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中国著名语言学家、经济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去世,就在1月13日,周有光先生刚刚过了112岁(虚岁)生日。
两个“半圆” 从经济学家到语言学家的转变
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生于江苏常州,那时还是清朝光绪年间。十岁时,周有光随全家迁居苏州,进入当时初始兴办的新式学堂读书。中学毕业后,周有光考上了上海圣约翰大学,后来又改入光华大学继续学习。大学毕业后,他与夫人张允和同往日本留学。1935年,周有光放弃日本的学业返回上海,任教光华大学,并在上海银行兼职。抗战结束后,上海银行业派一些人到美国学习。周有光与张允和一道漂洋过海到了纽约。1949年夏回国。
50岁之前,周有光是金融学家和经济学家,50岁之后,他从上海移居北京,从事语言文字研究。“周老曾戏言自己50岁起由经济学教授改行从事语言文字学研究,前者是半途而废,后者是半路出家,两个‘半’字合在一起,就是个圆圈,一个‘零’字。事实上,他在学术生涯中所获得的成功、成就和成绩,达到了近乎圆满的境界。”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张森根如是评价道。
汉字信息化 制定《汉语拼音方案》载入史册
周有光进入圣约翰大学的第一天要求新生注册:每个人领取一张姓名卡片,上面用打字机打上每个人的姓名的罗马字拼写法。“校方叮嘱,一切作业和文件,都得按照这样的拼写打上自己的姓名。校档案都用这种字母顺序来处理,我开始看到了字母顺序的科学管理。读书之后发现,大学里面都是用英文——英文可以用打字机打,可以根据字母建立档案、查找档案,这些功能,当时的中文都是实现不了的,所以我立刻感觉到中文的不方便——不是不要中文,而是中文需要现代化。这个思想在当时很普遍。”1929年,瞿秋白在苏联起草了《中国拉丁化的字母》华侨的拼音,被称为“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在留苏华侨中推行。1933年传来中国,形成一个群众性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周有光也参加了这股文字运动的潮流中。新中国成立之后,重新制定汉语拼音又被提到议事日程。当时拼音方案委员会一共有15个人,由几个大学的语言学家组成,而具体工作则由叶籁士、陆志伟和周有光三个人负责。“事实上,我们三个人都共同提出要用26个拉丁字母,没有新字母。看法基本一致。”
《汉语拼音方案》以其国际化、音素化的严密设计,使得不能准确表音的汉字有了科学的注音工具,更使扫除文盲、推广普通话、索引排序、工业产品编码、制定旗语、灯语、手语、盲文和少数民族文字有了强有力的工具和凭借。《汉语拼音方案》诞生后不久就成为用拉丁字母转写中文的国际标准。特别是计算机应用普及以来,采用拉丁字母的《汉语拼音方案》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方面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为汉字信息化、汉语国际化、普及普通话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周有光被尊称为“汉语拼音之父”。不过,他本人却总是谦虚地说:“不要把功劳都归在一个人身上。”
推广普通话 百岁后仍出三本书
周先生对于推广普及民族共同语有全面而详尽的论述。他指出:“一国人民,如果语言彼此不通,那是一盘散沙,不是一个现代国家。”周有光是我国语言规划理论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的语言文字学理论对我们实施国家语言规划,推广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提出,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基本内容是“语言通用化,文体口语化,文字简易化,拼音字母化”,信息时代应增加“中文电脑化”和“术语国际化”。
半个多世纪以来,周先生在语言文字学领域里一直进行着广泛的探索和创造性的研究,尤其是在中国语文现代化和比较文字学方面成就卓著。2005年,100岁的周有光出版了《百岁新稿》,2010年,又出版了《朝闻道集》,2011年,他出版了《拾贝集》。
流水般的爱情 与张允和走过风雨一生
周有光出生于1906年,当时尚是清朝光绪三十二年,后又经历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和新中国,因而他被朋友戏称为“四朝元老”。老人最不喜欢别人问他怎么能长寿的养生之类话题,他觉得这个问题应该问医生而不是他自己。他只是云淡风轻地顺其自然,白菜豆腐加肉松,喝茶,也喝咖啡,每天读书看报,关注天下大事。
其实年轻时的周有光身体并不好,生过肺结核,还得过忧郁症,一生中还经历了三次倾家荡产。抗战时期在重庆经历大轰炸,缺医少药失去女儿。长寿固然有遗传自活到96岁的老母亲的原因,周有光认为更重要的是自我教育与修炼。“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苏轼的这句话,也是周有光的座右铭。
如果说周有光是一个传奇,传奇的另一端就是张允和。张家是安徽望族,张允和的曾祖父张树声曾任过直隶总督、两广总督、两江总督。父亲张武龄在苏州开办中学。张家四姐妹是合肥名媛,二姑娘允和热情奔放,在学校里是风云人物,在社会上也小有名气,还上过杂志封面。张允和与周有光的妹妹是同学。张允和与张兆和姐妹两人去上海就读中国公学与老朋友周有光接触多起来。热恋之后该谈婚论嫁,周有光又踌躇起来:“我很穷,恐怕不能给你幸福。”性格明快的张允和马上回了一封写满十几页纸的信,热烈而坚定地说:“幸福是要自己去创造的!”于是张允和成了张家十个孩子中第一个迈进婚姻殿堂的人。三个月后,张兆和也披上了婚纱,而她和沈从文的爱情则是另一段广为传颂佳话。周有光曾将与张允和的感情形容为“流水式的恋爱”,从1933年结婚到2002年张允和去世,两人相濡以沫华侨的拼音,“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百岁后仍出3本书,共同生活了近70年。 综合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huaqiao/128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