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10月,我们全文刊发了重庆大学建筑教育办学80周年暨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院65周年庆典邀请函。即《致所有建院人,收到请回复。over》。
是的,11月。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就要迎来她65周岁的生日了。我们今天就以一个重大学子的身份,对她说:你好!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我想写篇文章,告诉你。
我,是如此爱你: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
一. 学院简介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37年,创办于重庆大学工学院中,与土木工程学科相结合,即重庆大学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建筑组。1941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建筑系,成为我国最早兴办建筑教育的院系之一。
1952 年全国院系调整,以重庆大学建筑系为基础,联合西南工业专科学校、川北大学、川南工业专科学校、成都艺术专科学校、西南交通专科学校共6所院校的9个土木、建筑系(科),成立了重庆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1954年改名为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成为新中国建筑学专业“老八校”之一。20 世纪50 年代末,创办了城市规划专业,是国内最早创办城市规划专业学科的院系之一;风景园林专业的创办始于1981年在城市规划专业中招收风景园林方向硕士,1985年正式招收风景园林硕士,1987年风景园林本科专业招生。
1994 年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更名为重庆建筑大学,建筑系更名为建筑城规学院。
2000 年,原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新重庆大学后,更名为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经过八十年建设发展,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整体实力最强的建筑院系之一,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前列。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现有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3个一级学科,拥有城市规划与设计国家重点学科。3个一级学科均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有1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6个学历硕士点,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有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3个本科专业。
二.就读体验
在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我们询问了多位建筑城规学院的同学,并在网上搜集了不少学院同学的反馈。大家虽有吐槽(我们在文末有整理)。但普遍反馈还是蛮高的。例如:
1.生源确实很好。
以重庆市为例,2014年重本线514分,而建院的分数线分别为:建筑学625分,城乡规划610分,风景园林602分。在重庆,当你坐上出租车,说出你是重大建院的,司机看你感觉都不一样了,个人曾经的真实体验。(但是一直以来说建院的分数线接近清华北大,这个应该是以讹传讹吧)
2.重庆大学和学院有良好的硬件设施。
学院的系馆基本能满足大家的需要。(但貌似现在有年级搬到了二综上专业课)图书馆、绘画教室、专业教室、模型室、机房等硬件确实算是全国前列。加上学校图书馆强大的藏书量,虎溪校区图书馆的藏书在老校区可以通借通还,还有短信提醒。这一切的一切,给了想学习的人太多的机会。
3.重庆这个城市给予的各种非常规的体验。
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3D城市,在重庆学习能够有很多别样的提样。从建筑规划和景观的角度来说,这种体验是十分有益的。虽然不能与北上广深大量的建筑城市实践相比,但是重庆还是有不少可供参观学习的实例。建筑:重大虎溪图书馆、川美新图书馆、老川美雕塑馆、国泰艺术中心、重庆市图书馆、三峡博物馆等。规划:江北城、渝中半岛、大学城、周边很多古镇(中山古镇、涞滩古镇等等)还有很多新城的规划(西永、蔡家、茶园等)景观:朝天门广场、龙头寺公园、鹅岭公园、中央公园、石子山体育公园、园博园、彩云湖湿地公园等。这些案例给予人非常直观的感受,对今后的学习和创作实践有很大的启发。
4.老校区的人文底蕴和生活便利。
作为在B区呆过5年的人来说,这确实是一段很不错的人生经历。校园里:几层楼高的大树,有历史感的老建筑。校园外:便捷的交通,步行即可到达三峡广场的优势。
在生活方面,建院一直在老校区,学校不大,但是在沙区中心,生活还是很方便的,步行15分钟到三峡广场。居住条件也不错,一般4人间,有也有2人间,关键有空调啊。伙食虽然不比虎溪,不过有3个食堂,若干小餐馆,也还不错。综上,不单建筑学子,回到老校区的同学们都觉得还是阔以的。
三.学子风云
话说,建筑城规学院的同学,往往自带仙气的,因为他们不是在画图,就是在画图的路上。
他们的日常是这样的:
作业一般是这样的:
动起手来是这样的:
所以,你看,爱学习,能画画,动手能力强。这样的细分人群最容易出什么?
肯定是才子啊。例如下面这个:
没错,7月份红遍网络的徐腾,正是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毕业的。我们这就不多说了。百度一下。你会回来转发的。
当然,也可以直接戳我们之前的专稿看看建院的才子:
红遍朋友圈的徐腾:其实,我也是一个重大人
当然,毕业的时候,他们是有毕业展的:
四.教师风采
说到学生,那和这些有趣,有料,有朝气的同学朝夕相处的老师都是谁呢。建院的同学可能一下就出现了下面的名字:杜春兰,褚冬竹,陈蔚,顾红男,郭璇,黄瓴,胡纹,卢峰,李泽新,龙灏,欧阳桦,谭少华,汤桦,魏皓严……….一位位学院老师的名字在脑海里出现。年富力强的老师,朝气蓬勃的学生,每一门课,每一次交图仿佛就在昨天。
我们今天不着墨介绍大家熟悉的这些老师。我们只想以国庆前,老一辈的学院老师,在即将到来的建筑城规学院办学80周年既建院65周年纪念之时。回到她们曾经挥洒青春的地方。和大家座谈,让我们感到了学院精神的传承。
重庆。回到学院的先生们。为筹备院庆活动,建筑系里把部分老先生请回学院座谈。邹以仁老师,张丛正老师和吴德基老师,年过九旬的建筑理论课余卓群老师,后来的首任重庆建筑大学校长梁鼎森老师,贾耀才老师,朱昌廉老师。回望来路,建筑学院的先生们为培养我们所付出的一切似乎都像昨天刚刚发生的事情。
五.写在重庆大学建筑教育办学80周年暨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院65周年
写到这里。或许你会觉得我们会列出建筑城规学院办学这么多年来的成绩,在祖国建筑地产设计领域取得成就的大拿,再或者是这么多年来的获得的各种奖项。
是的,65年来。
她,培养了一届届优秀的毕业生。
她,斩获了无数国内外建筑设计领域大赛的奖项。
她,从建筑老八校时候就名声在外。
因此,我们觉得,在这里,再多的言语也是多余。我们搜集了之前多篇建院专题的建筑校友留言。看看建筑城规学院的同学当年都是怎么入坑的吧。
当时是怎么想到考到重大建院的?
A.家人主导型
@晓婕:家人告诉我这个以后能挣多多的钱!但是没有告诉我这个有多能改图。
@棉花糖:这个专业被学土木的表哥强力推荐给了我。毕业后还被他嘲笑怎么学了一个那么辛苦的专业……
@梨花:舅舅舅妈是搞结构的,说什么结构很苦逼,建筑很轻松重庆大学景色,每天都可以中午才上班,于是就…
@李昂:我爸给我填的志愿,全部一本二本每一个都是建筑学。因为当年他就最想学这个,但是因为文革耽误了。
@思凡:一家人都学建筑,顺理成章。
@XD:几乎我所有的同学—-包括我,都是被家里某个工作和建筑相关的人拉进来的,他们说工作好修养好前景也光明,就是累点努力吧。
@蔡健:老爸年轻时候的梦想…就由我来实现吧!(鼓掌~~~)
B.天赋太高型
@lai灰灰:喜爱画画还有一切美的东西。高中读的理科。自然而然报志愿就选了建筑~
@:想像艺术家自由,又不想浪费理科基础。
@竹梦:介个上大学前一直学画画,但是画的一直不好不坏,然后文化课也是不好不坏。学艺术吧,感觉分数浪费了,而且艺术水平也不高,学别的理工科吧,觉得这些年画画无用武之地了。然后就各种纠结,忽然发现有个叫建筑学的专业,然后就选它啦哈哈。
@潇逸:觉得自己就是这块料。
@Timi:不是我选择了建筑,是建筑选择了我。
@徐腾:我大一的时候老师问过为什么选了这个专业,我说的是,我看到房子会有些微妙的感觉,具体是什么我还说不明白。(原来你一上大学逼格就这么高)
C.电视电影影响型
@苏哥拉迪:高考后看冬季恋歌。
@卿:因为看了将爱情进行到底,误以为建筑系的男生都是乐言那样的…于是一条道走到黑了!
@远山:从小学就想当服装设计师。后来因为喜欢刘若英和黄磊,去看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结果爱上了周迅演的林徽因。再加上其他各种阴差阳错,发现自己除了建筑,都不知道该填什么专业。
@璐:高一时看《盗梦空间》,女主角是建筑师,电影的布景貌似也是建筑师做的。就此爱上建筑,为了建筑学了本来不擅长的理科。现在建筑学大一。
@芝芝:看了《建筑学概论》
@Pro. : 看电视剧《奋斗》之后就阴差阳错地误入歧途。
@福贵:越狱连续剧.(男主是结构师你后来知道了吗。。。)
D.年少无知型
@卓:因为喜欢画画重庆大学景色,而家里不让学动画或者当漫画家之类的……还有就是以为建筑可以有很多创作,发挥想象力之类的……从大二开始才发现原来建筑……
@想:只怪当初太年轻!想的太容易太美好明天出图今晚通宵的节奏,唉,不说了,都是泪,画图去了。
@:不小心,原来不懂,现在懂了感觉熬夜要熬死了。
@小迪:一直喜欢画画,喜欢高迪,但没想过学建筑。高中一闺蜜整天吵着要学建筑,结果她去学了金融,我考到了建筑,每次熬夜画图的时候,都隐约有一种被坑了的感觉T T
@Chris:高考前查相关专业信息时看中了这个‘艺术与工程齐飞,包夜共加班一色’的牛逼闪闪的专业,然后一门心思地报了录了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虽有自黑,也有吐槽。但我想,每一位从建院毕业的人,都会怀念在这里的时光。
谨以此文献给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给每一位在这里学习工作过的老师,同学,以及屏幕前看完此篇文章的你。
我,是如此爱你: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jingdian/17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