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2019教育学考研院校分析之华东师范大学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2.学术建设:学部现有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教育技术学、职业技术学、成人教育学、学前教育学、特殊教育学等1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院校简介

1.发展概要: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率先组建全国大学中第一所教育科学学院,刘佛年校长任首任院长。2014年成立教育学部。是华东师范大学的第一大学部,下辖包括教育学系、课程与教学系、教育信息技术系、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等27个研究部、所、院、系。

2.学术建设:学部现有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教育技术学、职业技术学、成人教育学、学前教育学、特殊教育学等1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3.联系方式: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上海市中山北路 3663号 邮编 电话:

招生目录(2018)

专业课书目

( 1)教育学学硕311教育部指定参考书目:

《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琦 刘儒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教育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2019教育学考研院校分析之华东师范大学,王道俊、郭文安,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教育史》 孙培青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外国教育史教程》 吴式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裴娣娜 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2)教育学专硕333指定参考书目:

《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琦 刘儒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教育史》 孙培青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外国教育史教程》 吴式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裴娣娜 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

一、院系介绍

教育学院设有首都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院、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所、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所、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育技术学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和若干研究中心,如教育部的数学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与教育部共建的中国教育政策评估与研究中心、中国基础教育教科书研究与评价中心;北京市的基础教育研究基地、基础教育信息化实验教学中心、首都教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学科实力雄厚,教育学一级学科在教育部第三轮一级学科评估中排名第六,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等级(即处于全国5%-10%的位次),目前,在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科共建世界一流教育学科。学院设有教育学(非师范)、教育技术学(师范)和教育技术学三个本科专业;拥有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技术学、跨文化教育七个硕士授权点;拥有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教育学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同时,教育学科为北京市一级学科重点学科,设有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

二、招生信息

(学术学位)课程与教学论

01(全日制)课程理论与实践

02(全日制)教学理论与实践

03(全日制)教材理论与实践

04(全日制)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

05(全日制)信息技术教育

初试科目:

01、02、03、04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774教育学基础综合

05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74教育学基础综合

复试科目:

01,02,03,04方向:复试科目:课程与教学论

05方向:复试科目:远程教育与网络教育,计算机网络

招生人数:参考2023年招生

12人,其中推免6人

三、参考书目

初试参考书

③774教育学基础综合

(1)《教育学基础》,全国12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学科教育考研,2024年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考研备考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最新版;

(2)《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最新版;

(3)《教育研究导论》,宁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最新版;

(4)《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最新版;

(5)《外国教育史》,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最新版。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 (1)教育学原理、(2)教育心理学、(3)中外教育史、(4)教育研究方法。

复试参考书

课程与教学论

《教学论研究二十年》,李定仁、徐继存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年版;

《课程论研究二十年》,李定仁、徐继存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年版;

《现代教学论》(第一、二、三卷),裴娣娜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远程教育与网络教育

《网络教育应用(第 3 版)》,祝智庭,王陆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远程教育学基础》,陈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版。

计算机网络

教育学学科教育考研

《计算机网络(第 5 版)》,(美)特南鲍姆、(美)韦瑟罗尔著;严伟教育学学科教育考研,潘爱民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年版。

四、复试分数线

2023年

总分:350,政治:51,英语:51,专业课:153

2022年

总分:383,05方向351,政治:51,英语:51,专业课:153

2021年

总分:362,05方向337,政治:47,英语:47,专业课:141

复试细则:参考2023年

复试内容及成绩计算办法

复试内容 考核方式 复试成绩计算办法

1.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

随面试一起考核

考核结果作为录取参考,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外语听说能力测试

随面试一起测试

占复试总成绩的 10%

3.专业笔试

笔试

占复试总成绩的 50%

4.专业面试

面试

占复试总成绩的 40%

录取成绩计算办法

1.初试、复试成绩权重分配

初试总成绩占 70%,复试总成绩占 30%;

2.录取总成绩合成

录取总成绩=初试总成绩折合成百分制×70%+复试总成绩×30%;

3.录取办法

对复试总成绩及格的考生,按录取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录取。

五、备考指导

1、零基础复习阶段(6月前)

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这个期间非常痛苦,要尽量避免钻牛角尖,遇到实在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先跳过去,要把握全局。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记住,最终基本达到一定水平。

2、基础复习阶段(6-8月)

本阶段要求考生熟读教材,攻克重难点,全面掌握每本教材的知识点,结合真题找出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有相配套的专业课知识点笔记,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想了解更多可关注新祥旭陕西考研公号。同时多练习相关参考书目课后习题、习题册,提高自己快速解答能力,熟悉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

3、强化提高阶段(9月-11月)

本阶段要求考生将知识积累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动手做真题,形成答题模式,做完的真题可以请考上目标院校的师兄、师姐帮忙批改,注意遗漏的知识点和答题模式;总结并熟记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zaizhishuobo/153543.html

(0)
上一篇 2024年2月29日 上午9:21
下一篇 2024年2月29日 上午10:0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