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华侨史,易本羲墓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图:易本羲墓年冬,因病赴日本就医,抱病辑《南洋华侨史略》。◆图:易本羲的暗杀对象铁良。年),湖南巡抚岑春��专折上奏,呈请搜捕易本羲等四人。年)冬,易本羲赴日本江户就医。住院期间,他抱病整理旧稿,撰成《南洋华侨史略》、《南洋历史》、《国语读本》及大量诗文。其中《南洋华侨史略》一书,以羲皇正胤的笔名,连载于《民报》第二十五、二十六号上。易本羲认为,南洋华侨的历史,对“于民族消长之机大有关系故。

◆图:易本羲墓

易本羲墓位于岳麓山云麓宫左侧陈作新墓附近,占地约40 平方米。墓系花岗石构造,半圆形墓冢,腰椎形花岗石砌墓围。墓围正中嵌石碑三通,中刻“烈士易本羲之墓”,左刻“中华民国三十二年重修”,原有石额,谭延��题“就义成仁”四字。未列入保护范围,墓地杂草丛生,充满苍凉之感。

最年轻的华兴会员易本羲

易本羲(1887-1911),字羲谷,号竹心,清长沙府湘乡县人。初肄业于湘乡师范,后改入陆军学堂。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加入华兴会。次年与宋教仁、胡瑛等设科学补习所于武昌。因长沙起义失败,谋刺清钦差大臣铁良不成,逃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1905 年加入同盟会。为抗议日本政府颁布《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罢学归国,在上海与马君武等倡办中国公学。1906年赴南洋任教,并进行革命活动。1908 年冬,因病赴日本就医,抱病辑《南洋华侨略》。宣统二年(1910年)归国,次年闻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激愤吐血而死。

投身革命

易本羲,清光绪十三年(1887 年)出生于湖南湘乡县十都大坪(今湘乡市潭市镇大坪村)。早年肄业于湘乡东皋书院,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来到长沙,考入湖南武备学堂。

这时,黄兴在长沙明德学堂、经正学堂,以教书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年仅16 岁的易本羲因受到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开始追随黄兴,为黄兴所器重,并参加了黄兴创建的反清革命团体华兴会,成为华兴会最年轻的会员。

这年冬,易本羲与胡瑛等在经正学堂组织义勇队,被清政府侦知,幸黄兴从明德学堂暗通消息,方免于难。易、胡两人只得避走武昌,进入新军工程营当兵。光绪三十年(1904 年),胡瑛与湖北革命志士吕大森等成立反清革命组织科学补习所,易本羲积极参与了筹建工作,并成为其骨干。不久,科学补习所经费发生困难,大家推举易本羲回湘筹措,并与黄兴联系,谋划华兴会与科学补习所的联合。

6 月11日南洋华侨,胡瑛和吕大森来到长沙,与黄兴商谈合并事宜,并决定于十月十日西太后七十生辰之时,在长沙举行起义。其后,易本羲与胡瑛返回湖北,准备发动起义。他们联络各秘密会党,“上及重庆,下逮宜昌,皆息息相通。”8 月初,黄兴由上海回长沙,途经武昌,分给湖北方面许多炸弹手枪,准备刺杀清政府在鄂大员,易本羲担任刺杀清新军统制张彪的任务。不久,长沙起义事泄失败,易本羲、黄兴、宋教仁等遭到湖南巡抚的通缉,“按名捕索南洋华侨史,急如星火。”易本羲只得匿迹湖北。

暗杀铁良

◆图:易本羲

长沙革命失败以后,易本羲毫不气馁,时刻在等待革命的时机。光绪三十四年(1904年)冬,革命党人获知清军机大臣、陆军部尚书铁良即将离京南下,决定趁机将他暗杀。易本羲因万福华的推荐,担任射手。于是,易本羲等赶到南京,潜伏下来。其时他“头顶红缨帽,腋夹皮护书,逡巡仪凤门外,佯为俊仆伺候上司状。”准备乘铁良下船之时,击而杀之。无奈此事被两江总督李兴锐的孙子李茂桢侦知。李兴锐为湖南浏阳人,而其孙又与组织暗杀铁良的章士钊、俞大纯等过从甚密。李茂桢深恐此事将对其祖父李兴锐极为不利,乃苦苦劝章、俞等人“不宜于乃祖任地发此大难”。革命党人遂中止了这一暗杀行动。易本羲只好将暗杀所用器械运回上海,不料途中又被密探侦知,被清廷悬赏两万元捉拿。易本羲再次逃亡,藏身匿迹数月才得幸免。

南洋华侨史

不久,易本羲应陈方度之邀,南下桂林,与蔡锷、赵声等组织陆军随营学堂,准备在桂林伺机起义。因事机不密,又告失败。其时,清吏大肆搜捕起事诸人,桂林完全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易本羲又遭通缉,在国内已无法立足,便和陈方度、赵声等逃往香港。

◆图:易本羲的暗杀对象铁良。铁良(1863-1938),字宝臣,满洲镶白旗人,曾任军机大臣,后调任江宁将军。

海外生涯

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7 月,易本羲与陈方度等同赴日本,入早稻田大学。于这年9月加入同盟会。他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革命。

易本羲的革命活动,引起了清廷的注意,并一再被列入逮捕名单。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湖南巡抚岑春��专折上奏,呈请搜捕易本羲等四人。情势十分危急,易本羲不得不再次去国离家。不久,他经友人冯自由介绍赴南洋任教,在荷属帮甲岛华侨中宣传革命。教书之余,易本羲著书立说,笔耕不辍,弘扬反清革命大义。在教书的同时,他还向南洋华侨募捐,先后为同盟会募捐军债票数十万元。

在南洋,易本羲由于长期奔走革命,且久羁异国他乡,心情抑郁不伸,每念及祖国现状及革命前途,常常忧愤不能自已,竟至于吐血。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冬,易本羲赴日本江户就医。住院期间,他抱病整理旧稿,撰成《南洋华侨史略》、《南洋历史》、《国语读本》及大量诗文。其中《南洋华侨史略》一书,以羲皇正胤的笔名,连载于《民报》第二十五、二十六号上。易本羲认为,南洋华侨的历史,对“于民族消长之机大有关系故。”因此,他在书中历数清朝虐待华侨的罪恶,讴歌了南洋华侨秉承华夏美德在海外艰苦创业的历史,以使南洋侨胞和祖国人民,“得共知海内外苍凉悲惨之历史,以激发其反抗之热度”,“怆恻激昂,霹雳一声,得轰破满贼二百余年之肝胆。”《南洋华侨史略》一书,不仅是我国近代第一部系统研究南洋华侨史的专著,而且还成为研究华侨与中国革命的重要文献。

“就义成仁”

清宣统二年(1910 年),同盟会将在广州发动黄花岗起义。易本羲获知后,立即归国回到家乡湖南,试图响应革命党在广州的起义。他与同盟会湖南分会主要负责人曾杰等秘密往来,相与鼓动长沙、湘潭的湘军和防军发难。他还与王荷亭、杨阜青等人在长沙路边井开设武城试馆,作为革命的联络机关。易本羲等人常在天心阁聚会,商讨起义事宜。次年黄花岗起义爆发,但又一次遭到失败。热情似火的易本羲受到深刻的刺激和沉重的打击,忧愤交加,旧病复发,吐血如注,于1911 年5月19 日在长沙病逝,年仅24岁。

辛亥革命后,湖南都督谭延��为表彰易本羲的革命事迹,特为他题写了“就义成仁”四字匾额,悬挂于烈士祠内,并改葬易本羲烈士于岳麓山云麓宫左侧。

◆图:易本羲开设武城试馆的所在地——路边井

◆图:易本羲等革命党人的聚会场所——天心阁(老照片)

(本文录自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中国长沙·名寝与名人》,陈泽珲主编,陈先枢、梁小进撰稿,罗炯炯、陈览月等摄影。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zaizhishuobo/68747.html

(0)
上一篇 2023年8月4日 上午9:03
下一篇 2023年8月4日 上午9:0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