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瑜:抗日殉难的著名华侨建筑师 || 林干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巧得很,其时,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学院副院长彭长歆教授在研究广州华侨建筑的学术研究中,也把目光落在黄玉瑜身上,并且为了撰写《黄玉瑜传》专门到美国查找资料和到黄玉瑜设计的建筑作品实地考察。黄玉瑜热心建筑教育。孙逸仙纪念医院(黄玉瑜建筑设计作品)

著名华侨

今年是“七七”卢沟桥事变八十五周年,”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华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在这场神圣的战争中,海外华侨以空前的规模组织起来,开展波澜壮阔的救亡运动,并英勇投身于国内的抗日斗争行列,为祖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建立了卓著的功勋。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至今仍有许多的抗战英烈及事迹被埋没在历史的尘烟中,中国第一代著名建筑师、华侨英烈黄玉瑜就是其中的一位。

著名华侨

华侨才子

2014年,笔者接到旅居美国的一位友人电话,希望帮她的一位朋友处理位于广州东山梅花村农林上路七横路7号的一栋华侨别墅的房屋侵权纠纷。其时,笔者在广州市侨办工作,为侨胞排忧解难自然是分内职责。

当我到实地考察看到,这是一栋米黄色外墙的民国住宅,基本保留了原有的风貌,房子的外立面统一采用黄底色、涡旋状的花纹设计,搭配西洋建筑中常见的条状线轴,即使放在现在,这种装饰也是十分时髦。房子的主楼有三层高,裙楼楼顶设有天台花园。门前近50平方米的大院也打理得井井有条。院内的老树、假山和凉亭都传递出浓厚的岭南特色。

著名华侨

黄玉瑜梅花村故居

翻阅有关资料发现,这栋设计精致,布局巧妙,西式风格的别墅是上世纪30年代大名鼎鼎的华侨建筑师黄玉瑜(Y. Y. Wong)自己设计的故居。巧得很,其时,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学院副院长彭长歆教授在研究广州华侨建筑的学术研究中,也把目光落在黄玉瑜身上,并且为了撰写《黄玉瑜传》专门到美国查找资料和到黄玉瑜设计的建筑作品实地考察。在彭教授的帮助下,我们向有关部门提供了黄家别墅的华侨房屋和名人故居的相关证明,在有关部门和热心人士的帮助下,黄家别墅的纠纷得到解决。

而在协调过程中,我也对房屋主人黄玉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黄玉瑜出生于广东著名侨乡开平蚬冈镇龙盘里(后迁入中兴里),在故乡中兴里他度过了清贫的童年。黄玉瑜自小对知识充满渴望,读书十分用功。1903,他年仅11岁就加入由华盛顿大学教师格林丽女士等人组织的30位幼童留美计划,远渡重洋前往美国。

著名华侨

黄玉瑜

此时,受美国《排华法案》的影响,中国人在美国或多或少受到歧视和不公正待遇,但是黄玉瑜始终忍辱负重,从未放弃对科学和知识的追求。到美国后,他先后就读于格林丽女士创办的位于西雅图和奥克兰的悟礼学堂,后来,该校停办后他又前往东部城市波士顿求学。1914年至1917年,黄玉瑜先后就读于麻塞诸塞州的皮尔庞特学校和约西亚•昆西学校,并随后进入西北预科学校,开始了一年的大学预科学习。

学习期间,黄玉瑜显示出对工程设计表现出浓厚兴趣。1918年9月,他在课余时间到美国联合鞋业机器公司担任绘图员。早在1917年4月6日美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德国宣战。受到战时服兵役规定影响,不久,黄玉瑜被征召前往弗吉利亚州的尤斯蒂斯军营,从事工程建造等工作,这也使他对工程设计的兴趣更加浓厚。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黄玉瑜服兵役结束,17岁的黄玉瑜随即在波士顿美国著名建筑设计机构——波士顿古力治与沙特克建筑师事务所担任绘图员。这个事务所说来也是与中国关系密切,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出资兴建的北京协和医学院的顾问建筑师团队,工程师古力治还是美国设计师茂非规划民国首都南京的合作者。。

古力治与沙特克建筑师事务所的工作经历更坚定了黄玉瑜明选择建筑设计作为未来职业方向的决心。1920年著名华侨,黄玉瑜进入素以工程教育出名的塔夫特司大学布罗姆斐尔德-皮尔逊学院学习。1924年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就读。学习期间,黄玉瑜成绩优秀,多次获年度优胜奖励,;与此同时他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是M.I.T. 华人中国学生俱乐部及步枪俱乐部等社团成员。通过社团活动,黄玉瑜培养形成了活泼开朗的性格和勇于冒险的精神。

著名华侨

建筑先驱

1925年黄玉瑜从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毕业,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学士学位。并且很快获得了美国建筑师学会会员资格,由于他专业素养深厚,工作态度认真,被古力治与沙特克建筑师事务所聘用为专职设计师,在古力治的事务所里,他参与了包括华盛顿D.C.的华盛顿大厦, 哈佛大学哈佛医学院万德比特宿舍和费边大厦,以及康奈尔医学院纽约医院等重要地标性、公共性建筑的设计。展现了自己的设计才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波士顿工作期间,黄玉瑜还收获了爱情,他与李苏仔女士建立了美满的家庭。在这里,他还结识了日后在建筑设计事业上的挚友、正在哈佛大学研学的曾任广州市工务局局长的同行林逸民。

虽然是身居美国,但黄玉瑜始终心系国家,1929年,国民政府在南京开展过度建设计划,林逸民被任命为国民政府首都建设委员会国都设计技术专员办事处主任,为了更好地推进首都计划的实施,他向黄玉瑜发出了回国参加首都建设的邀请。收到邀请后,黄玉瑜毅然放弃美国稳定的工作和生活,于1929年携家人回到南京,在背井离乡26年后归国参加新国家、新首都的建设。他受聘担任南京中山陵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建筑师、铁道部技正及南京首都建设委员会国都设计技术专员办事处技正,协助美国建筑师茂飞(Henry K. )等人制订南京《首都计划》,留下大量有关国都未来城市意象的画作。他与首都建设委员会荐任技师朱神康合作参加了首都中央政治区图案竞赛,获第三奖(第一、二名空缺),该图案最终选入《首都计划》,为南京城市规划和现代中国建筑的发展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1930年,黄玉瑜回到故乡,作为实业部和广州市工务局登记建筑师,在省城广州开始了新的建筑实践。他参与组建广东信托有限公司,并出任董事负责画则部开展建筑师业务。在他的画笔下,岭南大学女学部(现中山大学俗称“广寒宫”的女生宿舍)、孙逸仙博士纪念医院新楼(现孙逸仙纪念医院旧楼)、华安合群保寿两广分公司、农林上路自宅等一系列功能合理、风格多样的新式建筑先后落成,为广州城市留下一批宝贵的建筑遗产。

著名华侨

岭大广寒宫(黄玉瑜建筑设计作品)

黄玉瑜热心建筑教育。为培养国家建设需要的专业人才,他担任了岭南大学工学院土木工程系教授以及勷勤大学、中山大学建筑系教授等职,教学之余发表了一系列有关中国现代建筑发展的研究著述,为岭南建筑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算起来他是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的前辈教师。

在广州这段日子里,安逸舒适温暖的家庭让黄玉瑜的创作饱含激情,也让他为广州留下了一系列经典作品,他的名字多次出现在有关中国城市和建筑的典籍中,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建筑遗产,。

著名华侨

抗日英烈

不过,黄玉瑜在广州的宁静生活却被日本帝国主义的炮声所打断。从1938年上半年开始,日军飞机对广州进行了猛烈的轰炸。黄玉瑜全家到香港避难。但是他爱国情深,当祖国危亡之际,他不愿意袖手旁观著名华侨,义无反顾,1938年9月,在广州城岌岌可危之际,黄玉瑜撇下妻子儿女毅然加入新组建的中山大学建筑系,并在广州沦陷后,离开避居的香港,随校辗转迁往云南澄江。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黄玉瑜加入中央雷允飞机制造厂,为中美空军提供后勤支援。黄玉瑜负责云南瑞丽厂区的建筑设计工作,并在该厂毁于战火后,率技术人员前往云南保山勘测选址。1942年5月4日,日军对保山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轰炸,黄玉瑜不幸中弹,伤重不治壮烈殉国。

有关黄玉瑜牺牲的经过,当时雷允飞机制造厂同事汤亦新、叶肇坦、钱昌祚以及林克明等人的回忆录都提到这一史实,但都语焉不详。

著名华侨

孙逸仙纪念医院(黄玉瑜建筑设计作品)

2015年2月26日、4月16日我采访了当时在云南保山期间与黄玉瑜是宿舍邻居,时为104岁的廖寿柏,了解了黄玉瑜牺牲的具体情况:

“抗日战争的时候,我(廖寿柏)就去了云南缅甸交界的飞机厂工作。我去了那边没有多久,黄玉瑜就来了,当时我不认识他。后来知道,黄玉瑜是开平人,我也是台山人。我们都住木屋,我宿舍的窗口就对着他的。他每晚都煲咖啡,都叫我去喝一杯,顺便聊天。我跟他说喝咖啡晚上睡不着的,他说不是喝很多不怕。后来,我就每晚都去他那边喝咖啡,聊天。他是建筑师,他用竹设计大礼堂,里面无柱,没遮拦。

后来,黄玉瑜被厂派去保山找地方,方便危机时候撤离,他提前一个多星期离开厂。他在保山县找了个旅馆,先住了下来,我托一个司机把我的行李先送到他那里。我们去到后先在他旅馆打地铺,然后租了间房子,黄玉瑜就从旅馆搬来和我们一起住。

一天早上,我就和另一个广东人陈兆强去吃早餐,黄玉瑜没有跟我们一起去。上午十一、二点,就听到飞机的声响,日军派飞机来轰炸,我当时就藏在了一个小山岗里面,没有被炸伤。五点多回去,就发现黄玉瑜就被炸伤了,随后,他就被送去了美军的临时的医疗所。由于危险,我们厂就组织马上离开了这个城市,找一个安全地方逗留。当晚,我和陈兆强在距保山两、三里的城外路边露宿,夜晚没有光线,闻到臭气逼人,后来发现旁边有死尸。第二天早上,日军又来不断轰炸,黄玉瑜就在那时候牺牲了。”

在回忆当中,难得的是,廖伯至今对黄玉瑜的英文名记忆犹新,并不时以Y. Y.(玉瑜英文简称) 称呼,而一个百岁老人回忆当时情景,表述清晰,真情流露,足见黄玉瑜牺牲给他太深的印象。

黄玉瑜的事迹让我感慨万千:

他是一个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他的设计作品让我们的城市建筑留下经典范例;他是一位爱国华侨,为报效国家,他放弃国外稳定舒适的生活携家人回国参加建设;他是一位抗日志士,不同于前线真枪实弹杀敌,他以技术专业所长投身抵御外侮的民族解放战争中,直至为祖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黄玉瑜的事迹是海外华侨知识分子热血报国的典型范例,也是华侨参加抗日战争的一个英雄事例。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怀着对烈士的崇敬,我策划了广州市华侨研究会、广东省华侨博物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影视传播学院和黄氏后人在2015年9月2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在广东省华侨博物馆举办黄玉瑜的生平事迹展览并举行《华侨建筑师黄玉瑜事迹事迹展暨报告会》。

同时,鉴于战乱,黄玉瑜的英雄事迹没有得到应有的表彰,我建议在抗战胜利70周年到来之际,为黄玉瑜申请烈士称号。并协助广州市华侨研究会同越秀区外侨办、越秀区民政局以及广州市民政局已经启动了为黄玉瑜申报革命烈士称号的手续。当时已经由广州市政府行文呈报广东省民政局。非常可惜,7年过去,至今还没有受到有关部门的批复。

时代久远,许多历史如过眼云烟,但是牢记历史才能不忘初心,铭记英雄才能激励着我们为国家的和平发展、民族崛起而努力奋斗!

(作者为广东省侨刊乡讯专业委员会主任、广东省华侨历史学会常务理事、广州市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

(图文由作者提供)

读本号文章,品广州往事:

著名华侨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zaizhishuobo/76361.html

(0)
上一篇 2023年8月9日 下午6:05
下一篇 2023年8月9日 下午6:0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