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学科导论》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工商管理学科与专业课程思政案例教学设计和实施学生观看《工商管理学科与专业》《工商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等章节的在线视频后,教师在线上平台发布讨论主题,提醒学生注意工商管理学科理论发展的相关内容,引入“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企业发展实需要怎样的管理理论”这一话题,引发思考和讨论。

周泯非

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

必修

授课对象

工商管理类学生

对应章节

1. 第一章 导论

2. 第二章 成长为数字化时代的管理精英

3. 第三章 工商管理学科与专业

4. 第四章 工商管理专业

5. 第五章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育人目标

在传授工商管理学科及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服务意识,结合新时代背景,激发学生使命感、责任感以及爱学科、爱专业、爱校、爱国情怀,具体包括:

1. 理解解决工商管理实际问题所应具有的能力类型及其细分,培养解决工商管理实际问题所应具有的系统、辩证和权变思维

2. 理解工商管理学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树立积极向上的职业价值观和社会服务观

3. 了解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社会需求,践行建立长远职业发展所应具备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职业素质、人文素养和合作精神

课程思政案例教学设计和实施

思政案例一:

从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与实践看习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意义

1. 教学导入

学生观看课程导论章节中《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新时代大学生》等在线视频后,教师在线上平台发布讨论主题,引发学生思考国家发展数字经济战略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工商管理学科及专业的关系。

2. 教学内容

(1) 深度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学生深刻领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重点领会“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所指明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设的路线和方针。

(2) 发展数字经济的意义以及国内实践情况。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发展数字经济战略的必然性、必要性和重大意义。通过讨论当前数字经济发展的实践现状和若干企业实践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上述要点,并了解工商管理领域对此的呼应和落实情况。

(3) 时代特征、国家战略和学科特色的匹配。在以上基础上,使学生理解新时代背景下工商管理学科和专业的发展特征,以及数字经济战略、杭电信息化特色与管理学科专业数字化管理特长融合匹配带来的机遇。

3. 育人元素

通过案例讲解和讨论工商管理学科导论,使学生明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数字经济战略的意义和工商管理学科专业对此的呼应,激励学生明确方向、抓住机遇,响应党和人民对新时代大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殷切期望,激发学生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民族复兴大业的自信心、使命感和责任感。

4. 教学方法

本课程为线上课程,案例教学主要通过发布线上讨论题的形式发起,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查阅资料,自发进行思考,并在主题下进行话题发布和讨论回复等,教师全过程参与,开展案例嵌入和讲解、答疑和引导等。

思政案例二:

从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当前实践看践行“八八战略”的重要意义

1. 教学导入

学生观看《成为数字化时代的管理精英》《工商管理学科和专业》等章节的在线视频后,教师在线上平台发布讨论主题,导入浙江省“八八战略”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当前实践案例内容,引发思考和讨论。

2. 教学内容

(1) 深刻理解浙江省“八八战略”。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八八战略”的提出背景、内容、影响和践行过程,及其对当前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八个优势”和“八个举措”的具体内涵及内在逻辑,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八八战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生动实践的新境界,是着眼浙江发展优势、把脉发展规律、洞悉发展大势做出的战略谋划,针对的是浙江富民强省建设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是从战略层面对“形势怎么看”、“路子往哪里走”作出的“世纪之答”,是破解浙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先手棋。

(2)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部署。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思考,通过主题讨论,使学生深入理解当前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背景、意义、方案和实践情况。重点使学生领会到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深化“八八战略”,续写“八八战略”新篇章的重要战略部署。

(3)我校工商管理学科及专业的当前使命和作用。通过理论和实例的讲解及讨论,结合我校所处地域和自身特色等特征,引导学生思考并理解工商管理学科及专业在浙江省践行“八八战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战略行动中所能发挥的功能和作用,理解在新时代背景下工商管理学科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能够提供的经济社会贡献。

3. 育人元素

通过案例讲解和讨论,使学生明晰浙江省“八八战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背景、内涵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本校工商管理学科及其专业对于该重要战略部署和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所能作出的贡献,从而引导学生树立学有所长服务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巩固增强自身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信心和意愿,激发爱学科、爱专业、爱校、爱国情怀。

4. 教学方法

在布置线上资料(视频、文献、材料、题库等)学习任务的基础上,结合讲(教师在讨论主题下讲解案例内容等)、查(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论(学生发布话题、参与讨论及回复讨论)等多元化教学手段,完成思政案例教学目标。

思政案例三:

从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企业发展实践看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管理理论的必要性

1. 教学导入

学生观看《工商管理学科与专业》《工商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等章节的在线视频后,教师在线上平台发布讨论主题,提醒学生注意工商管理学科理论发展的相关内容,引入“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企业发展实需要怎样的管理理论”这一话题,引发思考和讨论。

2.教学内容

(1)工商管理学科的理论发展及应用。提醒学生关注视频和资料中有关工商管理学科相关理论发展脉络及其在国内外的实践应用情况,引导学生观察现实并查阅资料,思考在中国情境和新时代背景下,现有源自西方的经典理论的适用性问题。使学生领会到,尽管工商管理领域现有的经典和主流理论大多数来自于工业化进程起步较早的国家,且即便在现在也还是值得学习借鉴,但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越来越多优秀企业的涌现,现有理论在解释力和实践指导意义上缺憾越来越多。

(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先进管理思想。通过引入当今中国优秀企业的实践案例,同时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思考,使学生理解,当前许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和管理思想很少体现在“经典”管理理论中,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历史原因所局限的结果。而为了更好地解释当今中国情境下的管理实践,并更好地布局未来和指导实践,工商管理领域的研究需要且可以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许多中国成功企业的管理创新实践中汲取养分。

(3) 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管理理论。在以上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查阅资料,通过介绍若干当前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的成功案例和先进企业管理案例,使学生领会到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管理理论对于助力中国工商企业良性发展、推动中国经济社会进步、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实现民族复兴的意义。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立足中国企业本土实践经验,是其中的三个关键。

3. 育人元素

通过案例讲解和讨论,使学生深刻理解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管理理论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基本思路。从而引导学生以系统观、全局眼光和辩证思维方式来看待问题,引发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工商管理领域理论发展需求的深度思考,深化学生对于自身所处学科和专业的科学认知,增强学生对于“四个自信”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理解,激发学生响应时代号召投身祖国建设的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

4. 教学方法

在引导学生完成线上资料(视频、文献、材料、题库等)学习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讲(教师在讨论主题下讲解理论实例和案例内容等)、查(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论(学生发布话题、参与讨论及回复)等多元化教学手段,完成思政案例教学目标。

特色及创新

(1)教学方式方面,根据线上课程特点,一方面在线上教学资料中通过事先设计融入思政元素,另一方面利用线上讨论的互动环节,结合教师提供信息(讲)、学生自主查阅资料(查)、师生共同积极讨论(论)等手段,综合运用启发式、问题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有效完成思政案例教学;

(2)教学内容方面,在工商管理学科导论课各个知识点的基础上,合理外拓延伸到宏观政策、国家战略、实践案例和理论前沿等相关内容,并通过事先设计使得这些内容在逻辑、层次和范围上前后呼应、相互衔接、互为补充,从而形成系统化的知识架构,有助于学生的全面理解和深度学习。具体而言,三个案例主题分别聚焦“工商管理学科与国家战略”、“工商管理学科与地方经济社会”、“工商管理学科本土化理论创新”,形成了对思政元素较为全面的覆盖。

(3)思政融入方面,本课程包含的三个思政案例均属于“主题式”案例,即围绕特定主题设计相关内容并纳入思政元素,而并非聚焦单个企业或某次事件的“示例”,思政案例主题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且各项案例内容均寻找合适时机切入,兼顾了“全局性”和“细粒度”,使思政元素得以有机融入课程。

教学成效

本课程总体思政教学目标是要在传授工商管理学科与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服务意识,结合新时代背景《工商管理学科导论》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激发学生使命感、责任感以及爱学科、爱专业、爱校、爱国情怀。具体来看,思政案例教学使学生:

(1) 获得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国家战略的更深刻认知。理解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国家发展数字经济战略的意义和工商管理学科在此时局中的发展特征,激励学生树立愿景、明确方向、抓住机遇、积极进取,激发学生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民族复兴大业的自信心、使命感、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2) 建立学好专业提高素养贡献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愿和准备。领会浙江省“八八战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背景、内涵和意义,理解本校信息化特色与本学科数字化管理特长结合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能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从而树立学有所长服务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巩固增强自身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信心和意愿,激发爱学科、爱专业、爱学院、爱校、爱国和爱人民的情怀。

(3) 坚定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管理理论的探究精神和自信心。明晰新时代背景下融合西方经典管理理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企业先进实践经验,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管理理论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基本思路。培养以系统观、全局眼光和辩证思维方式分析问题的科学精神,深化对学科理论与社会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认识,增强对“四个自信”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教学反思

重点利用线上互动开展案例讨论、系统化组织教学内容和采用主题式案例形式等思政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开展主动学习并提高自学能力,从实际情况来看还有利于提高部分同学的主动参与意愿,因此普遍较受学生欢迎,也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但线上教学也存在缺憾,主要包括:(1)无法取得面对面交流的即时性和非语言沟通效果;(2)对于内容较为丰富的案例素材来说,有时较难进行充分传达;(3)线上讨论的频数和质量有时难以保证;(4)小组讨论较难开展。这些问题都有待后续在教学过程中探索改进。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zaizhishuobo/129688.html

(0)
上一篇 2023年11月5日 上午9:04
下一篇 2023年11月5日 上午9:0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