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博士学位合办大学,院系纵览 | 公共卫生学院:公济天下 卫戍健康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积极送派教师和研究生、本科生出国进修、讲学、访问,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韩国、瑞典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与美国肯塔基大学合作,联合培养本博连读医学物理博士、本硕连读公共卫生硕士、医学物理硕士;与美国罗格斯大学联合培养公共卫生硕士;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联合开展本-硕连读公共卫生硕士,这些项目的开展为学生出国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清华大学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博士学位合办大学

院长寄语

清华大学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博士学位合办大学

清华大学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博士学位合办大学

院长:刘雅文教授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是国内著名的公共卫生学院之一,拥有优良的办学条件和雄厚的师资实力,60余年的发展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的预防医学与放射医学专业人才,与美国、英国、加拿大、韩国等国家及港澳等地区知名高校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公济天下,卫戍健康。新冠疫情之下,广大校友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学院师生也积极参与到长春市疫情防控工作中,勇挑重担,与时间赛跑,彰显专业优势;面向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放射医学校友活跃在放射诊疗一线,卫戍人民健康。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诚挚欢迎全国学子报考吉林大学,到公共卫生学院学习,选择预防医学或放射医学专业。学院秉承以学生为中心,厚基础、强实践、勇创新的教学理念,持续推进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创新发展,致力于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的一流公共卫生与放射医学人才。

学院概况

清华大学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博士学位合办大学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原白求恩医科大学预防医学院,196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现设有预防医学和放射医学两个本科专业,均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卫生毒理学、放射医学四个省级重点学科,建有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放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卫生毒理学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分子遗传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3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协同创新中心和2个共建实验室,即吉林省公共卫生与辐射安全协同创新中心(与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建);人兽共患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校内相关学院共建)和智慧健康实验室(与深圳市卫生健康发展研究和数据管理中心共建)。设有吉林省公共卫生检测工程研究中心、医学大数据研究中心和吉林大学卫生检测中心。目前学院在校博士生131人,硕士生293人,本科生883人。

师资力量

学院下设预防医学系、放射医学系、医学信息学系、社会医学与医事法学4个学系,共设有15个教研室、3个实验教学中心和1个医学动物实验中心。学院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拥有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多学科交叉、研究能力较强的学术梯队,现有教职员工133人,其中教师90人,专业技术人员20人,管理人员12人,其他6人。教师中教授32人,副教授37人,讲师21人,具有博士学位者占85%,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占65%;有博士生导师32人,硕士生导师65人;教育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教育部医学人文素养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国务院学位办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

清华大学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博士学位合办大学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李娟教授

清华大学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博士学位合办大学

预防医学系主任、白求恩名师叶琳教授

清华大学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博士学位合办大学

放射医学系主任、白求恩名师金顺子教授

清华大学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博士学位合办大学

吉林省名师于双成教授

专业建设

学院设有预防医学和放射医学两个本科专业,均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预防医学专业是吉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建设专业和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专业A类建设专业;放射医学专业是国家Ⅰ类特色专业、吉林省“十二五”省级特色专业和吉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建设专业。2020年入选教育部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创新项目;现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基础医学的二级学科放射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和公共管理的二级学科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含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毒理学、医学信息学二级学科)清华大学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博士学位合办大学,以及放射医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含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毒理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医学信息学二级学科)和特种医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放射医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公共卫生硕士(MPH)专业学位授权点。

科学研究

学院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十三五”期间,学院利用多学科交叉的优势,整合凝练研究方向,聚焦国家战略,围绕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积极开展有关慢性病和传染病防控、环境污染与人群健康、食品安全与辐射安全监控、健康大数据与卫生政策研究、精神与心理健康等问题的研究。累计立项各级各类科研课题741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6项,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2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4项、国际合作2项。累计到位科研经费70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李波教授入选2021“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授权专利5项,各类科研奖励13项。主编、参编教材及出版学术专著50余部;获吉林大学教学成果奖6项。ESI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药理学与毒理学成为吉林大学进入ESI前1‰的4个学科其中之一。

清华大学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博士学位合办大学

清华大学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博士学位合办大学

吉林省公共卫生与辐射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揭牌仪式

放射医学专业老师参加学术交流

教育教学资源

学院现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门(卫生化学),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吉林省级精品课5门,吉林大学创新示范课程6门,吉林大学慕课建设课程5门,吉林大学双语教学课程6门;是吉林大学双创实践试验区。学院设有预防医学、放射医学、医药信息学3个实验教学中心和医学实验动物中心,其中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在北京、上海、深圳、长春等地建立20余个本科生实践教学基地,其中有吉林省校外大学生实践基地1个。

清华大学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博士学位合办大学

清华大学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博士学位合办大学

清华大学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博士学位合办大学

人才培养质量

近三年本科毕业生免试推荐、考取研究生和出境留学的人数占总人数的60%以上,其中免试推荐研究生的比例接近15%,就读学校主要包括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另有多名同学赴牛津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爱丁堡大学等名校留学。本科学生就业率在95%以上,特别是放射医学的就业率接近100%,就业的同学就业的主要方向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卫生行政、放射治疗、影像学诊断和核医学等领域。

清华大学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博士学位合办大学

毕业生

专业实践与创新平台

学院建有融课外创新创业、学科竞赛、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体活动等活动为一体的第二课堂育人平台,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训练动手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使学生全面发展。近三年,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7项;2018和2019年连续获全国公共卫生综合技能大赛二等奖、2021年获全国医学生技术技能大赛铜奖;连年在全国健康科普大赛中获特等奖、一等奖;在吉林省生物技能大赛中多组选手获得二等奖;在吉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青红”赛道银奖和 “主赛道”铜奖,组织承办了吉林省首届“互联网+公共卫生”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暑期多次组织赴河北唐县“重走白求恩路”社会实践,获评“全国百强社会实践团队”、2021年长春市“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连续多年开展“中国艾滋病协会校园防艾宣传”“长春市中心血站志愿服务”“通榆医疗扶贫”等活动,形成具有公共卫生特色的实践活动品牌。新冠疫情期间,百余名志愿者积极投身基层疫情防控一线,获评吉林大学“抗疫先锋”、“最美志愿者”、“十佳志愿服务项目”等多项荣誉。积极举办“艺声芳华”才艺大赛、“明德·思辨”辩论赛、阳光体育节、少数民族大讲堂等活动展现公卫学子青春风采。

清华大学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博士学位合办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在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上获得铜奖

清华大学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博士学位合办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预防专业学生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公共卫生技能大赛中获全国二等奖

清华大学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博士学位合办大学

健康科普大赛

清华大学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博士学位合办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2019年度“青春·榜样”颁奖典礼暨“医路璀璨,卫来有你”迎新晚会

清华大学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博士学位合办大学

“礼赞百年华诞,重走白求恩路”社会实践

清华大学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博士学位合办大学

“奔赴星辰大海 青春Never End”2021届毕业生晚会

清华大学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博士学位合办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赴长春市疾控中心第一批志愿者团队

清华大学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博士学位合办大学

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

清华大学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博士学位合办大学

长春市中心血站志愿服务

清华大学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博士学位合办大学

学院派出志愿者参加长春市新冠疫情流调工作

国际交流合作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非常重视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积极送派教师和研究生、本科生出国进修、讲学、访问,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韩国、瑞典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与美国肯塔基大学合作,联合培养本博连读医学物理博士、本硕连读公共卫生硕士、医学物理硕士;与美国罗格斯大学联合培养公共卫生硕士;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联合开展本-硕连读公共卫生硕士清华大学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博士学位合办大学,这些项目的开展为学生出国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清华大学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博士学位合办大学

赴韩国首尔大学学术交流

清华大学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博士学位合办大学

美国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与学院进行交流

专业(类)介绍

清华大学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博士学位合办大学

预防医学

专业简介

吉林大学预防医学专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吉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建设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与公共卫生事业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富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学习能力,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从事疾病预防与控制等公共卫生相关领域工作以及相关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级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复合人才。

采用“前期趋同、后期拓展”的培养模式,在宽厚的医学学科背景、扎实的预防医学基本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面向卫生检验、营养与食品卫生、卫生法学、卫生信息学领域模块化开设选修课程,做到公共卫生领域人才的精细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疫情形势研判和传播规律研究、病原学检测鉴定、流行病学现场调查、食品安全和健康大数据应用的理论与技能,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为本专业毕业生未来升学、就业和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急需要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随着全球对疾病预防控制的重视,公共卫生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加大。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实现WHO提出的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要求,只有培养大量的预防医学人才,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就业前景广阔。

主干课程

核心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遗传学、医学免疫学、病理学、医学伦理学、诊断学、内科学、传染病学、卫生微生物学、卫生毒理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卫生化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童少年卫生学、妇幼保健学、社会医学、健康教育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法规与监督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课程、临床实习、公共卫生综合实践、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传染病、慢性病和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人群合理营养的指导、环境监测、卫生检验技术及医学类实验室、卫生监督、卫生信息化建设、卫生事业管理等工作,以及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近3年平均一次性就业率95%以上,读研率均在60%以上。

修业年限

五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放射医学

专业简介

吉林大学放射医学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Ⅰ类特色专业、吉林省“十三五”省级特色专业以及第一批吉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建设专业。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医疗卫生事业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富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学习能力,掌握临床医学、放射医学和基础医学的基础理论,具备能从事放射医学诊疗和预防、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级放射医学专业人才。

放射医学专业始建于1958年,于1960年正式招收本科生,是全国开办放射医学专业最早、校友会排名第一高校。放射医学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放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在我国著名的放射生物学家——刘树铮教授率领团队进行的“低剂量辐射生物效应” 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近五年来,放射医学系获得2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4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的资助,资助金额超千万元,并获五项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随着核能的发展和放射性核素的广泛应用,放射医学已经从传统的临床诊断、治疗和辐射防护学拓展到包含医学物理、核辐射安全与应急在内的涉及物理、化学、医学、生物、计算机科学、机械和电子科学的大学科,社会对此类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主干课程

核心课程:人体解剖学、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临床医学导论、内科学、外科学、核物理学、辐射剂量学、医学放射生物学、放射损伤临床学、肿瘤放射治疗学、核医学、影像诊断学、放射卫生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课程、临床实习、毕业实习。

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在医疗卫生、医学科研、核技术应用及环境保护等相关单位和部门从事肿瘤的放射治疗、核医学诊疗、影像学诊断、医学物理、放射性监督检测、放射卫生防护指导与放射性职业评价以及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近五年本科毕业生保送率、考研率及毕业生就业率逐年升高,一次性就业率接近100%。

修业年限

五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咨询电话: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zaizhishuobo/82405.html

(0)
上一篇 2023年8月14日 上午11:02
下一篇 2023年8月14日 上午11:0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