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工程管理硕士,哈尔滨工业大学简介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195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已拥有7个系,23个专业。留哈部分与哈尔滨电工学院、黑龙江工学院合并,组成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198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再次被列入国家十五所重点建设院校、全国22所首批研究生试办学院。2002年威海分校被正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201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经教育部批准,开始筹建本科教育。

#暑期创作大赛#

一:学校概况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

校本部位于黑龙江哈尔滨、 并在威海和深圳设有分校区。

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

二:学校简史

1920年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开始筹建。

学校实行学分制(以学分计量学生学习量的教学管理制度),统一采用俄语教学广东工业大学工程管理硕士,招收建筑科两个班、机械科一个班,学制为四年。

1922年学校更名为中俄工业大学,原来的两门学科改为铁路建筑系和机械电子工程系,学制改为五年。

1928年2月年学校改为东省特区工业大学校。10月学校定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

1931年春季,学校开始招收研究生。

1935年时日本人完全掌控学校。采用日语授课,教学活动开始向日本教育模式过渡,并且只招收中日两国学生。

1936年学校被改名为国立哈尔滨高等工业学校。

1937年铃木正雄被任命为校长,国立哈尔滨高等工业学校完全进入按日本方式办学的阶段。

1938年重新改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

抗战结束后,中苏政府共同管理。采用俄语上课,学校隶属中长铁路管理局,为中长铁路建设,培养工程技术型人才。

1949年开始研究生招收。新中国接管前,学校设有工程经济系和预科,土木建筑系,采矿系,电气机械系,化工系和东方经济系。

1950年6月7日,中长铁路管理局决定将哈工大交给中国政府管理。于是,6月7日被定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建校纪念日。

作为全中国高校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窗口,1954年10月,哈尔滨工业大学成为了国家高教部首批6所全国重点大学中北京外唯一的大学。

195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已拥有7个系,23个专业。

1958年邓小平同志对哈尔滨工业大学提出了“要搞高精尖”的指示,学校对专业设置作了较大调整,创建了若干个高精尖专业。

1960年学校在对技术革新、革命的运动中,与哈尔滨市107家工厂合作,完成460多项机械化自动化工程。

196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完成了由民转军,形成了学科门类齐全的专业体系,成为一所服务于国防科技事业多学科交叉型大学,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工业技术和尖端科学技术人才。

1970年哈军工原子工程系与哈工大部分专业合并,西迁重庆北碚组建重庆工业大学。留哈部分与哈尔滨电工学院、黑龙江工学院合并,组成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

1973年8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令重庆工业大学返回哈尔滨,恢复哈尔滨工业大学。

1982年博士研究生招收开始。

198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再次被列入国家十五所重点建设院校、全国22所首批研究生试办学院。

1992年创办了高新技术园区。

1997年校内的汽车工程学院正式迁址威海市,建立威海分校。

1999年国防科工委、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在北京签订重点共建哈尔滨工业大学协议。后原轻工业部甜菜糖业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并入。学校进入国家重点建设的九所大学行列。

2000年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同根同源的、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2年威海分校被正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2010年国家工信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威海市人民政府在济南签订共同重点建设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协议。同年,学校进入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程。

201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经教育部批准,开始筹建本科教育。

三:学科建设

121个本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4个。

四:师资

院士39人(含双聘),国家级青年人才225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04人。工信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4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团体7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12个。

五:报考注意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本部的本科院校招生代码为10213,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的本科院校招生代码为19213,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的本科院校招生代码为18213,考生填报志愿时分别填报,分别录取。所有毕业生均颁发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深圳校区毕业证书注明培养校区。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各专业公共外语课为英语,外语统考语种为非英语的考生请谨慎填报。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本部、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分别按照黑龙江省、山东省和广东省物价局核定标准收取学费和住宿费。

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在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在105%以内。

认可教育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教育部相关政策给予的加分。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加分条件,只取其中最高一项分值,最大分值不得超过20分。

采用分数优先原则,专业之间无级差,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对专业服从调剂的考生不退档,所报专业已满且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将予以退档。

民族班录取分数线不得低于在生源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我校一批次录取提档分数线以下40分。

选拔优秀新生进入永坦班、善义班、小卫星班、智能机器人班、未来技术拔尖班,实行本硕(博)贯通培养。国家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录取的学生纳入卓越优才计划着力培养。

提前批次、民族班、卓越优才计划录取的考生投档成绩须在生源省(自治区、直辖市)我校一批次录取投档成绩以上,按照学校规定享有申请转专业机会。卓越优才计划录取的考生可在卓越优才计划内申请转专业。

按专业集群招生的学生,在本专业集群内任选专业(如选择其他专业集群内的专业,需通过考核)。

按专业类招生的学生广东工业大学工程管理硕士,在本专业类内任选专业。

专业(类)内在籍学生根据国家、学校相关规定和本人兴趣申请转专业(集群/类)。除招生时有约定的,学生转专业(集群/类)转出无门槛,转入有要求(根据专业(集群/类)准入实施细则进行考核)。

强基计划、中外合作办学录取的学生入学后不得转专业(集群/类)。

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录取到外语类专业的学生入学后不得调整到非外语类专业。

艺术类录取的学生入学后不得转入非艺术类专业。

六:优势专业

1:双一流学科

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

2: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

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3: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

光学、电机与电器、物理电子学、通信与信息系统、飞行器设计、环境工程

4: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信号与信息处理

5: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学科

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力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

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数学、应用数学、凝聚态物理、光学、环境科学、微纳米科学与技术、医疗设备设计理论与技术

6:第四轮学科评估

机械工程 A+、控制科学与工程 A+、环境科学与工程 A+

力学 A、材料科学与工程 A、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A、土木工程 A、管理科学与工程 A

数学 A-、光学工程 A-、仪器科学与技术 A-、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A-、电气工程 A-、信息与通信工程 A-、化学工程与技术 A-、城乡规划学 A-、软件工程 A-

物理学 B+、建筑学 B+、交通运输工程 B+、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B+、工商管理 B+

统计学 B、电子科学与技术 B、生物医学工程 B、风景园林学 B、公共管理 B、设计学 B、外国语言文学 B-

社会学 C+、马克思主义理论 C+、化学 C+、食品科学与工程 C+、海洋科学 C、生物学 C、科学技术史 C

七:科研

1:国家重点实验室

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城可调谐(气体)激光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空间环境材料行为及评价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2: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

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污泥安全处置与资源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快速响应小卫星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极端环境营养分子的合成转化与分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寒区低碳建筑开发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微生物资源保藏和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生物能源开发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八:人才培养

培养出了113位两院院士、148位大学书记和校长、122位副部级以上领导干部、47位共和国将军、450余位航天国防总师。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zaizhishuobo/165086.html

(0)
上一篇 2024年4月14日 上午11:20
下一篇 2024年4月14日 上午11:2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