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按照《云南省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质行动实施方案》要求,2024年9月,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云南省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案例遴选活动,共遴选出10个典型案例,供各高校参考借鉴。第二期推出3个典型案例。
普洱学院
放眼东盟深耕澜湄
国际化就业取得新进展
普洱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国门大学优势,多措并举抓好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有效服务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
一、提高政治站位,为云南辐射中心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普洱学院党委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普洱市“一市连三国 一江通五邻”区位优势,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建设特色鲜明的国门大学,坚持国际化办学定位,将复合型人才培养作为践行习近平外交思想,以及贯彻落实云南建设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任务的有效举措,重点面向南亚东南亚尤其是澜湄流域国家输送国际化人才,促进学校就业质量持续提升。
二、全面推进教育改革,把国际化办学贯穿人才培养始终
一是落实国际化发展战略泰国皇家兰帕潘尼大学,构建外向型专业布局。遵循“深化改革,加强管理,保证质量,积极稳妥发展”的毕业生工作方针,坚持内外兼修、强化合作以及国内外学生“趋同化”专业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与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高校合作,积极申报并着力打造缅甸语、老挝语、泰语、汉语国际教育、应用英语、数字媒体技术等外向型专业。
二是注重国际视野培养,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学校与泰国清莱皇家大学、兰帕潘尼皇家大学、老挝国立大学、缅甸仰光外国语大学等高校开展全面合作,以“2+2”“3+1”“3+1+2”模式开展合作培养复语型人才。与老挝苏发努冯大学、东软教育科技集团共建全国首个“一带一路”数字产业学院,致力于为南亚东南亚国家培养数字化人才,《基于大数据的移动端普洱茶叶销售系统》参赛作品在2024年全国程序设计实训案例大赛中荣获“特等奖”。成立了老挝留学生创业园、滇西南国际职业教育实验实训中心、并依托普洱互创国际中心,开展毕业生特色就业创业培训指导,打造中老“语言+职业技能”特色培训平台、与各级各类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且针对毕业生开展一系列职业技能培训、认定,让其至少掌握一项职业技能。建立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企业、高校、政府部门的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和岗位需求,扩大毕业生就业空间。
三是服务辐射中心建设,拓宽就业与升学渠道。与云南建投、云南交投、云南能投等驻泰国、老挝分公司签订产教融合协议,为毕业生提供澜湄流域国家企业实习见习和就业机会。多年来,培养了大批既懂英语,又兼通泰语、老挝语,在就业市场上竞争优势明显的学生,300余名学生到老挝、泰国等南亚东南亚国家就业,学校培养的老挝语、缅甸语、泰语等东南亚非通用语种毕业生就业质量较高,就业领域涉及教育机构、银行、交通、建筑、文化旅游产业等,为构建澜湄命运共同体作出了积极贡献。2024届毕业生中,有2079名学生在中老铁路沿线区域就业,占已就业毕业生的65.91%。学校组织师生赴泰国兰帕潘尼皇家大学开展研学活动,与泰国格乐大学、清莱皇家大学、博仁大学等高校合作,积极向学生推介境外硕士研究生招生,今年已有70名学生获得国外高校录取通知书。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构建“4+3”访企拓岗模式
助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构建“4+3”访企拓岗模式,聚焦云南“三大经济”,通过“走园区、走市场、走企业”,确保“访企提质、拓岗提量、就业提效”,跑出云交院就业加速度,助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一、构建“校—院—师—生”4联动模式,全员参与稳就业
学校领导班子牵头引领访企拓岗,各学院领导班子带头推动访企拓岗,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精准实施访企拓岗,学生深度参与访企拓岗。2024年度,校领导班子走访企业163家,各学院领导班子走访企业177家,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参与走访企业102家,学生参与企业社会实践545人次。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牵头走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产业园区和人才市场28处,“校—院—师—生”全员访企拓岗体系基本形成,保障毕业生顺利就业。
二、构建访企拓岗+“3融合”模式,全过程全方位促就业
(一)访企拓岗+“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深挖企业需求,有效对接就业岗位。学校以开展访企拓岗为基础深入实施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2021—2024年共有84个就业育人项目获得立项,立项数位列云南省高职院校第一。其中,与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就业育人项目共建“青蓝计划”订单班,三年来共培养800余名学生,招聘毕业生518人,同时企业也成功入库云南省第二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名单,与昆明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合作的《产教融合、供需融通,共育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重点领域校企合作项目荣获2024年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优秀案例。
(二)访企拓岗+“产教融合共同体”,深耕校企合作,有效拓展就业岗位。学校通过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先后与云南省滇中新区管委会、昆明市呈贡区人民政府等地方政府部门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联合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等省内外优质企业牵头建立云南省信息技术等8个产教融合共同体,作为副理事长单位协同参与建设“全国人工智能”“全国智能制造”等多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获批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校级立项11个,获评省级项目2个,推荐参评国家级项目1个,通过产教融合重点项目建设,助力毕业生就业岗位质量数量提升。
(三)访企拓岗+“寒暑期社会实践”,深入企业一线泰国皇家兰帕潘尼大学,云南省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案例(二),有效延伸就业岗位。学校将寒假“返家乡”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与访企拓岗相融合,为师生提供更多到企业实践锻炼机会。近三年,学校共1258名学生深入家乡企业开展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助力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升;共前往省内外57家企业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之企业实践项目,深入了解企业人才需求与毕业生就业状况。活动同期,学校配备职规与就业指导教师全程跟踪指导,将企业实践项目成果运用到各类竞赛中。在第十二届“挑战杯”云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节中荣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5项,在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荣获省赛2金2银1铜、国赛1铜1优秀奖的成绩。
2024年度,学校通过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拓展岗位近7000个,签订各类校政企合作协议157份,入驻学校就业平台的用人单位共7736家,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超过90%。
昆明医科大学
强引领、重服务,为边疆医药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输送拔尖人才
昆明医科大学打造“医路卫你·百里挑医”就业育人主题教育品牌活动,力促就业服务质量和学生就业质量“双提升”。
一、坚持价值引领,主动服务国家、云南高质量发展战略促就业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学生头脑,强化价值引领,把“就业育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制定系列促就业政策制度,强化宣传、教育和引导毕业生留滇就业、基层就业。通过以“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曲建武教授的《跑好青春赛道最后一公里,到祖国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之花》和“全国医德楷模”“中国好医生”李桂科医生的事迹报告为代表的系列活动,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才观、就业观、职业观,唱响基层就业主旋律。
近三年来,共有1423名毕业生奔赴基层。学校毕业生“溜索女孩”余燕恰留滇返乡甘做“打灯人”,励志感人事迹先后被新闻联播、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报道,阅读量达10万+人次,人民日报客户端阅读量超100万人次,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得到广泛赞誉;丁露两次放弃大城市大医院就业机会,扎根基层,成为百姓心中的好村主任,入选全国“闪亮的日子——青春该有的模样”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事迹,同时全省唯一获评全国“2020—2021大学生就业创业年度新闻人物”;张玉东荣获2023年首届全国基层就业卓越奖。
二、坚持系统化、多层次、立体化就业指导服务促就业
把就业指导服务融入学生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全过程。依托新生入学教育、开学第一课、主题党日、主题团日、主题班会等载体,通过政策宣讲、交流座谈会、沙龙、论坛、讲座、沉浸式体验活动等形式开展校院两级“医路卫你·百里挑医”主题活动50余场。把“生涯体验周”“玩转就业周”《学业规划之考研备考指导》《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解读》讲座等活动和职业规划、模拟求职、简历设计大赛与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有机结合,全面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近三年来,在云南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求职大赛中,学校共计获得7金2银12铜,尤其在2024年“筑梦青春志在四方,规划启航职引未来”省赛中,学校师生荣获1项金奖、2项银奖、1项铜奖。在2024年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1名学生荣获就业赛道金奖,是云南省唯一国赛金奖获得者。
三、坚持校地合作,搭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向奔赴”桥梁促就业
来源:省委教育工委学生工作部、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
泰国兰帕巴尼皇家大学国际学院,烟台城市科技职业学院、中韩合作留学项目国际本科招生简章
烟台城市科技职业学院2024年国际本科班(0.5+3.5)招生简章
烟台城市科技职业学院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位于中国首批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三大核心城市之一、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核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最佳中国魅力城市山东省烟台市。
学校规划占地1028亩,校舍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现建有教学楼、实训中心、图书馆、体育馆、美术馆、马场、师生公寓、餐厅等校舍,拥有教职工300余人,在校生3000人,规划到2025年在校生规模将达到12000人。
学校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对接区域产业发展,主动融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大局,面向现代城市发展和智能时代新技术,聚焦“城市”和“科技”特色,规划建设城市智能科技、城市商贸管理、智慧康养、新能源汽车、城市规划与设计等五大专业群,目前开设智能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飞机机电设备维修、大数据与会计、现代物流管理、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集成电路技术、康复治疗技术、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宠物医疗技术等23个与区域产业契合度高、学生就业前景广阔的优质专业。
学校实施“六个一”教师素质提升工程、“2+1”青年教师成长工程、“双师型”教师达标工程、教学质量项目培育工程,建有一支由名师引领、行业领军人才带头、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专业带头人由博士生导师、全国技术能手领衔,硕士及以上学位专任教师占62%,高级职称教师占31%,具有企业一线实践经验或专业技术资格的“双师型”教师占比50%,聘任“大国工匠”1人、“齐鲁大工匠”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来自北京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客座教授8人。
2023年度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质量考核中,名列4所新设职业院校首位,并顺利通过山东省教育厅的新设职业院校教学和管理检查评估。
学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传承“用教育点亮未来”使命,践行“开放、创新、奋斗、活力”价值观,努力实现“让每一位学生获得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愿景,为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创新型职业大学不懈奋斗。
烟台城市科技职业学院国际本、硕连读项目以烟台城市科技职业学院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兰帕潘尼皇家大学深厚的教学研究积淀为依托,设立0.5+3.5国际本科,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平台泰国兰帕巴尼皇家大学国际学院,烟台城市科技职业学院、中韩合作留学项目国际本科招生简章,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专业能力和全球胜任力。本项目与泰国兰帕潘尼皇家艾大学建立了课程豁免和奖学金合作关系,学生所获得的国外大学学位证,均按照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相关政策予以认证。
兰帕潘尼皇家大学始建于1972年,系泰国建校最早的公立大学之一。以拉玛七世皇后–兰帕潘尼皇后名字命名,学校总占地面积3000余亩,在校生1万余人,拥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农学、护理学等75个本科专业,以及庞大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在2023年“时代高等教育(THE)”全球排名601-800位,在“世界绿色大学”综合评比中位列泰国高校第4位,泰国皇家高校综合实力排名第9位。是泰国示范性综合高等公立高校、中国教育部留学机构优先推荐高校、中国教育部正式认证泰国高校、泰国东部一流名牌高校、泰国皇家高校中唯一建有高尔夫球场的高校。
本项目是由烟台城市科技职业学院和泰国兰帕潘尼皇家大学针对中国学生联合打造的国际本科项目,属于全日制本科第一学历。国内阶段课程教学由烟台城市科技职业学院负责,国外阶段课程教学以中文、英语和泰语三语授课,为学生提供原汁原味的英联邦教育体系,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瞄准国际先进知识、管理经验,能够担当大任的国际化领军人才。
招生对象及人数
招生对象:2024年应届、往届高中或中专毕业生、高考未录取生、已被录取对学校专业不满意者均可报名。
招生人数:根据学费缴纳顺序,进行录取和宿舍安排,额满为止。
招生专业及拟开设课程
注:部分专业国内需开设泰语课程。
项目优势
1. 学制齐全。学制灵活,大大的节约时间成本。性价比高,与国内民办本科费用相当,可以申请本硕连读。
2. 考核机制灵活。入学和毕业要求低,宽松的学习环境大大提高毕业过关率。
3. 学历含金量高。合作院校学历受到全世界认可,学生毕业后均可获得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4. 就业创业选择多。学生毕业后可选择回国考公考编泰国兰帕巴尼皇家大学国际学院,也可留在国外继续发展,相对国内毕业生选择机会大大增加。
5. 交通便利,生活舒适。中泰便捷的交通方式,优美的校园环境可帮助学生迅速适应国外生活。
6. 国际视野开阔。中泰往来友好且密切,全球化时代需要具有全球视野人才。
7. 专享海归待遇。海归人才毕业回国后在购车、购房、落户、就业、创业等多方面享受政策优惠。
8. 享受人才引进待遇。按照当地规定办理人才引进后,可享受租房补贴等政策,留学生回国后可享受10万—200万元创业补贴。
9. 服务保障专业。专门成立中国学生服务中心,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指导下为学生出国留学提供全方位保障和服务。
泰国皇家兰帕潘尼大学,「雅安」雅安市以“中文+中医”双驱动赴泰国开展援外活动
近日,雅安市侨联副主席、雅安职业技术学院临床医学院党委书记江成鹏带队在泰国兰帕潘尼皇家大学和帕博高医院开展“中文+中医”援外活动,以中文和中医双轮驱动,有力推进中泰人文交流。
图1.雅安“中文+中医”援外团队到达泰国
推进华文教育,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在兰帕潘尼皇家大学,援外团队中文教学组将中文教学与中医专业学习相结合,为传媒学院大三汉语专业学生开展了“中文+中医”情景教学,在传统语言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建立起“中文-中华文化-中医”体验式语言文化教学体系。通过前期调研,中文教学组甄选了包括中国传统饮食、中国民俗风情、中国民族音乐等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主题,通过主题文化简介与动手体验相结合的形式,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为主的课程导向,增进了学生深入学习汉语及中医背后的中华文化的兴趣。华裔学生徐良光表示:“通过这样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中医询问病人的句子,很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泰国皇家兰帕潘尼大学,非常有趣和实用。”
图2.“中文+中医”情景教学
在兰帕潘尼皇家大学附属学校,中文教学组为华裔青少年们带去了别开生面的中文公开课,中文老师们利用图片、视频、音频、及实物展示来提高课堂效率,以小游戏,唱歌等课堂活动增加课堂的活泼气氛泰国皇家兰帕潘尼大学,「雅安」雅安市以“中文+中医”双驱动赴泰国开展援外活动,引导学生在掌握中文的同时,对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
图3.中文公开课
践行大医精诚,做中医适宜技术的传授者
在帕博高医院,援外团队中医培训组采用临床带教的方式,在治疗中教学,用真真切切的疗效,让泰方医生和患者感受到中医魅力。一名网球肘患者经针刺治疗后,疼痛基本缓解,被病人称赞为“奇迹”。培训期间,中医培训组与帕博高医院中医科、泰医科医生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详细了解了泰医的理论体系,围绕帕博高医院泰医科对治疗肝硬化、银屑病等优势病种的研究进行了探讨。本次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为下一步推动中泰医学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4.以“义诊+临床带教”方式进行治疗和教学
援外团队以“义诊+临床带教”的方式,就颈肩腰腿疼痛、中风后遗症、关节炎等十余个病种为64名患者进行了针刺治疗,对中医辨证、针刺手法、腧穴配伍等内容进行了现场教学。帕博高医院中医科华裔医生魏珍珍说:“本次两名中医专家来我院带教,让我们受益匪浅,与临床治疗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我们印象深刻,也使我们学会了更多的针灸技能,坚定了我们使用中医技术治疗疾病的信心,相信中医一定能在泰国发扬光大。”
图5.中泰双方医生深入交流
本次“中文+中医”援外活动,不仅增进了中泰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更通过中文教学和中医义诊、中医带教,推动了汉语言和中医药“走出去”,促进了中泰文明交流互鉴,为中泰两国在教育、医疗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6.中泰医护人员合影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lpbn/214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