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研备考书,教育学考研经验谈 | 备考5个月!跨考高分学姐教你高效复习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在备考之初,最好先设定一个总的目标分数,使接下来的复习过程更有针对性。总的目标分数设定好,再根据自己的强弱项,设定政治、英语、专业课每一门的成绩,然后再细化到,每一门的每一种题型,大概要得多少分,这样,在后面复习、做题的过程中,才更有目的性。备考的资料是欣途的高分笔记+线上强化课程。

欣相遇途相伴

本文为欣途教育2020南京师范大学专硕心理健康教育君君学姐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从我2019年7月中辞职开始全心复习,到12月22日考研最终落幕,5个多月的努力与煎熬,真的只有经历过才懂得,幸运的是我的付出有了不错的回报:初试成绩385,政治—68,英语—68,333教育综合—116,专业课二—133。

我本科专业是国际经济与贸易,考研的目标专业是某211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非全日制),是一个跨专业的大龄考生(30+)。当时选择这个专业,一是自己平时对心理学很感兴趣,想要学习更多专业的知识,二是因为这个专业是非全日制,课程都安排在周末,可以工作学习两不误。所以,如果有小伙伴想一边工作一边读研的,不妨来看看我的备考经历吧,或许对你会有所帮助~

备考初期

学校和专业的确定就不多说了,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所在选择即可;参考书一般也可以在目标院校的官网查询到,也不赘述了。这里我想强调一个在备考前,容易被忽略的点—-目标分数的设定。

在备考之初,最好先设定一个总的目标分数,使接下来的复习过程更有针对性。这个目标分数可以参照目标专业历年进复试同学的成绩,如果你想名列前茅,那分数就向前一、二名看齐。总的目标分数设定好,再根据自己的强弱项,设定政治、英语、专业课每一门的成绩,然后再细化到,每一门的每一种题型,大概要得多少分教育学考研备考书,教育学考研经验谈 | 备考5个月!跨考高分学姐教你高效复习,这样,在后面复习、做题的过程中,才更有目的性。

备考过程

政治

1. 学习方法

(1)选择题是政治中拉分的关键,尤其是多选题。我采取的是视频课+练习题的方式。

视频课用的是徐涛老师的强化班和冲刺班。因为政治复习起来很枯燥,书上都是长篇的理论和史实,如果自己看易走神、效率低,所以在做题之前,我先把徐涛的视频以1.5~2倍速的方式看一遍,配合着做一些笔记。

习题用的是肖秀荣老师的精讲精练+1000题,以及必备的肖四和肖八。听完视频课,就可以拿精讲精练和1000题练手了,第一遍做的时候,有的章节可能会错很多,这是正常现象,这里我建议小伙伴们可以统计一下自己每一章节的正确率,这样就能很直观地看出哪些是薄弱章节了。

(2)主观题我只背了肖四,但由于肖四的答案都是大段大段的,自己整理背诵框架非常耗时(去年的肖四是12月6日才发货的,离考试只有半个月时间了),所以小伙伴们可以去B站搜索背肖四的框架图,届时会有很多热心的up主分享,我们可以把框架调整成方便自己记忆的顺序,再把肖四的内容填充进去,最后反复背诵。

2. 时间安排

9月–11月:主攻选择题

12月:背肖四

英语

我平时英语还不错,但这次在作文花的时间太多(1小时多),导致完形填空来不及做,最后匆忙全选了C,所以小伙伴们一定要吸取我的教训,多动手写作文,不能只贪图背诵模板。下面还是分几点来讲:

1.学习方法

(1)背单词:单词是最基础的,可以用考研帮app,全程背2-3遍,这个app里面可以设定背诵的时间区间,例如50天背完5000个单词,然后每天按照系统规定的数量背诵,不懂的标注一下,系统会自动汇总。

(2)长难句:可以关注何凯文老师的微信,他几乎每天都有长难句的练习和讲解,这对于在长难句方面比较薄弱的小伙伴很有帮助。

(3)真题:我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使用方法是掐时间模拟考试(去除作文部分)。这样的好处是:一来对可以模拟在考试时的情形,给自己一种紧迫感;二来可以根据自己的强弱项,调整做题的顺序,不断找出“性价比”最高的做题顺序。真题里的重点是阅读,做的时候每篇要掐好时间,平时养成习惯,这样考试时就会心中有数了,比如英语考试的时间是180分钟,总分是100分,那么一篇阅读(10分)的时间大概在18-20分钟,当然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

(4)作文:作文可以去网上搜各种模板进行背诵或者买相应的书籍,但最主要的是:一定要自己动手写。可以写真题考过的,也可以写各个老师给出的话题,写到自己觉得,看到这个题目,我就知道要用什么样的模板、要从哪几个方面循序渐进地阐述我的观点才行,然后发到批改网app上,进行打分和纠错。我当时因为盲目自信,光背了模板,练习得很少,导致占用了完型的时间来写作文。

2.时间安排

9月前:英语单词+长难句练习

9月–11月中:单词+真题模拟

11月中—考前:作文

333教育综合

专业课一

7月中—9月前:吃透教材

备考的资料是欣途的高分笔记+线上强化课程。因为我系统复习开始得比较晚,所以就从强化阶段的视频开始看了,准备的早的小伙伴,可以从基础课程开始。

这一阶段最主要的就是理解知识点,因为后面的背诵,都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遇到不懂的知识点,可以翻回参考书,或者向学长学姐们寻求帮助。

教原的理论性偏强,逻辑系统很明确,知识点是层层扩展开的;教心有些知识点很抽象,但可以结合实际生活的例子来理解,其实非常有意思;中教史和外教史史实的知识较多,可以结合时代背景记忆。不同的课程,要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9月—10月中:第一轮背诵

我背书的进度比较慢,所以第一轮花了50天左右的时间。

背第一遍是非常痛苦的,很容易自我怀疑,常常发现早上背的知识点,晚上再回忆时,有些就想不起来了;或者上周刚背的知识点这周就不记得了。但是,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是符合人的记忆规律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反复,比如早上背诵的知识,晚上睡觉前回忆一遍,第二天早上回忆一遍,一周过去再回忆一遍,反复进行记忆。

这里有几个小的建议,小伙伴们可以参考:

(1)第一遍背诵的时候,实在不明白的地方,先标注出来跳过去,不要死磕。教心里面有个原理叫做“倒摄促进”,即后面学习的知识,对理解前面的知识有帮助的作用,所以,或许在背后面哪个知识点的时候,前面那个知识点你忽然就理解了呢?

(2)一天可以背诵两门课程,一门难的+一门简单的。比如教原和中教史放在一天背,教心和外教史放在第二天,这样交叉开来,防止只背难的一门导致心态崩溃。

10月中—11月中:冲刺课+第二轮背诵

这一阶段就是结合冲刺课程的重难点,进行第二轮背诵了。

第二轮我采取的是框架式的背诵方法,这里的框架,不只是每一章内容的架构,也包括各种题型的答题思路和要点。我买了十几张2K大小的纸,按照学姐讲的各种题型的答题思路和自己的理解,在每一章大框架的基础上,按照每个知识点可能会考到的题型,重新构建自己的框架,整理出来贴在墙上(小伙伴们也可以选择装订起来),背的时候先背大框架,再把框架里的内容,按照常考的题型,一题一题地背下来。这里面还可以将历年真题的题型、年份标注出来,这样背完第二遍,相当于把历年真题也背了一遍。

这一阶段的重点,不仅在于知识点内容的记忆,更重要的是要形成自己的思维框架。这样,考试的时候答题就会既有条理,又不容易遗漏要点。

11月中—考前:第三、四轮背诵 &查漏补缺

这个阶段,还是对照之前整理的框架图背诵。

一看就会、能直接反映出要答哪些要点和哪些内容的,直接用铅笔划勾跳过;不熟悉的知识点,反复记忆;实在记不住的,标重点符号。

越临近考试,压力也越大了,所以框架图在这个阶段的作用,是帮助小伙伴们树立信心的。当你看到自己框架图上,有那么多打钩的地方时,就不会因为盲目缺乏自信而感到焦虑了。

专业课二

为了方便后期背诵,我按照学姐的建议,把上课讲解的所有重难点教育学考研备考书,重新整理出来,一章章,一节节,一字字,自己码,这点非常重要,这其实就是你专业课二的“高分笔记”了,当一本300多页的书,被整理到只有70页左右的时候,无论是视觉上还是心理上,都会觉得轻松许多了。

关于专业课二的背诵,方法可以参考专业课一,形式上仍然采用框架式背诵,整个备考过程也要背诵3-4遍。历年真题也是需要标注在框架之中,在背诵框架时一并背诵了。

关于专业课二,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两本指定参考书中,章节开始的关键词、本章目标和章节之后的习题,一定要思考,因为它们很有可能出现在真题中。

教育学考研备考书,考研学霸年度规划 || 教育学备考必知的一些事!

目录

一、教育学考研适合什么样的人?

二、教育学考研都考哪些科目?

三、教育学考研参考书目推荐

四、教育学各专业的院校排名

五、教育学考研年度规划

教育学考研适合什么样的人?

1.对教育学单纯热爱,想考博并且做研究在大学做老师。

2.本科有专业或者特长(比如本人的特长就是英语),本科已经是中文专业,去读个课程与教学论语文,好进到师范的圈子,以后教中文这类。

3.想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当辅导员。职业学校导员,大学导员并且往上发展为领导,或者想进教育局之类的部门做公务员。

4.各种原因只要读研就行,比如他女朋友在这个学校而且这个学校教育学好考,就业的事以后再说。

教育学考研都考哪些科目?

教育学考研分为学硕和专硕,学硕通常被称为教育学硕士,专硕通常被称为教育硕士。

教育学考研科目:

学硕考试科目:

1、统考院校:政治一,英语一,311教育学基础综合(总分300分),一般统考代码是311,自主命题代码不同。

2、非统考院校:政治一,英语一,自主命题院校科目,(总分300分,例如:北师大740,首师大774,西南大学666,东北师范大学634等)

专硕考试科目:

1、政治一

2、英语二

3、专业课一教育基础综合333(总分150分)

4、教育学专硕专业课二(总分150分,专业课二有教育管理学,教育心理学,学科基础等,根据自己报考的专业的不同教育学考研备考书,考研学霸年度规划 || 教育学备考必知的一些事!,考试科目不同)

专硕的专业大方向其实可以分为三类:学科教学(直接参与教学的方向,报考时最好是本科就是相关专业的,即有所谓的学科背景,这样一般认为可以有利于后期复试)、教育管理(一般要求有教育管理等管理类相关工作经验,且要求两年以上),余下的最后一类是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这一类专硕方向可以跨专业报考,但是去年有极少院校对于这类专业也出现要求,建议考生报考时候注意。

教育学考研参考书目推荐

对于参考书目:

教育学学硕统考311的参考书目:

1、《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

2、《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王道俊、郭文安

3、《当代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刘儒德、陈琦

4、《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孙培青

5、《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吴式颖

6、《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裴娣娜

教育学专硕333的参考书目:

1、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2、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

5、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6、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首师大专硕333参考书目:

1、《教育学基础》十二校联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2、《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3、《教育研究导论》宁虹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威廉·威尔斯曼著,袁振国主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育学各专业的院校排名

教育学原理

课程与教学论

教育史

比较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成人教育学

职业技术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20教育学考研全年规划

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主动选择人生路,有疑问可以多和图图交流哦~

2月底之前 导学阶段

本阶段,主要是收集信息,选择目标院校,专业方向,规划整体复习计划。除了学霸以外,这个阶段的同学们必须开始规划专业课和英语的复习啦(英语复习的强度视同学们的英语水平而定,但必须要每天学习,英语重积累:一日不学十日废!)。

专业课方面,可以根据考试学校的科目,先看各科目的导学课,为自己的第一轮复习制定详细的规划。同时,可以挑选一到两门喜欢的科目先简单浏览教材,对教育学做简要了解。

3月-5月底 基础阶段(第一轮复习)

推荐用书:

《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徐影老师

《333教育综合应试解析》徐影老师

对知识进行整体理解和把握,建立知识框架,夯实基础,先不要急着做题。重点在于全面复习,细节方面也不要有缺漏,知识点一定做到理解透彻。

建立的知识框架,细化框架。知识框架不仅要反映在纸上或者电脑上,一定要在复习结束后记在脑子里。整个第一轮复习阶段的流程大致如下:

听一章基础课(理解知识点)→看一章教材(深化知识点)→补充框架(整理知识点)→背诵框架(记忆知识体系)

第一第二步的顺序同学们可以酌情调整,有些自学能力比较强的同学,可以先看教材理解和深化知识点,再听课程,把老师的理解和自己的理解相对应,效果会更好。当然也有些同学还没有养成看书的习惯,这类同学建议先听课再看书的顺序更加有效。

6月-8月底 强化阶段(第二轮复习)

推荐用书:

《教育学考研应试题库》徐影老师

《333教育综合应试题库》徐影老师

第一轮复习重理解,重框架,对宏观的知识体系把握较深,但细节不足。对于大部分学校(包括311),这样的记忆深度是不够的。所以在第二轮复习的过程中,教育学各科目要在框架的基础上,对每个知识点要详细记忆,结合徐影老师给大家归类的知识点,进行细节记忆。

习题方面,大家也应该配合复习进度,进行逐章的训练,建议大家最好用真题。给大家介绍过徐影老师的《教育学考研真题汇编》、《333教育综合真题汇编》就是不错的选择~

在这个阶段,同学们心态上可能会有一些浮躁,刚开始做题时会有种明明学过却做不对的现象。不过这都是正常的,大家不要把做题当做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方法,而是把做题当做对知识考法的了解和对知识点的补充。在很多选择题中出现的例子,都可以简单记忆,在回答大题时可以灵活运用(这也是教育学学做题的特殊之处)。

信息:9月左右,公布最新考研招生简章、考试大纲。请注意查阅。做精题,精做题,切忌题海战术,注重知识本身。

9月-11月底 冲刺阶段(第三轮复习)

推荐用书:

《教育学考研真题汇编》徐影老师

《333教育综合真题汇编》徐影老师

第一轮背诵框架,第二轮归纳和背诵细节。到了第三轮需要大家反复背诵重点知识,这一阶段可以先放下一些非重点的知识点。(所谓重点知识点,是指那些容易考察大题的,或出题频率较高的知识点,这些重点在课程里和一对一辅导中会有多次给大家强调,大家不必担心。)背诵是要善用关键词,很多东西不需要死记硬背,只要抓住关键词,在关键词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正确理解进行扩展,答题的时候就是满分。

题目依然是徐影老师撰写的《教育学考研真题汇编》的真题训练,分章节练习,但是做题量不要太多。如果在第二轮复习的时候大家真题全部做完了,第三轮复习只要简单看看错题,再重温一下自己出错的原因即可。

注意:坚持住!后期背诵是王道!

点睛阶段(第四轮复习)

可在考前适当模考一到两次。背书部分,因为有之前的基础,基本已经做到重点知识熟记,非重点知识也能做到大致记忆的程度啦。当然遗忘是在所难免的。这时候重要的是查缺补漏,把上一阶段没有着重复习的非重点知识点进行一定程度的背诵,同时重点知识点要按计划复习教育学考研备考书,不要因为考前放松警惕,把背熟的知识忘了。

注意:不要再学习背诵没有接触的知识,重点巩固之前已掌握的知识。不要大量做题了。

图图会抽取30位幸运儿获得以上奖品~

活动截止日期为:2019年3月5日12:00

(开奖后会有信息提示是否中奖哦~请幸运儿3月6日17:00前在完善中奖信息。)

云图盛世图书专营店优惠券有效日期至2019年3月31日

戳原文↓进入图图家微博哦

教育学考研333科目,文都教育:2023教育硕士333考研大纲解析及备考策略

想必关注2023考研的小伙伴一定已经知道,部分科目的2023年考研大纲已经正式公布,其中就包括教育学333。对于考生来说,在距离正式考试不过百天的现在,彻底了解考研大纲是非常有必要的。今年的教育学大纲虽然没有变化教育学考研333科目,文都教育:2023教育硕士333考研大纲解析及备考策略,但大纲透露出了一个重磅消息,预示着2024教育学考研将产生巨变,并且很可能就暗示着今年的命题思路。

一、和2022年大纲对比

2022考研大纲和2023考研大纲相比没有变动,但明年一定会出现大的变动:教育部计划在2024年开始针对教育学位硕士增加全国统一试卷供招生单位使用,届时333教育综合可能会首次出现统一命题现象。

二、考查总目标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的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的实际问题。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如下。

教育学原理:约60分。

中国教育史:约30分。

外国教育史:约30分。

教育心理学:约3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题,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4题,每题10分,共40分。

论述题:4题,每题20分,共80分。

四、关于2024年统一命题内容的解读

1.画重点:2024年教育专业学位硕士将增加统一命题,供各个招生单位,统一使用。

2.有好处:

(1)透明统一:逐渐统一参考书目(目前全国333教育综合属于选择性参考大纲,而非必须参考大纲,书目多元,命题多元)统一规范各个学校的命题难度,统一规范阅卷尺度,不排除以省为单位统一阅卷,复习更具有参照性;

(2)选择多元:报考可以更有选择余地,333逐渐统一意味着考生可以先复习再结合业务课二情况选择专业院校,专业院校成本降低;

3.有压力:

(1)试题难度增加:全国统一命题即意味着命题规格和标准开始提升,命题难度只增不降(具体可参考311教育学基础综合);

(2)阅卷尺度提升:如果333参照311选择以省为单位进行统一阅卷,那么阅卷标准化情况下,阅卷尺度也会提升;

(3)报考不再稳定:选择性选择统一命题作为学校考试选拔试卷,意味着同一所学校热度开始不稳定,竞争压力有所改变。

五、复习建议

9月份是考研的关键冲刺阶段。尤其是对于应届生来说,更是黄金时期。当然啦,对于在职的往届生来说,虽然在时间方面的安排不如应届生那般自由和闲散,但是依旧可以充分的利用好碎片时间。毕竟,考研拼的不是时间花费的多少,而是复习效率。

着手准备较早的同学来说教育学考研333科目,到暑期时一般已经有了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去掌握“繁、难、偏、细”的知识,并且开始真题练习。此时,做题的目标不是只管对错,而是要深究出题者背后的用意,摸索并总结出此类题型的答题方法,并且要善于迁移和归类类似的知识要点。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准备好错题集,这能为冲刺阶段减少负担,并且也是高效复习的重要依据。

有很多同学开始较晚,从暑期才开始准备,整个复习阶段只有6个月左右。因此,暑期承担着巨大的学习任务,暑期能不能用好,几乎决定着考研能不能顺利。但是,大家也不用太过于担心和焦虑,毕竟教育学这门专业也不同于其他数理类专业需要在高数上花大量的时间。

若是想更好的掌握好基础知识,同学们还应当回归教材,视频教材两手抓,才能帮助大家理解得更深入。在看完教材之后,同学们应当对整个学科知识进行整体的理解和把握,对整个学科的内容做到透彻的了解。此时,先不要急着做题,而应建立学科体系的框架夯实基础。

变化当前,我们所做的只有勇敢面对、拥抱变化。在不久的将来,同学们就要迎来这场真刀真枪的考试。在最后的这段冲刺期,同学们一定要稳住心态,继续努力备战,坚持到最后终将迎来胜利的曙光。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zaizhikaoyan/jiaoyu/195440.html

(0)
上一篇 2024年5月23日 上午9:08
下一篇 2024年5月23日 上午10:0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