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硕士毕业证认可度,招生宣传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毕业生中65%进入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斯图加特大学、不伦瑞克工业大学、亚琛工业大学等德国TU9高校攻读研究生,8%的毕业生进入瑞士、英国、美国以及国内各一流高校攻读研究生(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北京大学、东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37%的毕业生进入中德两国企业、相关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工作。

中外合作办学2023年招生宣传页-手机版.pdf

中德工程学院2011-2022各省市录取分数:

A+! 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3个本科专业全覆盖!

招生简介:

一、特色优势

中德合作的国际化办学是本学院专业的最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是中国教育和德国联邦教科部在高教领域合作的标杆和引领性项目;

2. 人才培养受到中德两国政府、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以及德国高校国际合作联合会(DHIK)的全方位支持;

3. 采用以培养工程实践能力见长的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模式,师资由中德双方教授和企业专家共同组成,一系列德国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毕业实习岗位和毕业指导;

在读期间100%出国交流率(含第四年赴德学习及暑期交流)

4. 拥有在国内高校中首个建成的工业4.0实验中心和由二十多座中德合建专业教学实验室构成工程教育平台;

5. 培养性价比高,国内每年每生按教育部规定中外合作办学最低标准收取学费,赴德国攻读双学位学生在德国留学高校免学费。

二、人才培养

中德工程学院借鉴德国工程师培养模式,开展与德国高校以及企业的紧密合作,在中国建立突出工程实践和应用性研发的高等教育新模式,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通过国际合作、校企合作,显著提升高等工程教育质量,培养具有扎实专业能力,跨文化交往和合作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的中德两国创新人才。在国际化教育背景下才能培养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经过多年的探索,中德工程学院已逐步形成国际化培养贯穿“全过程”、育人目标“全方位”、多主体“全员“育人的三位一体的工程教育国际化育人体系。并从课程、师资、企业实践、语言文化、管理等多方面为工程教育国际化育人体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采用3+1的联合培养模式:第1至第3学年在国内培养,第4学年在德国高校国际合作联合会29所成员应用科技大学学习,接受专业特色教育和综合工程能力培养。

学生毕业后获得中德双学士学位,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详见下图

中德工程学院赴德留学生中约近半数获得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奖学金以及其他各类奖学金;在读学生多次在国内外创新大赛中获奖北京理工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硕士毕业证认可度,毕业生中不乏在各自专业领域创新和创业有成者。

2017年工业4.0-国际大学生3D打印机设计邀请赛亚军

全球自动化大奖赛,作品获奖并参加汉诺威工业展

动态智能建筑表皮”获得全球自动化一等奖

15级机电白云明获16-17年度拜仁慕尼黑奖学金

14级汽服王柯雯获15-16年度拜仁慕尼黑奖学金

三、社会认可

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在2014年李克强总理和默克尔总理共同签署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中被誉为中德高等教育合作的成功典范。在2015年、2016年,德国教科部和中国科技部先后发布《中国战略》以及《德国战略》中被誉为中德教育和科技合作的范例,被上海市教委将学院命名为“中外合作办学示范性机构”。

中德工程学院于2008年、2014年、2022年三次通过德国权威机构AQAS的高校专业资质认证,被列为德国对外教育合作的范例。

中德工程学院赴德留学生中约近半数获得德国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奖学金,以及其他各类奖学金;在读学生多次在国内外创新大赛中获奖,毕业生中不乏在各自专业领域创新和创业有成者。

四、未来发展

毕业生中80%获中德双学士学位。毕业生中65%进入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斯图加特大学、不伦瑞克工业大学、亚琛工业大学等德国TU9高校攻读研究生北京理工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硕士毕业证认可度,8%的毕业生进入瑞士、英国、美国以及国内各一流高校攻读研究生(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北京大学、东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37%的毕业生进入中德两国企业、相关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工作。

五、杰出院友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张博

2004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硕士,电机博士

博世中央研究院研发工程师

刘自源

2004级机械电子工程本科

慕尼黑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硕士

慕尼黑工业大学及西门子中央研究院联合培养机器人学博士

西门子中央研究院机器人学研究院

冯迪

2010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

慕尼黑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硕士

博世中央研究院与乌尔姆大学联合培养博士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智能制造管理方向(经济工程专业)

龚大卫

2009级经济工程本科

耶拿应用科技大学经济工业工程硕士

瑞士法因图尔精密部件控股公司中国事业部-精益工程主管(专家级)/ 上海蓝雪商务咨询公司创始人/ 上海瑞琪企业咨询公司合伙人

李蕴

2009级经济工程本科

慕尼黑工大企业管理研究生

中国银行慕尼黑分行凯捷IT咨询

吴憧

2010级经济工程学士

慕尼黑工大学工商技术与管理硕士

英飞凌供应链管理部在职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

张书豪

2008级建筑设施智能技术本科

斯图加特大学能源技术硕士

德国Drees&(迪索)公司上海分公司建筑设备工程部门负责人

嘉赟

2010级建筑设施智能技术本科

慕尼黑工大节能与可持续建筑硕士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技术管理博士

现任瑞士邮政集团企业发展部项目经理兼大中华区副总监

文林

2010级建筑设施智能专业本科

亚琛工业大学硕士

交能网创始人

德国EnBW能源集团电力现货交易经理

陈夏

2011级建筑设施智能专业本科

亚琛工业大学硕士

柏林工业大学数字建筑化与可持续在读博士

中德可持续建筑协会负责人之一

交能网创始人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

郝冠琦

2009级汽车服务工程本科

布伦瑞克工大车辆工程硕士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德国代表处首席代表

2012级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本科

斯图加特大学2017级电动汽车专业研究生

2014年菲尼克斯企业奖学金,2015年DAAD(德国学术交流中心)奖学金

并被评为2016年同济大学优秀毕业生

现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袁绍珲

2009级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本科

德国布伦瑞克工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硕士

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机电研究所博士,电动车辆方向

柯雯

2014级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本科

斯图加特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在读硕士

在同济期间,获15-16年度拜仁慕尼黑奖学金

同济第四年,留学纽伦堡应用科技大学获德方导师最高赞誉

留德期间,受德国主流媒体《法兰克福汇报》专题报道并给予盛赞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zaizhishuobo/104704.html

(0)
上一篇 2023年9月5日 下午8:37
下一篇 2023年9月5日 下午8:4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