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教育学考研大纲发布,2022年311教育学研究生考试大纲公布前后需要做什么?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2.专业课考试大纲专业课分为三类,即教育部或有关指导委员会统一公布、招生单位公布以及不公布(或无大纲)三种类型。311教育学考试大纲公布前,按照自己现有的规划进行复习。不管考研大纲什么时候发布,大家都应该做好自己的备考规划,按照自己目前定的计划安心复习。

考研大纲是什么?

考研大纲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官方发布的唯一权威考研指南。很多同学以为大纲是资讯信息,其实不是,大纲是正规出版的图书。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科目分为两类,即公共课和专业课。

1.公共课考试大纲即考研政治、考研数学、考研外语(英语、日语、俄语),每年由教育部统一公布考试大纲。

2.专业课考试大纲专业课分为三类,即教育部或有关指导委员会统一公布、招生单位公布以及不公布(或无大纲)三种类型。

考研大纲对当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公共课和部分统考专业课考试的试卷结构、考试范围、要求、形式等做出明确说明,可以说直接决定了试卷内容。

PS:自命题院校由各大高校自主命题,并决定专业课考试大纲是否公开公布及公布时间,或者无专业课考试大纲(或参考教育部或有关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相关专业课大纲)。

就统考科目来说,出题人的唯一出题依据就是大纲。因此,想找准考研出题的核心命脉,就必须认准大纲。它决定了我们冲刺阶段学什么311教育学考研大纲发布,也决定了我们对知识点的重难点把握。

总之,考研大纲极其重要!考研一定是以考纲为指导,一味自己埋头学习,不清楚考试信息的最新动向,考生复习的再到位到头来也是徒劳。那我们需要在大纲发布前后,做些什么呢?

大纲发布前后需要做什么?

311教育学考试大纲公布前,按照自己现有的规划进行复习。不管考研大纲什么时候发布,大家都应该做好自己的备考规划,按照自己目前定的计划安心复习。

大纲公布后,新大纲内容查漏补缺新版大纲公布以后,大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查看新大纲内容。尤其是政治,很多同学在大纲公布以前,就已经开始进行复习,所以新大纲公布以后,一定要理清大纲的新变化,以免发生复习方向错误,造成知识点漏洞。各位研友也不要因为大纲的更改而紧张,更不能轻易更换学校甚至放弃考研,按照大纲的新要求来更改自己的计划,安心复习就好。你要知道311教育学考研大纲发布,2022年311教育学研究生考试大纲公布前后需要做什么?,其他与你竞争的同学跟你所面临的情况也是类似的。

2023教育学考研大纲,文都教育:2023教育学311考研大纲最新对比解析及复习备考攻略

就在昨天,部分科目的2023考研大纲新鲜出炉,其中就包括教育学311考纲。在考研的队列中,教育学是众多科目中热度较高的一科,关注教育学考研大纲的小伙伴想必不在少数。那么,2023年的最新教育学311大纲究竟有哪些“增删变改”呢?为便于同学们读懂大纲,文都教育的考研老师第一时间比对往年,为大家详细整理出了如下对比表格,并根据教育学这一学科考研试题近年特点整理出一些针对性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高效复习、科学复习、精准复习。

一、大纲整体解读

2023年311教育学综合大纲整体变动不是很大,基本趋于稳定,具体如下:

(一)题型变化:2023年教育学综合考查题型完全按照既定的模式进行相关的命题;

(二)考点变化:相较于2022年311教育学综合剧烈变动,2023年教育学综合今年考整体趋于稳定中的考点微增,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整体没有变化,变化的细节是教育心理学删除考点2个,新增知识点7个;

二、复习备考解读

(一)常考知识点在历年真题中经常“变着法”考查,变换题型甚至只是相关知识点的扩展。

如,2013年考查选择题“广文馆重视科举考试”,2021年选择题“唐代面向科举考试设立的学校是广文馆”。这几乎是原题复现。

(二)考点分布相对集中,某些知识点经常考。

如,2007-26,2008-29,2012-33,2014-31,2018-30,2021-33等都在考查苏联现代教育制度改革;再如,太学、文翁兴学和鸿都门学的先后顺序,这些属于常考知识点。同学们要注意的是,虽然某些知识点不常考查,但在复习时要全面,重基础。

(三)关注教育热点和实事,胜算会更大。

2021年论述题第54题,分值30分,考查的是教育公平问题和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等,如果同学们在备考期间,关注教育热点话题,这道题会更得心应手。对于2023考研,需要关注“职业教育的改革”。“双减”等教育政策。

(四)个别题目难度较大,整合性强。

2021年分析论述题55题需要把孔子、墨子和庄子进行比较和评价,这些题目不是在平常学习过程中死记硬背之后便可作答出来的。再比如,论述题56题把《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创新能力结合起来,也体现了学科整合。同学们需要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多获取一些答题技巧和思路。

(五)教育史不再只考史实记忆,需要系统梳理思想史和制度史。

历年真题都是简单的识记考查,如2007年简答题51题“简述孔子的教师观”2023教育学考研大纲,2010年选择题17题“韩愈说的传道中的道具体是指”。

2018年分析论述题55题“孔子、荀况、韩愈的教师观,结合时代背景说说各自的侧重”则难度突然升级,以“教师观”这一因素为线,从不同教育家或朝代抽开,让同学们梳理出其变化的原因,其实就是在验证教育学原理中“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所学到的理论知识。

每个学科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与考察侧重点2023教育学考研大纲,文都教育:2023教育学311考研大纲最新对比解析及复习备考攻略,这在考研当中是十分突出且重要的,因此,同学们要紧紧扣住本专业的出题特点和思路来安排复习,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效率更高,效果也更好。对于今年教育学311考纲的细节变化,大家也要重点关注,因为今年的有可能就藏在这些细微变动之处。如果在复习中有所疏漏,很可能就将成为同学们的薄弱环节。

赶快点击阅读原文前往文都教育官网预约直播,获取科学专业的2023考研大纲权威解析!

311教育学考研科目,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教育学原理复习指导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一共考查5个科目的内容,即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相比于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而言,教育学原理是最难也是最枯燥的一门学科,那么对于2020的考生而言,我们该如何复习和把握这门学科呢?

一、教育学原理

311教育学原理共11章内容,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其中第一章教育学概述、第二章教育的产生及发展、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第四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这四章属于宏观层面,其中第一章19年新增考点有教育学分支学科和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整个第一章主要以选择题为主,同学们主要关注教育学的历史发展中的几种教育学流派。第二章的新增考点为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311教育学考研科目,整体来看第二章以选择题为主,其中教育的功能可以作为简题题的考点,需要同学们重点关注。第三章教育与人不涉及新增考点,第四章教育与社会新增考点为再生产理论,民主化与教育变革,本土化、民族化与教育变革。这两章主要介绍教育与人和社会的作用与反作用,比较重要,通常为论述题的考点。

第五章教育目的、第六章教育制度、第七章课程属于中观层面。其中第五章教育目的新增考点为我国幼儿园培养目标,第六章教育制度的新增考点为现代教育制度的改革,这两章主要以选择题和辨析题为主,辨析题主要考察同学们对概念的掌握,同学们要注意理解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的相关概念。第七章课程的新增考点为课程开发的模式与1949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一章涉及的题型比较多,选择 、辨析、简答、论述都可以出题,也是整个教育学原理最难理解的一章。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教育学原理复习指导

八、九两章教学新增知识点为社会互动教学理论,分组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311教育学考研科目,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教育学原理复习指导,分层教学与走班制、泛在学习、慕课、翻转课堂。这一章是考试的重点,同样各种题型都会有所涉及,论述题通常会结合实际出题,同学们不仅要掌握理论,还要能够灵活运用。第十章德育新增知识点为德育途径、社会行动模式,这一章同样为考试的重点,本章难点为德育模式,同学们要注意理解,这部分知识点可以作为选择题和简答题的考点,整个德育这一章也可以出论述题。十一章教师与学生新增考点为少年儿童组织,这一章的重点是师生关系,这部分内容可以跟教学结合,作为论述题的考点。

二、备考复习小贴士

311教育学综合考试共300分,其中教育学原理占100分左右,所以对于各位考生而言,教育学综合想要取得好的成绩,一定要重视教育学原理的复习。中公考研教研室的老师为大家总结一下几点复习备考的建议:

首先,要全面地掌握核心的知识点。掌握不仅仅要深入理解,还要准确识记。虽然说311统考的命题趋向越来越灵活,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最终还是考察考生对核心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其次,要注意框架结构的梳理。梳理框架结构可以帮助大家从宏观层面理解每一个知识点,并且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311很多考点都是考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不是单一的某一个知识点,如何能做到融会贯通,就需要我们整个教育学原理的框架体系。

再次,在熟练掌握书本知识的前提下,若想取得高分,在考场上游刃有余,还需要同学们平时多关注教育类热点新闻,热点新闻可以作为论述题的材料。教育学原理是没有边界的学科,只要是教育相关的内容都可以放到原理中去考,所以同学们对于教育学原理的复习一定不能局限于书本。

最后,一定要做原题,并且注意答题技巧的掌握。通过做原题可以检测大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检测自己提取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zaizhikaoyan/jiaoyu/195367.html

(0)
上一篇 2024年5月22日 下午12:06
下一篇 2024年5月22日 下午12:0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