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硕士项目,学院巡礼 | 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90%,主要集中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等世界一流高校。伦敦大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毕业,并获得全额奖学金顺利入读香港理工大学博士项目。英国华威大学化学系高分子科学专业硕士毕业,获得2022年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奖学金并顺利入读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博士项目。

西安工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硕士项目

西北工业大学

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

◆ ◆ ◆◆

◆ 招生专业(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 ◆◆

学院概况

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由西北工业大学(“211 工程”、“985 工程”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与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2022/23 年 U.S. NEWS 世界大学排名第 100 位、全英第 11 位,2021 年 REF 科研质量与科研成果全英第 7 位)于 2016 年 5 月合作成立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学院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为根、以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利用中英教育资源,借助高水平国际科研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高等教育。借鉴英国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本科人才的先进理念,整体引进英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考核模式,依托双方优质师资进行合作办学,采用国际化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和人文基础,专业竞争力强、综合素质高,能够进行跨国学习、工作并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完成学业的学生有能力在世界名校深造攻读学位或就职于全球知名企业和国际组织。

西安工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硕士项目

西安工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硕士项目

学科特色

学院依托西北工业大学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的材料学科,借鉴英国高等教育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理念、教育模式,采取“4+0”模式,学生入学时同时在中英两校注册,获得双学籍,共享两校教育资源,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由英国导师和中国导师共同指导,达到两校毕业标准后将获得西北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以及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学士学位证书。

西安工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硕士项目

西安工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硕士项目

专业介绍

学院开设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依托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科群、化学学科群和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材料专业。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科在国内外均享有盛誉西安工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硕士项目,2017 和 2022 年两次入选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2021 和 2022 年连续两年蝉联中国软科最好学科全国第一名西安工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硕士项目,2023 年 ESI 排名进入 0.31‰。西北工业大学化学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2023 年 ESI 排名已超过全球前 2‰;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科为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科专业均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材料专业是其最有影响力的学科专业之一,围绕材料组织、结构、性能关系及材料设计、成型、应用等全流程为学生提供精英素质教育和卓越专业教育,在全英排名第 4,并多次被英国政府评为 5 星级。

西安工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硕士项目

(2023年春季学期英方教师恢复线下课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材料科学与工程是百业之基,奠定了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新能源、信息技术、可再生资源、智能制造等领域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的基础,是一个涉及材料学、工程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宽口径、厚基础专业。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高分子材料是材料与软物质科学的前沿交叉学科,奠定了航空航天、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生命科学、健康与医疗、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的基础。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一个涉及化学、材料、工程学等方面的宽口径、厚基础的热门工科专业。

西安工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硕士项目

(2023 年 3 月英方执行副院长与部分教师代表与学生见面会)

西安工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硕士项目

人才培养改革

学院实施“一芯三擎”发展战略和“四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与科研双轮驱动,教学研究与学生发展双向推进。学院相继成立了国际教学研究中心(ICTL)、学生国际发展中心(SIDC)、中英先进材料与结构联合研究院(JRI)。ICTL 探究国际工程教学方法和模式创新,推进工程教育教学改革;SIDC 旨在落实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及职业发展规划,培养全球胜任能力;JRI 充分利用海外增量资源,开展国际科研合作,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助力学校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学院完善了以提升本科生“政治鉴别力、学习能动力、创新创造力、全球胜任力”为核心目标的“四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融合英方的终身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中方的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理念,开创了党建引领的全方位思政育人新格局,形成了以学习力为本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了以创新力为根的课程与科研育人新机制,搭建了以胜任力为要的综合育人新框架。

西安工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硕士项目

(2018 年学生赴英参加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暑期学校)

学院借鉴英国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本科人才的先进理念,除思政和体育以外的所有课程均采用全英文、多元化授课模式,融合理论教学、课堂实验、案例学习、综合运用、开放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由“讲 3、学 2、考 1”的传递-接受式教学向“讲 1、学 2、考 3”的自学-辅导式教学转变,重点培养学生自学、问题解决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挖掘其对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职业竞争力。

西安工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硕士项目

(2023 年 2 月学生赴北京参加第 23 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系列活动——中日青年研讨会)

学院坚持综合育人导向,助力学生提升国际视野,构建国际学术社交网络。学院与英国驻华使馆开展创业就业能力活动、与校工程实践训练中心合作成立创新实践基地,全方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创办“全球胜任力沙龙”活动,邀请来自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等世界一流大学学者来院与学生进行面对面创新创业教育和学术交流 50 余场。学院与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东京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世界劳工组织等合作,提供高水准的寒暑期交流项目,开展海外研学超 500 人次,保证每名学生都有出国机会,达到相关标准的学生,更可赴伦敦玛丽女王大学进行交流学习。

西安工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硕士项目

(2019 年学生赴美参加麻省理工学院寒假学校)

学院大力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指导,促进创新创业成果孵化,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绩突出,在全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中位居前列。截止 2023 年 5月,学院本科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大创项目、“互联网+”、“挑战杯”、“光威杯”和“三航杯”等创新创业项目累计达 584 支团队、2447 人次,在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国际级竞赛奖项 90 项、国家级竞赛奖项76 项、省级竞赛奖项 138 项,累计获省部级以上奖项 657 人次,大创项目立项数量保持全校第一。学院本科生参与发表学术论文 198篇,申请并获授权发明专利 105 项;作为团队负责人在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国际项目金奖 1 项、银奖 1 项、铜奖 4 项,为学校在互联网+国际赛道历史上首次夺金。

西安工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硕士项目

(学院学子“—智能玻璃集成化动态调控系统”

项目获第八届“互联网+”大赛国际赛道金奖)

西安工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硕士项目

师资力量

学院汇集国内外高水平优秀师资,由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国际化教学团队及国际专家组成,共计 105 名,其中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 1 人、中国国家级领军人才 5 人、国家级青年人才 1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 人、陕西省青年人才 1 人。教师任教期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1 项,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4 项、一等奖 2 项,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精英赛金奖 1 项,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一等奖 2 项。

西安工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硕士项目

(2018 年教师赴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参加培训活动)

从大二开始,学院为每名学生配备学术导师,累计 300 余名本科生导师全方位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营造氛围、整合资源、搭建平台,依托高水平、负责任的本科生导师队伍,践行科研育人,促进学生在创新创业、学术竞赛、科学研究等多方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创造能力。

西安工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硕士项目

(2023 年教师赴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参加培训活动)

西安工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硕士项目

深造与就业前景

凭借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的优势,学院毕业生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既可在国内外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深造,探究材料的本源和性质,研发新材料以满足国家迫切战略需求,也能够任职于国内外知名企事业单位,在航空、航天、航海、光电及新能源领域从事研究、技术开发和管理。

学院 2021、2022 届毕业生共计 466 人,总体深造率为 80.3%。其中,出国(境)深造占 43.6%,国内升学(含保研)占 36.7%,进入 QS 排名前 100 高校深造的学生比例占出国(境)人数的 90%,主要集中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等世界一流高校。98%的国内升学学生成功进入“双一流”高校深造,其中多名学生进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 C9 高校。同时,部分同学结合个人兴趣成功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进行法律、经济、计算机、翻译等方面跨专业深造。就业去向包括黑龙江省委组织部、江西省委组织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宝洁技术有限公司等。

2023 届本科生毕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截止 2023 年 5 月,55 人成功保研,其中 17 人直博;43 人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录取;80 人收到包括剑桥大学在内的世界一流名校offer。

西安工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硕士项目

(2022 年 6 月学院第二届毕业生合照)

西安工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硕士项目

优秀校友

西安工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硕士项目

范峻丞

2021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

剑桥大学仿生光子学课题组硕士毕业,并顺利入读剑桥大学工程系的博士项目。

西安工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硕士项目

康博淳

2021届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

伦敦大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毕业,并获得全额奖学金顺利入读香港理工大学博士项目。

西安工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硕士项目

李瑞祥

2021 届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

英国华威大学化学系高分子科学专业硕士毕业,获得2022年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奖学金并顺利入读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博士项目。

西安工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硕士项目

任万君

2021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

新加坡国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毕业,获得2022年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奖学金并顺利入读伦敦大学学院化学专业博士项目。

西安工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硕士项目

朱禛康

2022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

帝国理工学院生物化学传感器课题组在读硕士,已获得牛津大学工程系博士录取。

西安工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硕士项目

张誉

2022届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院清华-伯克利精准医疗专业在读硕士。

西安工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硕士项目

包奕江

2022届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

直博推免至北京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化学)专业。

西安工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硕士项目

张思捷

2022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

直博推免至西湖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现为黄嘉兴教授课题组成员。

西安工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硕士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zaizhishuobo/163781.html

(0)
上一篇 2024年4月14日 上午6:45
下一篇 2024年4月14日 上午6:5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