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是考专硕还是学硕,什么是学硕,什么是专硕?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专硕和学硕的不同学硕:对于考生的工作经验等无要求,应届生、往届生都可以报考。英语:学硕考英语一,专硕考英语二(个别专业考英语一)。专业课:通常都是由各院校自主命题,学硕专硕的考试科目会有所不同,在复习之前要查询清楚。专业型硕士不能硕博连读或直博,必须硕士毕业后进行考博。

你好物理学是考专硕还是学硕,什么是学硕,什么是专硕?,

学术型硕士(学硕): 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

学术型学位按招生学科门类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军事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3大类。

专业型硕士(专硕): 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

中国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特别是2009年以来,专业硕士发展迅速,招生比例和招生专业都有大幅度的增加,目前已经设置了40种专业硕士。

专硕和学硕的不同

1 、培养方向不同

学术型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术型学位。

专业型硕士以培养市场紧缺的应用型人才为主,是为克服学术型硕士的不足新增的一种硕士。

2 、招生条件不同

学硕:对于考生的工作经验等无要求,应届生、往届生都可以报考。

专硕:应届生、往届生均可报考。个别专业如公共管理硕士(MPA)等要求考生需有一定工作经验。

3 、统考中科目不同

英语:学硕考英语物理学是考专硕还是学硕,专硕考英语二(个别专业考英语一)。整体来看,英语一的难度要高于英语二,一些名校的专硕英语也要求考生考英语一。

专业课:通常都是由各院校自主命题,学硕专硕的考试科目会有所不同,在复习之前要查询清楚。

4、 读博方式不同

学术型硕士可以通过自己的导师直接读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直博或者硕博连读。

专业型硕士不能硕博连读或直博,必须硕士毕业后进行考博。

学硕包括哪些专业,专硕和学硕有什么区别?

随着部分高校部分专业专硕学制的延长,两年变三年,跟学硕的差距在缩小之外,专硕的学费并没有下降啊,学硕缩招专硕扩招,学校的经费不就上来了嘛。学硕说的是学术研究型,但除了理工科的要整天泡实验室,跟研究沾点边之外,大部份学硕不还是以找工作为主嘛。不过,咱们怎么评价什么看法并不重要,并不会影响国家的教育决策。

近几年来研究生虽然在不断扩招,但小伙伴们会发现,扩招的大多都是专硕,而学硕不仅没有扩招,相反有的还被缩减了招生名额。 “专业硕士的招生培养规模正稳步增长,预计到2025年将扩大到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专硕俨然成为未来考研主流。

那么专硕和学硕到底有哪些区别?该如何选择?考研招生变化对我们考研人有哪些影响呢?

学硕,即学术型硕士,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硕学位。职业目标为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研究人员,侧重理论教育。学生毕业后可获取学历、学位双证,社会认可度比较高。

专硕,即专业型硕士,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一、 专硕和学硕的区别

1、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不同

如前所述,学硕培养的是科研型人才,专硕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考专硕一般是冲着实践就业而来,理论功底稍次于学硕,但专硕比较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更加注重。

2、报考条件不同

学硕的报考条件为:国家承认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已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或2年以上的,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而专硕中有部分专业的报考要求和学硕相同,但其中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报考条件需要一定工作经验。此外,对于跨专业,医学类专业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一般不允许。

3、招生专业范围不同

学术型学位按招生学科门类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军事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3大类。

专业型学位按照招生学科门类分为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工学、农学、军事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1大类。截止目前,我国共设置了47种专业学位:

4、对调剂的要求不同

复试调剂的条件之一就是初试科目与所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一般来说学硕包括哪些专业,学硕的初试科目可以涵盖专硕初试科目或达到专硕考试难度,因此一般都是学硕向专硕调剂,而专硕不能调剂到学硕。

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如临床医学专硕则相反,专硕可调剂到其他专业,学硕的考生不可调剂到专硕。

5、考试难度不同

对大部分专业来说,学硕难度大于专硕,主要体现在考试科目上:专硕公共课英语科目多考英语二,难度相对较小;学硕考英语一,难度较大(当然也有‘特殊情况,比如说,法律硕士,汉语国际教育考的就是英语一);

并且专硕多数不考公共课数学或考数学三,难度相对较小;而学硕要考数学一、数学二,或招生单位自命题数学,难度较大。

以会计专业为例。会计学硕要考数学三,考试内容包括高数、线代和概率论,难度比较大。会计专硕的管理类联考数学部分考试内容全都是初高中数学知识,相对比较简单。

6、学费标准不同

学硕的学费一般来说是 8000—12000/年,而专硕的学费则要高一些,是学硕的两到三倍,不过现在各高校都要奖学金,可以弥补学费这一块。

部分学校和专业,专硕学费与学硕接近或者相同,专硕同样享受学业奖学金。但有些专业比如经管学院的一些专业(工商管理、金融、会计等)的专硕学费较高,一万至几万不等,而且不享受学业奖学金。各学校学费及奖学金政策不同,具体还要看学校的招生简章。

7、学制不同

学硕:全日制学习。一般为3年;专硕:一般2年,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专硕学制短效率高。而学术硕士基本上都是三年,今年很多专业的专硕调整为3年。

但是,近几年已陆续有不少高校对专硕学制进行了调整,延长至3年,如南京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苏州科技大学等等。延长专硕学制已成为趋势,一些学校的3年制专硕也在逐年增加。

四川外国语大学2019年研究生招生时,专硕的学制均为2年,到2023年招生,其所有专硕学制都将调整为3年;而南京大学全日制专硕中,目前学制为2年的仅剩五个专业,其余学制均为3年;河海大学除了工商管理等六个专业学制仍为2年外,其余全日制专硕都已经采取3年学制;像大连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也已全部实行3年学制。具体还是要看目标院校当年的招生简章。

8、导师制度不同

一般情况下学硕是单导师制度,一个学生跟一位导师,导师在从事教学科研以外,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而有的专硕是实行双导师管理制度,校内一个导师,校外一个导师(就是实习单位带你的导师)。

9、学位论文不同

学硕的学位论文一般是学术性论文,强调科学理论研究与原创学术创新,形式相对传统;而专硕的毕业论文强化应用导向,形式可多种多样,鼓励采取调研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形式。此外,专硕的毕业证书上有“Z ”字,拿的是某专业学位,如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10、读博方式不同

学硕可以直接读博,学习方式更接近博士,可以在申请通过之后,通过自己的导师直接读博,不用参加全国统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硕博连读。

而专硕一般不能硕博连读或者直博,硕士毕业后若进行考博,需要咨询招生单位了解相关政策。就好比已经转了弯,强化了实践,贴近社会某个职业。如果读博学硕包括哪些专业,专硕和学硕有什么区别?,还得花些时间复习博士阶段内容和硕士阶段课程,相对来说,学硕读博更容易。

另外,再说下住宿问题。随着研究生扩招,学校宿舍楼不够用,承担不起扩招这部分学生的住宿,就让专硕考生在读期间在外自行安排住宿,尤其在在北上广深这样土地比黄金还贵的城市,住宿费用是一笔大支出,租房三年,这费用比学费都要高,有些学校明确把这点写到了招生简章里面,所以大家在选择学校、选择学硕专硕的时候要仔细考量下。

综上所述,专硕和学硕的区别简列于下表:

二、 考学硕还是考专硕

具体考学硕还是专硕,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多角度评估,来做出选择。

1、应届生还是往届生

如果你是应届毕业生,考虑到备考时间和备考精力比较充裕,另外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还处在熟悉阶段,可报考学硕增加自身知识储备;而往届生或是在职考生,考虑到备考时间、复习干扰等多方面影响因素,有时候专硕可能更适合,当然这要看个人情况。

2、毕业后的发展方向

如果计划毕业后继续深造(攻读博士)或从事科学研究,同时有志于做一名科研工作者,这样的考生应该以学术的方向为主,建议考学硕;如果考研就是为了更好的就业,那么选择更注重培养职业素养的专硕可能更有优势。

3、是否需要跨考

如果你考研的专业就是你本科所学的专业,那么你能掌握很多该专业的考研信息,同时知道这个专业的考试中最核心的重难点,那么选择学硕再合适不过了。

如果是跨专业考研,有时很难通过几个月的时间去补起来专业知识,这时选择专硕可能会相对简单一些,成功率会相对高一些。当然如果你意志力很强也另当别论。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zaizhikaoyan/zhuanshuoxue/161579.html

(0)
上一篇 2024年4月6日 上午11:05
下一篇 2024年4月6日 下午12:1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