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财经大学-英国格林威治大学怎么样,中国云南财经大学和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合作举办.PDF 8页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生培养项目,由云南财经大学国际工商学院具体承办。“教考分离”模式,与格林威治大学本部保持同步。月,该项目再次通过了英国格林威治大学海外教育质量评估委员会的评估。每年的3月、5月、9月和11月,格林威治大学相关教师以及科研人员均会到国际工商学院进行授课及交流培训,这对于国际工商学院教师在保证教学质量、提升科研水平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中国云南财经大学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合作举办项目管理和房地产理学硕士教育项目自评报告2004年,经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批准,云南财经大学与英国格林威治大 学合作举办项目管理、房地产理学硕士教育项目(批准文号:学位办﹝2004 ﹞67 号),至今己开展12年。自2004年该项目获得批准开办以来,共招收二十三届 学员,总人数 1580名 (其中:项目管理专业1310名,房地产专业270名),已 毕业1148名 (其中:项目管理专业953名,房地产专业195名),目前在读388 名。一、项目基本信息云南财经大学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合作举办项目管理、房地产理学硕士教 育项目于2007年通过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复审。复审后,合作办学期限延长 至2014年12月。2013年接受了教育部国际司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 织的评估,评估结果为合格。由于当时我校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签订的合作协议 将于2015年12月31 日到期,因此,教育部于2014年3月审核批准,这两个项 目合作办学期限暂时延长至2015年12月31 日,待新一轮合作协议签订后再行 延期申报审批。该项目目前为云南省唯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硕士研究 生培养项目,由云南财经大学国际工商学院具体承办。

由于办学质量优异、特色 鲜明、成效显著,2011年11月,经云南省教育厅遴选,云南财经大学国际工商 学院被列为云南省四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院之一。(一)办学思路及目标云南财经大学国际工商学院实施 “引进—整合—本土化—国际化”的办学 思路。项目管理专业培养国际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以及具有全球化视野、符 合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 “一带一路”战略所需的高层次项目管理人才,培养 学员综合决策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环境下审慎 思考、灵活应变、善于创新的管理能力。房地产专业培养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与 管理、决策、咨询、评估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通过学习,学生掌握房地产管 理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资产评估、房地产项目融资与行业发展的实际运用技能。 该培养目标与获得项目批准时的招生说明及培养方案中的承诺完全一致。(二) 招生录取实施严格的招生与入学制度。根据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的相关规定,本项 目报考人员须为政治条件合格、身体健康、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者或工作满三年以 上、有相应的管理经验且有专科学历的在职人员。考生需通过中英双方学校共同 命题的专业课和英语考试。成绩合格者,参加面试,经双方学术委员会考评审定 后,择优录取。

学生入学后,在我国教育部和格林威治大学分别注册,并取得相 应学籍,其学籍纳入国家教育部和英方大学的统一管理。(三) 办学模式根据办学协议和教育部批文,该项目办学模式为双方合作办学,采用2+0 模式,即所有教学管理活动均由双方合作学校在中国境内开展实施,英方派出教 学及工作人员到中方合作学校授课和进行教学质量检查。该项目开设了项目管理 和房地产管理两个专业,每个专业开设课程17 门,中方承担8 门,英方承担9 门,采用中英双语或全英文教学,学习期限为二年。修满既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 文评审者,授予英国格林威治大学项目管理理学硕士学位或房地产理学硕士学位。(四) 师资配备学院现有在职在编教师64人。教授及副教授23人,占教师比例的38.2%; 中职38人云南财经大学-英国格林威治大学怎么样,占教师比例的50%。国际化程度:海外留学背景教师43人,占教师 比例的69%。高学历教师:博士及在读博士35人,占教师比例的53%。在年龄结 构方面,35岁及以下的青年教师31人,占教师比例的45.6%;35岁及以上教师 37人,占教师队伍的54.4%。在学缘结构方面:学院所有教师均未在本校取得最 高学历或学位。数据表明,学院师资队伍在年龄、学历、专业技术职务一级知识 能力方面结构合理云南财经大学-英国格林威治大学怎么样,适应教学需要,适应专业和学科发展需要,符合学院发展定 位。

每年英方合作院校派来约20人次的专家、教授到学院承担专业课程的教学 以及教学质量检查工作,增强了学院办学的国际化氛围。二、教学运行管理合作双方共同成立项目组,保持定期的磋商与交流,共同进行教学管理和 质量控制,目的是保证本项目与格林威治校本部在课程体系、教学资料、质量控 制、评价标准等方面具有高度的协同性,以最大程度保证国外优势教育资源的引 进。具体包括:(一) 课程体系的对接该项目共设置17 门课程,分为英方专业课、英方辅助课和中方专业课、中 方辅助课,在英方课程中所使用的教材、教学大纲、实施的教学标准与英国本土 保持一致。(二) 教学管理的协同该项目全面实施格林威治大学全过程的教学管理规范,严格控制教学环节, 在英语强化、课堂考勤、学籍管理、考试管理、教师考核、学生意见反馈等方面, 均制定了与英国同步的、完善的规章制度,以规范教师及学生在整个学习期间教 学与学习活动的规范性。(三)成绩评定的一致性根据英国格林威治大学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所有学位课程均严 格实施 “教考分离”模式,与格林威治大学本部保持同步。最终格林威治大学 为本项目出具与英国本土学生一致的成绩单。(四)教材体系共建云南财经大学国际工商学院教师在全面吸收英国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 的具体实务,通过与格林威治大学协商,与英方项目管理、房地产相关资深教师 合作共同开发了《项目投融资》、《项目风险管理》、《项目管理案例》、《建筑经济 学》等7部教材,该套教材充分体现了中外合作办学 “引进、吸收、本土化”的 理念,弥补了外方教材中相关专业理论和案例教学内容的不足,进一步优化了教 材结构,改善了教学效果。

(五)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除正常的课堂教学外,国际工商学院还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 活动,以增强专业实践能力。根据实践教学规程的相关规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必须参加一次能力拓展活动,一次工程现场观摩考察学习活动,4次以上学术讲 座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了学生的认知感,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质量监控在办学过程中,我院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中 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注重与外方合作院校的交流,加强 质量管理,不断完善控制体系,逐步提升质量标准。2004年11月,该项目通过 了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委员会 (QAA)的评估;2009年9月,该项目通过了英 国格林威治大学海外教育质量评估委员会的评估,等级为优秀;2012年11月, 该项目第二次通过了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委员会 (QAA)的评估。2014年12 月,该项目再次通过了英国格林威治大学海外教育质量评估委员会的评估。该项 目在质量控制工作方面的成功经验归纳如下:(一)实施严格的招生机制根据教育部批准的招生名额,以及中外合作办学的相关规定,本项目所招 收的学员必须具备国民教育系列本科学历或大专学历 (要有3年工作经验)的基 本条件,入学前,参加云南财经大学和英国格林威治大学统一组织的入学考试, 成绩合格者,由双方教授共同组成面试小组进行面试。

云南财经大学-英国格林威治大学怎么样

面试结果经云南财经大学 国际工商学院学术委员会审核后,报英国格林威治大学最终审定,择优录取。具 体流程如下:中国教育部 基本资入学面学术委员英方录取监管网以及 格审查考试试会审核审定入学格林威治大学注册(二)不断加强毕业论文的质量检测结合作院校双方对毕业论文的写作规范和质量要求,近年来通过增加控制 环节、完善管理规范、提高指导力度,不断加强对本项目毕业论文质量方面的控 制,以保证毕业生培养水平的有效提升。目前毕业论文的质量控制流程如下: 选论论论导匿 择文文文师名 导开写机评评 师题作审审审英方审定第三方评审学术委员会评定(三)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根据中国教育部的相关规定,结合格林威治大学的相关教学管理要求,经 过多年的摸索,制定了以 《学生手册》为中心的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包括:《中英合作格林威治硕士教育项目招生管理规程》《中英合作格林威治硕士教育项目教学管理规程》《中英合作格林威治硕士教育项目毕业论文管理规程》《中英合作格林威治硕士教育项目学籍档案管理规程》《中英合作格林威治硕士教育项目教师管理规程》《中英合作格林威治硕士教育项目论文指导教师管理规程》《中英合作格林威治硕士教育项目学位认证管理规程》《中英合作格林威治硕士教育项目财务管理规程》《中英合作格林威治硕士教育项目外部委托培养业务管理规程》《中英合作格林威治硕士教育项目研宄生实践活动管理规程》以及一些手册与表格:四、项目的人事管理及财务管理情况该项目所有中方教师均符合学校师资评聘制度要求,同时增加高学历、专 业化及国外留学或进修经历等三项标准,并经过英国格林威治大学进行资格审定 后,方能承担本项目教学任务。

学院定期对担任课程的教师进行教学质量考评, 考评不达标的教师不得继续担任该项目的教学任务。英方教师由英方合作院校负 责评聘,来我校任教的英方教师均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并具有相应的职称或资 质证书,教学经验丰富。在本项目中承担教学和论文指导任务的所有教师,其任 职资格均需通过双方学术委员会的共同认定。本项目自开办以来,累计有超过19名中方教师接受英方培训并担任课程教 学;超过30名教师指导毕业论文;8名教师赴格林威治大学进行为期3个月以上 的交流学习;12名教师完成了短期访问。目前,本项目的任课教师中95%以上具 有博士学历或高级职称,能够熟练进行双语授课,并能较好地适应外方的教学管理和质量控制要求,其中9名教师被格林威治大学特聘为专任教师。项目师资配备情况一览表 (项目管理/房地产)中方选派教师英方选派教师总数教师类别人数所 占比例人数所 占比例中外方教师情况4175.924.1%54 学位结构博士2765.9%538.5%32 状况硕士1229.3%861.5%20 职称结构高级职称2765.9%538.5%32情况中级职称1229.3%861.5%20 中外籍教中国籍教师3995%39 师情况外国籍教师25100%54五、社会评价(一)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效应本项目自2004年开办以来,围绕着项目管理和房地产两个专业的外方核心课程,国际工商学院骨干教师编著了7部高质量教材,已在教学实践中应用,颇受云南财经大学学生好评。

每年的3月、5月、9月和11月,格林威治大学相关教师以及科研人员均会到国际工商学院进行授课及交流培训,这对于国际工商学院教师在保证教学质量、提升科研水平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双方院校的多年合作,为国际工商学院打造了一支省内一流的,能够胜任中外合作办学硕士项目教学及科研任务的教师队伍。(二)获得良好的社会效应该项目是云南地区唯一经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项目。该项目填补了云南省教育资源匮乏,人才培养方式单一,培养水平较低,项目管理和房地产管理人才的市场需求与现实的教育供给不足等方面的空白。由于办学规范,质量过硬,云南财经大学中英合作硕士项目赢得了社会的广 泛赞誉,新闻媒体多次进行宣传报道。教育部、省政府和教育厅相关部门多次给 予表扬。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领导多次到我院检查和指导工作。并于2009、 2010和2011年连续获得新浪网和教育部联合颁发的 “最具综合实力中外合作办 学机构”荣誉证书。2013年,又获得新华社新华网、新浪中国教育网的 “2013 中国十大中外合作院校”称号。基于该项目取得的良好成效,国家商务部将学院 批准立项为援外商务官员研修基地,云南省政府也批准 “走出去”人才培训中心 落户我院。

目前,在国家 “西部大开发”、 “建设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以及 “一带 一路”等重要战略的统一部署下,很多央企和大型建设项目,尤其是基础设施建 设项目纷纷落户云南及周边国家,成为推动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相 关专业人才的匮乏形成了较为突出的矛盾。因此,本项目的持续举办,对推动地 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六、项目办学特色云南财经大学国际工商学院开展教育合作项目通过引入英国优质教育资源、 先进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以发挥中外高校协同发展理念、创新办学机制及提 升教学质量,最终促进具有区域特色的高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为我省的 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现将12年的合作办学特色总结如下:(一)办学理念与机制创新经过12年的探索和实践,云南财经大学国际工商学院在中外合作培养研究 生的办学机制方面锐意改革、勇于创新,探索出国际化办学的新路子。该项目引 入英国高等教育理念,以案例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培养实践型专业人才。合作 双方采用跨境教育方式,形成以项目为中心的管理体系,协同双方管理决策机制, 面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招生机制,创新了融 汇中西、理论联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了项目组领导下部门具体负责的财 务独立核算模式和人员灵活调配的内部治理机制。

(二)培养适合区域发展的专业人才为了响应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培养国际化、实用型 专业人才的要求,围绕 “西部大开发”、“走出去”、“面向西南桥头堡建设” 以及 “一带一路”等一系列重要战略规划,结合近年来云南省及周边国家基础设 施建设项目众多,对工程项目管理、项目融资、风险管理、房地产管理等方面高 级管理人才具有大量需求的区域发展特征,明确市场定位,积极与相关政府、企 业等机构联系,开展集群式、连续型的定向招生模式,在英方学位课之外补充大 量本地案例,并根据一些企业的特殊要求设置特色课程。该项目为云南省的一些 重要机构,诸如:云南省商务厅、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工信委、昆明市政府、 云南烟草集团、云铜集团、云锡集团、云投集团、云南城投集团、云南建工集团、 云天化集团、富滇银行、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等企业集团以及相关政府部 门,培养和输送了大量项目管理、房地产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此外,该项目还 引起了周边国家的关注,先后培养了緬甸等国家外籍学员十余名。依托国家商务 部援外官员研修基地,我院2015年招收了来自非洲、欧洲和亚洲8个国家共20 名国家奖学金学员,进入项目管理专业学习。

当前,该项目己经成为了具有一定 国际知名度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七、努力方向(一)强化内部管理、实施规范性工程根据教育部以及双方大学的严格要求。该项目拟从3个方面实施规范性工 程,即:外部形象、内部规范和归口管理。也就是从对外宣传的文字、图标、口 径,到内部各类成绩、学籍档案、制度规范,再到面向教育主管部门及双方大学 各归口管理部门的报告、报送、沟通机制,均要梳理清楚,规范管理。(二) 加大师资培训力度、致力提高教学水平针对目前部分任课教师和论文导师实践经验不足,对英方学术规范不熟及 英语水平不高的现状,制定详尽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分批次安排教师到英方 大学、到大型企业及相关政府部门进行交流、考察和学习。以实现中西教学规范 相融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三)积极向教育部申请增加招生名额根据未来本区域内“一带一路”战略及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对项目管理及 房地产管理领域高级人才的迫切需求,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严控教学质量、突 出办学特色,在此基础上,积极向教育部申请增加两个专业的招生人数,以满足 云南省在这一领域人才供给不足的缺陷。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zaizhishuobo/78634.html

(0)
上一篇 2023年8月11日 下午3:02
下一篇 2023年8月11日 下午3:0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