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的象征:一个建筑奇迹。 I 悉尼·悉尼歌剧院_腾讯视频
20世纪南半球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悉尼歌剧院是悉尼的地标性建筑,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观光游览。悉尼歌剧院设备完善,使用效果优良,是一座集音乐、戏剧演出功能于一体的建筑,也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艺术中心。
悉尼歌剧院由丹麦建筑师Jorn Utzon设计,并于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澳洲现代艺术建筑无与伦比的代表作,这座前卫的建筑在悉尼港大桥和海天一色的贝尼朗岬角衬托之下,更显得独树一帜。
■建设初期的悉尼歌剧院
建造悉尼歌剧院的计划始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悉尼音乐学院的院长 希望建造一个能够表演大型戏剧作品的场所。在1954年,成功取得了新南威尔士州长 的支持。于1955年发起了悉尼歌剧院的设计竞赛,共收到了来自32个国家的233件参赛作品。
■Jorn Utzon
丹麦建筑设计师看到了澳洲政府向海外征集悉尼歌剧院设计方案的竞赛,虽然对远在天边的悉尼一无所知,但是凭着从小生活在海滨渔村的生活积累所产生的灵感,他完成了这一设计方案并最终意外胜出。
■建筑壳形屋顶采用白色釉瓷铺盖
悉尼歌剧院的外观设计如“贝壳”般依次排列,一个盖着一个,面向海湾互相依抱,高低不一的壳形屋顶,外表用白格子釉瓷铺盖,在阳光照映下远远望去,既像竖立的贝壳,又像巨型的白色帆船,飘扬在蔚蓝色的海面上。
■与蓝天大海融于一体的悉尼歌剧院
1973年10月20日悉尼歌剧院正式开幕,从建筑美学的角度来看,悉尼歌剧院具有鲜明突出的设计个性,设计师Jorn Utzon强调现代建筑应当从属于自然环境,认为建筑应与周围环境有机融合在一起,仿佛是自然而然生长出来的一样。
■轻盈皎洁的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整体可分为三个部分,即音乐厅、歌剧厅和贝尼朗餐厅。两个主厅均位于比较大的壳型结构内,其它小演出厅则位于底部的基座内。其中最大的主厅是音乐厅,较小的一个才是歌剧院。
■音乐厅
音乐厅装潢华丽,有2690个席位。音乐厅是悉尼歌剧院最大的演出厅,通常用于举办交响乐和室内乐等表演。此外,整个音乐厅建材使用均为澳大利亚原产木材,呈现澳洲独特的自然风格。
■歌剧厅内部
歌剧厅拥有1547个座位澳大利亚特色建筑,舞台面积约440平方米澳大利亚特色建筑,有转台和升降台,主要用于歌剧和舞蹈表演。内部陈设新颖考究,为了避免在演出时墙壁反光,墙壁一律用暗光的夹板镶成。地板和天花板使用本地出产的黄杨木和桦木制成。
■集演出和娱乐功能于一体的表演艺术中心
两厅一旁得贝尼朗餐厅位于小壳顶建筑内,是悉尼歌剧院的公共餐厅,可接纳6000人以上同时使用。除此之外其它各种活动场所设在底层基座之上,悉尼歌剧院还配有电影厅、陈列厅和接待厅,以及图书馆、展览馆和酒吧间等大小厅室共900多间。
■远眺悉尼歌剧院
2003年悉尼歌剧院的设计师Jorn Utzon获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学奖。2008年11月29日,Jorn Utzon在丹麦去世,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位悉尼歌剧院的设计大师,在他生前直至去世都没能够亲眼看过他自己的杰作。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而将建筑和音乐融合在一起的悉尼歌剧院,不仅是一座城市的地标,更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项目信息
地址: Point, NSW 2000澳大利亚
运营商:
建筑设计:Jorn Utzon
视频策划:DAT影视
VR技术支持:黑瓯科技
VR营销服务:無界整合
摄影:Jozef 、James -、Greg O'
音乐: Mohr and Alex Elena
本项目有360°VR全景和视频,欢迎前往小程序“美璟世界”深度体验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geditechan/123363.html
评论列表(1条)
[…] 山海相隔,翘首以盼。欢迎各位新同学加入沈北这个充满活力的新区,代人生新的清晨和明阳向你们问好!沈北新区是集农业、科技、旅游、物流仓储、民族特色、先进教育于一体的复合型活力新区。在幅员辽阔的辽沈大地上,沈北新区既有属于东北的飒爽与豪气,又孕育出一份独属于新区的澎湃与热血,再次向入学的你们表示衷心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希望你们砥砺青春之志、彰显青春之为,真心爱上沈北、扎根留在沈北,融入建设沈北,与我们携手打造沈北“一区三城五园”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新格局。 […]
[…] 文化是一个乡村聚落的本质特征,文化积淀往往会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生活方式改变而被忽视、被淡化。然而传统的文化肌理和根脉不仅仅表现在有形的地形地貌、基础设施、建筑形态等实物遗存,也表现在乡风、民俗传统、手工记忆等无形之间。而集体记忆相对不变不灭湖州建筑特色,需要形式去承载和诠释,所以新乡土公共建筑的介入,是一种‘唤醒’,当场所成为承载特殊情感和精神的载体时,便不再是抽象的地点,而是“由具有物质的本质、形态、质感及颜色的具体的物所组成的一个整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