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辽宁有一个著名的钢铁城市,它的名字叫鞍山。可是您也许不知道,其实鞍山除了盛产钢铁外,还有一种著名的“特产”,更是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喜爱。这究竟是什么“特产”呢?它又会具备怎样的魅力?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鞍山市位于辽宁省中部,环渤海经济腹地,是辽宁中部城市群与辽东半岛开放区的重要连接纽带。
早在距今两万年的远古时代,人类便开始在鞍山地区繁衍生息,战国时期,鞍山隶属于燕国的辽东郡。汉代时,随着冶铁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鞍山地区的古人开始用土法冶铁,至辽金时代时,冶铁工艺达到极盛,其纯熟的技艺也一直延续到了现代,令鞍山成为整个东北地区最大的钢铁工业城市、也是中国第一钢铁工业城市,有着“共和国钢都”与“中国钢铁工业摇篮”的美称。
在“钢铁之城”的美誉下,似乎鞍山的其它光环都黯淡了许多,可是有一种“特产”却在新中国成立后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它便是鞍山的评书艺术。
评书是一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其表演方式很简单,仅凭说书人的一张嘴即可。在清末民初时,评书的表演形式为一人身穿长衫,坐于桌后表演。到了20世纪中叶,其表演形式便开始追求简洁,改为站立表演。
鞍山评书从清咸丰10年算起,到现在已经有了140多年的历史。早在辽金时代,就已经有了评书的雏形,当时称之为“徘优”,也就是讲滑稽故事。
到了明末清初,评书形式开始受到普遍欢迎,宫中太监中有伶牙俐齿之人,经常为宫中皇族讲书段。相传努尔哈赤与皇太极,都是铁杆的评书迷。“上有所好,下必效焉”鞍山的特产,评书艺术也渐渐在民间流行起来,尤其是鞍山的千山地区,更是当时评书名家汇聚之地,所讲的曲目也越来越多,奠定了鞍山评书后来的发展。
鞍山评书艺术的发展,少不了当地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在解放后,为了能够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精神生活,鞍山市成立了鞍山曲艺团,专门负责为群众表演各种喜闻乐见的艺术节目。正是因为鞍山曲艺团的成立,才让鞍山评书界走出了三位名家,即张贺芳,刘兰芳与单田芳。
上了年纪的读者可能都听过一句话,叫做“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这句话看起来有些夸张,却真实地反映出了单田芳老先生的评书功底。他声音沙哑,极富个性,不仅语言幽默诙谐,而且逻辑周密流畅,从艺50多年来,共表演录制了112部评书作品,其中包括《白眉大侠》、《三侠五义》、《隋唐演义》等,是我国当之无愧的“评书第一人”。
1979年时,刘兰芳靠着一部《岳飞传》异军突起,立马红遍大江南北。刘兰芳代表作品有《杨家将》、《红楼梦》、《呼家将》等,她的评书风格更“生活化”且“近代化”,通俗中带有文采,亲民中又不失高雅,真正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境界。
张贺芳也是我国著名的评书大家,代表作品有《呼杨合兵》、《小五虎演义》、《杨宗保西征》等,其嗓音浑厚圆润,讲究“说、表、评、叙”,善于使用京剧韵白,尤其是在表演中还要加入动作,开创了动作评书的先河。
在鞍山评书表演中,三人可谓是拉开了当时评书界“三足鼎立”的序幕,被众多评书迷们称为是“三芳争艳”。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如今的人们有了更多的休闲和娱乐的方式,评书艺术在影视剧的冲击之下,也逐渐成为为“落后的艺术”。虽然该领域也涌现出不少优秀的后辈,可是伴随着评书大家的陆续凋零,评书艺术也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危机。不过小编相信,评书作为一种妙趣横生的艺术形式鞍山的特产,其受众还是有很多的,相信在后辈说书人的努力之下,这门艺术一定会走得更远。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geditechan/23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