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硕士培训,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音乐教育专业主课建设研讨和教师培训会议在浙江音乐学院召开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点击上方关注“全国艺术专业学位教指委”—为了更好地落实艺术硕士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工作,深化艺术硕士音乐教育方向教学改革,推进音乐教育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

—点击上方关注“全国艺术专业学位教指委”—

教育学硕士培训

为了更好地落实艺术硕士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工作,深化艺术硕士音乐教育方向教学改革,推进音乐教育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进一步提高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2023年5月11-12日,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音乐教育专业主课建设研讨和教师培训会议在浙江音乐学院举行。会议由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以下简称学会)主办,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艺术专业学位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艺术分会)和浙江音乐学院承办,浙江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浙江音乐学院高等音乐教育研究所、浙江音乐学院研究生处执行。

5月11日,会议举行开幕式。浙江音乐学院副校长、浙江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院长(兼)汪洋向全体参会代表致欢迎词。他提出,探讨音乐教育专业学位发展方向的意义十分重大,新的机遇会带来新的挑战,新的起点也会带来新的希望,希望专家们能在本次会议中多多探讨,多多交流,共同提高全国艺术专业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

教育学硕士培训

汪洋副校长致开幕辞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央音乐学院校长、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音乐教育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指导组(以下简称指导组)组长、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俞峰代表主办方致辞。他提出,在新时期,国家高度重视美育,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出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性支撑。教育应该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实施美育的人才。培养高层次音乐师资队伍,夯实和提高核心课程教学,构建课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音乐教育顺应时代需要,保证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举措。

俞峰副主任委员致辞

宋慧文秘书长介绍了教指委有关音乐教育专业硕士核心课程的建设情况。浙江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副院长章艺悦主持开幕式。他指出,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是从事音乐美育的教师,合格的音乐教师需要专业知识、音乐学科基础、专业能力等多方面素养。同时,他简要介绍了教指委有关音乐教育专业硕士核心课程的建设情况,并呼吁专家们在本次研讨会中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更好地推进主课建设。

浙江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副院长章艺悦主持开幕式。

教育学硕士培训

宋慧文秘书长发言、章艺悦副院长主持开幕式

上半场主题研讨中,丁凡研究员以《艺术硕士音乐教育专业主课解读》为题,围绕课程的内容、目标、重难点和授课方式等进行了全面深入阐发。通过与学术型硕士和本科阶段不同教学重点的比较,进一步明确了艺术硕士音乐教育专业主课应突出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激发知识与技能创造性应用转化等重点,以利于培养具备扎实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音乐应用技能的新时代音乐教育后备人才。

张巍教授的发言题目为《理解音乐教育艺术硕士核心课程“专业主课”建设的要旨》,他重申了音乐教育艺术硕士专业主课在课程理念、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及教学模式方面有别于传统音乐学科专业教育中的主课形态,呼吁应构建起对具备学科综合和跨学科性质的音乐教育专业的全面理解,最终推动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自我革命。

教育学硕士培训

丁凡研究员、张巍教授作主题发言

童昕教授围绕《音乐教育艺术硕士“专业主课”的内涵与外延》,通过比较音乐教育专业与表演、作曲专业在培养目标上的区别,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片段为例子,提出音乐教育主课与表演技术课程应该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认为研究生导师要遵循学科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指导硕士生研究教育哲学、学习教育理论和磨练教学法。

蔡梦教授以刘天华二胡曲《空山鸟语》为例,与大家分享了《基于审美哲学观的音乐教育研究》,依托雷默的音乐审美哲学观,提出教学实践中音乐的非艺术性特征须经过艺术形式的“转化”方可纳入审美教育,而音乐学习的重点应放在富有表现性的音响组合上。

教育学硕士培训

童昕教授、蔡梦教授作主题发言

在下半场主题研讨中,邓林教授发表了《音乐教育哲学观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提出音乐教育艺术硕士需要建立音乐教育哲学观,从微观的视角看到事物的本质,也要从宏观的视角看到更大的世界,从而梳理出可行逻辑,确定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崔学荣教授提出了《音乐教育艺术硕士“专业主课”课程群教学中的三个关键问题》,基于其实践经验与成果,向大家介绍了浙音方案,并通过对音乐教育艺术硕士生进行“画像”,概括人才的培养应将“能实践、有理论、会研究”有机融合。

教育学硕士培训

邓林教授、崔学荣教授作主题发言

刘欣教授依据国家艺术教指委对于音乐教育方向艺术硕士专业主课的具体设计要求,以《固基强教——音乐教育方向艺术硕士“专业主课”内容设计与实施策略思考》为题,从课程理念与取向、课程开发与设计、课程组织与活动安排、课程标准与评价四个层面探讨了以“学”为重、以“研”为法、以“创”为核、以“教”为旨的课程实施策略。

王新华副研究员作了“音乐教育艺术硕士“专业主课”参考教材《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编写设想和思考”的主题发言,通过梳理中西音乐教育哲学观的发展脉络,指出专业主课的参考教材要强化专业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应在遴选和提炼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着力加强与教学法、课程标准、课例的衔接,切实解决艺术硕士理论学习向教学实践的贯通与融会问题。

教育学硕士培训

刘欣教授、王新华副研究员作主题发言

指导组副组长、艺术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央音乐学院研究员丁凡;指导组成员、多声部歌唱编创与排练类教研组召集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张巍,器乐编创与排练类教研组召集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童昕,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蔡梦,键盘即兴编创与协作类教研组召集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邓林教育学硕士培训,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刘欣,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主任、教授唐哲,键盘即兴编创与协作类教研组召集人、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张征,教指委委员、延边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崔玉花;浙江音乐学院校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教授崔学荣,中央音乐学院政策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科研处长、副研究员王新华,指导组成员、教指委、艺术分会秘书长、中央音乐学院学位办主任、副研究员宋慧文,教指委秘书处办公室主任、艺术分会副秘书长刘德坤,以及来自全国92所开设和拟建设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音乐教育专业方向的院校负责人和骨干教师出席了本次会议。

教育学硕士培训

教育学硕士培训

开幕式会议现场

5月11日晚,与会代表在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厅共同欣赏了由浙江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精心准备的教学成果展示音乐会。

教育学硕士培训

音乐教育学院金美玲、吕依纯、潘跃与MTC行进管乐团、音乐教育学院MTC筝乐团

声乐歌剧系刘涛、杭州四重奏

音乐教育学院沈久茗、音乐教育学院MTC合唱团

5月12日,与会代表分成专业类院校组、综合类院校组、师范类院校组等5个小组进行了分组研讨与交流。在各组主持人的组织下,专家学者们分别就音乐教育艺术硕士的主课建设、师资队伍、培养目标、招生模式、考核方式以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等进行了热烈、深入的研讨。

第一分会场由南京师范大学邓林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席恒教授主持,共17所师范类院校参与了研讨,专家们分享了各自院校艺术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就学科教学(音乐)、艺术硕士音乐教育两个学科的异同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第二分会场由东北师范大学刘欣教授和江西师范大学胡晓东教授主持,共16所师范类院校参与了研讨,就硕士招生、师资队伍、主课认识、论文规范等方面展开讨论,认为应尽快提出一个相对统一的要求规范。

教育学硕士培训

第一、二分会场

第三分会场由延边大学崔玉花教授和江汉大学张轶教授主持,共24所综合类院校参与,围绕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偏差、高校研究生教师资格证的问题、统编教材、教师培训等方面展开讨论。

第四分会场由中央音乐学院童昕教授和苏州大学吴磊教授主持教育学硕士培训,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音乐教育专业主课建设研讨和教师培训会议在浙江音乐学院召开,共23所综合类院校参与研讨,专家们对主课建设、硕士生实习教学、论文写作规范及评价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第五分会场由上海音乐学院唐哲教授和山东艺术学院武晓亮副教授主持,共10所专业类院校参与研讨,专家们围绕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音乐教育专业主课建设背景下的“师资团队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渐进式教学改革”等主题展开讨论,认为在师资与现实情况的匹配度、学生生源及其教育过程、主课建设及其形式、学生考核方式、教师个体的发展等方面应有所作为。

教育学硕士培训

第三、四、五分会场

会议最后,各组召集人分别汇报了分组研讨情况,并由宋慧文秘书长进行会议总结。他归纳了两个关键词:一是“广阔”,即音乐教育方向艺术硕士的培养应顺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众人的热情为支撑,不断向广阔的方向发展。二是“深刻”:艺术硕士音乐教育方向主课建设应解决求真务实的真问题,老师们要有自我革命的精神,通过集思广益,共同推进发展。

本次会议在充实、和谐、愉快的氛围下圆满结束。与会代表一致表示,此次会议的召开,对推进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提升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音乐教育专业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并感谢浙江音乐学院师生为本次活动做出的努力和付出。

教育学硕士培训

会议合影

来源/ 浙江音乐学院、秘书处

排版/土申

马来亚大学教育管理硕士招生简章

马来西亚城市大学一年制教育学硕士

马来亚大学( of ),简称“马大”“UM”,为世界百强名校,是马来西亚首屈一指的公立研究型综合大学,坐落于首都吉隆坡马来西亚城市大学一年制教育学硕士,是全马历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学府,尤以文理学科和医学著称,有许多学科领域享有世界级的声誉。作为马来西亚规模最大和最著名的大学,马大是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联盟、“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学联盟、英联邦大学协会成员.马来亚大学位列世界大学排名第70位.

它的前身是1905年成立的爱德华七世王学院和1929年成立的莱佛士学院。爱德华七世王学院主要是培养医学人才,莱佛士学院是培养教育方面人才的。资格及学术水平广受世界承认马来西亚城市大学一年制教育学硕士,马来亚大学教育管理硕士招生简章,是马来西亚公认的首屈一指的名校。

of 教育管理硕士(授课型)-该计划将通过教育管理领域的实地工作和研究培养出能够有效运营教育机构的优秀教育工作者.

开学时间: 2月、9月

学费: 23,970马币

马来西亚城市大学一年制教育学硕士

a) 雅思6(学术)

b) 托福PBT 550 托福IBT80 托福CBT 213

1. 教育学士学位, CGPA至少 3.00或

2. 学士学位CGPA 至少 3.00和

l 教育研究生文凭或;

l 大学认可的教学资格或;

l 在参议院认可的机构的教学经验或;

l 相关领域的工作经验或;

l 获得认可的专业机构的专业资格或;

l 大学评议会批准的资格.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zaizhishuobo/156837.html

(0)
上一篇 2024年3月11日 上午11:09
下一篇 2024年3月11日 下午12:1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