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硕士培训,“导—研—行一思”教师培训模式创新与实践——记内江师范学院国培计划项目培训模式的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该团队是内江师范学院承担四川省中小学数学教师培训和“国培计划”培训任务的主要师资资源,其中三级教授4人,副教授2人,硕士生导师4人,博士2人。

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由教育部、财政部2010年全面实施,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实施“国培计划”是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对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内江师范学院从2010年开始承接国培项目至今已有10年了,培训团队始终坚守教育初心,恪守师范情怀,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和反思培训成效,不断完善和创新培训模式,助力农村教师教师专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成效。

依托教育理论,结合多年的教师培训工作经验,国培项目首席专家赵思林教授等于2012年构建了“导—研—行”教师培训模式。该培训模式是通过培训专家的“导”、参培教师的“研”和“行”(实践)等培训活动,完成培训任务、实现培训目标的一种培训形式。

“国培计划(2015)”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和新要求。面对新变化和新要求,内江师范学院在2015年至今的培训实施过程中,创新了培训模式,将“导一研一行”的培训模式发展为“导一研一行一思”模式。新培训模式中的“思”包括指导学员在“导中思”“研中思”“行中思”,这里的“思”是指培训者(即培训团队的学员)对培训需求、培训调研、培训设计、培训方案、培训课程、培训形式、培训活动、培训成果、培训宣传等的深度思考以及对培训工作的全面性的反思。在“导一研一行一思”培训模式的指导下,各学科延伸出各具特色的培训模式。如物理学科在实践中形成了以同一课题为中心,以理论讲座引领—课堂展示示范-互动研讨反思-精彩点评提升的LPDC培训模式,并将该模式贯穿在“集中研修”“影子跟岗”“送教下乡”等培训环节中。英语学科以“送教下乡”和“教师工作坊”为抓手,建立“PDRS参与式培训模式”,即引出问题:遴选第一阶段优秀“送教下乡”和“教师工作坊”学员展示案例,通过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和思考来引出问题。问题探究:对引出的问题开展基于案例的探究并布置任务:第二阶段教案提升、送教方案和教师工作坊培训方案设计提升,形成材料;角色扮演:专家和每位学员就第一阶段优秀学员案例进行点评、提供反馈和建议;讨论交流:引导学员组内和组间讨论交流,获得认识和反思。此外,在培训模式、培训方式、培训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成效,生成了一些特色资源,对基础教育具有较好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一、“导—研—行一思”教师培训模式的理论依据

教师培训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在充分尊重成人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应遵循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可以借鉴一些经典教育理论,比如杜威的“从做中学”、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论。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从心理学、教育学和实用主义哲学等角度,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等著名教育观点。他又以这些教育观点为基础,提出“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杜威认为,“从做中学”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我们认为,教师培训应贯彻“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要强调从教师的现实教学经验出发,突出培训过程就是“做”的过程。

中国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他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他看来,“教学做合一”的含义是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我们在教师培训活动中,大力倡导参培教师的“做”与“行”,包括教师的教学实践、教研实践、教改实践、教学反思、说课评课、借班上课等。

目前,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主要有:学科导向的教师培训模式(以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培训为主),基于问题和问题解决的教师培训模式(问题驱动式培训),参与式教师培训模式(学员直接与专家对话、借班上课等),体验式教师培训模式(观摩、考察),行动研究式教师培训模式(“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基于网络的教师培训模式(含远程指导)等。许多培训机构和培训者将实践需要作为教师培训的核心价值取向。这些培训模式与“教师培训的实践取向”对我们构建的“导—研—行”教师培训模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内江师范学院培训团队结合多年数学教师培训工作经验,根据杜威的“从做中学”、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论,结合《教师培训课程标准》,借鉴一些成熟的培训模式,构建了“导—研—行一思”教师培训模式。

二、“导—研—行一思”教师培训模式的含义及内容

“导”的基本字义有三:一是指引,带领:领导,引导,导师;二是传引,传向;三是启发:开导,教导。其中导师源于佛教语,是导引众生入于佛道者的通称,现指引路人和在政治、思想、学术或某种知识上的指导者。本模式所说的“导”,有引导、指导、教导、导师、启发、开导等意。“导”主要是指培训专家对参培教师的引导、指导、辅导、启发等。具体包括高校学科教育专家从教育理论方面的引导与教导,中小学一线专家教学观摩课的示范与引领,培训团队中的导师对参培教师在课题研究及论文写作方面的指导与辅导,参培教师返回原单位后对青年教师的指导与培养等。

“研”的基本字义有二:一是细磨,碾:研磨;二是深入的探求:研究;钻研。“研”主要是指参培教师参加的讨论、研讨和研究。包括在培训课堂上直接与理论专家的对话与研讨,在教学观摩课后的说课与讨论,对原先教学设计的反思与改良,教育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等。

“行”是指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行动和践行,践行即实践或实行。包括选择部分教育教学理论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开展新的教学模式的实验,教育教学经验的提升与总结,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等。

“思”包括指导学员在“导中思”“研中思”“行中思”,这里的“思”是指培训者(即培训团队的学员)对培训需求、培训调研、培训设计、培训方案、培训课程、培训形式、培训活动、培训成果、培训宣传等的深度思考以及对培训工作的全面性的反思。

查有梁先生认为,“模式是理论与应用的中介。”对于理论和实践而言,模式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教师培训模式必须体现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尤其要凸显教师的实践与参与。林森认为,培训模式是培训理念、培训课程及管理诸要素的功能作用的具体化数学硕士培训,“导—研—行一思”教师培训模式创新与实践——记内江师范学院国培计划项目培训模式的,是完成培训任务、实现培训目标的载体。教师培训的实质是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要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就必须了解培训的需求,明确培训的主题,充实培训的内容,创新培训的模式。教师培训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和《教师培训课程标准》指导下,在教师培训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系统化、简约化的培训活动的结构、程序和方法。教师培训模式包括组织优质培训资源、选择恰当培训方式、精心设计培训活动、形成结构化的培训机制等。“导—研—行一思”教师培训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论和培训理论指导下,依据《教师培训课程标准》,通过培训专家的“导”、参培教师的“研”和“行”(实践)等培训活动,完成培训任务、实现培训目标的一种培训形式。“导—研—行一思”。

在培训实践中,“导—研—行一思”教师培训模式既可以拆分为四个相对独立的模式,即“导”的培训模式、“研”的培训模式、“行”的培训模式和“思”的培训模式,又可以将这四个相对独立的模式合为一个整体即“导—研—行一思”教师培训模式。“导”的内容包括理论提升、观摩引领、科研指导、返校示范、全程反思等。“研”的内容包括直接对话、说课研讨、教学设计、实验研究、教学反思、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行”的内容包括理论运用、教学实验、成果提炼、引领示范等。是关键,“思”是内化(深化)。“导”为“研”提供理论储备,为“行”提供行动指南,为“思”提供示范和案例;“研”为“导”提供新的理论(如教学模式、培训模式),为“行”提供操作方法,为“思”提供成果;“行”为“导”提供检验平台,为“研”提供问题素材,为“思”提供典型案例;“思”是内化(深化)“导”“研”“行”的必要环节,“思”包括培训之前的初步思考(预想),培训过程中的思维,培训之后的反思。“研”是连接“导”与“行”的中介和桥梁。“思”是“导”“研”“行”的内化与升华。

三、“导—研—行一思”教师培训模式的特点

“导—研—行一思”教师培训模式具有以下特点:引领性与示范性,分析性与探究性,操作性与实践性,反思性与理论性等。

“导”突出引领性与示范性。“导”主要是指培训专家对参培教师的引导、指导、辅导、启发等。参培教师非常需要专业引领,非常喜欢听具有震撼力的教学观摩(示范)课。赵思林教授曾对四川省21个地市州的92位农村初中数学省级骨干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多数一线教师都需要“专业引领”。“专业引领”的内容包括教育理念的提升、课题研究的指导、观摩课的示范等。

“研”突出分析性与探究性。“研”主要是指骨干教师参加的讨论、分析、研讨和探究等。四川省提出了“省级骨干教师实现两个飞跃——从实践到理论的飞跃,从骨干教师到学科专家型教师的飞跃”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提高骨干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因此,我们在骨干教师培训时突出了一个“研”字。教研活动是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重要形式。 因此,“研”也包括教师在组织或参与教研活动时的分析、研讨、探讨、探究等。

“行”突出操作性与实践性。“行”主要是指骨干教师(或培训者)在培训后的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实践。为增强学员进行数学教学改革的操作性,我们在一些培训班都推介了“导学讲评(简称DJP)”、“研究性教学‘四点一心’”教学模式与教学观摩,不少学员返回学校后着手实验并取得较好效果。我们结合培训后的远程跟踪指导,要求参培教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

“思”是突出反思性与理论性。反思是开发元认知的重要方法,“导”“研”“行”的深化与升华。“思”是学员从教学实践经验上升到数学教学理论的桥梁,是学员实现从数学骨干教师上升到学科培训专家的必经之路。

四、“导—研—行一思”教师培训模式的实践及效果(以数学学科为例)

1、2008—2014年培训效果

据不完全统计,在培训的806位骨干教师中,晋升中高职称的有100余人,职务升任校长或副校长或学校中层干部的有200余人,1人被评为中学数学特级教师,2人推荐为省级名师,100余人成为市县级学科带头人,20余人获得了优秀校长称号,3人获得“知名教师”称号,3人取得了硕士学位,200余人获得优秀教师称号(其中3人为全国优秀教师),100余人获得优秀班主任称号等。每位骨干教师返回学校后主持或主研教育科研课题1项,其中主持或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被人大复印全文转载2篇。

2、2015—2019年培训效果

通过系统化的、针对性的培训和实践,国培学员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涌现出了一批辐射区县乡的优秀种子学员,生成了一些研修成果,为教师职前职后培训形成了“模子”(培训模式和培训形式)数学硕士培训,探索了“路子”,更重要的是打造了两支用得上、干得好的“种子”,即高校培训团队和国培学员团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实现职前职后一体化。重视培训学员与师范类专业学生的一体化培养。如数学学科将国培学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安排参与师范类学生试讲,与导师组中的试讲指导教师(高校教师)一起,组成“双导师”,指导本科学生试讲工作;组织试讲指导教师,到威远县、隆昌县等参与送教下乡培训活动(包括教学观摩、评课、研课、磨课等)。语文学科建立了高质量学术梯队语文教研群,形成了高质量的学术梯队,形成名师指导国培学员,国培学员指导师范生的三级交流机制。化学学科在总结提升阶段,一安排大三师范生参与国培学员的成果展示与经验交流课堂,二是国培学员参与师范生试讲点评和指导工作,三是对试讲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让高校教师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培学员走进高校课堂的形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实现国培学员、试讲指导教师与师范生的一体化培养。

二是形成模子、探索路子。在培训模式指导下,项目县结合县域特点在不同环节大胆创新,形成了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培训模式。如开江县送教下乡的“三对五环节”模式,即根据我校集中研修所学的送教下乡流程设计,结合县域特点形成了:问题诊断—课例示范—研课磨课—成果展示—总结提升的五环节模式,三队是指教师培训团队、培训点学校团队和送教下乡项目团队;“影子跟岗四关五点”模式,其中“四关”是心理关、能力关、数量关和质量关;“五点”是影子跟岗的具体操作方式,即找准跟岗的切入点、练习点、示范点、发展点和成长点。渠县以“三年级习作教学难”为工作坊主题,国培学员担任坊主,采用了“课例+探讨+总结+实践”的研究方法,按照现状调查—确立课题——拟定方案——实施方案——成果提炼——实践应用的研究流程,形成了三模六步习作课堂教学方法和习作课堂教学引导五法。

三是涌现出一批优秀种子。国培学员教育理念得到更新、专业知识得到提升。在集中或网络研修学到了新理念、新知识,优质学校、名优教师的先进思维、先进经验,加深了体会和认识。学员的专业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四是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有了新的较大提升。学员基本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够独立或与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合作开发本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并运用于教学实践,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研究能力得到提升。如数学学科重视学员的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提炼,鼓励并指导学员做教学设计、撰写教研论文,形成专家团队指导国培学员,国培学员指导学生的学习共同体。赵思林教授组织培训团队教师编辑出版数学国培学员教学研究成果《数学教学探索与研究》、《初中数学教学研究与微课教学设计》、《高中数学教学研究与案例》、《中学数学研究性教学与案例》、《初中数学教学研究与案例分析》、《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与案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与案例研究》、《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与案例分析》、《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培训成果(书籍)9部,其出版书籍的数量为全国罕见。部分学员在培训期间参加比赛获奖、职称职务得到晋升、信息技术能力得到提升等,为农村学校培养一批推进课程改革、教学研究,开展教师培训的带头人,发挥培训者在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3、学科培训团队的形成

内江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国培计划”项目首席专家赵思林教授于2012、2013年被四川省“国培计划”项目办评为优秀首席专家。2010年以来,发表数学教育教学论文15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26篇(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7篇),人大复印词条索引56篇,出版个人学术专著6部(其中4部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赵思林教授组织培训团队教师编辑出版数学国培学员成果(书籍)9部。

内江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多次承办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和“国培计划”项目,已形成了具有较强实力和鲜明特色的数学教育教学团队,该团队已成为内江师范学院重点建设团队。该团队是内江师范学院承担四川省中小学数学教师培训和“国培计划”培训任务的主要师资资源,其中三级教授4人,副教授2人,硕士生导师4人,博士2人。近几年来,该团队教师运用“导—研—行一思”教师培训模式开展培训工作,提高了培训效率,并促进了团队教师的专业发展,团队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显著提高,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至2019年,培训团队出版学术专著14部,参编教材10余部(含“十一五”规划国家级教材1部),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50余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6篇,培训团队中2人晋升为教授、2人晋升为副教授。

五、结束语

教师培训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以及西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政府职能部门、培训机构和培训教师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培训目标的多层次性、对象的差异性、内容的复杂性、时间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培训模式的多样性。教师培训应树立高效培训的理念。高效的培训应体现“师生共作”的交互式的双向交流的培训理念。因此,“导—研—行一思”教师培训模式是动态的,应不断完善、不断发展、不断修正。

南京考研数学辅导班,南京理工大学能动专业22届考研经验

我是21届的考研学长,以初试专业课第四的成绩上岸,现受到二哥考研的邀请,与22届考研的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这一年来的学习经验,同时也感谢二哥考研,在二哥考研的帮助下取得了这样突出的成绩。

最近这几年来考研人数激增,尤其从2020年以来,在疫情的影响下,考研人数更是突飞猛进,同时各大高校也进行了大幅度的扩招,而南京理工大学再加上2020年开创了江阴校区,因此招生人数翻了几番,单能源动力方向就由原来的20人左右增长到现在的70多人,其他方向的招生人数都相应增长。相对于考研人数增长的幅度,招生人数的增长幅度要大得多。并且南京理工大学作为一所国家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院校,地处南京中心,是很值得报考的。

一、能动学院历年录取人数

二、初试专业课教材

三、初试经验:

数学:数学是考研初试中最重要的一门课,数学的复习是重中之重,在前期,应当将复习的重心放在数学上。我是去年3月份开始准备的数学,由于当初上高数课时听得不够认真,并且时间也已经过去了好久,所以数学基本上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因此数学的学习可以说是完全零基础。一轮复习大家可以看一些零基础的视频,并且把笔记做好,相应的题目一定要跟着做,对于市面上的几大考研数学名师团队,每一个实力都很强,大家可以放心跟,学好学不好最主要的原因是自己。一轮复习大概在7月份就应该结束。二轮复习应当巩固一轮的知识点,同时掌握做题的技巧,并且做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题目来提高自己,市面上的提高课程也很多南京考研数学辅导班,可以看提高课程,但一定要多做题目,二轮复习在10月份就应该结束了,剩下的时间就去做真题,也就是三轮复习。除了最近20年的真题要做,还要做市面上的模拟题。从2021年以来,数学大纲的变动很大,选择填空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因此,数学最重要的就是计算能力和精确度。

英语:英语是最需要长期坚持的一科,从你开始准备初试的那一天开始到初试结束南京考研数学辅导班,南京理工大学能动专业22届考研经验,都需要学习英语,英语最主要的就是背单词。在五月份之前,主要是打基础,疯狂背单词,同时语法不好的同学需要学习语法,到五月份时,考研的单词至少应该已经背过1-2遍,这时就可以刷真题,刷真题时也不能忘记背单词,尤其是英语比较差的同学。对于真题,一定要把每一篇文章都搞懂,每个不认识的单词都记在本子上去背,每个长难句都要分解透彻。

政治:政治是考研中最简单的一科,并且也是最拉不开分的一科,政治的学习可以晚一点,我是9月份才开始的,一定要多刷选择题,大题背肖四肖八即可。政治上花费的时间也是最少的,一般每天两个小时足够了,到考研前10天,可以每天多花一些时间背肖四。

专业课:一般来说能动的专业课是最容易拿高分的,但是南理的专业课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我去年果断去淘宝上买了二哥考研的辅导班,全程跟着二哥考研来走的,二哥家的资料做的很系统,讲义真题都有,而且还提供答疑服务,课程讲解也很细致,我能取得那么好的成绩有一半的功劳都是二哥的,因此也是我比较推荐的。

最后希望22届考研的学弟学妹们能够考出满意的分数,上自己中意的院校,加油。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zaizhikaoyan/shuxue/162041.html

(0)
上一篇 2024年4月10日 下午8:02
下一篇 2024年4月10日 下午8:0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