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中外合办博士项目,人大附中ICC副主任包佳元:守正创新,打造中外合作办学新高地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4月8日,新东方30周年之北京国际教育择校展上,人大附中ICC副主任包佳元老师以“守正创新,打造中外合作办学新高地”为主题做了演讲。我分享的题目是:《守正创新,打造中外合作办学新高地》,涉及三方面内容:第一是人大附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培养目标,第二是学生、教师、课程整合优化,第三是打造中外合作办学的新高地。

4月8日,新东方30周年之北京国际教育择校展上,人大附中ICC副主任包佳元老师以“守正创新,打造中外合作办学新高地”为主题做了演讲。以下内容根据嘉宾现场发言和PPT呈现内容整理。

很高兴参加新东方国际教育展,感谢举办方和组织者盛情邀请!新东方在过去30年里办成了中国规模最大和影响力最深远的私立教育品牌,我个人非常佩服。我是一所普通中学的一名普通老师,站在这里,内心忐忑。

我分享的题目是:《守正创新,打造中外合作办学新高地》,涉及三方面内容:第一是人大附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培养目标,第二是学生、教师、课程整合优化,第三是打造中外合作办学的新高地。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同仁和家长朋友批评指正。

中山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中外合办博士项目

扫码添加小文老师

进2023国际教育初中核心家长群

第一部分:人大附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培养目标

人大附中的办学思想是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祖国腾飞,一切为了人类的进步。培养目标就是我们的旗帜,是我们工作的行动指南。人大附中ICC的培养目标就是为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未来领袖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人大附中ICC的发展历程:2004年首先引入A Level项目,2010年引进了AP项目,2012年引进了IB项目。到目前为止,人大附中ICC已经培养了3800多名毕业生,学生遍布美英等世界名校。

2021年,高校长担任人大附中ICC项目主任,推出了一系列改革,目的就是打造中外合作办学新高地。我认为高校长有思想家的睿智、改革家的魄力、教育家的情怀和实践家的干劲。在他的领导和带领下,人大附中ICC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肯定和赞誉。

人大附中ICC项目的顶层设计是扎根中国大地,办人民满意教育,融铸中外教育精华,办国际化的国际教育,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健康,深入实施为新时代人才战略打下坚实基础的中学教育实施贯通培养。

我们借鉴早培班的培养理念和课程理念,探索更适合人大附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课程、课堂和学习方式,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提升。把我们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推广到常规课程,进而推广至整个校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我觉得可以从四个层面理解:第一,在学习方式方面,帮助学生探索更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方式,重点关注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

第二,在课程建设方面,探索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扩充打造并整合常规课程,将个性化课程常规化。将研修课放在日常课表中,比如周二和周四两个下午的研修课就放在课表里。第三,在评价方式方面,探索多元性评价。我们重视学生课程学习的过程记录,保障成长记录多元化、多维度、多角度、立体化和丰富多彩。第四,在教师队伍方面,致力于打造一支品德高尚、无私奉献、教学艺术精湛、有理想和有追求的研究型和专家型教师队伍。

第二部分:学生、教师、课程三方面的优化整合

我们认为课程、教师和学生是三位一体的。从课程方面来看,我们应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打造全面而有个性化的课程体系。从师资方面来看,需要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目前人大附中ICC有120名教师来自国内名牌高校,还有海归教师以及外籍教师。李强总理在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提出民营企业家“四千精神”,即“历经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在我们人大附中,我们也有四种精神,即“团队精神、奉献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正是这四种精神,我们在教育、教学、高考、竞赛等诸多方面取得辉煌的成绩,我们人大附中ICC人将秉承人大附中四种“精神”,把中外合作办学推向一个新高地。

此外,我们在尊重学生不同选择前提下,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的培养。具体展现在课程方面,我们注重全面而个性化的课程发展。中外合作项目的目标就是在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现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其终极目标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课程内容层次是以国家课程和每个项目的课程为基础,确保学生在全面学习、全面发展方面夯实基础。以人大附中ICC的研修课、科学实践课、校选课程为平台,发现和发展学生特长,对于最优秀的学生提供自学课程必要的指导和条件,在学习过程中突出自主化发展,在课程特色上保证国家必修课程和学业水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研修课是学生完全自主选修的课程,实行走班制教学,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高一阶段的课程,主要是融合课程。融合课程分两个部分,首先是打通国际和国内课程,保证学生可以很好地融合学考课程和国际课程学习。其次是以国际课程,尤其是以英语IGCSE课程为框架,融合国家课程标准。另外就是实行数、理、化、英语等学科分层教学,以中教为主导,外教协助,帮助学生强化英语学科的基础。在高二、高三阶段逐渐会有更多的外教投入进去。

人大附中ICC为学生开设的研修课,门类应该是比较齐全,弥补了国际课程的局限,挖掘学生特长,助力学生个性化成长。我们联合普高和早培师资推出了荣誉类课程和拓展类课程,共七大类40余门。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商学国际竞赛课程,有金融理论实务,国际营销与战略,虚拟现实与增强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研究,空间技术设计、文献阅读、创意写作、文学与写作等等,学习这些课程可以说在国际申请中帮助我们的学生提升了竞争力。

学校为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提供条件,例如学生社团为展示学生的聪明才智,帮助学生培养好奇心,拓展学生的志趣,培养学生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提升学生的领导力方面搭建了广阔平台。目前学校的社团有六大类,主要是公益类、公益类、活动类、科技类、体育类、文化和学术类等100多个社团。每年学校都会对取得优异成绩的社团进行表彰,颁发证书,激励学生和学生社团。

人大附中ICC的师资队伍:专业学科老师主要是北大、清华、人民大学、中科院、北京师范大学等一流高校的博士、硕士,数学和自然科学类教师主要来自人大附中普高和早培的优秀师资团队,大部分都是北大清华博士。

举两个例子,化学学科师资基本清一色都毕业于北大清华或者海外名校;人文学科的老师大都来自海外名校。心理组教师:杨睿老师是人大附中ICC的副主任,毕业于耶鲁大学心理学本科,之后在布朗大学攻读心理学硕士,她还是英国心理协会认证咨询师。奚铭霞老师是人大附中ICC心理学组组长,哈佛大学教育心理学硕士,还是CATTI二级口译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耿雁老师是北大心理学硕士。人大附中ICC的师资强悍,还有很多优秀的老师。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部分海归教师信息:武迪老师是人大附中ICC副主任,清华大学与MIT联合培养的计算机博士,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全国首批STEM种子教师。白瑜洁老师是人大附中ICC IB协调员,毕业于人大本科,之后在斯坦福大学攻读公共管理与分析硕士,她同时还是国际文凭教师培训官和考官。戴亚老师是中科院生物博士,美国HHMI及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后。李峰老师是北大生物博士,瑞典哥德堡大学生物学博士后。唐香维老师是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物理学博士。王艺平老师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化学博士。

另外,还有一个团队就是升学团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有十几位的专职升学老师负责海外留学相关工作。他们都具有海外学习经验和丰富的国际课程指导经验,每个行政班都会有固定的升学指导老师负责带班,与班主任通力合作,为学生的升学作准备。升学团队还培训学科教师,为每一名学生提供有针对性、体现个体优势的大学推荐信。他们不仅会对学生和老师进行培训,定期也会举办家长沙龙活动。

升学团队根据学生需求,制定完善的升学工具体系,并利用升学工具优化升学指导工作,仅在过去的两年之中,团队便研发编撰了《ICC 高中三年规划重要时间节点》、《ICC 》、《海外夏校汇总手册》、《美国大学专业手册》、《加拿大大学专业手册》、《英国大学专业手册》、《美国大学地图》、《美国文理学院地图》、《英国大学地图》、《加拿大大学地图》等一系列手册。

第三部分:打造中外合作办学的新高地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ICC)是人大附中本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共享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和精神家园,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爱和尊重。被耶鲁大学录取的ICC 2023届毕业生崔紫祺同学曾经是人大附中校学生会主席,这点充分说明ICC每一个学生在人大附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我们秉持人大附中的“四种精神”把中外合作项目做大做强。在2021年暑期全职教务工培训大会上,我们的刘小惠校长说“人大附中ICC将迎来新的春天”,为中国合作办学发展指明方向。

为落实刘校长讲话精神,校领导召开专家座谈会,就如何提升办学质量问计于专家;从普高和早培项目调配和引入优质师资;我们的研修课和竞赛课纳入人大附中统一管理系统,比如IYPT(国际青年物理学家竞赛),今年有两名人大附中ICC同学获得了进入了国家集训队的资格。人大附中今年有34名同学进入英才计划,其中29人来自ICC,还有一名同学获得丘成桐物理金奖。优先解决ICC教师编制,使老师们安心从教;优先考虑ICC教师晋升高级职称;新招聘教师半数投放在ICC;斥巨资建设托福考试中心;开放高端实验室等等系列措施。两年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师生精神风貌焕然一新,更有底气中山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中外合办博士项目,更加自信!

ICC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人大附中早培项目打通,借鉴先进教育理念,引入先进教育模式,并与中国人民大学深度对接,探索更适合ICC的办学理念和课程,形成ICC特殊的办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外教管理、三大项目融合等一系列改革。

人大附中ICC在保持理科强大优势前提下,同时强化学生在文科方面的学习,真正做到文理兼修。我们联合早培项目推出“名家讲坛”系列讲座,邀请国内业内顶级的专家和权威人士来校作报告,他们大部分来自北大、清华、中科院等等。从去年9月至今,已经有30多场系列讲座,涉及领域涵盖经济、金融、法律、外交、环保、纳米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新材料新技术、天文地理等等,目的就是帮助学生丰富知识,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培养志趣。

学校联合人民大学打造高端品牌。去年9月人大党委常委、副校长组织中国人民大学八大学院与人大附中ICC和人大附中总校进行深度对接。去年暑期,中国人民大学暑期国际课程面向人大附中和人大附中中外项目的学生开放。我们遴选了100名优秀同学参加,很多同学都拿到了相应的结业证,有若干同学甚至拿到了4分满分。今年4月5日,中国人民大学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全球治理通识课:从中学课堂到国际组织》在人大附中举行,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出席。ICC学生刘瀚元同学作为唯一学生代表在大会上发言。

因2021年夏校效果很好,2022年夏校开设16门课程,包括数学、物理、英语、计算机等中外融合的科目,任课教师结合学考内容和项目内容综合教学,帮助学生适应国际教学体系并让学生中外兼顾。夏校也包含了英语文学、知识论等ICC特有的课程,同学们在课上以讨论、小组活动、提问等多种方式参与课堂,学习知识,培养思维和语言能力。

应家长要求,适时推出国际贯通课程。我们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和选修课时间(4:30-6:00)面向校内早九学生(极少量早八学生)和初三优秀学生开设国际贯通课程。贯通课程主要涉及数学、物理、英语等学科中山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中外合办博士项目,未来我们将增加经济、商学和心理等课程。

关于学校今年的录取结果,我想很多家长非常关注。经过全体师生员工精诚合作和精诚打造,今年人大附中ICC的海外大学申请取得了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的优异成绩。截至现在,已经有十多名同学被美国排名前10名的学校录取,五十多名同学被美国前20名的大学录取,六十多名同学被美国前30名的大学录取。在英国方向,斩获了30枚英国G5的Offer,其中有七名同学被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录取。

基于人大附中ICC近年在课程改革和师资多元化建设方面的努力,学生在申请的专业方向上真正实现了“百花齐放”。在有传统优势的理工科方面,今年取得前20顶尖美国大学录取的同学在计算机、生物、天文、机械工程、化学、和环境工程等专业中都有斩获,同学们遵从内心选择心仪的专业和理想的大学。同时人文和艺术方向的申请也大放异彩,不少学生获得了国际关系、艺术、社会学、语言学、比较文学和哲学等专业的录取。

我想说,申请名校不是终点,为学生打下坚实基础,帮助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才是最重要的。回归教育本质,以学生发展为导向,期待人大附中ICC可以拥有更加丰硕的办学成果。

最后

我们会将每位嘉宾的主题演说以文章和视频的形式呈现,欢迎您持续关注「留学百问」公众号和「北京新东方国际教育」视频号,观看嘉宾精彩发言!

扫码添加小文老师进入「2023国际教育中学核心家长群」,获取各国际部/校一手开放日和招生信息。群内定期分享国际部/校深度解读文字分享与择校专家直播讲座,此外还有学长学姐说、国际爸妈说和云探校等热门栏目。

中山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中外合办博士项目

正值择校关键时期,大家现阶段可以备考笔面试。如果目标人大附中ICC,欢迎大家扫码添加小文老师报名吴啸然老师的人大附中ICC专属口试班,了解往年笔面试流程,攻破面试难题。

中山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中外合办博士项目

编辑 | 苏 圆

审核 | 赵 薇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zaizhishuobo/77365.html

(0)
上一篇 2023年8月10日 下午3:07
下一篇 2023年8月10日 下午3:0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