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发展
2014年NO.6经验交流作者:广西壮族自治区侨办
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前身为建于1960年的武鸣华侨农场,先后安置印尼、越南等9个东南亚国家(除文莱)归难侨1.2万人。武鸣华侨农场于1990年成立南宁华侨投资区,2013年3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定名“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位于南宁市北郊,距市区30多公里,辖区面积180平方公里,是全国最大的华侨农场,是国务院侨办的重点联系单位,是自治区政府重点支持的北部湾经济区13个重点产业园区之一。开发区现有人口8万人,其中归侨侨眷近7000人。2003年以前,开发区产业发展以传统农业为主,经济发展缓慢,2003年的地区生产总值仅为2亿多元。2003年以后,开发区确立了以“工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思路,经过10年发展,已初步建成广西最大的食品加工基地,入园企业200多家,其中投产企业15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家。2013年开发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50亿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亿元,分别是2003年的63倍和22倍,职工年人均总收入21650元。
让农场居民变市民、让都市富民到农场当农民成为了开发区变迁的真实写照。
一、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建设新城
(一)政策先导、引进人才、创新理念。1997年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华侨企业领导体制问题的通知》要求,武鸣华侨农场领导体制下放到南宁市,实行属地管理。南宁市党委、政府对华侨农场的领导体制、经营体制、财政体制等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改革,授予开发区235项相应管理职能和232项行政审批及非行政审批职能,并于2010年11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条例》,实现开发区管理和服务有法可依。
2011年开发区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化管理,探索实行“竞争上岗、全员聘用、定岗定薪、动态管理”的用人机制,打破公务员、事业单位编制限制,全面实行竞争上岗,营造人才引进聚集良好环境,吸引了大批高素质人才到开发区创业,破除人才瓶颈问题,实现开发区发展理念的创新。
开发区用人机制把薪酬待遇与岗位挂钩,在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领取不同的工资。不仅实现了职务上的能上能下,还在待遇上体现了能上能下。做到能者上、庸者让、劣者下,扭转了等提拔、等改非、等退休的慵懒思想,提升了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另外,为探索更优的分配方式和绩效考评办法,更有效地调动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发区管委会通过核定岗位职数和工资总额等办法,允许招商系统和城管执法队根据部门实际情况先行先试,自主进行考核和分配。
打破身份界限,引入外部竞争,实行聘任(用)制,形成“鲶鱼效应”,激发了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活力。各岗位上的人员更加珍惜通过竞争得来的岗位,树立在新岗位上大干一番的事业心和责任心,队伍的干事氛围和凝聚力得到增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一是给体制内领导干部形成压力,打破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怪圈,增强干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二是给聘用人员一个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也更有利于青年干部的成长;三是通过双向选择自由组合,部门班子得到了优化,人员之间的团结合作意愿提高,改变以往一些单位和部门对少数干部难指挥、难管理的被动局面。
(二)科学规划,引领园区发展。开发区聘请国际一流规划机构按照国家级经济园区标准,用创新理念、现代方法、科学手段,对开发区进行总体规划。在园区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经历了从工业园区—开发区—卫星新城的规划探索。由于开发区远离城市,无法共享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如果没有学校、医院、公园、购物中心、文化娱乐设施等配套支撑,就无法满足开发区产业经济发展所需技术工人的基本需求。因此,总体规划明确开发区必须按城市规划建设和经营管理的理念和标准来建设,提供城市配套设施,聚集人流、物流,将开发区打造成为南宁市的城市副中心。
(三)完善配套设施,健全城市功能。开发区始终把优化环境作为发展的第一要素,始终把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放在第一位。2004年以来,开发区把基础设施作为吸引企业入驻的重要条件,通过开展“造城运动”,大手笔建设道路交通、供水、供电、供热、通信、管道燃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园区内基础设施完备区域30平方公里,开发区的建成区域已相当于一个县城的规模,工业卫星城市的框架已经基本形成。与此同时,开发区引入社会资本建设城市综合体、商业购物广场、星级酒店、湿地公园、城市广场、国际风情旅游小镇等配套设施,引进商贸服务、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教育卫生、文化旅游等中介机构,学校、医院、银行、工商、税务等各项配套机构齐全,开发区的城市功能得到进一步健全。
(四)提升服务质量,塑造良好形象。开发区通过积极承接并梳理自治区、南宁市下放的各项权力,简化审批流程,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便捷的服务。同时,开发区树立“人人都是招商员”理念,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2013、2014年连续两年荣居南宁市15个县区、开发区投资环境满意度之首,开发区的良好形象得到进一步树立。
二、聚集资源、发展产业、增强实力
无工不富,无农不稳。华侨农场最大的资源优势就是土地,利用好土地资源是开发区华丽转身的根本。200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确定南宁之后,开发区作为服务博览会的重要平台,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东盟贸易区、北部湾发展等机遇,确定了以建设“南宁市工业卫星新城”为目标,从此,开发区的一、二、三产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开发区距离南宁市区30多公里,农用地较多,自然生态环境和农业基础较好,结合开发实际发展都市农业,开发农业旅游,吸引周边市民到开发区开展周末旅游或体验农耕生活,形成比较有特色的周末经济。开发区积极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引入社会资本发展现代农业或休闲农业,促进农场土地向都市农业、旅游农业、规模农业转型,实现农业用地的高效经营和有效监管。目前,开发区已流转土地6万多亩,建成广西最大的无公害西、甜瓜生产基地和食用菌生态科技园,建有设施农业大棚12000多个,建成5万亩的南宁东盟都市农业园,引进广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现代农业技术试验站、广西水果生产技术指导总站果树良种繁育基地、博元生态园、龙惠生态园、万鲜葡萄基地等多个瓜果采摘或观光农业基地,实现了农业产业的规模化、科学化发展华侨农场,亩产纯利润达到了2.5-3万元;各农业产业基地与南宁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单位合作开展农业夏令营等主题活动,形成观光、品尝、体验、科普、娱乐于一体的农业发展模式。
做强特色工业。开发区根据资源配置情况,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做好产业发展规划,积极调整产业发展方向,提升产业特色和质量。一是逐步调整缩小主导产业范围,由过去的“大而全”向现在的“小而精”发展,由原来重点发展食品加工、轻纺制鞋、机械电子、生物制药四大产业调整为食品加工和生物医药两大产业。集中精力抓好食品加工和生物医药这两个主导产业,形成食品加工基地和生物医药制造基地,增强产业特色和竞争力。二是围绕食品加工和生物医药产业,以“钉钉子”精神和“蚂蟥”精神不断招大引强,累计引进百威啤酒、美国凯斯等8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珠江啤酒、双汇食品、统一饮料、王老吉、嘉多宝、伊利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三是逐步淘汰落后低效企业,清理收回闲置土地,现在引进企业已向“精品、优质、高效”发展。四是多形式建设大量标准厂房,吸引中小企业, 2014年将建成标准厂房20.33万平方米。
开发区工业蓬勃发展,至2014年10月底共完成工业产值14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5.6亿元,工业不但加快了经济发展,也为开发区提供了3万多个劳动就业岗位。
开发工业旅游和农业旅游。开发区卫星城规划定位后,立刻对各类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的规划整合,完成了《旅游概念性规划》,启动了岜音湖4A景区、名都旅游度假区、太和康乐城等旅游项目的建设,形成了25平方公里的现代旅游度假区。此外,开发区一是充分利用开发区丰富的工业资源,开发工业旅游,既有利于提高企业知名度和产品认可度,也有利于增加农场的人气,带动开发区三产服务业发展。开发区现已开发的工业旅游点有珠江啤酒、双汇肉制品、伊利冰工厂等,品冠食品公司正在规划建设一个米粉博物馆,将全面展示广西特色食品的发展历史和文化。2014年举办的首届东盟工业旅游节,吸引86万多游客前来参观。二是充分利用开发区丰富的农业资源,规划建设300公里的自行车骑行绿道网,开发农业旅游,首期40公里已投入使用,2015年全面开工建设,以此大力倡导绿色、环保、休闲、健康的生活,让广大市民体验农耕之乐;三是利用开发区丰富的东南亚美食、文化资源,开展特色美食、文化旅游活动,自2011年以来连续举办的东盟风情美食节均取得良好效果。
[page title= =]
三、建设新城、生活更美好
开发区为了让职工、居民都能过上更加体面而幸福的生活。自2011年始,计划用5年时间,在中心城区集中建设保障性住房100万平方米,全面满足居民、农业人口市民化以及产业工人的住房需求,帮助他们改善居住条件。引进广西直属机关幼儿园、中国百年名校南宁二中、广西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三甲医院、太康养老院等公共服务机构,实现职工、居民居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愿望。
(一)中心区棚户区改造。在中心城区或中心区周边的棚户区,开发区通过引入房地产综合开发加配建保障性住房或回购商品房的方式,引导棚户区居民自愿搬迁,同时为了照顾归侨侨眷,多给予每位侨眷每人20平方米商品房。目前,已有2000多户棚户区居民参与棚户区改造项目。
(二)有序引导农业人口市民化。开发区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引导农场150多个生产队5000多户20000多居民自愿搬到开发区中心区集中居住。开展“以房换房”,对于参与搬迁的农场居民,按照其原有住房的合法面积按照1:1的比例置换中心区的商品住房,2013年第一批1100户5000多人已搬迁入住“华侨城”,第二批1300多户于2014年内搬迁。
对于从农场整体搬迁到中心区居住的居民,除以其原有住房的合法面积按照1:1比例置换中心区的商品住房外,还给予每人10平方米商铺30年的收益权,30年的收益金约25万元,保障他们的后顾之忧。
(三)大规模建设公租房。开发区建设大量公租房,吸引外来务工人员到农场安居乐业,并以每月4元/平方米对外来务工人员出租,并率先试点在广西实施公共租赁住房共有产权出售。
(四)引导外来务工人员投资置业。开发区采用“团购”方式,低价向房地产开发商采购一批商品房,再以购买价向外来人员出售,引导他们在开发区安家落户。
(五)盘活农场存量建设用地。通过引导农业人口市民化,鼓励他们开展整村搬迁,整理盘活农场村队存量建设用地华侨农场,以开发区现有农场村队特别是归侨村队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基础为基础,规划建设4-6个集农业、居住、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多功能特色小镇或田园社区,吸引人气,拉动消费,增加收入,同时满足城市市民们体验山水田园生活和归隐山水田园的愿望。目前开发区已完成4个小镇的规划,其中宁武越南风情小镇规划面积约170公顷,列为南宁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2014年底初现规模。
(六)免费提供优质教育服务。开发区率先在广西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参照义务教育,将幼儿园和高中纳入免费教育范围,免费政策涵盖所有经批准设立的公办、民办学校以及所有在农场投资置业、就业务工的人员子女。
通过开展棚户区改造,引导居民整体搬迁,既可以彻底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增加中心区人气,提升开发区聚集能力,加快城镇化步伐,又能够有效缓解开发区工业发展遇到的劳动力短缺矛盾,推动开发区产业发展。同时,对农场居民腾出的建设用地和国有农用地,通过流转出让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乡村建设,打造农业小镇、田园社区和私人农场,推动农场村队土地向都市农业、规模农业转型,激发土地活力,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和产城融合发展目标。-
出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谢芳
刊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编:
电话: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huaqiao/48416.html
评论列表(2条)
[…] 为加强与华侨华人故居、纪念馆以及华侨博物馆专委会成员单位的联系合作交流,2023年6月15日至18日,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副馆长贾德成率调研组赴江苏淮安、如皋、南通、泰州、常州开展调研。 […]
[…] 上午(4月21日),华侨大学医学研讨会暨华侨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揭牌仪式在陈嘉庚纪念堂隆重举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