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专硕好还是研硕好,工程管理考专硕还是学硕?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学硕当然要比专硕好。工程管理的学硕一般叫管理科学与工程(有可能在隶属于土木学院,也有可能属于管理学院,具体要多联系目标学校的老师或者学生咨询)学硕一般是考英语一,数学三,专业课一般为管理学。如果是考的专硕,一般不会让你调剂到学硕的。有工作经验考的应该就是叫工程管理硕士了,这个也不错。

2023年5月4日更新

我感觉我要把这个答案当成我自己的人生记录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从18年到23年,工作5年了。下半年换工作单位。如果有看到我答案的工程管理小伙伴,大家加油。

现在越来越觉得研究生越来越水了。我家附近的某个二本师范学校,当年我毕业的时候招老师还是硕士研究生起步,今天看招聘信息居然已经博士研究生起步了。硕士研究生的话,必须要有高级职称才行。

果然硕士学习在大爆炸,下一步就是博士了。大家加油。如果想要读博士的话,推荐无脑选学硕,这个观点我八九年都没改变。

加油加油。

2018年9月23日更新

答主今年上半年顺利毕业了,谈谈我这三年是怎么度过的。可能偏题了。

因为我本科工程管理,所以到学校联系导师的时候,十分被动。也没有认识的人在这个学校,只能凭学校导师介绍来选老师,选了两个看上去挺学术的老师,结果两个老师都没要我,原因很简单,因为我是工程管理的。(但是后来事实证明,这两个挺学术的老师确实在学术上很有一套)

偶然的一个机会,跟了一个女硕导,老师人非常好,她女儿比我还大两岁,所以老师基本上是把我们这群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缺点也非常大,因为老师已经50+了,钱也挣够了,所以几乎是无心学术,对我们基本是放养状态。幸好,她有一个同校的学弟,也在我校做讲师(年龄30+),由他带我们做学术,也算二导了。

这里岔开讲下他俩的关系。我硕导和二导读博是同一个学校,算是师姐和师弟的关系。

说回到学术上面,前面说了,二导是研究剪力墙的(试验+有限元模拟)。因为我是工程管理专业的,学这个相当吃力。我在研一上学期狂看论文,我除了上研究生的课,其他基本上都在看剪力墙的论文。基本保持在一天一篇期刊论文,三天一篇硕士论文,一周一篇博士论文。等到了11月份,我师兄开始做实验的时候,我已经能够直接指出他试验当中的错误和改进方法了。

转眼到了第二个学期,我开始学习有限元软件,期间也是在宿舍闷了有3个月,已经把未来和硕士论文的内容全部学会了。期间,我还天真的借用了师兄的试验数据,自己做了几个模型,后来跟二导说了下,想写成期刊论文(我是先写完,然后才告诉二导的),现在翻出来看,那篇论文真的是太幼稚了,二导看了也没有批评我,相反对我还挺鼓励的。问我想不想考博。其实那时候我还是想考的。

第三个学期开始,我就开始做实验了,期间的辛苦也是刻骨铭心的。零下的日子,在实验室后院筛沙子筛石子研究生专硕好还是研硕好,工程管理考专硕还是学硕?,绑钢筋,焊接,配混凝土,浇混凝土。

这边岔开下吐槽下我的师妹。因为硕导是女性,而且又在土木圈,所以硕导对女生非常照顾,顺带我们这群男生对女生也很好,生怕把他累着。结果,这个人得了便宜还卖乖,做实验的时候完全不插手,天天在一边玩手机,考虑到女生嘛,体力活来不了,大家都还说的过去。等到了后来,我就晕了。我在校还兼职给硕导跑学校财务,报试验的一些费用。有一天,我们三个人做实验是在是太忙了,走不开,我就让师妹去帮我找学校科技处某领导签字,师妹当时听了就不愿意的,我向他描述,这个处长是个女性,身高160以上,苗条,扎马尾辫,染棕色头发,姓曹。师妹一直说,师兄啊,你说的不详细啊,我找不到这个人呀。我当时就无语了。我说,我是在是走不开,你去吧。她就不高兴了,后来我们三个人在讨论怎么做实验的时候,我提了一个比较讨巧的方案,她直接当着我和另外两个人的面直接怼我说,哎呀,师兄你真牛,全世界就你聪明,其他人都是傻子。(请 脑补阴阳怪气的声音)。我当时比较怂,嘴都不敢回,脸一红,就笑笑过去了。

说回到学术,第四个学期(2017年上半年)基本就是在整理数据和写论文当中度过。

说到整理数据,我又要说这个师妹了。因为是四个人的数据,所以需要大家在一起的时候才好整理,老师当时催的比较急,就让我做小组长,统筹下整理数据的进度,那时候快劳动节了,我当时说,咱们加班加点,争取劳动节前把数据整理了,结果师妹说时间不够,我说,那就最迟劳动节后的第一天咱们整理出来,师妹当时就撇撇嘴说,我才不要,我要和男友过劳动节。本人当时就无语了,只能说,那你去吧。她走以后,又是我们三个人完成了四个人的工作量。说到这里,还要再插一句,我这个师妹太搞笑了,整理数据那期间,二导问我们准备写什么级别的期刊论文研究生专硕好还是研硕好,我们三个都说,哎呀,老师,我们都很菜,就按正常的写呗,到时候看能写出什么级别的来。当时只有师妹说,老师,我要写SCI,不写SCI的有啥意思。我还要创造属于自己的公式(这是原话)(这里说明下,结构方向的SCI还是有些难度的,因为国内中文期刊最顶级的只是EI,比如土木工程学报)。二导也年轻,没认为他是吹牛。

回到写论文的话题,我应该是写的最快的一个吧,一个半月出了两篇论文(大概6月中旬),二导选了一篇说,写的不错,翻成英文应该可以尝试投投SCI,我又花了大概2-3周的时间翻成了英文给二导看了下。二导又拿出我写的另外一篇说,这个也还行,你要不也改成英文发EI吧,中文EI时间太长,发个国外的快点。这些事情基本上都在7月下旬全改完了。然后就开始了漫漫的论文投稿之路。那篇SCI投的比较艰辛,一开始投了一个英国的期刊,期刊回复:和杂志的主题不太相符。因为是第一次投没什么经验,后来才知道我投的是一个混凝土材料方向比较nb的期刊。后来又投了两个期刊,一个说写的不够本期刊的水平,直接给拒了。另外一个进入了审核阶段。这一拖就到9月了,审核阶段已经是10月份了。那篇EI到没怎么费事,投的第一家期刊就收了,让等审核。

到了2017年10月份,我已经出来找工作了,基本上来说,也还是比较艰辛的,南京上海合肥杭州,长三角满地跑,就想找个离家近的工作。

研究生专硕好还是研硕好

略过我找工作的艰辛不表,说回到论文的事,2017下半年也是算我比较忙的半年,除了找工作,还要抽时间出来写硕士论文,改审稿的SCI和EI,改稿也充满了艰辛,很幸运的是,二导一直是我坚强的后盾,一收到邮件就联系二导,晚上熬夜和二导两个人开动脑筋改论文。这里想感慨一句,能有这样的导师,是我的运气好。说回到论文,后来SCI改了3遍,EI改了一遍,都在2018上半年全部见刊了。基本上从录用到见刊1个月之内。所以,有论文需求的小伙伴,还是尽量投英文,中文EI我见过最长的一篇,从录用到见刊花了1年半的时间。

我的学术生涯到上半年结束了。二导一直极力要我读博,我因为一些个人原因和家庭原因,没有读。我其实在研一的时候是非常想读的,以至于到现在为止我已经工作了,但还是想读。但是对于我来说这只能是一个念想,应该不能实现了。有志读博的小伙伴建议还是考学硕。

在说回到那个SB师妹,和我同一时间(2017年5月)写论文的她,到今天(2018年9月)一篇核心都还没出来,现在已经沦为师兄弟的笑柄了。

哈哈哈,算是把自己的三年时间用流水账的方式记录了下来。最后划划重点。

工程管理转结构很受歧视,如果一定要转,请做好下比土木专业更多苦工的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事先了解硕士论文要写哪些内容,提前准备。

凡是不要先急着吹牛,做人要低调

不要学我师妹一样,做一个SB的人。

我是分隔线,分隔线,分隔线,分隔线,分隔线,分隔线,分隔线,分隔线,分隔线,分隔

以下是2015年4月的原答案

我是今年刚刚结束考研调剂,也是工程管理专业,但是我是男生,不想再走工管方向,所以考的是结构方向。

学硕当然要比专硕好。工程管理的学硕一般叫管理科学与工程(有可能在隶属于土木学院,也有可能属于管理学院,具体要多联系目标学校的老师或者学生咨询)学硕一般是考英语一,数学三,专业课一般为管理学。专硕当然就是建筑与土木工程。这个一般考英语二,数学二,专业课为项目管理。(以上考试科目都是我当时在选学校的时候总结的,你看的学校不一定是考这些,所以考研之前之中都要多了解目标学校的各方面信息。我今年就被坑了,TAT)

下面来说说原因(我目前理解的学硕和专硕上的不同,都是从调剂这个角度来看的。具体后续上学以至后来的工作就等后面的大神来回答了)

万一没考好,或者是今年目标学校的学硕名额比较少分数比较高,还可以联系学校老师看是否可以调剂成专硕。如果是考的专硕,一般不会让你调剂到学硕的。

上面说的是校内调剂。再来说说全国范围内的调剂。

全国调剂因为会涉及到许多许多的学校,所以会导致一个问题,那就是可能统考科目(即英语和数学)不完全相同。目前现在学校调剂大多数是,数学一,数学三可以互相调剂,或者向数学二调剂,反之则不可。同样,英语一可以向英语二调剂,反之也不可。题主可以想一想,如果考的是学硕,你在所有学校里面的相关专业可调剂范围是不是就比考专硕可调剂范围要广的多。

但愿题主不要走到调剂这一步,真的!!!!!

——————题主更新了——————————————————————————————

有工作经验考的应该就是叫工程管理硕士了,这个也不错。

专硕学硕的区别考什么,“学硕”和“专硕”虽一字之差,发展却大不同,研二后悔已经晚了

在学历内卷的时代之下,考研已经成为学生的寄托,为了可以拥有更好的发展,学生会选择通过考研来提升学历。

读研期间学生通过三年精英式的教育后,会在学历和能力方面都得到提升,这也是读研的好处,对以后的就业有优势,可以得到企业的认可,发展空间会更好。

24年的考研初试成绩已经公布,学生都沉浸在自己的喜悦与悲伤当中,有的学生因为成绩好,开始准备复试,有的学生则是因为无望上岸,只能是在就业和二战中纠结。

不止是考研困难,其实读研也是很困难的,这两年考研学费增加,还有的高校将不会再为学生提供宿舍,这在很大程度上面增加了研究生的难处,尤其是寒门学子,他们的经济上面很困难。

学生想要读研的话,就必须要做好万全的准备,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备考专硕学硕的区别考什么,除了要备考期间,还需要选择好自己心仪的学校和专业,以及是选择“学硕”还是“专硕”。

“学硕”和“专硕”虽一字之差,发展却大不同,研二后悔已经晚了

很多学生在进入到大一的时候就做好了规划,在毕业后打算考研,大学4年就开始备考,除了学好大学期间的专业知识之外,还会利用所有的时间为考研做准备。

很多学生在选“专硕”和“学硕”的时候都会特别的纠结,她们一般会找到专业的学哥或者是学姐来寻求经验。

有的学生会选择听取上一届学姐的经验,但是也有的学生本身目标就是特别明确的,可是等到正式上岸后才感觉到后悔。

别看“学硕”和“专硕”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两者之间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学生需要等到详细了解后再报考也不迟。

首先两者的考试难度不同,相比于学硕来说,专硕的难度比较小,学生要是单纯为了以后更加容易就业,那么就选择专硕,难度会少一些,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没有那么高要求;

而学硕的难度就比较高了,无论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是综合能力都是有着更高要求的。

其次学硕的研究生大部分都是以理论为主,导师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而专硕大部分都是培养实践型的人才,增加学生的实践操作,毕业后可以从事更加高级的技术类岗位。

最后就是两者之间的学费差距明显,学硕的学费在8000元左右,对学生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专硕的学费就偏高一些了,像是艺术专业的学费都达到几十万元专硕学硕的区别考什么,“学硕”和“专硕”虽一字之差,发展却大不同,研二后悔已经晚了,普通家庭根本无法承受。

学生在报考之前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考虑是报考学硕还是专硕,这是重点需要考虑的。

专硕和学硕并没有好坏之分,只不过是看学生适合哪一个,先明确自己考研的目的,再看一看自己的学习能力,如果说是单纯想要提升学历,那么可以专硕。

因为从今年开始很多学校将不会为研究生提供宿舍,对普通学生来说,压力会很大,专硕的学费会便宜一些,可以减轻不小的压力。

文末总结

学生不要把考研看成是唯一的出路,那样的话只会限制自己,盲目的跟风,只会导致你失败,对于专业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选择直接就业对自己会更加的有优势,在岗位上面积累经验,发展前景会更好。

话题讨论:你觉得“学硕”和“专硕”区别大吗?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zaizhikaoyan/zhuanshuoxue/159461.html

(0)
上一篇 2024年3月23日 下午8:06
下一篇 2024年3月23日 下午8:0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