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1000题教育学考研,关于311教育学考研一些想说的话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关于311教育学考研回想起过去这一年,有酸有甜,有付出有感动,下面我从各个方面来给各位有需要的学弟学妹们讲一下我的备考经历和经验吧,仅供参考哦。3、高教版大纲解析和1000题4、报班机构视频+真题(后期真题模拟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背诵是第二阶段的事啦。,需要大家详细记住每一个知识点然后练习。

关于311教育学考研

回想起过去这一年,有酸有甜,有付出有感动,下面我从各个方面来给各位有需要的学弟学妹们讲一下我的备考经历和经验吧,仅供参考哦。

No.1 关于考研动机

为什么要选择考研呢,我想大家都有一些自己的理由,我呢,非常简单,而且疫情的发生让我觉着学校生活是多么幸福,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觉着自己大学没有学到什么东西,真的想要去提升自己,充实自己, 所以希望大家不管出于什么原因, 本科双非也好, 不甘就此平淡也罢 ,我相信 ,只要坚持下去, 全心准备 ,全身心投入 ,结果不会太差。

No.2 关于311和333的选择

311属于学硕 读三年 ,333属于专硕 读两年 ,当然也有例外 。我本科英语 ,属于跨考 ,也许你们会问, 为什么不选择考学科英语呢 ,大家只要稍微了解一下就知道高教版1000题教育学考研,关于311教育学考研一些想说的话, 学科英语的竞争是多么激烈, 不过主要是我对英语真的不太感兴趣 ,那么311的选择就无可厚非啦。最重要的是它不考数学哦 ,而且只用准备这一门 ,总共300分。

No.3 关于教材和资料

1、311教育学6本参考书(中教史,第四版,孙培青/外教史,吴式颖 /教育学,第七版,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基础,第三版,十二校连编/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 )(必须看过至少一遍 后期根据实际情况查漏补缺)

2、机构讲义(反复背诵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规律 你刚好记住的次数✘1.5效果最佳 当然我建议时间允许的话 遍数越多越好 我背了8遍)

3、高教版大纲解析和1000题

4、报班机构视频+真题(后期真题模拟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No.4 关于政治

我政治考了82 ,还是有点发言权的哈 ,政治真的不用太早开始 ,我9月才开始复习 看了徐涛老师的视频 ,肖秀荣老师精讲精练, 1000 和肖四肖八必备哦, 考过的都知道, 21年政治几乎就按照肖四第一套卷子题目都没变出的 ,我当时确实是愣了一下 ,仿佛自己拿错卷子的既视感。

另外还有腿姐的冲刺背诵手册 ,真的特别好 ,背会它 ,选择无忧, 而且小 ,携带方便 ,也不贵。

No.5 关于英语

我虽然是英语专业 ,可是英语一考了61高教版1000题教育学考研,好像没有太大发言权 ,哈哈, 因为英语坦白来讲 ,我只背了两遍恋词, 真题都没有做完一遍 ,而且只有临近考试那一个月每天做一篇阅读 ,我也问了那些英语考的比较高的学姐 ,真的建议大家从现在开始, 从看到我的帖子开始 ,每天一篇阅读 ,培养手感 ,去年国家线A区47 B区44 ,我觉着还是比较容易的对不 ,这里强调一点 ,不要绝望自己四级没过几天没希望 ,很多同学, 四级没过照样考上研究生 当然和你的付出有关啦。

No.6 关于311

专业课真的太太太太重要了 ,毕竟它300分对不 ,可以说, 在你的政治英语都过线的情况下, 直接决定了你能不能读研, 我们都知道311统考有选择(45题90分)辨析(3题45分)简答(5题75分)论述(3题90分) 个人觉着辨析简答论述就是一个题型 只要你背会 理解了 然后再辅助学习一些教育热点问题 这些题都不太难的

可是选择真的是重头戏 ,它占了90分, 而且311的选择题极其细节难度很大 ,知识点考的又偏又细 ,做题过程中有种你往往会产生 ,“这个知识点我真的见过吗”的既视感 ,所以第一阶段看书必须认真 ,不用去刻意背诵和记忆 ,但要有一种每看一遍回过头来就觉着自己更熟悉的感觉 ,背诵是第二阶段的事啦。

对于选择, 你能做的还有就是大量的刷题 ,凯程题库和高教版1000题真的都是很好的资料 ,需要大家详细记住每一个知识点然后练习。

再强调一遍 311不像333 ,它考的真的太细节了 ,就是特别小的容易引起忽视的知识点 ,所以说 ,课本真的很重要的。

No.7 关于是否可以报班

大家真的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如果你自身控制力很好,做一件事的决心很强 ,完全不需要别人监督,不需要别人陪伴,那你只需要买资料买课然后自学 ,但是如果你做不到早睡早起 ,远离不相关的软件,建议你早早报班 ,而且报班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 ,整个考研规划和流程不需要你自己安排 ,学姐给你安排的明明白白 这真的在后期节省节省了很多时间。

25教育学考研,教育学考研六本书,今天才开始看专业课书,到底要不要做笔记?我应该怎么复习专业课?做笔记的话怕时间不够?

大家往往会去问怎么做的问题,如何看教材,如何记笔记,但是没有弄清楚教材是什么,为什么要看教材。

如果你不了解是什么,为什么你直接就去谈怎么做的话,你会没有方向,你会很迷茫。

所以请问大家,在谈怎么做之前,是不是有必要要跟大家讲清楚教材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在考研的时候,为什么要在一开始的时候要去看教材,当我弄清楚这两件事情,就知道我要怎么去做了。

这个时候就要回归到我为什么在初始阶段跟大家讲这个问题,是因为现在是初始阶段,如果现在已经12月份了,12月15号了,你25号就要考研了,我绝对不会给你讲,看教材记笔记。所以这跟时间顺序相关。

关于怎么考研这件事情,大家有没有打过王者,我们用王者段位的角度跟大家去匹配。

二月到六月,是初期阶段,叫做基础阶段,扎实基础一轮背书的,就是让你去把教材全部的翻一翻,对于我们整个教学的知识,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对它有个整体的印象。

七八月份,一般来说六月份之前大家这几本书都过了一遍了,到七八月份的时候就该二轮背书以及二轮提升了。

九到十月份的时候,会把重点放在自己所考的院校的真题上,以及三轮背书,四轮背书。

最后冲刺阶段,你会发现越背越快,越背越熟,你甚至觉得明天抓紧去考研,今天已经要上岸了,明天我就可以踏入北师大、华东师大,华南师大的门槛了,就这样一个阶段。

对于你来说,我觉得都不是钻石考生了,你都已经是王者考生了,现在你二月份已经决定要考研,而且还考教育学,还能够找到凯程这样的资源,还能够来听凯程老师的直播,还能够有这样的收获,妥妥的钻石考生。

这个时候就去看教材,记笔记,对于整个教材知识,有个初步的认识,但是大家有没有经过一些期末考试,本科的时候,如果大家经历过,要看一本教材,但是我还有一周就要考试了,我这一学期没怎么学,所以这一周,我打算买一下学长学姐的背诵笔记,把这个笔记背下来,然后就上考场。

这个时候就来告诉大家教材它是全面的,是复杂的,是非常多的,但是应对考试这件事情,你可能需要在看完教材之后记一下笔记,时候你就能够把书给读薄了

在前期二月份到六月份的时候,就是领会教材。

第一遍看教材,有些本科就是教育学的同学,可能教材也不一样,这个时候你要从头到尾再把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翻一遍。

如果是跨考同学25教育学考研,那更需要对于教育学有一个初入的门槛,这个门槛就是各科的教材,所以你要教育学原理、教心、教研、中外教育史这些都要看一遍,你要去领会教材,然后形成一个笔记。

回归到今天的重点上,先确定一下333考什么教材,311考什么教材?

这两篇都是公众号里面的文章,系统的跟大家去梳理了教育学原理,中教史外教是每一门科目需要参考哪些教材。

我要跟大家讲,大纲给在这里,但不是每一本教材它都涵盖了大纲的,所以说考试的试题是按照大纲来的,但大纲背后的教材有很多种,比如就拿一本教育学原理,我们郭文安、王道俊的,有12校联合编写的,有马工程的。你每一本都要全看完,这个就没有必要了,所以说你可以看其中的一本,但是主要回扣到大纲就上就行。

聚焦读教材和记笔记,读教材在先,其次是记笔记。

读教材第一,教材是什么?

这就是大家最初始的加工教材,它本身是原始性的,是基础性的,是全面的,但是它有一个缺点,就是复杂。

第二,为什么要读教材?

两个方面,一个是必要性,一个重要性。

你会发现有一些同学,他可能从头到尾没有读过原始的教材,但是他考上了,有这样的同学,他到最后使用一些机构的讲义等等去把所有知识点背下来。但是你也会发现有些同学,既全面看了教材,也看了参考解析,也看了笔记,也考上了。

如果有个人跟你说,你不看教材都考不上研究生,我觉得这也是不对的,因为必要性不强。凯程有一个资料叫做《应试解析》或者是《应试宝典》,应试解析和应试宝典就是针对咱们的大纲来去编写的教材,因为你会发现没有一本教材是对于那些大纲上的知识全面梳理的。

考研官网上给你的一个大纲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但是很多的教材都在写这件事情,而且说法也不一样,所以凯程在综合了众多教材之后书写了最全面的,最权威的说法,这个时候我们就出来了简版的,其实相当于背诵笔记这么的教材,所以是简版教材。

但是你要问我要不要读教材,我要跟大家说,前期的时候,对于王者考生来看,要读。读教材的重要性在于对复习有好处,夯实基础,全面把握,而且促进大家的理解,便于背诵。

解析、宝典,跟教材有什么关系?

解析和宝典是简化的,是精华,是你可以直接作答的,但是教材上它是全面的,有很多的打引号的废话,有些教材它是娓娓道来的,他要给你讲历史背景,给你讲一个教育的定义,给你举例子,给你讲很多作者自己的观点,很多的实例,并不是一个你可以直接作答的东西。

这个时候,如果没有中介的资料的话,你拿到教材之后,你要记重点,你要在教材上画上,然后去背这部分,所以说用荧光笔在教材上画完之后,你再去背,剩下的东西就不看了,只拿着原始的教材去准备考研,这个其实有点啰嗦,有点繁杂,所以凯程有了《应试解析》和《应试宝典》,就相当于按照大纲把知识点从头到尾梳理了一下,相当于一个简版的教材。

教材它更是一个完整性的,是全面性、基础性的,这很好,但是很复杂,所以我要跟大家讲,如果今天是山海老师要给大家讲讲课的话,我肯定要把这些教材,把包括每一个版本的教材都要读烂的,因为我要讲。

但大家如果考试的话,可能你要把所有的教材都翻烂,确实时间紧张,所以必要性不强,你可以参考解析,解析看不懂了就回到教材上,看看教材上怎么说的就行了,但是它有利于你的理解和便于背诵。

教材上很多内容是大纲上没有的,要看吗?

不需要,如果教材上内容大纲上没有,咱就不考,也是你的大纲是这些,但是教材上有,我们解析上和宝典上是不会出现大纲上没有的,除非他是拓展,但是你会发现教材上有。

一切都是以考试大纲为主,出题人也是拿着考试大纲来的,如果这个知识点在教材上有。

比如说王道俊、郭文安,有专门的章节讲到综合实践活动,讲到美育和体育,你会发现333大纲上是不讲这些的,那就不会考,到最后如果我们认为有必要补充的东西,我们会在全年学完之后,在最后的时候跟大家做补充。

学硕教材全部都要看吗?

学硕看教材,学硕看教材也不是全部的,学硕只是知识点上可能更加聚焦在理论,可能更细致的考察,但是它也是按照大纲来考的,所以说学硕的教材要看的细致一些,因为它更侧重于理解,但是也不是说你必须要把教材全部都要看了,也是要按照大纲为准,一切以大纲为准。最原始的东西是大纲,而教材是解读大纲的一个最原始的资料。

第三,怎么看教材第一个,看逻辑。逻辑和框架,不仅要读进去,更要读出来。

如果你决定了要读这本书,你不要从头读到尾,先看他的目录,看教育心理学这本书在讲什么,看教育学原理一共讲了哪些章节。

看完目录之后进入到第一章,比如说进入到教育学原理,第一章讲教育学概述的时候,他讲了几个问题,讲了教育学本身学科的发展,讲了学科的研究任务,讲了学科到最后的发展趋势,讲了三大块儿,这个时候再进入到这三个问题里面,看教材是怎么去解读的,也就是说逻辑。

第二个,看案例。

哪些东西可能是解析和宝典上没有的,但是你读不懂,教材材可以帮助你理解呢?是案例部分。

有些教材会写的非常生动形象,我们教育学原理它可能是理论性比较强,教育心理学也是理论性比较强,教材当中就会给你一些案例了,这些案例根本就不用背,你只需要配合着这个案例也好,还是根据我们课上老师在基础班的视频里面给你举个例子,理解就行了。

所以理论很深奥,但是你需要靠一些实际的例子来去理解,如果在你过往的生活经历当中,你自己就能够通过自己的例子来理解,那当然更好。

但是一般教材也会在一些比较晦涩的地方给你举例,这个时候你去看教材上的案例就行了,但是不用去背,更多的是理解。

第三个,看差异。

你一定会发现,凯程的应试解析和宝典,可能跟某一本的教材25教育学考研,教育学考研六本书,今天才开始看专业课书,到底要不要做笔记?我应该怎么复习专业课?做笔记的话怕时间不够?,它的框架也好,还是知识体系也好,还是具体的表达方式也好,会有个别的不同。

未来大家可能会发现一个事情,你说老师他跟我教材说法不一样啊,比如说对于教育的定义,凯程跟我的解析是这样说的,但是教材上这么写的。

但是我跟大家说了,凯程的应试宝典和解析是针对学硕和专硕,不同的教材综合起来的更好的答案,更全面的答案,你就放心去用这个答案,这么多年了,没问题,就用这个答案就行。

因为你的学猩可能参考的是王道俊、郭文安的教育学原理,但是人家另外的学校可能参考的是12所院校的教育学基础,这两个书,都在解释教育这个事情,但是对于教育这个事情,可能或多或少有一些不同。

这个时候凯程就会给大家一个综合比较之下最全面的说法,所以说也要去对比它的差异。

尤其大家是不是看到了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就是你会发现徐老师在自己的中教史、外教史上,对于一些知识点的表述和罗列方式是跟一些教材不太一样的,跟解析是对应着来的,为什么呢?

因为教材上他那些东西不能够直接拿来作答,你答一个孔子的教育思想,你肯定不能把那一段话答上,肯定要按照在课堂上给大家罗列的那个知识点的形式,在教育目的上,在课程观上,在教学观上,在评价上,在德育上,在师生关系上。

所以你要对照着解析去思考为何如此加工,它就变得有条理了。而你的作答一定不是一大段话是有条理的。

既要读教材又想节省时间?

有,凯程是有专门的教材带读的视频的,以往我们可能会放在基础班,但是对于很多同学来说压力很大,他就认为这个视频一定要看,我要跟大家说选修,如果你时间充裕,请你去鹅圈子里面,去看相关的教材带读视频,老师在讲完每一章之后,他可能会回到教材上,带着你读这个教材本身去理解更深入的东西,更全面的东西。

但是教材带读,没有让你考上的必要性,它有重要性,所以这个视频你可以看,它能帮到你,但是没有必要。

如果你说我就是为了考上,能够背下来,你不看也完全没有关系,根据自己的心情,根据你自己的情况而定就可以了。

记笔记笔记是什么?

记笔记这个事情就相当于对照教材也好,对照应式解析也好,我肯定不能够按照它来答,即使我们的应试解析已经是简满了教材了,但是上面的内容也还是很多,对于一些知识它展开的还是非常的细致,以至于你的答题可能并不能够把解析全部搬上去,而这个时候笔记这个东西就应运而生了。

什么叫笔记呢?就像老师在罗黑板上罗列的框架一样,我能够把最基本的、最核心的内容按照框架的形式记下来,所以说是对我们所有初试内容的再加工,也就是对于知识,你自己理解的再加工,这就是记笔记,它的特点就是更加、简洁、更加清晰,能够巩固你的知识。

为什么要记笔记?

必要性来说,没有很强的必要性。一定要记笔记吗?不一定。

如果凯程没有相关的资料,那你一定要记笔记。但是凯程发展到现在,其实是面面俱到的。宝宝式考研,给大家总结了《核心背诵讲义》,这个东西其实就是徐老师、山海老师、小高老师在课堂上给大家展示的课件,也就相当于是我们就把笔记给大家做好了。

把最基本最简单的东西给你做好了,如果你认为这个笔记上的东西很简单,你就围绕着解析、宝典再扩充一点就行。如果你觉得也可以,没问题,那就按照这个笔记来背就行了。

所以其实《核心背诵讲义》,就相当于是解析和应试宝典的一个更简化的版本,就把最直接最要背的东西给你记下来,就相当于我们帮大家做了笔记,拿这个背就行了。

记笔记是有重要性的。但是你说那是不是就不用记笔记了,当然你也可以记你的笔记,为什么呢?有利于巩固知识,有利于你的背诵。

但是我跟大家说一个结论,记笔记这个事情对于凯程的宝子来说是只有重要性,没有必要性的。因为有核心背诵讲义,你完全可以通过老师上课的视频讲解,以及你对教材的补充,对于应试宝典或者解析的把握去在你的核心讲义上再去补充就行了。

没有必要再翻版记一遍全新的笔记,可以稍微记一记,最好的方式其实就是你在核心背诵讲义的地方,该补充的地方补充一下就好了,老师上课的时候也会引导大家去补充,大家就主动补充就行了。

怎么记笔记首先,一定要是逻辑和框架

所以核心背诵讲义以前叫框架笔记,所以它就是笔记,它一定是框架性的,如果你自己一定要记一份笔记,非常卷,那完全可以。

其次,要补充和加工

推荐大家就基于核心背诵讲义上补充即可,结合我们的视频讲解补充,结合咱们的应试宝典和解析补充,补充到你的核心背诵讲义上,这就是你最后背诵的东西,这就是你到最后考场上要做到的东西。

当然,如果框架讲义这个知识点它很小很简单,我们没有详细展开,那么你放心,我们的宝典和应试解析上一定会对这个知识点,这个内容有详细的展开,那这个时候就去看解析好了。

解析和宝典是以大纲为基础,对核心讲义的必备内容更加全面的展开,但是有的时候我们考不到那个层面上,所以说实核心背诵笔记就够了,大家在前期的时候就背就行了,到后面的时候其实你可以去拿这个笔记,再回到解析和宝典上,再去读一读,会发现有更多的认识。

最后,框架和关键词。

我问大家一个教育学的定义,一个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的定义,一个宗教史对于孔子思想的解释,有没有必要逐字记忆?跟大家说一个大胆的结论,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比如说【教学】这个名词解释

我们书上是这么说的:教学是一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互动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学生主动的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各个方面,实现全面发展的一场教育实践活动。

这段话可能我们的教材上这么写,但是如果你能够抓住核心的关键词,用自己的话展出来也能拿分。没有必要按照那段话逐字不差、一字不落的打出来。但你说就想全面的记可不可以,可以,但是我要跟你说顺序,你顺序就是先抓关键词。

教学,它本质上是一场活动,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就可以了,这个关键词就有了。那教师怎么教呢?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生怎么学呢?主动的去学,学什么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再把它展开。

关于背书

有多少同学背书是从头背到尾的,背下来上午记下来,下午忘。因为你记得是这一段话,没有抓重点,但是如果你能够抓住关键的核心关键词,并且按照逻辑把它给补充上来,你的背书会越来越准确,我也不是说让大家胡编乱造,而是你要结合那几个关键词去按照教材或者解析上的说法展开就行了。

我最忌讳的是逐字背书,谁要是给我那么背书,我真敲你脑袋。谁在这么背,我跟你说,你背的又慢,还背不下来,你背的下来你还忘。

二月份你都知道这么背了,大家放放心,你在九月份的时候,你一定会遇到同学还这么背书,他背的非常痛苦,但是我告诉你,记住关键词,建立逻辑和理解,把它展开。

理解优先于记忆。

当你真正的能够听懂它,理解它,然后抓住关键词建立的逻辑,再把它展开的时候,我跟你说你想忘都难,我问大家教育学关键词怎么说的,就刚才我说的,你还没有学教育原理,你现在对于这个定义,那三个关键词就记住了。

它本质上是一场什么?是个动词,是一个活动。它强调什么?教师教学生学双边互动活动,是不是记下来了,这是整个背书的方法。

中教史、外教史你现在学的还好,没有太晦涩的东西,学到教原、教心的时候,你看那些晦涩难懂的知识,本身又不理解,还硬背,你当然觉得难。

但是有很多同学觉得教心、教原一点都不难,为啥?因为理解了,所以未来我希望大家要感觉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虽然理论性要比中教史、外教史要强,但是它更好背,源自于你的理解。

教育学考研333,本人是24年考研的,333教育综合,现在只有23年的,怕明年再背来不及,直接买23的版本会有冲突吗?

教育部今年早早发文,从2024年开始,教育专硕各校自主考试的333教育综合科目要改为全国统考了,当然由各校自主决定是否参加全国统考,相信多数学校将参与全国统考专业课卷,少数学校也有个性化的,想自主出题的,还可以自主出题。其实,我在一年前听到过这个消息,没想到2024年的学生遇到这个改革了。

1.23学生请根据往年333真题,按照传统方式学习,这个消息和你们无关。

2.24学员,不要慌,这是个好事。好在考卷同一张,更加公平。试想有的学校出卷难,有的学校出卷简单,大家在考题上就不公平,对不对,这样的改革是好事。

3.24的333教育综合考生们,怎么学?我说说个人的观点。

(1)教育部应该会新出333教育综合大纲,有可能题型会增加选择题与辨析题,预计保持与311真题差不多统一的风格,但333题目难度会比311教育学学硕真题低,但比目前很多学校的卷子难度高一点。

(2)在24年新333教育综合大纲出来之前,如果你想现在投入考研复习,请先阅览目前凯程给定教材,因为我们【大概率】统考大纲对应的教材依然是:

孙培青老师的《中国教育史》;

吴式颖老师的《外国教育史教程》;

陈琦、刘儒德老师的《当代教育心理学》;

郭文安、王道俊老师的《教育学》和12所师范院校联合编写的《教育学基础》。

同时,保持警惕教育学考研333,本人是24年考研的,333教育综合,现在只有23年的,怕明年再背来不及,直接买23的版本会有冲突吗?,我听到有可能增加教育研究方法。他变任他变,核心知识很难变。把握这个准则你就敢于开始你的复习。

(3)我现在比谁都热切的盼望着各个高校也能像教育部这般高效、早早的发布消息,告知广大教育专硕考生,各校是否决定加入教育专硕全国统考,早早通知方便24考生复习准备,要火箭速度,对勇敢的考研学子来说,你参加全国统考还是依然自主命题,考生都不惧怕教育学考研333,最怕通知太晚,耽误考生时间。

每一次改革都是考研增加成功概率的契机,因为我们对新试卷不了解,谁多努力,胜算就更大。

仅是我个人的一些预测,如有不同,还希望大家多包涵。

23年311新大纲公布了,我知道你们心里肯定很慌着急,担心变化太大影响接下来的复习,但是经过我和凯程老师们的仔细对比之后,发现今年和去年的变化并不大,所以大家可以松一口气了。

今年311的大纲,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均无变化,仅教育心理学有新增知识点,有的新增知识点凯程在之前课程中已经讲授。

目前来看还需增补的新增知识点只有7个,所以你们大可不必太担心,接下来的时间踏踏实实学就好。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zaizhikaoyan/jiaoyu/195381.html

(0)
上一篇 2024年5月22日 下午2:08
下一篇 2024年5月22日 下午3:0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 […] 跨考华中科技大学行政管理考研高分冲刺经验分享 跨考华中科技大学行政管理考研高分冲刺经验分享 这个月是考研的报名时间,我想那些准备考研的学生都已经订好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心中想报考的学校。作为一个过来人,想谈谈一些自己的文章,希望能给各位学弟学妹们一些启发,少走一些弯路,因为我当初也是在黑暗中一步步摸索着,深知那种迷茫的滋味,这个时候是非常需要别人指引的。谢谢勤远华科考研网为我当时的考研提供了宝贵的文章,所以作为回馈,特地 与 与 14 年的童鞋们分享一 下 下我的部分心得,希望能 对 对大家有所启发!一、选 择 择学校 我想现在大家应 该 该都有自己心仪的学校了 , ,当我们想报考一所学校 时 时,一定要了解它历年的 分 分数线行政管理考研跨考,跨考华中科技大学行政管理考研高分冲刺经验分享,以及还要了解招 生 生情况、历年录取人数、 分 分数和其他情况,这样能 自 自己心里有个底。 我想 大 大家想报考的专业已经心 里 里有数,但是选学校还有 点点犹豫,在这里我要说的 是 是,不要太过于理想化, 不 不要单纯一味的想着一飞 冲 冲天,我当初考研的时候 就 就见到很多研友都相互攀 比 比自己所报考的学校,但 是 是你报考学校是一回事, 能 能不能考上是一回事,所 以 以希望大家选择学校的时 候 候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情况 来 来选择。你要看自己是否 能 能那么努力,那么拼命行政管理考研跨考, 不 不把自己当一个正常人, 是 是否能那么踏踏实实成天 呆 呆在图书馆搞学习而不与 外 外界接触,与世隔绝,是 否 否基础比较扎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