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军医大学考研,2020年第四军医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招生专业目录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4.我校除管理学和教育学(教育学报考,须为教育学、医学相关专业,或具有心理专业从业资格,或正规培训经历)专业外,其他专业不接受考生跨一级学科报考,考生报考学术型各专业应与大学本科毕业专业相同或相近,考生报考专业型各领域应与大学本科毕业专业一致。

2020年我校在医学、理学、工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等五个学科门类招收硕士研究生。我校招收硕士研究生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两个类别,其中专业型硕士招生专业为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药学硕士、中药学硕士、护理硕士和心理学硕士,其它专业均只招收学术型。专业型招生计划分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两类,其中非全日制招生计划专业为应用心理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硕士、药学硕士、中药学硕士,非全日制招生计划仅限军队在职干部报考。

一、招生计划

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分为军队计划与教育部计划,教育部招生计划总数及具体分专业计划待正式下达后另行通知。

二、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志愿献身军队国防卫生事业或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身体健康,符合《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的要求。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或军队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第四军医大学考研,并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或军队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录取当年8月3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大学本科结业人员,均可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但必须具备以下要求:①修完本专业大学本科10门主干课程,并提交进修院校教务部门开具的成绩单;②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③报考专业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④复试加试两门业务课;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4.我校除管理学和教育学(教育学报考,须为教育学、医学相关专业,或具有心理专业从业资格,或正规培训经历)专业外,其他专业不接受考生跨一级学科报考,考生报考学术型各专业应与大学本科毕业专业相同或相近,考生报考专业型各领域应与大学本科毕业专业一致。教育部计划招生专业仅限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含专业学位)、口腔医学(含专业学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含专业学位)、药学(含专业学位)、中药学(含专业学位)、特种医学、护理学(含专业学位)、心理学(含专业学位)和公共管理。具体报考要求请务必与我校研究生院招生培养处联系咨询。

5.2020年我校将接收非入伍推免生和国防生推免生,欢迎广大考生踊跃报考,具体报考要求,请见我校《2020年推免生接收章程》。

6.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三、报名办法

1.网上报名: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网上报名时间为2019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19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教育网址:,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陕西省教育考试院、以及我校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2.现场确认:以网上公告为准,具体步骤是:

(1)报名考试点审核考生有效身份证件及证明材料;

(2)考生现场照相;

(3)打印报考信息清单;

(4)考生对报考信息清单签字确认;

考生现场确认应当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应届本科毕业生须持教育部学信网学籍认证报告;应届本科毕业国防生须持教育部学信网学籍认证报告和国防生选培办同意报考证明;军队在职干部须经师(旅)级单位推荐、军级单位政治部审批、军区级单位政治部干部部门核准、政治工作部干部局备案后,持制式报考审批推荐表。委任制文职人员按在职干部同等对待,且纳入军人研究生招生范围;同等学力报考人员须持我校要求提交的相关材料。

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在规定时间内到报考点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所有考生均应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学校将在复试时将对考生学历证书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审查,对弄虚作假、不符合教育部和军队报考相关规定者,将取消复试资格。

3.未尽事宜详见我校报名点通知。

第四军医大学考研

四、考试

1.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2.初试时间:2019年12月21~22日。

3.初试科目:医学(含专业型和学术型)和教育学两个学科门类考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和专业综合三门,各科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满分为100分,专业综合满分为300分。其他学科门类考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两门业务课,共四门,各科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满分为100分,两门业务课满分分别为150分。初试科目总分共500分。

4.复试及录取:根据国家和军队政策、招生计划及考生初试成绩确定复试分数线和复试名单,实行差额复试。经复试合格后,严格按照我校招生指标与成绩录取。复试内容为:①资格审核;②笔试考核;③体格检查和心理检测;④学科考核(含专业课笔试、综合素质面试、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⑤调剂。

5.部分初试科目说明

我校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数学一、数学三由国家教育部统一组织命题,其他综合科目考试由学校自命题。所有自命题考试范围如下:

(1)护理综合(考试科目代码308):包含护理学导论、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

(2)药学综合(考试科目代码349):包含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药事管理学。

(3)中药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科目代码350):包含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学。

(4)口腔综合(考试科目代码352):包含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内科学、正畸学。

(5)卫生综合(考试科目代码353):包含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毒理学。

(6)生物综合(考试科目代码611):包含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

(7)药学基础综合(考试科目代码613):包含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

五、其它

1.我校招生计划及专业最终以教育部和军队主管部门下达的2020年研究生招生计划及专业为准,考生在报考前请咨询研究生院招生培养处,复试后将根据下达的计划以及各专业上线生源情况对录取类别进行调整。

2.2020年我校将继续暂停接收地方入伍硕士研究生,但将继续招收非入伍地方硕士研究生。

3.我校临床医学、口腔临床医学、护理学专业学位以临床技能培养为主,学制为3年,学生入校后即开始为期33个月的临床通科和专科轮转第四军医大学考研,2020年第四军医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招生专业目录,毕业前必须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因此,请考生在报考时根据个人志愿选择报考学术型还是专业型,最终录取类型以个人志愿、导师考核结果、初复试成绩并结合2020年我校招生计划综合衡量确定。

4.交叉学科和可跨学科授予学位的专业,按入学考试时报考的学科专业代码对应的学科门类录取和授予学位。

5.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并及时与我校联系咨询,填写个人信息务必准确、详实。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或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造成后续不能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6.为进一步促进优秀人才培养,我校设立研究生奖、助学金,每学年评定一次,具体要求请参见我校奖助学金管理办法。

7.根据陕西省物价局、陕西省财政厅、陕西省教育厅《关于我省研究生教育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陕价行发〔2014〕68号)精神,我校教育部计划中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学年8000元(三年共计2.4万元),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学年12000元(三年共计3.6万元),学员在校期间住宿费按照相关标准执行。

8.报考研究生的现役军人,参加复试时须提交师(旅)级以上单位出具的最近一次体能考核达标证明。

详细内容查询,请访问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研究生院网站:

单位代码:91030

单位名称: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邮政编码:

考研调剂研究所,南京医科大学2023年接收硕士调剂生的通知(4月23日更新)

各位考生:

按照我校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进程,根据第一批复试录取结果和招生计划调整,结合学科建设与学位点发展的需要,我校部分专业拟接收调剂申请,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剂工作方案

请考生填报调剂志愿前,仔细阅读《南京医科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工作方案》。(详见附件)

二、复试基本分数线

1.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复试分数线

专业名称

学位类型

复试分数线

临床医学

学术学位1002

总分305,英语50

专业学位1051

总分310,英语50

口腔医学

学术学位1003

总分305考研调剂研究所,英语50

专业学位1052

总分310,英语50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学术学位1004

总分310,英语50

专业学位1053

总分310,英语50

说明:

1)思想政治理论和业务课执行A类考生国家线。

2)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学术学位按A类考生国家线复试和调剂。

3)口腔基础医学()按A类考生国家线复试和调剂。

4)调入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考生初试成绩应达我校复试分数线。

2.除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以外其他各专业:执行A类考生国家线复试和调剂。

三、拟接收调剂专业

1.非临床医学专业:

我校将于4月5日起根据我校第一批复试录取结果陆续公布拟接收调剂专业信息,进行分批次复试。

南京医科大学2023年非临床医学专业调剂缺额信息表(4月5日更新).pdf

南京医科大学2023年部分非临床医学专业调剂缺额信息表(4月11日更新).pdf

南京医科大学2023年部分非临床医学专业调剂缺额信息表(4月13日更新).pdf

南京医科大学2023年部分非临床医学专业调剂缺额信息表(4月17日更新).pdf

南京医科大学2023年部分非临床医学专业调剂缺额信息表(4月18日更新).pdf

南京医科大学2023年非临床医学专业调剂缺额信息表(4月22日更新).pdf

南京医科大学2023年非临床医学专业调剂缺额信息表(4月23日更新).pdf

2.临床医学专业:

我校临床医学缺额专业将于4月6日起陆续公布拟接收调剂专业信息,进行分批次复试。

南京医科大学2023年临床医学专业调剂缺额信息表(4月6日更新).pdf

南京医科大学2023年临床医学专业调剂缺额信息表(4月13日更新).pdf

南京医科大学2023年临床医学专业调剂缺额信息表(4月18日更新).pdf

南京医科大学2023年临床医学专业调剂缺额信息表(4月22日更新).pdf

3.所有拟接收调剂专业(含三级学科)均以我校研招网公布为准。部分拟接收调剂专业在教育部调剂系统中有备注“特殊说明”。

4.我校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无调剂缺额。

四、调剂工作安排及说明

1.教育部调剂系统开放安排:

(1)非临床医学专业:

系统开放时间:2023年4月6日00:00起分批次进行;

开放持续时间:不低于12小时;

考生调剂志愿锁定时间:1小时。

(2)临床医学专业(不区分院系所):

系统开放时间:2023年4月7日00:00起分批次进行;

开放持续时间:不低于12小时;

考生调剂志愿锁定时间:1小时。

2.进入一志愿及校内调整阶段复试但复试不合格的考生,不得再次申请原专业/原研究方向调剂志愿。

3.每位调剂考生只能选报我校一个专业志愿,专业有研究方向的必须选择研究方向,多报专业志愿或不选择研究方向均视为无效报名。

4.在教育部调剂系统开放填报期间,达到调剂志愿锁定时间1小时后,考生可自行修改填报或继续保持原志愿。我校将于教育部调剂系统志愿填报关闭后再统一查看考生调剂志愿,并剔除无效报名志愿。

5.拟申请调剂考生只需网上填报志愿,无须寄送纸质材料。

6.我校将通过教育部调剂系统分批发出复试通知。复试通知一般于调剂专业关闭后24~48小时内发布。调剂考生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以考生收到复试通知内具体要求为准)进行网上确认复试操作;否则将取消调剂复试资格。在此期间,如考生调剂志愿发生变化,其原填报志愿视为无效报名。

7.我校调剂复试原则上实施现场复试。对调剂考生的资格审查、复试及体检参照我校2023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公告相关内容执行。

8.每批次调剂未能完成的缺额专业,将继续通过教育部调剂系统发布,接收考生的网上填报考研调剂研究所,南京医科大学2023年接收硕士调剂生的通知(4月23日更新),并于4月底前进行分批复试。

附件:

南京医科大学2023年调剂工作方案.pdf

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2023年4月5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zaizhikaoyan/tiaoji/160019.html

(0)
上一篇 2024年3月25日 下午6:07
下一篇 2024年3月25日 下午6:0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