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处海滨城市青岛,坐落在中国第九个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内,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学校还是教育部和五大能源企业集团公司、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是石油石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被誉为“石油科技、管理人才的摇篮”,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石油石化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2017年、2022年均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现有教职工188人,含专任教师146人,其中教授63人、副教授64人。教师队伍中,有80余人次获得省部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称号。建有深层油气全国重点实验室、深层油气探测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省部级各类科研平台26个。“十三五”以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先导课题等20余项,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300余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7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600余项,发表三大检索收录的高水平学术论文3000余篇,学术专著60余项。与各大油田企业签订技术服务、转让与咨询等方面的成果转化合同1948项,合同经费13.5亿元。科研到位经费连续14年过亿,其中2018年和2020年的到位科研经费均突破2亿元。学院建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2个,联合申报获批科技部中国-沙特石油能源“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美国管理技术大学,美国、英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等国家的有关大学、研究院所和石油公司建立了良好的联系,并开展了多项学术与科技交流合作。
学院设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其中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及全国学科评估A+学科。工程学、地球科学等2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
为进一步加快学科建设步伐,实现建成“油气地学学科世界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的发展目标,学院竭诚邀请海内外优秀人士加盟!
一 、招聘岗位及条件
(一)光华学者
分为领军岗、特聘岗和拔尖岗3个层次。
基本条件: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具有爱国奉献精神;热爱高等教育事业,遵纪守法,具有高尚道德情操、良好师德师风,身心健康。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注重学术梯队建设,能够带领或参与创新团队协同攻关。把握学科发展前沿,具有与履行岗位职责相适应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能够胜任本科核心课程讲授任务。
(二)准聘制教师岗位
分为特任教授和特任副教授2类岗位。
基本条件: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具有爱国奉献精神;热爱高等教育事业,遵纪守法,具有高尚道德情操、良好师德师风和求实、团结、协作精神;具备与履行岗位职责相适应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能够胜任本科核心课程讲授任务;身心健康。
(三)博士后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个: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和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于1998年由经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设立,该站下设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信息技术、地质工程等二级学科博士点。其中,矿产普查与勘探为国家重点学科,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该站于2023年获批“青岛市优秀博士后站(基地)”。
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于2003年由国家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该站下设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地球化学和第四纪地质学五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其中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和构造地质学为山东省重点学科。
主要研究方向:
1.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油气成藏机理与富集规律、油气藏表征与剩余油分布、地震成像与储层地球物理、岩石物理与复杂储层测井。
2.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油气储层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招收类型:
分为重点资助类、一般资助类和项目资助类3种类型。
基本条件: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具有爱国奉献精神;遵纪守法,具有高尚道德情操、良好师德师风和求实、团结、协作精神;具备与履行岗位职责相适应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身心健康,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并符合各流动站的博士后招收要求。
二 、岗位待遇
(一)岗位待遇
备注:薪酬待遇及资助补贴等均为税前金额,实际税额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相关待遇规定如有新政策文件,按当年标准执行(下同)。
(二)其他待遇
除享受上述待遇外,学校还积极推荐(协助申请)泰山学者工程等山东省、青岛市、青岛西海岸新区各类人才项目(优厚待遇)。
1.泰山学者工程。分为攀登计划专家、特聘专家、青年专家3个层次,其中攀登计划专家山东省每期资助经费为人才津贴200万元和科研补助经费200万元,特聘专家每期资助经费为人才津贴175万元和科研补助经费25万元,青年专家每期资助经费为人才津贴37.5万元和科研补助经费37.5万元。
2.青岛市创业创新领军人才。青岛市给予创业创新研发补助100万元和安家补贴30万元。
3.青岛西海岸新区“梧桐树”聚才计划。具体待遇请查看《青岛西海岸新区关于实施“梧桐树”聚才计划的若干政策》。
4.全球高校、自然指数前100名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双一流建设高校博士后来(留)鲁工作且签订3年以上劳动(聘用)合同的美国管理技术大学,校园招聘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招聘启事,山东省给予15万元补助。
5.符合条件的出站博士后,青岛市给予不低于25万元安家补贴,青岛西海岸新区给予10万元生活补贴;符合条件的博士研究生,青岛市给予15万元一次性安家费,青岛西海岸新区按照每人每年3600元的标准,连续发放最长不超过36个月的生活补贴。
(三)博士后可申报的项目
1.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每人两年资助60万元。
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特别资助:站前资助标准为18万元,站中资助标准自然科学18万元、社会科学15万元;面上资助:自然科学资助标准为8万元,社会科学资助标准一般为一等8万元、二等5万元;优秀学术专著出版资助:资助标准为每部专著平均6万元。
3.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国家资助标准为每人40万元。
4.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派出项目。国家资助标准为每人30万元。
5.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学术交流项目。国家资助标准为每人2万元。
6.“香江学者计划”。资助经费为每人36万元和43.92万元(港币)。
7.“澳门青年学者计划”。资助经费为每人36万元和42万元(澳门元)。
8.“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中方资助每人30万元;德方按月资助每人1500元(欧元),资助期2年。
9.山东省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每人两年资助40万元。
10.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一等每项资助10万元,二等每项资助5万元,三等每项资助3万元。
11.山东省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每人每年资助12万元。
12.青岛市应用研究项目。资助标准为5万元或10万元。
三 、应聘方式
1.应聘光华学者领军岗、特聘岗请如实填写《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光华学者计划”申请表》,将申请表、3篇代表作全文、推荐信以及相应佐证材料发送至招聘邮箱。
美国管理技术大学,美国国际科技大学(ITU)- 在职博士工商管理博士DBA|学术型研究博士PHD项目招生进行时
美国国际科技大学
青岛研究院
在职博士项目
◆位于全球科技中心——硅谷的心脏位置
◆ 是一所非营利性、高层次研究型科技大学
◆美国西部高校教育联盟WASC认证
◆中国教育部官方推荐的美国高等学府之一
◆受邓小平接见、为培养高科技人才而创办
◆近30年来成为中美高等院校科技合作桥梁
学校介绍
美国国际科技大学( ),简称ITU,位于美国加州旧金山湾区南部圣何塞市(San Jose)美国管理技术大学,美国国际科技大学(ITU)- 在职博士工商管理博士DBA|学术型研究博士PHD项目招生进行时,是一所享有声望的非盈利私立研究型大学。1994年由著名爱国华人陈树柏教授(Shu-Park Chan)创建,是华人在海外创办的第一所创新型大学,其前身是上世纪80年代由邓小平于改革开放期间在深圳特区批准计划筹建的中国实验大学。
学校愿景
通过融合产业、学术和研究等多方资源,为广大学子提供具有创造性的硅谷教育,助力个人成长、推进全球繁荣和社会进步。
To and , – .
项目介绍
01
ITU-DBA项目
专注于战略创新的工商管理博士项目,为吸纳企业高管、企业家、商业教育者和技术教育者等,并帮助他们采用并优化商业创新与创业的领先方法,来获取竞争优势。
项目学制3年,共48学分,国内在职学习美国管理技术大学,线上直播+线下研讨相结合授课。
02
ITU-PHD项目
专注于学术型研究的博士项目,为培养有兴趣进行原创和应用研究,以测试理论并增加其特定领域或学科的现有知识的人而设立的。是为了满足学术型人才的发展需要和社会基础研究人才的需要。
项目学制3年,共48学分,有专业期刊论文发表要求,中留服认证需满足三分之一的在美学习时长要求。
在职博士项目鼓励学员在就读期间仍可心无旁骛地发展个人事业,结合不同活动的线上线下合作和课程学习,让学员能够与ITU极负盛名、基于实业的教师团队和其他博士生在课内研讨会和团队项目中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招生对象
在职博士项目-工商管理博士DBA和学术型研究博士项目PHD-招生对象: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企业家,高校教师、企业战略顾问,商业指导导师、创业者等追求提升创新和创造更多方法论的人员。
ITU青岛研究院
微信|
电话|
美国管理技术学校,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咋样的 啊?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是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的首批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坐落在苏州风景秀丽的上方山麓、石湖景区,山清水秀,环境幽雅。学校占地面积328亩美国管理技术学校,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咋样的 啊?,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在校生规模6000人,专任教师276人,其中副教授以上高级教师55人,外籍教师6人,全国礼仪专家金正昆等一批著名学者为我校兼职教授;设有旅游系、酒店管理系、财经系、商贸系、园林系、艺术系六个系,开设旅游管理、会计与审计、物流管理、软件外包、园林技术、艺术设计、表演艺术等十二个热门的“五年一贯制”大专专业以及若干个中专专业,拥有国内一流的现代服务业实训中心
办学规模
编辑
学校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强化外语特色,为苏州乃至周边地区输送了数万名旅游、财经、金融、园林、艺术等方面的人才,排名居全省高等职业学校前列,并被命名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苏州现代服务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办学以高职为主、中职为辅,现有五年制高职(大专)十二个热门专业和部分三年制中专专业。
办学理念
校按照为苏州现代服务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坚持“服务学生,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走产教研、国际化合作的发展道路,成功探索了将仿真实训和全真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实景化”教学模式。为此,学校按照文化旅游、财经商贸、风景园林三大板块建设了文化创意、酒店管理、中西烹饪、旅行管理和旅游新业态、财经、现代物流、国际商务、风景园林等多个实训教学基地和中心,还与企业合作建设了旅游饭店、旅行社、记账公司、网络购物超市、景观园林公司等多个实体化教学基地,打造了一流的实践教学环境,为社会培养大批综合素质高、职业技能精、外语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在历届的国家、省、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学校师生摘金夺银,使学校连续5年被评为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单位,其中2012年在国赛获得金牌数超过苏州全市所有职业学校的一半,位列江苏省职业院校第一。[1]
学校非常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成功申报了“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了苏帮菜传习中心,推进苏州以及江苏地区的菜肴创新发展。另建有“苏扇制作和传习中心”,邀请苏扇制作大师入校成立工作室,与学校师生共同致力于苏扇技艺的传承与研发。
学校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坚持走国际化办学道路,先后与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芬兰、俄罗斯、德国、美国等多个国家的职业院校开展项目合作和学术交流,每年有30名左右外籍学生就读我校。目前,学校建立了“中外旅游与文化交流中心”,发挥我校的茶道、中式烹饪、盆景制作、园林景观等特色教学课程,编写中英文对照的《游学苏州,体验文化》丛书,招收海外学生到我校开展短期游学活动。
获得荣誉
学校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项目学校、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江苏省高水平示范职业学校、江苏省课改实验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省级技能教学研究基地、苏州市文明单位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1]
开设专业
2008年五年制高职(大专)招收专业:1、旅游管理:(1)旅游管理方向:培养旅游业急需的中高级管理人才。(2)中澳合作国际酒店管理方向:与澳大利亚蓝山酒店管理学院联合办学。2、涉外旅游(分英语和日语方向)3、烹饪工艺与营养4、财务管理5、会计与审计6、金融与证券7、物流管理(分物流管理方向和报关与国际货运方向)8、商务英语(分外贸业务方向和国际商务方向)9、园林技术10、艺术设计11、动漫设计与制作12、表演艺术(含播音主持)
三年制中专招收专业:1、旅游日语 2、旅游英语与管理 3、商务日语4、中西烹饪(水天堂中西餐饮技能班)有面试、肝功能、身高、视力等要求。5、会计 6、公共事业管理7、电子商务与外贸实务 8、物流管理与计算机应用 9、园林技术与景区管理 10、电脑美术与动漫制作 11、影视艺术管理
学校坚持打造苏州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基地,在不断加强校企合作,进行专业课程改革的同时,着力抓好德育教育和学生管理。学校结合现代服务业教育理念投资建设了集教学、实践、培训与考试考证为一体的多功能实训大楼美国管理技术学校,不断推进“理实一体化”实践与研究的同时,为苏州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办学历史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是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的首批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院校,共有两个校区,即国际教育园校区和留园校区。国际教育园校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上方山麓、石湖之畔,山清水秀,环境幽雅;留园校区与著名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留园为邻,周围分布着山塘街、虎丘、西园寺、寒山寺等著名景区以及繁华的阊门—石路商业街区。学校总占地面积328亩,建筑面积达13.8万平方米,在校生6000余人,专任教师296名,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84人,外籍教师10人。
学校抓住苏州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推进服务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良机,加快教学系部和专业建设步伐,设有旅游管理系、国际酒店管理系、财经系、商贸系、风景园林系和艺术系等六个系部,开设了旅游管理(会展)、酒店管理、烹饪工艺与营养、涉外旅游、景观设计、园林技术、艺术设计、表演艺术、会计与审计、财务管理、金融管理与实务、现代物流管理、软件外包服务、商务英语、商务日语等15个五年一贯制高职专业,形成文化旅游、财经商贸、风景园林等三大专业类。
学校按照为苏州现代服务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坚持“服务学生,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走产教研、国际化合作的发展道路,成功探索了将仿真实训和全真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实景化”教学模式。为此,学校按照文化旅游、财经商贸、风景园林三大板块建设了文化创意、酒店管理、中西烹饪、旅行管理和旅游新业态、财经、现代物流、国际商务、风景园林等多个实训教学基地和中心,还与企业合作建设了旅游饭店、旅行社、记账公司、网络购物超市、景观园林公司等多个实体化教学基地,打造了一流的实践教学环境,为社会培养大批综合素质高、职业技能精、外语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在历届的国家、省、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学校师生摘金夺银,使学校连续5年被评为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单位,其中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获得全省金牌数第一!
学校非常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成功申报了“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了苏帮菜传习中心,推进苏州以及江苏地区的菜肴创新发展。另建有“苏扇制作和传习中心”,邀请苏扇制作大师入校成立工作室,与学校师生共同致力于苏扇技艺的传承与研发。
学校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坚持走国际化办学道路,先后与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芬兰、俄罗斯、德国、美国等多个国家的职业院校开展项目合作和学术交流,每年有50名左右外籍学生就读我校。目前,学校建立了“中外旅游与文化交流中心”,发挥我校的茶道、中式烹饪、盆景制作、园林景观等特色教学课程,编写中英文对照的《游学苏州,体验中国文化》丛书,招收海外学生到我校开展短期游学活动。
学校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项目学校、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江苏省高水平示范职业学校、江苏省课改实验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省级技能教学研究基地、苏州市文明单位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meiguan/214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