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化学考研考哪些科目,华南师范大学考研学科教学化学,要考哪些科目?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华南师范大学学科化学考试科目:1、华南师范大学学科化学属于化学学院,,授予教育硕士学位。①学科化学开设全日制,无非全日制

同学你好呀,华南师范大学不压分,也不歧视本科~

华南师范大学学科化学考试科目:

公共课:政治、英语二

专业课:333教育综合、905学科化学

下面介绍一下学校及专业相关信息,后面有招生情况,分数线,真题分析等相关内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学校介绍和培养目标

华南师范大学始建于1933 年,前身是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1996 年进入国家“211 工程”重 点建设大学行列,2015年成为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同年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行列,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学校现有广州石牌、广州大学城和佛山南海3 个校区,占地面积3025亩,校舍面积134万平方米,图书394万册。

校训:80多年来,学校数易校名,几度迁徙,虽历经沧桑,却弦歌不辍。一代又一代华师人秉承勷 勤大学师范学院 “ 研究高深学术,养成社会之专门人才 ”的优良传统,承传南方大学“忠诚团结,朴实虚心,勤劳勇敢,实事求是 ”的革命精神,践行“ 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 ” 的校训,筚路蓝缕,薪火相传,共同铸就了学校今天的繁荣与发展。

近年来,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注重专业建设,服务于国家和区域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将继续提升专业内涵和学科建设水平,为更好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做出贡献。

二、参考书目

三、专业介绍

1、华南师范大学学科化学属于化学学院,,授予教育硕士学位。

2、专业学制:全日制3年;

3、该专业的奖助学金情况:全日制助学金每人6000元,分10个月发放;奖学金一般分为三等、一等8000元(40%)、二等5000元(40%)、三等1000元(20%)

4、该专业的全日制、全日制公费定向生、非全日制介绍;

①学科化学开设全日制教育学化学考研考哪些科目,华南师范大学考研学科教学化学,要考哪些科目?,无非全日制

②上课时间:全日制是正常的上课时间,一般是周一到周五;

③学费:1.8万。

④证书:双证,硕士毕业证和硕士学位证。

⑤公费定向生:

5、专业情况:

作为化学学科的一个分支,化学教育的研究涉及化学教育实践与教育学等领域, 旨在寻找科学的教育理论与方法,更好地指导基础化学教育实践,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

近年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迎来了新一轮的修订,以便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基础教育化学课程建设与改革。去年教育部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着重强调要适应教育现代化对教师队伍的新要求,遵循教育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推动教师教育不断改革创新。

依托于广东省《化学教学论》精品课程等教学平台,本研究方向立足于中学化学教材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以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化学课堂与教师专业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基础与应用教学研究,致力于解决中学化学教育实践中的关键性难题。经过近20年的努力,目前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的化学教育研究方向在国内已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优势,产出精品的同时,在培养卓越中学化学教师、开展学术交流及成果转化等方面也做出了较突出的贡献。

四、历年初试与复试情况

国家线(2021年): 政治 47 分,英语 47 分,专业课一71 分,专业课二 71 分,总分337分

院校:每年的院线是不一样的,一般按照1:1.2-1.8的比例进复试,去年是1:1.6的比例,比如招人,就是54×1.6=86人进入复试。

五、真题分析(一)333教育综合

1、 基本要求

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2、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a.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b.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333教育综合真题特点(试卷内容结构)

首先,本试卷满分为150分,3种题型。其题量虽然比较少,但多以主观题为主。司南考研经过研究探讨,现给大家提供参考:

1. 名词解释6个题,每小题5分,一共占30分。

2. 简答题4个题,每小题10分,一共占40分。

3. 分析论述题4个题,每小题20分,一共占80分。

通过分值分布可以看出,分析论述题几乎占据了整张试卷的一半,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记牢每个知识点,还要扩展。当然,也不能忽视了名词解释、简答的基础知识。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各部分所占分值:

1.教育学原理:约占60分

2.中国教育史:约占30分

3.外国教育史:约占30分

4.教育心理学:约占30分

通过研究近十年的真题,可以发现,名词解释一般考查范围在教育学原理(4题)以及教育心理学(2题),简答题考查范围在教育学原理(2题)、中国教育史(1题)、外国教育史(1题),论述题一般考查的内容会来源于每一本书中教育学化学考研考哪些科目,即教育学原理(1题)、中国教育史(1题)、外国教育史(1题)、教育心理学(1题)。这是一般规律,但偶尔名词解释考查的内容来源于外国教育史。不管怎么样,记住重点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非重点。

最后,我们具体分析近十年的真题在每本书所考查的范围(见司南课程与资料)

①19年后,真题重复率变低,同时可以从近几年真题中找出出题风格,细节内容要关注;

②难度适中,考察更加全面,细致,考生应该扎实基础知识;

③题型固定,分值固定,教原比重较大。

(二)905学科化学

题型分布(每年题型不是固定不变的,基本从以下几个题型,仅供参考)

①填空题:3题,共13分

②名词解释:4题共12分,3分每题

③简答题:4题共60分,15分每题

④分析题:2题共30分,15分每题

⑤教学设计题:共40分,包括教学目标、评价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教学板书等内容。

教育学语文学科考研,2020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学科语文)录取经验分享——第二篇:我的专业课备考

从去年寒假到现在整整一年的时间,今年遇到特殊的寒假,也是在家有点闲得发慌的感觉,一直懒得动笔的自己,今天也来梳理下自己备考一年的复习历程,也是对自己有个交代,也希望对学弟学妹们有一些帮助和提醒。

一、先来说下为什么我要考南师大?

我是一位江苏考生,报考的南京师范大学学科语文专业,本科院校很一般,出身普通二本院校,但是这也是我一直想考研的原因之一;相信有很多学弟学妹也有这样的想法,在本科即将结束的时候,为自己再争取一个更好的研究生院校,争取一个更有竞争力的未来!

我考南师大还有一些下面的原因:

(1)有南师大的博导给我们上过课

(2)自己对南师大的向往,当年高考的目标就是南师大

(3)南师大的学术氛围和公平性

(4)上一届直系学姐考取了南师大的现代文学专业

二、写给学弟学妹们的话

相信大家和去年的我一样,对考研还是有很多的好奇和迷茫,我在备考的时候,也是从一头雾水开始渐渐摸索出自己的道路。其实现在大家能够选择考研,定下自己要考的学校和专业,我觉得已经跨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尽管前路漫漫,还需各位上下求索。但好的开始,真的极为重要。

我觉得这世界上的痛苦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意义的,劳其筋骨教育学语文学科考研,饿其体肤,增益其所不能。而另一种,是无意义的,因为没有经验,抓不住重点,而事倍功半,劳心劳力依旧茫然无措。为了避免这种痛苦,在父母的支持下,我给自己找了一个网课班,希望站在巨人的肩上,在别人的帮助下能顺利考上。考完初试的当天,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差不多专业课有70%—80% 知识点都在那本笔记讲义上,上课也都讲过。专业课在考场上相对比较轻松一些,希望能考的更高一些。

在这里提醒大家,考研是自己的事情,我也遇到过说家人不让考,什么自己学不下去等等的舍友,我觉得考研是为了不让自己后悔,也为了让自己有一个更高的研究生学历和平台,有一个可以拿得出手的专业和毕业院校,无关乎别人,只和自己有关。相信付出和收获是成正比的,只要去做,去复习,去努力就足够啦!

三、专业课各科初试备考(如果你正在备考,希望对你有一些帮助)

总体先和大家说下各科的复习;首先,得专业课者得天下,大家一定要重视专业课的复习;其次考研英语也要尽早复习,因为英语不能考1个月去突破和冲刺,只能靠日积月累的功夫;政治可以稍微往后放一些,暑期开始复习就不晚,当然你如果有时间也可以早点看看,平时关注些政治大事等等的。

南师大学科语文是自主命题,学校自己出题的,一共考4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64语文学科基础。(大家可以看下面官网的考试科目)

(一)333教育综合的复习

南师大333教育综合一共考4部分: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南师大的333教育综合比其他学校多出一本参考书目,是冯建军老师的《现代教育学基础》,某些年份会占有一定比重。这个大家稍微留意下,我是直接拿着这本书的重点笔记跟着课程学的,没有自己去整理,时间不够。

1、333教育综合的参考书目有:

(1)《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7版(2)《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4版

(3)《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3版

(4)《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3版

(5)《现代教育学基础》冯建军,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版

2、333教育综合备考的注意事项

(1)333参考书目要不要看?

这个问题也是去年比较困扰我的,总觉得不看参考书目吧,不安心;看参考书目吧,没有时间教育学语文学科考研,2020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学科语文)录取经验分享——第二篇:我的专业课备考,书太厚,根本没有重难点,一看书都晕晕的感觉;因为最后跟着网课复习,所以参考书目没有怎么看,把重点放在了课程和讲义上。

建议大家时间不够的话,也可以不看参考书目,因为真的抓不住重点,几本书看一遍下来就得1个多月的样子。而且考研是应试性的考试,只要抓住考研的重点就行,而不是要把参考书目的每个内容都掌握。

(2)333总体复习安排(我自己的复习进度)

1—3月:这个阶段主要看了寒假集训的课程,配合讲义看了基础阶段的网课,偶尔也翻了参考书目,总体来说,第一轮是属于学习新知识的阶段,争取在3月之前完成课程第一轮,讲义也看完第一遍。

4—6月,这个阶段寒假过去,真正开始投入复习啦,而且我当时已经觉得时间很紧啦,平时要上本科课程,晚上和周末就加班学网课,记忆知识点;这个阶段

看的是直播课程,和老师互动比较有意思,记住了一部分知识点,在暑期前进行了一个系统的复习。

基本是除了本科上课,其他时间都抽空看考研的课程,复习考研内容的。

7—8月,暑期复习,从学校开始放暑期到开学之前,我每天都给自己安排了333的复习任务,比如每天1—2章,而且要动手做笔记。7月中旬开始上暑期强化课程,就跟着进行了第二轮课程,这一轮把知识点和考点都串联起来啦,这个时候觉得自己比之前进步大很多。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就是每天至少保持8小时复习,每天要按时完成复习任务。

9—11月,9月开始记忆知识点,每天背书、默写、晚上再把讲的专题课拿出来听,就这样边记忆,边动手默写,边听课,过完了第三四轮。另外真题也要在这个阶段反复拿来做,进入11月要开始模拟考试。我参加了网课班组织的2次模考,自己根据冲刺卷也模拟了大概6套,这个时候心理上会比较有底一些,继续查漏补缺。

12月,到了12月,333我给自己安排了2轮复习,做一遍真题,然后同时背最后一轮知识点。时间过的很快,这个月要定考研宾馆,打印准考证,政治英语也要继续复习,一直持续到考研前一天。

(下面这些是我在考研后期做的题目,每天老师出题,我们提交,批改等等,一共是135天,收获还是很大的,毕竟是自己每天动手完成的)

(3)333是不是靠背就可以得高分?

相信大家从我上面写的各个复习阶段的安排,能够看出来333绝对不是靠背就能学好,考好。333的内容一定要理解,研究生考试如果只靠背,那就太简单啦,不符合常理,所以大家也要非常重视333,不但333内容学会,而且要会答题。

(二)864语文学科基础备考

(1)参考书目

864语文学科基础的参考书目一共是2本:是《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3)333是不是靠背就可以得高分?

(2)864语文学科基础备考经验

864语文学科基础的参考书目一共是2本:是《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其中《中国现代文学30年》占比很大,一定要认真把书本过三遍以上,往年有出不定项选择题,对书本考查内容很细。今年参加考试我最大的感受是现代文学的题目越来越灵活,名词解释考了张天翼的《华威先生》,如果不是网课有特别强调过这个短篇小说的重要性,我想我肯定就忽略了。简答题考了杨绛的“喜剧双璧”,是一道比较注重积累的题目。

864是最后一门课,出考场的时候有个姑娘问我今年的题目是不是很偏,她自己复习觉得没抓到什么重点,但是我觉得百分之八十的题目其实还是在讲义和课程范围内的,当时也补充了很多资料,推荐了一些必读书目。所以现代文还是要复习细致,对涉及到的一些名篇要回归到文本。

《文学理论教程》占比相对少一些,但是很抽象,记忆起来有点困难,也不能掉以轻心,网课听完后,建议结合书本的具体例子记忆,这样简答、论述题也可以答得比较充实。864最后有一道50分的文学评论,大家一定要经行积累和练习,否则到考场上真的会会手忙脚乱。2019和今年864全部考察主观题,书写量非常大,各位一定要注意时间的把控。

备考南师大学科语文的学弟学妹们,如果还遇到什么其他问题,都可以问学姐的哦~我一定尽力帮助大家,在南师等大家来啊!!!!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zaizhikaoyan/jiaoyu/183482.html

(0)
上一篇 2024年5月2日 下午12:02
下一篇 2024年5月2日 下午2:0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