课程每班8人左右,每周上课26个课时,最短学习期限4周,170美金/周。
学生也可根据自己学习的目的(比如为参加俄语等级考试、俄语提高、改善俄语发音、商务俄语),提出相关需求。
暑期俄语课程
该课程主要招收16周岁以上的学生在暑假(6.29-8.23)到莫大学习俄语,希望能够通过一段时间俄语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喜欢俄语,提前体验俄罗斯的学习生活。暑期俄语对于学生的俄语水平没有具体要求,可以是俄语零基础,也可有一定的基础。最短学期期限6.29-8.23中的3周。费用215美金/周。
小编有话说
以上是莫大预科最常见的三种项目,其中就读预科课程是人数最多的,各位同学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对应课程。
另外小编还想提一下,莫大预科还设有俄语等级考试,对通过考试的学生颁发相应的俄语等级证书。这对将来毕业后找工作,证明自己的俄语水平十分有用。
另外在普及一下相关知识:可颁发俄语等级证书的俄罗斯高校有5所:莫大、圣大、友大、普院、太平洋。这5所院校也在世界上可颁发俄语等级证书的主要机构。
3、位置&宿舍
莫大大部分校区都位于莫斯科西南部的麻雀山,该地区自然环境优美,距离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很近,步行15分钟,也可坐车直达。所以在莫大就读的学生有福了,去使馆办事注册,参加活动、投递简历更加方便,走几步就到了。
莫大预科位于莫大主楼5KM左右,有电车26路直达,步行半个小时也可到达。
2016年莫大宿舍扩容,可缓解一部分莫大预科宿舍紧张的情况。预科生一般住在DAC,可做26路车到预科楼,也可直接坐到莫大主楼。预科宿舍多是随机分配,一般2-5人间,费用从100-350美金/月。
小编有话说:
大部分俄罗斯高校教学和宿舍是分开的,但是都有车直达,刚来后跟别人做几次车就熟悉了。
因为莫大在俄地位如同清华北大在中国的地位,是众多俄罗斯学生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所以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持续增加,但毕业人数要少于招生人数,故造成了最近几年莫大预科宿舍紧张。但凡金吉列办理的学生却很少有这样的担心,因为只要莫大预科宿舍空出名额,将是优先分配金吉列输送的学生。同时在等待住宿期间,也有境外人员帮助学生解决临时住宿问题。
莫斯科国立大学博士好毕业吗,莫斯科国立大学的博士毕业很困难吗?
莫斯科国立大学的博士毕业很困难吗?,一、莫斯科国立大学的博士毕业很困难吗?硕士阶段的商务专业转学学计算机的比较困难莫斯科国立大学博士好毕业吗,科班出身的也不容易,首先一个数学就是你不一定能跨越的高峰,副博士主要是论文难,虽说规定3年毕业,但是延迟毕业的不在少数,跨专业读博士请慎重考虑二、莫斯科国立大学毕业后想换个国家读研究生 哪个国家好呢?这么好的学校毕业,如果是理工科或者数学水
本文标题:莫斯科国立大学的博士毕业很困难吗?,在当今社会,留学已经成为了大家深造的首选方式。无论是本科生、硕博研究生,甚至是中小学生,都想尽早地接收西方发达国家的留学教育,其中很多同学十分关注“莫斯科国立大学的博士毕业很困难吗?”相关的问题,为此环俄小编整理了《莫斯科国立大学的博士毕业很困难吗?》,欢迎您阅读!若有任何疑问,欢迎您随时联系我们的在线顾问,我们会为您进行专业的1对1答疑!
一、莫斯科国立大学的博士毕业很困难吗?
硕士阶段的商务专业转学学计算机的比较困难,科班出身的也不容易,首先一个数学就是你不一定能跨越的高峰,副博士主要是论文难,虽说规定3年毕业,但是延迟毕业的不在少数,跨专业读博士请慎重考虑
二、莫斯科国立大学毕业后想换个国家读研究生 哪个国家好呢?
这么好的学校毕业,如果是理工科或者数学水平要求比较高的专业,可以考虑世界前50的大学。
看你的专业
三、莫斯科国立大学图书馆可以参观吗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可以团队参观。
希望能帮到你,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追问,望采纳。
四、本科去白俄罗斯国立大学读好还是莫斯科国立大学读好?
莫斯科国立大学好点,白俄罗斯国立大学的教学质量较高莫斯科国立大学博士好毕业吗,莫斯科国立大学的博士毕业很困难吗?,并受到国内承认。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在独联体国家高等教育机构中排名第四,仅次于俄罗斯的莫斯科、圣彼得堡及托木斯克大学。
我在圣彼得堡,这里一般院校研究生要求过俄语一级,列大要求俄语二级,预科毕业证是不能直接读研的
五、莫斯科国立大学研制哪些高科技成果
莫斯科大学历史上有1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成就你自己想,众雁留学
十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诞生地 无与伦比的世界顶级名校
1. 蒲宁 诺贝尔文学奖(1933)-肄业
2.谢苗诺夫 诺贝尔化学奖(1956)-任教
3.塔姆 诺贝尔物理学奖(1958)
4.伊利亚·弗兰克 诺贝尔物理学奖(1958)
5.帕斯捷尔纳克 诺贝尔文学奖(1958)
6.列夫·朗道 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2)-任教
7.普罗霍洛夫 诺贝尔物理学奖(1964)-任教
8.索尔仁尼琴 诺贝尔文学奖(1970)-函授
9.萨哈罗夫 诺贝尔和平奖(1975)
10.卡皮察 诺贝尔物理学奖(1978)-任教
11戈尔巴乔夫 诺贝尔和平奖(1990)
12.金兹堡 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3)
13.阿布里科索夫 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3)
结语:亲爱的准留学生们,以上便是环俄小编为您整理的《莫斯科国立大学的博士毕业很困难吗?》一文,感谢您的阅读。若您仍然没有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请随时联系我们的在线顾问获取最专业、最准确的一对一答疑咨询,不仅可以为您节省宝贵的时间,也能有效避免因遗漏信息而与心仪的高校失之交臂,环俄留学祝您留学事宜一切顺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moguoli/209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