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抖音上,看到一个博士级的专家团队,他们在讲到贵州农特产的时候,说贵州的农特产,走不出去的原因有两个原因,我感觉他说得不准,以电商从业者的身份,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关于“黔货出山”这个概念,我在早些年就已经接触过了。
好像是在2018年,有两个贵州的老乡,他们一个是互联网平台,一个是做紫薯酒的,两人在浙江走一圈,后来,我们在义乌碰了个面。
他们当时的真实目的,我不知道,听上去应该是在找投资人,想把贵州的农特产品推到山外。
做农特产很难,不仅仅是贵州,可以说全国各地的农特产,想要做大做强,不是没有机会,而是不能把目光局限在农特产本身上面。
比如,周黑鸭,它的原型肯定是农户家的一只鸭子吧,可是到了今天,还能依赖于农户散养的鸭子么?
再比如我们贵州的老干妈,在企业最开始,老干妈创始人陶华碧也只是用簸箕摆路边摊、卖凉粉的小商贩,自己动手剁辣椒、做豆豉。那时候的老干妈,称得上地地道道的农特产吧,可是到了今天,老干妈再也不能依靠农户的辣椒,豆豉了吧。它必须大面积的种植,必须有专门的人来种植。
黔货出山的概念之所以没有起色,真正缺的是货。
我们再来看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美食:兰州牛肉拉面和沙县小吃。因为类似这种吃的东西,在贵州到处都有,最出名的要数:遵义羊肉粉、花溪牛肉粉。可是,这两种在贵州特别受欢迎的美食,也没能在贵州以外的其他地方风靡起来。
关于粉类的地方美食,可能在贵州的每一个小镇,都各有侧重。
我老家是铜仁思南的,我们思南就喜欢吃绿豆粉。
我记得第一年带女朋友回去,在思南吃了一碗绿豆粉,花了近20块钱,当时女朋友特别的吃惊。说实话,我也有点不敢相信,一碗绿豆粉,相当于我们在外面吃个早餐,可是价格却相差那么大。
在前几天,我回到贵州老家,在江岸名都吃了一碗鸡杂粉,花了17块钱。
实际上,关于贵州小吃,动辄10块以上的,真的不贵,就算这些小吃走出贵州本土,在其他城市开店,也照样要10多块钱一碗。就跟我们去吃兰州拉面一样,它的价格真不低,但实际上,一碗面根本就吃不饱。
然而,“兰州拉面”可以遍布全球,每个城市都可以开很多店,贵州面、粉却只能在当地备受欢迎。
再回到“黔货出山”的概念上来,不得不说,“黔货出山”是没有货的,尤其是我们把这个概念放到互联网之后,货就显得更稀缺了。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第一:货显得很毛糙
在5月初,我在多上买过15斤折二根。在购买之前,我还特意看了评论,很多人说,15斤折二根,泥巴就占了2斤。
其实,我当时之所以确定要买,最大的原因就是被这些评论给吸引了。
我很清楚这东西,从小在老家就吃它,并且我们吃的折二根,都是野生的,它就长在泥巴里,挖起来要反复清洗几遍才可以。所以,购买之前,我心里就很清楚,它肯定有泥巴贵州思南特产有哪些土特产,但不可能有那么多吧。为了验证我的疑惑,并买了15斤。
到手之后,打开一看,折耳根是不错,又肥又脆,味道很浓,但箱子里的泥巴也不少。果然,网上那些买家秀是真的。
我是很喜欢在网上购物的人,大蒜、胡萝卜、生姜、红薯等,这些都是长在泥巴里的,但是在其他人家买的东西,没有谁家的产品包装里有那么多泥巴。
其实,就农特产而言,贵州的农特产,特别是在互联网上,它们显得非常毛糙。
去年卖过猕猴桃,就一个薄薄的纸箱,我是记得包装上面还有个错字,到手都挤坏了,我还卖过一套售价500多的刺梨类产品。找开包装盒,里面的图案都是反的,连瓶子上的标签都有错字。
我说这些,并不是说贵州的农特产不行,而是觉得当我们想把自己家田间地头的农特产搬上互联网,想它们“走出大山”,远销异域他乡的时候,真的很有必要在包装上花点心思。
折耳根生在野外,在别人心中它是杂草,但在贵州人心中它是上等美食。我们的确可以大面积种植,然后获取利益,脱贫致富。但,在我们把它当做商品出售的时候,它就不再是野草了,就不应该把泥土一起打包,更不应该把它以折二根的价格出售。
再比如遵义羊肉粉、花溪牛肉粉、思南绿豆粉等这些地方特产,应该以地方政府牵头,打造品牌,统一形象招牌,运营管理。跟沙县、兰州拉面一样,走到哪,都能看到它特定的视觉形象。
第二:货主略显被动
黔货出山,重点是思想先出山。
回想起几年前,遇到的两个贵州老乡,他们声称要找投资人,把企业做大做强,做一个响当当的贵州品牌。
想法固然很好,但逻辑上是错的,包括很多现在正在做农特产品创业的年轻人。
太多的人,都在被动的等待业务上门。
贵州的货是没有多少知名度的,更何况是田间地头的农特产品。离开贵州本土,几乎没人知道。甚至就算知道了,比如腊肉、糊海椒这些看上去就很“脏”的特产,很少会被外面接受。
农特产想要出山,先要解除农特产经营者的思想枷锁,他们得先走出去。特别是做电商的这一个群体。
说句内心话,电商,远远不是“敲键盘”这么简单。很多贵州本土的创业者,特别是四五年前那一波在“农村淘宝”风口上出现的人,死死地抱着“等”字。而最终,产品都烂在地里了,客户还没上门,这就是实现。
农特产本身,它绝不是一年四季都有的,在相对空闲的时候,我们先走出去,走到沿海电商发达的城市,走进电商企业,去看一看,走一走,实际的体验一下电商整个过程,学习他们的实际经验。
电商,本身就是一个瞬息万变的事情,如果我们的思维跟不上,技术跟不上,认知跟不上,怎么可能把它做好呢?
先学习,再实践,然后完善提升。
第三:配套太落后
黔货出山,更多的还得靠物流快递、包装等,可是,这些东西在在贵州本土,要么是直接没有,要么就是贵得离谱。
去年春节,我们在老家拿快递,不管是哪一家快递,他们不但不送货上门,反而还要收取件费,2块一单。
我记得印象最深的一次,有一个大婶去街上拿快递,是他儿子在网上买的打火机,取快递时,对方要大婶支付2块钱,这大婶一气之下就把快递给扔给了店家了,掉头就走了,一边走一边骂。
如果没有物流快递支撑,黔货出山是很难的事件,它就会从一种政府变为一句口号。
我们经常从贵州思南发土鸡蛋到浙江,一盒鸡蛋60个,快递费要23元,盒子费用要7块左右,所以,它的快递成本是非常高的。
去年,我们是计划做一款贵州的土味辣椒面,结果去打听快递的价格,要12元起步,量大可以降到10元,最大的优惠是8块。要知道,12块一单快递成本,加是包装费,运输成本已经超过了货的价值。
在这种不合理的现实面前,纵使有货,也卖不出钱,因为农户的利润被物流快递给拦截了。
第四:产量有限
回归到黔货本身上来,站在互联网的立场来看,产量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特别是地地道道的农特产品。
比如,我们老家的土鸡蛋,土蜂蜜等,这些东西,质量虽然地道,但是它的量非常有限,特别是土蜂蜜,一年收割一次,一次的量很有限,自己吃又吃不完,卖吧又不知道卖给谁,想多养点吧,技术又成问题。
还有很多的产品,比如有人种的花椒、辣椒、猕猴桃等等,所面临的问题都一样:产量有限。
而这里说的产量有限,并不是说它很少,而是我们把农特产放到互联网上之后,产量就跟不上。
网络上,订单要么就没有,要么可能就是爆单。
之前,有认识一个朋友,他们在贵州做一个项目,助力农特产乡村振兴方面的。前期工作都很顺利,但是到了后期开卖的时候,一个产品,往往一宣传,根本不够卖,想多卖点又没办法马上生产。当时看上去,产品是卖掉了,但最后算上售后的、退货的等一系列未知损失,不但没有赚到钱,反而赔本。
这大概是农特产创业者,都可能会遇到的尴尬局面。
第五:操作成本比货特本身还贵
现在互联网发达,网购也得到大家的认可。在网络卖自家的农特产,提高日常收入,本身就是一件好事。
但是,将田间地头的农产品放到网上销售,整个过程,会产生一大笔的费用,也会涉及到很多专业的知识、技能。对普通农户而言,门槛还是很高的。
一些规模大的农户,为了赶上互联网电商的风口,也会投入一笔费用,成立专门的电商部门,或者引进第三方服务机构。也有一些地方,政府也会帮助农民做电商。但是,很多人,都是失败的。
先不说电商需要专业的人才,专业的知识,就这边所产生的费用,就是普通老百姓很难接受的。比如产品的拍摄、后期详情页的设计,网店的装修、运营、包装、快递等,每一步都需要投入真金白银。稍有不慎,投进去的钱,就可能回不来。
比如,我们老家的辣椒吧,一斤辣椒的成本,在当地市场上价格要11块上下,过年那段时间,我们打听了几个农户,他们家的干辣椒,至少13块一斤。
一斤辣椒的包装算1块钱,发往全国的快递费,一单是12元。再加上,把辣椒加工成辣椒面还需要投入人工、木柴等,把这些费用加在一起,远远超过了辣椒本身。
看得出来,黔货出山的运营成本和运营风险都偏高,不是普通老百姓能承受得了的。
当然,农特产品一定有机会,如果我们能坚持做下去,把目标放远一点,比如3年、5年甚至更长时间,踏踏实实地做一个商品,做一个影响力,还是有希望翻身的哟。
给大家三个建议:
第一:家庭式的农特产,重点是经营个人影响力
单纯地看农特产品本身而言,它真的没什么特别的。很多人购买的理由,往往是被某种理念、口号所吸引。比如“无铅”、“富硒”、“纯手工”等,类似这种概念性的东西成了陌生人下单的真正动机。
所以,我们普通的老百姓想做农特产,首先要学会经营个人影响力,就是现在大家叫说的IP。
我有一个印象深刻的经历。我爸在家养蜜蜂,去年,有人从10多公里以外特意开车去我家买,而这人根本不认识我们,他也是听他的一个亲戚说的,说我家蜂蜜很正宗。
在几年前,我爸在烧木炭,320块100斤,有的人提前就给钱要预定,而事实上,市场上有些人家的木炭才卖260一斤。
农特产,核心的东西就是个人影响力。
我们身在农村,有土地、有手艺,田间地头有宝贝,只要是不能急着变成钱的,那就慢慢的,先通过这些产品,经营个人影响力,有了影响力,有了知名的IP,稳定持续的经营下去,积累起来的,就是财富了。
第二:量少,只有做精品,口碑带货
这些年,我们在聊到黔货出山,聊到农产品的时候,往往很多人都会抱怨“量少”,诚然,这是一个解不开的心节,因为我们都是“干大事”的人,总是想着先赚它1个亿就退休。事实上,打心眼里,我们是一个温饱都没有解决的扶贫对象。
量少,有量少的做法:精品。
去年,我家的蜂蜜,只有20来斤,自己用,亲戚事先就告知要给他们留着。所以,也没卖出什么钱。但是,当地另一户人家,他有200多斤土蜂蜜,市场价格280一斤,不还价,并且人家就直接用常用的矿泉水瓶装。
老邻居们都笑他,在垃圾堆捡的瓶子,还能卖几百块钱。
他们家每年靠土蜂蜜也能额外增加3000以上的收入,对普通农户而言,这笔收益是非常可观的哟。
所以,量少,我们要玩量少的套路。用心,把产品做好,做精,做出地地道道的特产,原汁原味的口感。用口碑带货,而不是求人购买。
第三:不能单纯的卖产品,引导粉丝参与
普通人做农特产,就是太急,巴不得今天开始,明天就收益了。
就电商而言,这是很不实现的,大的不说,就是我们卖出去的产品,也要15天之手才能提现。真的急不来。
另外,我们的很多人,还是在单纯的卖产品,其实,就田间地道的农特产,这种单纯的卖产品,还是不太合适。
甚至,我们可以把农特产当做媒体,介质,来宣传我们其他的东西,让客户、粉丝,参与到我们的生产劳动中来,只有这样,他们购买的往往就不只是单纯的产品,还有自己的分参与感。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的三农自媒体,去田间地头直播,拍短视频,咋看之下是在宣传,其实,这些内容本身就有很强的参与感。
我们老家,有人种猕猴桃,第一年,没赚到钱,第二年本来是要放弃了的,我们就想了个办法,把猕猴桃编号,然后用农家肥来培养种植,慢慢地我们发现,有些粉丝就直接预定猕猴桃,指定要哪一株。
在开始,我们编号,原来是为了更好地管理,没想到粉丝们居然指定要给他培养。
买农特产的人,往往都身在城市洋房高楼中,他们哪知道你的产品怎么做的呢,但是他们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如果我们能通过某种方式贵州思南特产有哪些土特产,从黔货出山看贵州农特产运营难点,教你如何规避三农电商创业风险,让他们参与到农特产的培植过程中来,谁都愿意为这份乐趣买单。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有钱人开始投资云农场的原因。
农特产,三农领域,肯定值得我们花时间去做,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还需要投入一定的精力,存在亏损的风险,但是,它是一个有前景、有潜力的事业。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geditechan/128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