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属于,黄锡璆:中国现代医院奠基人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但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黄锡璆也不例外。正是在这里,黄锡璆开始了自己的建筑生涯。黄锡璆是“有海外关系”的华侨,属于第九类人。黄锡璆不仅回来了,还带回一大批珍贵的学术资料。佛山医院让黄锡璆在国外学习的新理念有了一次集中展示的机会。佛山医院让黄锡璆一举成名。河北省人民医院正是黄锡璆“旧图换新”的杰作。

黄锡璆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首席总建筑

他是一位了不起的爱国者,青年时,从印尼漂洋过海,回到祖国怀抱,中年时,在西欧留学有成,毅然归国;

他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设计师,是第六届梁思成建筑奖的获奖者,共主持设计医院120多所,指导设计医院130多所。他对医院建筑的平面布置和空间组织做了革命性的变更和创新,让中国医院面貌焕然一新;

他同时更是一位了不起的普通人,数十年如一日,心无旁骛,宠辱不惊,淡泊名利,谦恭平和,让身边的每一个人感受到大师的风范。

医疗建筑设计界,提起黄锡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但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黄锡璆也不例外。

读书报国

*生在印尼

1941年5月19日,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任抹县的一个华侨家庭——黄实华家里,欢天喜地迎接着一个小生命的到来。黄家已有两女一男,这次又添了一个儿子。新出世的男孩儿取名“黄锡璆”,“璆”是一种美玉,父母希望他能平安吉祥,怀瑾握瑜。

*归国

华侨历来重视文化教育,与当地华侨儿童一样,黄锡璆早早就进入华侨学校,读完了小学、初中和高一。

1949年10月,新中国诞生了,当地华侨欢呼雀跃——国家有希望了!受新中国感召,一批又一批印尼青年北上归国。

当时的印尼政府规定,华侨如要归国,必须放弃印尼国籍,并签字保证不再回原居留地。“签字就签字,反正也不想回。”黄锡璆没有丝毫犹豫,就在当地政府移民局“保证一辈子不再回去”的契约上签字、摁手印。

1957年5月,黄锡璆与同学踏上轮船“芝万宜”号,泪别父母回到了祖国。“入境了!到祖国了!”随着人群中的一声高喊,大家欢呼雀跃,黄锡璆兴奋不已,终于踏上了祖国的土地。

*工作

1959年夏,参加高考之后,黄锡璆如愿接到了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的录取通知书。正是在这里,黄锡璆开始了自己的建筑生涯。

1964年8月,黄锡璆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他被分配到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一设计院(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的前身)。这一待,就是一辈子。

1964年国家开始三线建设,当时领导照顾他,准备留他参加北京的一些工程设计。但他坚持要“到艰苦的第一线去”、“要下海游泳”,他前往四川泸州自贡,参与工厂车间设计,民用项目如工厂食堂、办公楼、医院设计等。

工作不到两年,十年浩劫便开始了。当时把人分成“红五类”和“黑九类”。黄锡璆是“有海外关系”的华侨,属于第九类人。

在那段特殊的岁月里,黄锡璆经受了磨练。他说:“这些锻炼使我对基层有更多的了解。从那个年代走过来,我会更多地关注实际。在做工程的时候,往往更多地考虑这个建筑是否实用。我选择医疗建筑也是基于这个出发点。医疗建筑是受限制较多的建筑类型之一,医院首先解决的是病人看病、环境安全等问题,若片面强调美观而忽视使用功能,就不太实用,病人看病可能会不太方便。”

*留学

改革开放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黄锡璆也是其中之一。

1984年的春天,时年43岁的黄锡璆被公派赴比利时鲁汶大学留学两年。这次留学,成为他命运的又一个转折点。

鲁汶大学始建于1425年,不仅是比利时最好的大学,在整个欧洲也名列前茅华侨属于,它在生物学、医学、建筑学等研究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1987年11月,黄锡璆终于拿到了鲁汶大学的博士学位。他也是中国第一个专门研究医疗建筑的留学博士。

*二次归国

身边的很多人选择留下来或去别的国家,他没有丝毫的犹豫,没有丝毫的心动,义无反顾回到了国内。“当时能留下来的机会很多,有些人毕业后去了美国、欧洲或新加坡。不过,我觉得回来是天经地义的事。我们出去留学的费用相当于好几个农民几年的收入,国家花了这么大代价培养我们,我们应该回来给国家做点事情。”回忆起第二次归国的经历,黄锡璆语气很平淡,“国外再好也是人家的地方,不是我们的地方。”他不仅自己回来了,还极力劝说其他同学也尽量回国。

黄锡璆不仅回来了,还带回一大批珍贵的学术资料。“当时好多资料国内比较少,买书比较贵,所以我想多复印一些带回来。学校图书馆和资料室都是开放的。”黄锡璆把复印的资料送到附近的一个装订车间,装订成册。

初露头角

回国后,47岁的黄锡璆回到机械工业部第一设计院(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的前身),并找到了自己心中的人生坐标,他信心满满,要在中国医疗建筑设计领域有所成就,他梦想着把在国外的所学所见,尽快运用到祖国的医疗建筑事业中。

然而,面对的现实是他满腔的热情、满腹的经纶却没有用武之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整体医疗水平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医疗建筑的设计理念还十分落后。

“那时候我们在创业,人家还不怎么信任我们。因为我们是机械工业部下属单位,人家说机械工业是做工厂的,做什么医院,不相信我们。我跟人家说了半天,人家对我们还是将信将疑。我们提交给医院的设计方案,常常得不到采纳。没办法,我们只能通过业绩来证明自己,耐心地去说服人家。”黄锡璆说。

身边的好心人劝他别做医院设计了。但他没有退缩,他坚信,一个中国医院建设的新时代必将到来。

于是,大城市找不到业务,就到偏远地区找;大项目承接不下来,就做小项目;项目无法实现自己的全部设想,就一点儿一点儿地体现。

大医院不相信他,那就从小医院做起。黄锡璆脚踏实地,稳打稳扎,认真对待,慢慢积累经验,思考如何把国外的理念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并获得了初步成功。其中,金华中医院规模虽小,但已经开始应用总体规划概念,被誉为“南国江城第一院”,获机械工业部优秀工程设计奖。

就这样,黄锡璆在艰难的设计中,一步一步向自己的理想前进。

一举成名

厚积才能薄发。1992年,黄锡璆终于迎来了他梦寐以求的“让国外先进理念在国内医疗建筑领域落地生根”的机会。

当时,广东省佛山市要兴建一座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总投资6亿元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一次性规划建设如此规模的医院,在当时的国内并不多见。

他顶着压力,组建设计团队,五赴佛山,终于拿下佛山项目。原佛山市人民医院副院长谭伟棠当年正好负责医院的基建工作。他回忆说:“我觉得黄博士有两条是其他设计师不太具备的。第一,他是留学归来的博士,对现代医院设计内涵理解得比较透彻。第二,有些设计师只是把设计当作一笔生意,感觉这个项目规模不小,不妨做一下。博士是把这个项目当成事业来做,他很想做这件事情,很想跟甲方一起把这个项目做好,而且很有信心能做好这个事情。这种感觉溢于言表。”

英雄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佛山医院让黄锡璆在国外学习的新理念有了一次集中展示的机会。开创性地在佛山医院设计中运用方格网络交通模式设计、医院主街设计,以及适合我国国情的半集中式布局。多通道式影像中心、生物洁净手术部、下沉式广场、自动扶梯、200多个车位的地下停车库等设计均属国内医院首次采用。

全新的设计理念,使佛山医院成为中国医院建筑的里程碑,成为中国现代化医院建筑的标杆工程。

屡创精品

佛山医院让黄锡璆一举成名。不过,像佛山医院这种完全新建的大医院毕竟是少数——小医院新建的比较多,但大型医院几乎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改扩建,比起新建项目,改扩建设计难度较大。

但黄锡璆不仅可以在一张白纸上画“最美的图画”,也可以让“一幅旧图”焕然一新。

河北省人民医院正是黄锡璆“旧图换新”的杰作。他根据医院具体条件,实现了方格网交通模式架构的医院布局和半集中的建筑形式,使功能布局科学合理、流程简洁、节能环保、经济高效,且易于分期实施。

建成后的河北省人民医院,好评如潮,成为了医院改扩建中的经典之作。

之后,黄锡璆又设计了大小百余家医院,在这些医院当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小汤山医院,因为这座医院建设情况最特殊、当时影响也最大。

2003年4月,在眼疾尚未完全康复时,黄锡璆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小汤山非典医院的建设中,每天都奋战在第一线,忙碌到深夜12点,有时到家已凌晨3点多。无论忙到多晚,翌日早晨8时他又准时来到小汤山设计工地上华侨属于,身边没有桌子,他就蹬在马路边画图纸。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短短8天时间就在一片空地上建起了这座高标准的传染病专科医院,可谓奇迹。投入使用后几天,世界卫生组织,香港医管局等派来专家实地考察,他们都对设施布局、流程设计、技术措施表示赞赏。

奇迹的背后,是科学严谨的设计。小汤山医院采取了非常严格的隔离措施,整个院区被分为三部分,新建成的病区是控制区,医护人员的居住区域是缓冲区域,行政和后勤的办公区域是清洁区,各个区域的人员分区活动,防止污染的扩散。病区内则采取了更为严格的隔离防护措施。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通道也各不相同,患者是通过病房门前半开放式的走廊通道进出病房,而医护人员则是从专用的工作通道进出。从清洁区到病房污染区,相关人员要经过几道消毒,三次更衣。

如今,这个仅存在了51天的医院,早已成为废墟。但在当年,小汤山医院的影响力非常大。有人说,国际上可能不知道中国有协和医院,但知道有小汤山医院。

从佛山医院到河北省人民医院,再到小汤山医院,以及大量其他杰出的作品,如北京医院、301医院、协和医院、北大医院、湘雅医院等一流医院的设计项目,黄锡璆成为医疗建筑界当之无愧的设计大师,成为业界人人景仰的泰山北斗。

成名之后的黄锡璆,并没有崖岸自高。

河南辉县人民医院、湖南宁乡医院、江西丰城医院等县级医院慕名找到博士,希望黄锡璆能够主持他们的新区医院设计。面对着业主真诚迫切的期望,他依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甲方。他亲自带队踏勘现场,与医院各级部门交流想法,认真记录。还专门为甲方开技术讲座,介绍国外的先进理念和与国情相结合的方式。

“即使是地方县级医院,他也要精益求精,努力做好。这三个医院已经成为花园式和半集中式、标准适当的国内县级医院的典范。”中国中元医疗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赵杰说。

淡泊名利

据统计,黄锡璆自参加工作至退休前,他平均每年出差在外超过100天。做佛山医院项目前后三年的时间,他就去了8次,在现场时间近100天;在他的办公室,始终放有一个随时“待命”的拉杆箱,里边装着一些简单的随身物品,只要工作需要,他提起包就走,即便2001年退休后也是如此,而且是办完公事就回,从不耽搁。48年来他用平和的心境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不为名所缚,不为物所累,不为利所驱,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祖国医疗建筑事业。

面对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医院建筑,黄锡璆从不居功自傲,只淡淡地说一句:这都是团队的功劳。

在学术上,业内对他具有独创性的设计的模仿,他也并不在意,他说:“中国医疗建筑有这么大的市场,没有一个单位能做得过来,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达到了为社会造福的目的就很好。”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战役中,黄锡璆团队更是把辛苦设计的20多张小汤山医院的图纸,无偿提供给全国慕名而来的地方传染病医院共享。

在生活上,他俭朴而随意。乘飞机出差他从来都是订经济舱,而且总是订最早的或者是最晚的航班,因为这个时段的机票价格最低。“在外出差住宿,是不是带星的无所谓,有的时候订不上正规的饭店,住个简陋的小旅馆,他也乐呵呵的。在饮食上,他从不挑剔,在外就餐时很喜欢进路边小店吃一碗牛肉面。”他的助手梁建岚说。

在工作中,他克己奉公。单位体恤他年事高而且住得远,为他安排了车辆,但他从来没有因为家里的一件私事用过车。

如今,他已成为令人敬仰的建筑设计大师,各种荣誉纷至沓来。但是,他并没有就此功成身退、颐养天年,而是以年过七旬的高龄仍奔波在建筑设计一线。

他觉得自己是很幸运的,因为他的一生都献给了非常有价值的事业——建更好的医院,让人们看病更方便,让人们更加健康更加幸福。

(原文标题:星访谈|他,改变了中国医院的面貌——记中国现代医院的奠基人黄锡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geditechan/85162.html

(0)
上一篇 2023年8月16日 下午12:05
下一篇 2023年8月16日 下午12:05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1条)

  • […] 我是搞建筑的,本人可以以负责的态度回答你:建议你学习《土木工程》专业,原因1、《土木工程》专业包括你想学习的造价专业;2、《土木工程》专业能使你更好的了解工程造价考工程管理研究生,熟悉建筑物的组成几个内部构造这是《造价专业》必须具备的条件;3、、《土木工程》专业与《建设工程造价》专业的最大区别是前者是包括后者外还可以学习到《建筑结构》特别是钢筋工程(对于一般建筑老说),《建筑识图、制图》《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管理》《建筑工程造价》《施工技术》等,而《建筑工程造价》很单一,主要以造价为主,对于做造价工作必备的各项课程,只是浅谈。4、、学习《土木工程》专业可以干《建筑工程造价》的工作,但学习《建筑工程造价》专业的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