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文学特点,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第三期师生学术沙龙——德国文学与歌剧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12月26日我院开展了第三期师生学术沙龙。本期沙龙特邀我校外国语学院教授、德国文学与戏剧研究专家王建老师作客,我院蒋一民教授、杨小林老师做分享嘉宾,探讨话题为:德国文学与歌剧。18世纪德国重要的文学家,神学家和哲学家莱辛,他最早创作出德国文学中具有经典意义的作品。后来的德国哲学家、文学家包括尼采在内,一直到近代阿多诺的研究,都涉及到了音乐领域,也直接或间接论及歌剧。

德国文学特点

德国文学特点

12月26日我院开展了第三期师生学术沙龙。本期沙龙特邀我校外国语学院教授、德国文学戏剧研究专家王建老师作客,我院蒋一民教授、杨小林老师做分享嘉宾,探讨话题为:德国文学歌剧。李长鸿老师主持活动。沙龙采用畅谈、交流、思辨的形式,我院副院长徐鸣涧老师、青年教师武慧、李烨、封戈童及研究生辛天、刘俊梓等参与讨论。

德国文学特点

德国文学特点

王建:

我自己主要做的是文学,侧重于戏剧这方面。文学戏剧与歌剧之间有点爱恨交加的关系。早期,歌剧往往是“老大”,演员也好,舞台设计也好都拿高工资,而演话剧的都是社会底层,拿低工资,差别很大。在历史上有一个变化的过程。

歌剧17世纪产生于意大利。意大利对德国人来说就是艺术的国度。例如歌德来到意大利,就是抱着一种朝圣的态度,因为意大利是古典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后来这些文化传到德国。一开始也不存在所谓的德国概念,都是很多小邦国。17世纪,欧洲有一场很著名的三十年战争,是新教与天主教的战争。战争后规定将来如何处理教派争执。解决方法是国君信什么,这个国家就信什么,这样一来就避免了教派之争。比如统治者信新教,这个国家就信新教。统治者都有自己的文化梦想,所以都学巴黎,学路易十四,建立自己的歌剧院。大家去德国就会发现,任何一个小邦国,都有自己的歌剧院,或大或小。有钱的就建的很大,比如维也纳、慕尼黑和柏林,非常奢华,没钱就是小歌剧院,但一定要有,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所以在当时,钱多钱少导致聘来的演员也不一样。我所研究的德国戏剧实际上在整个17世纪是一种案头剧,基本上没有上演的可能性,只能在学校里上演,或者流动戏班,像是京剧的草台班子德国文学特点,真正宫廷剧院不上演。国王和贵族都不说德语,只说意大利语和法语,作为有文化品位的象征,所以德国演的都是意大利歌剧。

到了18世纪宫廷是看意大利歌剧和法国古典主义戏剧,这才是有品位的象征。德国戏剧在社会上层没有人关注。这就是我说的歌剧和文学戏剧之间爱恨情仇中的“仇”。18世纪德国重要的文学家,神学家和哲学家莱辛,他最早创作出德国文学中具有经典意义的作品。他当时在柏林,非常看不惯腓特烈大帝的爱好。这位大帝把伏尔泰请过来,奉若上宾,并用法语交谈,不说一句德语。他为歌剧演员可以花几十万的钱,而普通戏剧演员只挣几十块,差别非常大。当时的歌剧和话剧之间是对立关系,和文学也是。启蒙的思想家、文学家对歌剧完全持批评态度,认为歌剧是不真实的,不反映现实,所以他们对歌剧都是批判的。

刚开始文学和歌剧是对立关系。但有一点很重要,歌剧给文学尤其是戏剧创造了非常好的舞台基础,这一点要感谢歌剧。到了18世纪晚期和19世纪,戏剧舞台的条件是歌剧给铺垫的,从意大利引进的。当时为了上演宏大的歌剧,国王们不在乎钱,花钱来请一流的设计师,添置东西。一开始,从巴洛克到启蒙时期,歌剧和文学是对立的。

然后到了浪漫派时期,歌剧和文学是有一些相遇的,包括霍夫曼这样的特例,但实际上歌剧和文学隔得还是很远。一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歌剧和文学有一个接近的过程,这其中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尤其和当时的文学家、歌剧作曲家自己的努力有关系。比如瓦格纳,虽然他的剧本在文学史上没有任何记载,但瓦格纳自己在文学方面是有追求的。他刻意用一些古典形式来进行创作,来写指环四部曲。也有文学家反过来向歌剧靠拢,之前很少有著名的文学家给歌剧写脚本。据说在18世纪时候,克罗卜施托克和维兰德曾经希望给亨德尔写部歌剧,能够一起合作,他们写脚本,亨德尔来谱曲,但亨德尔置之不理,他的眼光在德国之外了,人也到了英国。后来几乎没有文学家为作曲家写脚本,包括为莫扎特。从文学史上看不到歌剧脚本作者的名字,文学家和脚本作家各走各的路,一直到19世纪末开始出现了合作和交流。

瓦格纳不是一个典型例子,典型例子是施特劳斯和霍夫曼斯塔尔,再加戏剧导演莱茵哈德,人们称他们为“三架马车”。霍夫曼斯塔尔写脚本,施特劳斯谱曲,然后莱茵哈德把它搬上舞台,创作了一系列非常成功的歌剧。还有一个成功的副产品就是萨尔茨堡戏剧音乐节,是他们三个人联合推动出来,有一个很明确的目的,就是针对瓦格纳和拜罗伊特。他们说瓦格纳作为一个来自德国北部的人在拜罗伊特设立音乐节,我们希望在天主教文化集中的区域,设立一个广义上南部德国的艺术和文化节日,所以选定了萨尔茨堡。这是一个开放的戏剧音乐节,上演不止一个人的作品,歌剧方面主要是莫扎特和施特劳斯,但有歌剧、戏剧和音乐会,三足并进。不是像拜罗伊特只演瓦格纳的歌剧。这是一个文学、戏剧和作曲,包括舞台的大合作。1920年的第一届萨尔茨堡音乐节,是文学和歌剧重新和好很重要的标志。

这个时期歌剧和文学的相互影响更多了。瓦格纳对文学的影响,在文学史上会被反复提到,比如主导动机对文学的影响,尤其对德国二十世纪上半叶最重要的小说家托马斯·曼的影响。反过来说,这个时期作曲家会直接用文学家的作品,包括贝尔格的《沃依采克》、《露露》等,都是文学和歌剧互动的结果。这个时期两者受到20世纪初新媒体的影响,指的是广播和电影,还有录音、唱片等。最早的转播是在歌剧舞台上直接放一个电话话筒,有的人开始享受坐在家里听歌剧的感觉。法国著名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的作者,他家里有电话,这是特权阶层的标志。我们可以想象电话话筒传来的声音听不清楚,但已经能够看出新媒体对传统演出形式的冲击。后来有了广播电台,新媒体与歌剧和文学进一步交互影响。

德国文学特点

蒋一民:

在德国文学中,较早跟歌剧联系比较多的,可能要首推浪漫主义小说家和诗人路德维希·蒂克( Tieck,1773-1853)与E.T.A.霍夫曼(E. T. A. , 1776-1822) 这两个人。蒂克的歌剧剧本和剧诗受到许多大作曲家如威柏、门德尔松的重视,被谱成歌剧或用于戏剧配乐等,在音乐戏剧史上有相当地位。霍夫曼的影响就更大了。他自己写了不少歌剧剧本,还自己作曲,尤其是他的文学作品成了许多歌剧的素材,最有名的是奥芬巴赫的《霍夫曼的故事》,霍夫曼自己这时也成了剧中的主角。这部剧,国家大剧院不久前还上演过。这两位文学家都从思想上对音乐创作和歌剧改革发生过重大影响。例如霍夫曼的名言“歌剧成了披上戏装的音乐会”,就是批评晚期巴洛克歌剧炫技而走上末路的情况。他的著名的评论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文章,也是音乐美学领域里的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献。后来的德国哲学家、文学家包括尼采在内,一直到近代阿多诺的研究,都涉及到了音乐领域,也直接或间接论及歌剧。

刚才王健老师提到“表现主义”。表现主义的歌剧主要是在德语国家奥地利,以“新维也纳乐派”为代表。重要的歌剧作曲家包括勋伯格、贝尔格等人。《璐璐》、《沃采克》被认为是表现主义歌剧的代表作。他们都以文学作品为底本。“表现主义”突破了传统的音乐技术系统,发明了无调性十二音序列技术。调性解体可追溯到瓦格纳晚期,特别可从他的《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中看到。《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中蕴藏着歌剧、戏剧和文学原作之间的密切联系。

20世纪初产生了所谓的“文学歌剧”,德彪西的《佩利亚斯和梅利桑德》为开山之作。理查德·施特劳斯也有涉及。“文学歌剧”直接根据文学剧本改编歌剧,即使有改动也不大。我想,如果就文学和歌剧的联系来讨论的话,我们可以引申出很多个角度。比如,从小说来改编,或者从文学剧本到歌剧剧本,包括童话、神话改编歌剧等等。我们的同学也甚至可以就这个话题做一篇论文。

王建老师提到歌剧指挥。说到歌剧指挥呢,将歌剧院的指挥制加以完善而达成现代化的可说是歌剧《魔弹射手》的作曲家卡尔·玛利亚·冯·韦伯。我们现今使用的指挥棒就是他首先使用的。在他之前的乐队指挥,一般由首席小提琴担任,因为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相对规整,尚未出现浪漫主义时期那么多的表情变化,特别是丰富的速度变化。但是随着后来的音乐发展,首席小提琴逐渐无法再胜任“指挥”的工作德国文学特点,浪漫派音乐作品的音乐表情愈加丰富,就必须要专业的乐队指挥来统领。从格鲁克歌剧改革开始到瓦格纳时期,指挥家在剧院的权威得到决定性的增强和确立。到了20世纪,“指挥制”逐渐演变成了“导演制”歌剧。歌剧演出由导演说了算这种情况,追根溯源,是在瓦格纳的孙子维兰·瓦格纳那里开始的,他把“歌剧导演”的作用提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以上是我们这次沙龙引申出的一个话题。

德国文学特点

杨小林:

近二、三十年以来,德国戏剧被我国戏剧界领先于西方其他国家的戏剧引入国内,对中国艺术家的戏剧创作和表演理念、戏剧美学观念等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我国戏剧观众也藉此深入了解了西方戏剧的创作思想和最新表演形态。大量德国经典戏剧在中国的演出也推动我国戏剧艺术的创作,逐步熟悉使用“世界语言”来表达,促进了中外戏剧艺术的对话。以下是自1986年以来在中国演出过的一部分德国戏剧,或德国剧院的原版演出,或中国演员表演的德国剧目(详细附件略)。

武慧:

德语的音乐巨匠是否对德国的文学有什么影响?

(补记:《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der )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创作的历史传记文集,发表于1927年底。初版中收录了5篇小品文,在之后的几版中扩充到14篇。其中亨德尔的复活 (Georg Händels )讲述了作曲家亨德尔恢复状态并创作出《弥赛亚》,在精神上获得救赎的故事。)

封戈童:

前一段时间看了德国汉堡塔莉亚剧院的戏剧《奥德赛》。其中有一个十分有意思的现象:整部戏剧使用了一种类似德语、瑞士德语、瑞典语和英语混合的新型语言,这使得这部戏剧在语言上“跨越了国界”。并没有哪个国家的人能完全听懂,但是观众观看的过程中,仍然觉得情节十分抓人。这使我开始思考语言在戏剧中的作用是怎么样的。想就此问题向王老师提问。

(补记:2019年12月30日是德国著名作家冯塔纳诞辰200周年,德国文化界将2019年命名为“冯塔纳年”。4月28日,根据冯塔纳小说改编的当代歌剧《奥西娜》在柏林德意志歌剧院首演。这部两幕歌剧主要讲述了一个水妖尝试在男权社会中寻找自己位置的故事:在凯撒时期的一座温泉疗养场中,来自大海的水妖奥西娜用她那无拘无束的举动迷惑了宾客们。她有着非凡的美貌,年轻的地主马丁爱上了她。帕斯托对奥西娜很有看法,他认为奥西娜的举止伤风败俗。尽管如此,水妖仍旧绝望地试图在人类社会里寻找自己的位置。马丁的爱似乎让她看到了希望,但是她与原始自然的联系似乎更加紧密。最终,奥西娜回到了大海中。)

李烨:

受“语言在戏剧中的作用”一问的启发,向王建老师请教了不同国家的语言特点对其音乐风格的影响。

辛天:

有关文学(德国文学)中的经典人物或主题在音乐(歌剧及其他体裁)中的改编问题,以浮士德为例,多年来,根据“浮士德”所创作的歌剧、管弦乐作品不在少数,但是否可以将这种改编方式套用在中国歌剧的创作中。

德国文学特点

上期沙龙链接(点击标题即可浏览):

长按指纹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chuguo/102623.html

(0)
上一篇 2023年9月3日 下午3:01
下一篇 2023年9月3日 下午3:03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1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