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华文学院的前身是被归侨学生誉为 “侨生摇篮”的集美华侨学生补习学校(简称“集美侨校”),而集美侨校的历史是与陈嘉庚的光辉名字和集美学村联系在一起的。
1953年6月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考虑到南洋各地华侨教育受种种限制,回国求学的侨生将会日益增多,陈嘉庚先生向中央人民政府建议在集美创办归国华侨学生中等补习学校,专收归国侨生,进行补习教育。 中央人民政府采纳了他的建议,并拨专款委托他负责筹建工作,学校由中侨委(国务院侨办的前身)及地方政府领导,以中侨委为主。
1953年11月,在福建省侨委、福建省教育厅、厦门市文教局的领导下,成立“集美华侨学生补习学校筹备委员会”,进行建校筹备工作,并接收以前“国立福建航专”移交的校舍和教学设备。是年12月,集美华侨补习学校开始接待第一批归国侨生,12月下旬开始上课。1954年,在校学生 910名,同年高考录取率高达75%。1955年和1960年高考录取率分别高达80% 和98%。据统计,自1954年1月正式开学至1971年11月被迫停办,集美侨校十几年间先后办了354个班,总计培养华侨学生19,432人。
1957年,经中侨委同意,陈嘉庚先生倡办的“侨属子女补习学校”成立,并委托集美华侨学生补习学校负责兼办。1957 年8月该校正式招生,首批录取727名侨属学生。1960年因为学校接受安置大批印尼归侨学生的任务,校舍不敷使用,侨属子女补习学校停办。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集美华侨补习学校被迫停课。1971年底,学校被迫停办。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共中央重申党的侨务政策,国务院决定复办暨南大学、华侨大学和广州、集美两所华侨学生补习学校。1978年6月,福建省教育局、福建省侨办召开集美华侨学生补习学校复办工作会议。1978年9月华侨大学华文,厦门市成立集美华侨学生补习学校复办筹备领导小组。由于校舍被占用,暂借集美中学部分校舍使用。1978年12月开始复办招生。1981年12月,集美侨校搬回原校址。
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华侨大学华文,增设“集美中国语言文化学校”,专收华侨、华人子女来校学习汉语,设一年制汉语基础班和二年制汉语专修班。此外,还承办海外学生夏令营、华文教师培训班等。从1978年复办至1991年,学校大学先修班招收华侨学生951人,侨属学生1383人,汉语班外籍学生419人,各种专修班、培训班643人,海外华文教师夏令营272人,侨生夏令营班194人,合计3862人。连同“文革”前的校友总共23,294人。
为了适应海外华文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提高办学层次,1997年2月,国务院侨办决定集美侨校成建制并入华侨大学,成立华侨大学(集美)华文教育中心,归华侨大学领导。1999年,中心升格为华侨大学集美华文学院,并保留“集美华侨学生补习学校”校牌。2002年,华侨大学集美华文学院更名为华侨大学华文学院。从此,学校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办学形式、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在校学生数以及教学、科研、软硬件建设等方面都有了飞跃的发展。
从集美华侨补习学校到华侨大学华文学院——集美侨校走过了光辉灿烂的七十年。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huaqiao/65534.html
评论列表(1条)
[…] 中新网10月18日电 据中国华文教育网站消息,日前,泰国北部华文民校联谊会主席陈汉展先生、厦门华侨大学海外研究院胡建光博士和周宏学博士莅临三才公学进行访问。三才公学校董事会主席黄迨光先生、经理黄玉灵女士、校长刘振先生和中文部教师对代表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