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研究院是一个科研教学机构,其前身是语言文学研究所。建院十余年来,语言研究院一直遵从汉、外语言研究相结合的思路,力图以国际化的视野和本土化的立场开展跨语种、跨学科的研究与教学,视野宽广,成果显著,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重要的应用价值。
●●●●●
学科建设
党员参观学习活动
目前,语言研究院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理论语言学及计算语言学,心理/神经语言学,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研究;后者同时负责建设国家语委科研基地暨国家语言文字智库“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在“外国语言文学”的一流学科建设中,语言学是最基础、最核心的领域之一,因此,语言研究院在“双一流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已有的研究基础方面,“语言与社会研究”,特别是“语言政策研究”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学科建设成绩突出;“跨语言研究”形成鲜明特色,在语言学基础研究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力;语言跨学科研究、特别是认知神经科学视域下的语言跨学科研究,已初见成效,在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语言研究院顺应国家新文科发展需求和学校服务学校学科转型发展,经过不断重组与扩充,整合跨学科资源,调整研究趋势,利用数据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技术推动语言研究,积极探索学术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同时,语言院主动承担起推动学校语言研究向综合化、科学化、前沿化转型的的重要任务。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建成了涵盖本硕博各层次的语言科学人才培养体系。2019年9月,语言研究院开始招收“语言学”专业本科生。此专业2019年获教育部批准设立。这是新中国第一次正式以“语言学”为名设立本科专业,也是上海外国语大学顺应国家、社会发展需要,建立语言科学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举措。
在中国本科生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方面,加大对中文类通识课程的教学改革力度,开设4门中文类通识教育必修课,5门通识教育选修课;主持/完成上海市教委本科重点课程建设项目1项、上海市语言文字水平测试中心(上海高校语文教育联盟)教学研究项目1项以及校级教改项目2项、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2项、校级一般课程建设项目2项。
在研究生人才培养方面,加大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先后获批上海市教委研究生教育项目2项,邀请海外知名学者以高端外专项目的形式进行短期讲学,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获批上海市专业学位研究生示范级实践基地1项,上海市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1项,新建海外实践基地3项;相关专业研究生在各类比赛中屡创佳绩。
队伍建设
心理语言学研究团队参加学术活动
近年来西班牙阿尔卡拉大学相当于国内什么层次,迎党代会 | 上外语言研究院:以国际化的视野和本土化的立场开展研究与教学,语言研究院一直致力于打破语言研究的语种界限和文理科界限的“新文科”建设,积极开展人才队伍建设,引进高端学者,打造高水平研究平台。近三年来,在学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语言研究院引进了包括周晓林教授在内的中青年学者7名,大大增强了心理/神经语言学研究团队、计算语言学/语料库研究团队、理论语言学研究团队的实力,在语言跨学科研究方面走出了扎实的一步。蒋晓鸣入选上海市“曙光学者”和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
科学研究
5年来,语言研究院科研成果和科研项目数量喜人,共发表研究论文290篇,其中SCI(SSCI)等论文21篇,CSSCI论文63篇;出版专著15部。新获立各类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8项;完成各类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项。赵蓉晖教授的课题《世界语言政策综合资源库建设及比较研究》获立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廖巧云教授的课题《汉英语义修辞的文化机制对比研究》获立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既是语言研究院在相关类别项目零的突破,也是学校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新亮点。自本科专业建立以来,研究院老师积极参与本科生课程建设。2021年,廖巧云负责的 “语言跨学科研究方法”、蒋晓鸣负责的“心理语言学”入选上海市教委本科重点课程立项。
语言研究院积极参与国家语言战略研究工作和智库建设,先后向教育部语信司、教育部语用司、上海市教委等提交专家咨询报告 30 余份,多次为教育部、国家语委领导的国际访问提供信息服务与调研建议。2016年,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入选国家语言文字智库首批试点单位。近年来,中心一直承担国家语委《世界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编写工作,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2017年,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第一期建设获评优秀,与教育部语信司完成续建签约,并且入选首批“中国智库索引(CTTI)”。2020年,教育部语信司田立新司长考察语言研究院,并高度评价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第二期建设成果。2020年,语言研究院代表学校获得上海市语委设立的语言推广基地,目前已入选第二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公示中)。
务首届社会语言学高端国际论坛
此外,研究院积极举办语言学科学术讲座、论坛与研讨会等,增进校际、国际语言学交流和互通,先后举办了“中国语言政策及语言规划学术研讨会”、“语言类型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人类学暑期工作坊”、“社会语言学高端论坛”与“第19届汉字文化圈近代语研究会学术研讨会”“中国心理学会语言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等重要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近5年来,语言研究院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取得显著进步。国际化交流方面,研究院所有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均有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做报告的经历。多名学生出国访学:杜宜阳、赵双花、马嫣博士参加“国家语委语言文字中青年学者海外研修班”,赴谢菲尔德大学访问3个月;李思渊博士参加留基委“国际区域问题研究及外语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西班牙阿尔卡拉大学相当于国内什么层次,赴西班牙阿尔卡拉大学联合培养6个月;李戈博士参加留基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赴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访问2年;郭书谏博士赴爱尔兰利默里克大学学习交流3个月;阮晓蕾博士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习交流6个月。
科研成果发表方面,学生共发表SSCI、CSSCI论文43篇,不少学生在《外国语》、《外语教学与研究》等顶级刊物发表论文。学生持续在国内重要媒体上发声,在国内知识性、时政性刊物上发表论文24篇。
实验室建设
近年来,语言研究院加强语言学实验室建设力度,支持心理与神经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跨学科研究团队和设备仪器建设的投入。目前,已建设3间电磁屏蔽室,购置并到位1套脑电采集分析系统、1套眼动追踪系统以及1套生理信号记录分析系统,研究生已进入实验室开展脑电、眼动实验研究。同时购置20台高性能台式电脑用于处理实验数据,已安装至研究生工作室。行为实验室、脑电实验室、眼动试验室等已投入正常使用,儿童语言实验室、语音实验室等也将逐步建成并投入使用。
学生工作
2019级本科新生军训
2019年,语言研究院开始招生语言学专业本科生,形成了本硕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随着本科生的加入,研究学生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形成了与学科能力培养相适应的学生工作体系。完善党团组织,以党带团,强化思想引领,研究院于近两年完成了党总支和学生支部的成立,学院团委学生会部门也已日趋完善。近年来,研究院不断探索“专业思政”党建活动,举办“语言与国家”主题党课,充分运用“第二课堂”平台,将价值培育、品格塑造的思政教育元素与语言学专业相结合。开拓创新“以学带创”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扶持力度,近两年本硕博开展暑期社会实践15余次,创新创业立项并顺利结项10项,其中有多项获得校级一、二等奖,并有一项已获市级立项。贯彻网络思政教育,创建了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外语言院”,建立学生运营公众号“芋圆小记”。此外,各类学生工作的制度也在逐步建立完善,努力提升学生教育管理水平,着力全方位提升学生素质。
来源|语言研究院
编辑|程晓宇
●●●●●
阅读上外多语种资讯,欢迎访问
© 上海外国语大学微信公众平台
服务号:/ 订阅号:
阿尔卡拉大学在西班牙大学排名,阿尔卡拉大学相当于国内什么层次
阿尔卡拉大学相当于国内什么层次
阿尔卡拉大学2021年QS排名前500 ,相当于国内的211大学,教育质量有保障,阿尔卡拉大学1293年,桑乔四世国王批准将阿尔卡拉市作为一个 (学习场所)。但阿尔卡拉大学真正成立的时间是1499年,创办人是西班牙摄政王、红衣主教西斯内罗。该大学将当时最优秀的巴黎和塞拉曼加传统教育模式,与更具创新性的波隆那和卢万等模式融合在一起。大学成立之后,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和西班牙人文主义思潮中扮演了先锋者的角色。红衣主教西斯内罗希望它能起到一个熔炉的作用,不仅为教会改革培养神职人员,同时也为西班牙王室输送迫切需要的优秀人才。这所高等学府所获得的成功,将贵族们纷纷吸引到阿尔卡接受高等教育,是之后西班牙走向黄金时代的重要推动力。在16世纪和17世纪期间,阿尔卡拉大学发展成为伟大卓越的学术研究中心。很多知名学者都曾在这里的课堂中学习或授课。
西班牙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可以追溯到800多年以前,现有100多所大学及300 多所高校和研究中心,每年接纳国际学生约10万人。由于西班牙的独特优势,其商科类经济类专业享誉世界。西班牙政府和中国政府于2007年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中国政府承认西班牙颁发的所有官方学位。
目前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西班牙留学更加火热,西班牙留学的就业优势也不言而喻,西语人才在就业市场供不应求,就业发展前景好。中西两国及包括拉美西语国家贸易往来愈加频繁,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为越来越频繁的中西交流培养具备双语能力的人才阿尔卡拉大学在西班牙大学排名,在中西两国教育部门的政策管理下,面向相关专业的应往届本科或专科毕业生,在不具备语言基础的情况下,申请进入阿尔卡拉大学学习。课堂运用西班牙语与英语教学,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程,并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进行西班牙语学习。
阿尔卡拉位于西班牙中部的马德里大区。小城的名字意为“埃纳雷斯河畔的城堡”,城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15世纪当马德里还仅仅是乡村的时候,这里已经是重要的宗教中心了。大量残留的文物古迹证明了它古老的起源,众多保存完好的学院建筑、教堂、修道院和古城墙,与这里浓厚的文化气息共同再现了一段辉煌的历史。1998年,阿尔卡拉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并以独特的魅力吸引干万游客。交通便利阿尔卡拉大学在西班牙大学排名,阿尔卡拉大学相当于国内什么层次,阿尔卡拉大学距离马德里30公里,距离马德里的巴拉哈斯机场仅20公里。著名大学城,非常安全,生活有保障。
报名条件
1、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或学位,无需预科,可直接申请
2、国内院校毕业以学信网信息认证为准,国外院校毕业以留学服务中心认证书为准
申请流程
缴纳报名费用,准备申请材料
校方审核材料,接收预录取通知书
缴纳学费,收到正式录取offer
办理签证,开启西班牙留学之旅
西班牙阿尔卡拉大学相当于国内什么层次,回眸 | 陆经生:助力中国西班牙语教学的快速发展
编者按: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建校70周年。《回眸》专栏刊登系列主题文章,记录学者教授的亲身经历,回忆难忘的历史故事与感人瞬间,体悟中国高等外语教育、外语教学改革的点滴历程。
助力中国西班牙语教学的快速发展
随着我国坚持深化改革西班牙阿尔卡拉大学相当于国内什么层次,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与之相适应的是我国外语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包括规模的增长和内涵的深化丰富,成果显著。
我于1997年受聘为教育部高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西班牙语分委员会主任,并于2002年、2007年、2013年三次连任,至今已逾20年。这期间中国与西班牙和拉丁美洲西语国家的交往呈跨越式发展。与此协同互动的是中国的西班牙语教学终于搭上了快速行驶的高铁列车,成为人才需求巨大、教学规模增长最快的外语语种,引人瞩目。
回顾近20年来中国西班牙语教学研究的发展过程和自己从事西班牙语教学研究、推进我国西班牙语学科建设的经历,展望西班牙语专业的美好前景,还是很有意义的。
陆经生教授受到西班牙国王费利佩接见
●把握中国西班牙语教学发展的脉搏
中国高校西班牙语专业教学于1952年艰难创业。60年代上半叶因中国与古巴建交出现一个西语教学发展小高潮。1970年起又因中国与西班牙及拉美多个西语国家建交,再次出现开设西班牙语专业点的小高潮,有14所高校开设了西语专业点,本人即于1973年入上海外国语学院学习西班牙语专业。
然而没过几年,到70年代后期西语人才数量很快满足当时的需求,此外,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急需的是国外投资、技术和现代企业管理经验,这些都不是西语国家的强项。因此中国与西语国家的交往停滞不前,导致对西语人才的需求急剧下降,教育部高教司于1982年在上海外国语学院召开全国高校西班牙语教育座谈会,提出了“控制招生规模,压缩专业点,提高培养质量,加强研究工作,加强师资培训”的调整改革方案,确定将西班牙语专业每年招生规模维持在全国30—40名,专业点由11个压缩至7个。由此我国西班牙语教学规模陷入低谷,经历了萎缩和缓慢复苏。
我于1993—1994年在西班牙参加了马德里康普斯顿大学对外西班牙语教学法博士班课程学习,回国后即于1995年初担任上海外国语大学西语系主任,更多关注并调研西语专业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问题。我对西班牙语的国际地位作了较详细调研,认为我国同西语国家的经贸交往大有发展余地,并提出“我国对西语人才总会保持一定的需求量,与之相适应的是西语教学在任何情况下也应保持一定的规模”。
1997年我被国家教委聘为第二届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班牙语组组长。这个平台促使我能全面观察我国西班牙语专业教学现状和发展前景,从全局角度思考西班牙语专业学科建设和发展策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的首次会议上确定本届西语组工作之一是对全国高校西班牙语专业教学的现状开展全面调研,以摸清家底,找出问题,确定发展策略。数据显示,我国西班牙语专业教学规模已从80年代初的萎缩低谷逐步复苏回升,进入“小发展”时期,在校生人数由1982年的116名增加到1997年的643名。
西语组每年都利用召开全国西班牙语专业教学研讨会之际,调研全国西班牙语专业现状和发展情况,为西语组本身及各校西语专业、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陆经生教授(左一)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略萨院士(中)和《新编西班牙语语法》总主编博斯克院士
进入21世纪后,中国与西语国家的交往呈全方位快速增长,中西双边贸易额和中拉双边贸易总额增长飞速。中国与拉美关系呈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发展的新局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11月21日在秘鲁国会的演讲《同舟共济,扬帆远航,共创中拉关系美好未来》中指出的,“进入新世纪,中拉交往实现跨越式发展”,“拉美成为仅次于亚洲的中国海外投资第二大目的地”。在这个宏大背景下,我国的西班牙语教学界努力对接国家需求,积极采取对策,获得长足的发展。
2007年3月,我在哥伦比亚名城卡塔赫纳举行的第四届国际西班牙语大会上介绍了中国的西班牙语教学发展历史和策略。其时,国内西语专业点增加到36个,学生4000余名,教师约200名。在大会闭幕式上,卡塔赫纳市市长代表大会主办方给我和西班牙皇家语言学院院长等五位学者授予了城市金钥匙奖章和证书,以表彰“在西班牙语研究和传播方面的突出成就”。新华网3月30日刊发对我的采访报道《中国学者表示: 西班牙语学习在中国将越来越热》。同年底,教育部、财政部推出的2007年度第一批高等学校国家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中,把西语和阿语列入“非通用语种”建设范围亦可为印证。
陆经生教授接受媒体采访
2008年3月,教育部高教司要求外指委制订外语专业规范,为此首先要在广泛调研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作外语专业发展战略研究。西语分委员会充分利用多年积累的数据资料进行调查研讨,由我执笔撰写了《西班牙语专业发展战略建议》,当年年底完成并提交外指委供编制《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战略报告》。
2013年我再次连任教育部高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班牙语分委员会主任。在过去五年里,高校西班牙语专业教学规模快速增长,大学西班牙语专业毕业生有比较好的出路,与西班牙语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的局面联动的是高校招生时考生选报西班牙语专业的热情持续高涨,与十数年前少有人问津的“冷门专业”情景相比,可谓天壤之别。对于西班牙语专业发展前景,我们分析认为: 鉴于西班牙语的重要国际地位和中西、中拉交往的发展潜力,中国同西语国家的经济交流尚处于逐步发展阶段。中国同西语国家经济交流发展缓慢的诸多原因中,语言沟通障碍、缺乏相互了解也是重要原因。尚未充分开发的领域意味着极大的机会和发展潜力,中国同西语国家的深入交流需要我们提供更多的专业人才。本人预测我国西班牙语教学依然拥有“美好的专业前景”,当然也面临超常发展必然带来的多种问题和挑战。
陆经生教授获阿尔卡拉大学授勋
●构建切合中国学习者的西班牙语教学体系
我于1978年留学墨西哥学院回国后即开始教授西班牙语,头几年还没有明确的汉西对比分析意识,基本上是就西语讲西语、教西语。1988年10月我由上外选派到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市立大学教授中国近代史和现代汉语。当时中国和拉美国家交往稀少,互相之间各方面都鲜有了解,当地学生对汉语虽然充满好奇,但都觉得很难学。这就迫使我在课堂上经常通过汉西语言比较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汉语,同时改编了一本用西语讲解的适合西语学生的汉语初级教材。
1993—1994年我获得西班牙政府奖学金,来到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明确了研修对外西语教学法的目标,并注册了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文学院的对外西语教学法博士研究生班。这段学习经历使我全面深入地研修了西班牙语语言学和对外西班牙语教学法理论和方法,了解了西班牙对外西语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践,结识了该领域的几位权威学者,为回国后的西班牙语专业教学研究打下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后来开拓上外与西班牙高校的国际合作、邀请国外知名学者联合培养我校西班牙语博士研究生、拓展中国西语界与西班牙同行的学术交流等建立了人脉关系。
在此期间,我逐渐意识到探索合适的教学法的重要性。1994年底回国后,我结合教学实践,开展汉西之间多个层面的对比分析及对汉语学生的西班牙语教学法研究。1998年,我通过西班牙“中国之友”协会向西班牙教育文化体育部申请关于中国西班牙语教学调研资助获得批准,2000年完成项目报告西班牙阿尔卡拉大学相当于国内什么层次,回眸 | 陆经生:助力中国西班牙语教学的快速发展,以汉西双语对照出版《中国西班牙语教学研究》。该书在对中国西语教学的历史和现状作介绍后,分析了中国学生学习西班牙语的难易,对汉西词法系统作了比较详细的对比分析,包括词的界定、词类划分、词形结构三个层面,在此基础上对中国西语教学中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授课形式、师资规格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这本小书现在看来内容有点浅近,但是是第一本关于中国西班牙语教学的论著,还因为用汉西双语出版,引起了西班牙和拉美国家对外西语教学界的关注。
《中国的西班牙语教学与研究》
在为《中国外语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戴炜栋、胡文仲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撰写的《西班牙语专业教育发展研究》中我们提出,“中国的西班牙语教学首先立足本地,开发适合中国学生的西班牙语教学方法,同时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吸取国外西班牙语作为外语教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成果,努力建立适合在中国面向中国学生的西班牙语教学体系”。
我们针对中国西班牙语教学理论和实践作多方面调研,以“编写具有特色的系列教材”为例,我们选取我国学者自编西语教材(以董燕生编《现代西班牙语》为例)和西班牙学者编写对外西语原版教材(以SUEÑA为例)作比较分析,认为“其各有长短特点,但相对而言,《现代西班牙语》更适合中国学生使用,因此为各高校西班牙语专业普遍选用,当然它也存在内容过时、编排呆板等不足。我们认为理想的教材体系应该汇聚中国和西语国家专家学者的语言文化专长和教学经验,由双方联合编写适合中国环境的西语教材。”为此,我们提出了面向中国学生的西语教材的九大编写要点。自2005年8月起,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西班牙语分委员会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合作,联手开发“新世纪高校西班牙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并申请获批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目前已出版9种16册,供各高校西班牙语专业教学使用。其他相关研究成果还有《从中国学生西语学习错误看西语水平测试策略》,《中国汉西双语词典的编写》,《以语际距离视域看汉外翻译实践和研究的广阔天地》,《教师培训: 西班牙语教师培养问题》等。2014年,我们依靠前期研究的成果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西对比视域下构建切合中国学习者的西班牙语教学体系研究”。
陆经生教授参加第八届国际西班牙语大会
随着新时代发展,从顶层设计视角看,外语专业领域的各类各层次人才都被圈入“吃香人才”行列,外语专业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期。党的十九大文献用“新世纪,新时代,新的发展阶段”来表述当前中国社会所处的新局势,我们遵循这个思路提出对外语人才的新需求和新要求。新需求是指人才规模和语种数量的增长,新要求是指外语人才质量和规格的提高,培养高端语言服务人才和“外语+专业”的应用人才。我想这应该也是中国西班牙语教学界下一个十年面临的美好前景和艰巨任务。
作者介绍
陆经生,上海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教授,博士生导师。1976年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专业毕业留校任教,1997年起任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班牙语分委员会主任,2010-2013年任亚洲西班牙语学者协会主席,2016年当选西班牙皇家学院外籍通讯院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西语语言学、汉西语言文化比较和西语教学法,出版有《中国的西班牙语教学研究》(汉西双语)、《西班牙语介词》、《西班牙语语音》等专著、教材。
本文节选自《往事历历 40年回眸——知名外语学者与改革开放》(庄智象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8)第2卷,原题为“助力中国西班牙语教学的快速发展”。
– END –
编辑|高玮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aekl/212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