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总分过了国家线单科没过怎么办,公共课没过国家线怎么办?复试小陷阱一定要避开!(附最新调剂信息)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对于我们大多数考生来说,公共课、专业课、总成绩任意一个不过线就没有复试的机会,更没有调剂的机会,也就是说考研失败。对于一部分跨专业的考生,面试老师可能会特意问“你为什么不继续学习之前的专业了?

考研总分过了国家线单科没过怎么办

自从考试结束,就经常有同学告诉小编,自己考的不理想,尤其担心自己的英语不过线。

那么,如果公共课不过线,还有机会复试吗?

对于我们大多数考生来说,公共课、专业课、总成绩任意一个不过线就没有复试的机会,更没有调剂的机会,也就是说考研失败。

但是,从15年出台了破格复试政策,让那些专业成绩优秀但公共课略低于分数线的同学有了一线希望。但是这一套程序相当复杂,等成绩出来之后,如果有这种需求的同学请及时和招生单位联系,提前咨询所需证明材料,争取最后的机会。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

第五十二条

对初试公共科目成绩略低于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但专业科目成绩特别优异或在科研创新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的考生考研总分过了国家线单科没过怎么办,可允许其破格参加第一志愿报考单位第一志愿专业复试(简称破格复试)。

破格复试应优先考虑基础学科、艰苦专业以及国家急需但生源相对不足的学科、专业。对一志愿合格生源不足的专业,招生单位要积极做好调剂工作,不得单纯为完成招生计划或保护一志愿生源而降低标准进行破格复试。合格生源(含调剂生源)充足的招生专业一般不再进行破格复试。破格复试考生不得调剂。

总结破格复试的要求:

①初试公共课科目略低于国家线(破格的分数幅度以5分为限,且总分与单科不得同时破格。),并且专业课成绩优秀或科研方面表现突出,允许破格参加复试;

②“冷门”生源不足且国家急需人才的专业优先考虑破格复试;

③生源充足(包括调剂生)不再进行破格复试。

虽然有破格复试这项政策,但是具体院校的政策可能不同。并且根据往年录取情况来看,加上近两年考研报考人数激增,破格复试的不多。

在这里小编还想提醒大家的是,破格复试并不代表破格录取,你的初试分数不变,跟其他同学一样,按照学校规定的初试、复试占比计算最终成绩。也就是说,即便进入破格复试,你要在复试中表现得比其他同学优秀,才可能被录取。

总的来说,破格复试对于某些同学来说是一次机会,虽然这个过程比较复杂,但有一线希望都要去试试。

不同学校申请破格程序可能不一样,等成绩和复试线出来之后,万一,只是说万一公共课成绩达不到国家线,但专业课考得很好,别忘了申请破格复试,及时向目标院校招办老师咨询了解申请的流程,提前准备相应手续。当然啦,能量姐希望大家都用不到,希望你们都能顺利过线。

考研总分过了国家线单科没过怎么办

顺利进入复试,说明你已经走过了考研这条独木桥上70%的路程,而在复试这最后的关键环节上可不能掉链子。

复试面试中,面对老师们的犀利问题,小可爱们可千万挺住,不要掉入了他们设置的陷阱。下面小编就和大家来聊聊五个常见的面试陷阱,希望大家可以参考哦~

陷阱一:礼仪

随着社会对于公民素质的关注的提高,关于一些基本礼仪的问题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而且,面试时你与导师面对面直接的交流,你在这个过程中的各种表现都直接影响着导师对你作出的分数判断。

所以,良好的礼仪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导师对你的印象,也会体现在具体的分数中,这是直接决定你综合成绩好坏的重要因素。首先,在进入面试教室的时候如果门是关着的话,考生首先要先有礼貌地敲门然后再进入,进去之后也要随手把门关上,这些小细节决定了导师对你的第一印象。

进入教室之后首先要站着向导师们问好,得到许可之后再入座。其次就是先进行自我介绍,然后根据面试的流程一直进行下去。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要注意面带微笑,仔细留心观察导师对你的表现是否满意,最后结束之后也要向导师道谢之后方可离开教室。

陷阱二:流水账式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是面试很重要的一关,虽然导师手中已有考生的信息资料,但是由你本人亲自介绍一番又是别样的感觉,很多同学在自我介绍环节不知道该说什么,或者流水账式的介绍自己的经历,不分主次、没有重点。

能量姐想告诉大家的是,最佳选择就是在自我介绍的第一分钟谈个人基本情况(家乡、本科学校、专业、获得证书等),第二分钟重点谈和专业相关的科研经历或社会实践,第三分钟可谈对本专业的理解或看法。面试时间有限,大家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自己的优势体现出来。

陷阱三:专业课学习情况

有的同学可能在专业课方面有自己的软肋——本科成绩不佳或挂科,当老师问到这类问题时,首先我们要诚实回答,并表示自己的歉意,可以表达自己因当时年少懵懂、犯过错误所以更加珍惜现在学习的机会,展现自己的壮志雄心。

但展现壮志雄心的同时,切忌对未来规划假大空。要说出与实际相符的一些观点和想法,从而让面试老师信服并认同你的逻辑思维及语言组织能力。

因此万万不可对此类问题说不知道,应该逐条列出计划,如:第一年打好理论基础,第二年认真跟随导师参与科研实践,第三年结合具体情况,达到某种成果等。

对于一部分跨专业的考生,面试老师可能会特意问“你为什么不继续学习之前的专业了?”对于这样的问题,切记,不能说之前的专业不好,这样会让老师产生反感情绪。

可从自己现在所选的专业着手回答,并表示出对该专业的浓厚兴趣。如果老师询问当初为什么不觉得这个专业适合,而是选择了其他专业,可以从年少幼稚或职业规划来谈,具体可随机应变,保持正能量即可。

陷阱四:你的缺点

缺点这个问题也是很多同学容易摔跟头的地方。坦诚布公地表达自己的真实缺点似乎不妥,每个人都有些这样或那样的小毛病,但没必要全部老实交代考研总分过了国家线单科没过怎么办,公共课没过国家线怎么办?复试小陷阱一定要避开!(附最新调剂信息),否则真的会使面试老师对你的印象大打折扣。

因此,可以选择一些既是缺点但是从某些角度去看也是优点的问题来谈,说话要有技巧,不要讲一些实在令人厌恶的缺点,最好是表达自己无关痛痒的小毛病,比如有轻微强迫症、完美主义等类似的小问题。

陷阱五:如果落选了会怎么样

首先,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调整好心态。老师问这个问题,只是想看看考生的人生态度,并不是真的不录取,所以要选择一个讨喜的角度,既要显得豁达,又不能显得对于考研根本就不重视。

比如说可以回答“我相信自己的努力会有好的结果,如果真的没有考上,我不会间断对于……的学习”,切不可因恐慌而真的落入老师的测试陷阱。

之前能量姐已经跟大家分享过调剂信息,今天小编又收集整理了一些,大家可以看看有没有自己需要的哦~

1、华侨大学光电传感课题组招化学专业硕士生

▲ 专业: 理学->化学

▲招生人数: 3

拿到复试“入场券”,研考生迎来最后一搏。

连日来,广东高校陆续开展研考复试工作,公布拟录取名单。与往年不同,今年多所高校官宣:恢复线下复试。部分高校还明确,不进行校外调剂、不接受破格申请。

此前,2023年研考国家线公布,相较于去年的大幅增长,今年不少专业降分,且降幅不小。自主划线的广东高校,同样如此。一些较受关注的“王牌专业”,如中山大学的医学、管理学,暨南大学的新闻学、传播学,广东工业大学的机械、土木工程等专业,分数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研考分数线下降,意味着什么?与往年相比,今年复试有何不同?考研变得更容易了吗?

(一)

日前,研考国家线和自主划线高校分数线陆续公布,“多个专业降分”相关话题引发热议。

相较去年,今年研考复试分数线有何变化?记者梳理发现,多个专业国家线下降,降幅在1至10余分之间。

具体来看,对报考广东高校学硕的A类考生来说,历史学、工学等专业分数线与去年基本持平;哲学、艺术学、体育学三个专业分数线上涨,其中哲学、体育学专业涨幅并列最多,均上涨9分;今年新增交叉学科门类(专业代码前两位为14),分数线为265分。其余专业分数线均较去年下降,且半数专业降幅超过10分,包括经济学、理学、医学(不含中医照顾类专业)、管理学等。

此外,报考专硕的A类考生,审计、体育、会计、图书情报、艺术等专业分数线上涨,涨幅最高为9分;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中药学,工程管理等专业分数线均有所下降,最高降低14分。

广东自主划线高校表现如何?与国家线趋同,不少高校专业复试基本分数线出现不同幅度下降。例如,中山大学专业学位分数线整体下降,金融、保险下降最多,降了20分;中山大学学术学位中考研过了国家线意味着什么,经济学、文学、医学、管理学等分数线下降,医学降幅最大,达10分。

不少高校的“王牌专业”分数线也出现下降。

广东工业大学的电气工程(专业学位)、机械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分数线分别是320分、299分、307分,分别比去年下降24分、14分、6分。

深圳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专业降幅达18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下降26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下降43分。

考研过了国家线意味着什么

广东财经大学的理论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等专业均较去年下降14分,企业管理、会计学、技术经济与管理等专业降了13分,法学类专业也下降9分。

以往备受关注的“高分卷王”——新闻传播类专业,分数线也多有降低。例如,中山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分数线为385分,比去年下降5分,但仍是该校分数线最高专业;暨南大学新闻学、传播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分数线均比去年下降,分别降低10分、10分、16分;深圳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分数线今年为363分,较去年降了24分。

(二)

研考复试专业分数线为何纷纷下降?

不少人认为,这或许与研考初试的时间节点有关。去年12月,2023年研考如期开考。这是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和“新十条”实施后的首场大规模考试。为实现研考梦想,考生们调整身体和心理不适、克服重重困难,全力以赴。

考研过了国家线意味着什么

“备考时发现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我很担心,以为要错过考试了。”和很多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的考生一样,王姓考生在考前感到有些焦虑,在得知能到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考点隔离考场赴考后,一颗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了下来。

“每位考生都有参加考试的权利,每位考生的努力都不会白费。”在中山大学考点隔离考场参加研考的黄同学说。

也有观点认为,降分的一个原因是高校为了避免大量的研究生招生调剂工作。近三年,受疫情影响,高校普遍将研考复试由线下改为线上,由于不用来回奔波,不少考生会参加多个高校的线上复试,并在多个录取选择中确定一个。这无疑给高校调剂工作增加了工作量。降低国家线,意味着普通高校能吸收到足够多的生源,不再需要调剂。

当然,研考分数线受到报考人数、试卷难度、阅卷人打分尺度、招生人数等多重因素影响,很难一概而论。事实上,不同年度的分数线出现波动属于正常现象,不少高校专业分数线在2022年大幅上涨,在2023年出现回落。而且,分数线降低并不等同于热度降低。

纵观今年各高校的复试基本分数线,仍存在高分“王牌”或涨分明显的专业。

中山大学的哲学、法学、体育学、历史学等专业分数线显著上涨,其中哲学、体育学的分数线涨幅最多,双双上涨20分;连续三年持平的法学、工学也有所上涨,分别上涨5分、10分。

考研过了国家线意味着什么

广东工业大学分数线最高的是公共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方向),达390分;集成电路工程、通信工程、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分数线分别为330分、331分、311分,较去年上升50分、46分、21分,涨幅明显。

广东财经大学涨幅最高的是统计学(理学)专业,较去年上涨50分,今年分数线为340分;分数线最高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为370分,上涨35分。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部分高校划定的复试分数线有所下降,但热门专业的分数线依旧走高。例如,中山大学文学学科复试基本分数线为365分,但属于该学科门类下的新闻传播学专业,复试分数线达到了380分。

(三)

“考研热”居高不下。今年,考研变容易了吗?

先看两组数据——

全国研考报名人数:2019年达290万人,2020年达341万人,2021年达377万人,2022年达457万人,2023年达474万人。

全国招收的硕士生人数:2019年为81.13万人,2020年为99.05万人,2021年为105.07万人,2022年为110.35万人。

不难发现,近5年,研考报名人数逐年攀升,先后突破300万、400万大关。与之相对应的是,硕士生招收人数虽有增加,但增幅相对较小,远远跟不上报考人数。

这意味着,“僧多粥少”的情况或将长期存在,考研之路依然不轻松。

顺利跨过初试这一关,复试随之登场。初试高分,并不意味着稳拿“入场券”;初试排名靠后,复试逆袭的“黑马”也不在少数。

今年,高校研究生复试基本重启线下模式。例如,暨南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广东医科大学等高校明确,采取现场复试形式。复试内容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包括专业素质、综合素质、英语水平测试等,面试时间多为每生不少于20分钟。

考研“二战”的吴同学今年成功突围,进入复试环节。这是她第二次参加研考复试,也是首次参加线下复试。

考研过了国家线意味着什么

“线下复试比线上复试更全面、更公平。”吴同学说,线下复试增加了笔试环节,面对面交流让考生的肢体动作、表情、眼神等完全展现在考官面前,帮助考官作出全面判断。同时,线上复试还会面临画面卡顿、延迟等突发情况,而线下复试则没有这一困扰。

考研群体中流行着一句话:线上复试是一个人紧张,而线下复试是一群人一起紧张。无疑,线下复试更考验考生的心态。

除了复试形式调整,不少高校还提高了复试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权重。例如,暨南大学今年的复试权重占50%,相较于去年的40%,有所提升。广州中医药大学同样将复试成绩权重由40%提高到50%。

10%的调整,增加了不确定性。为什么提升复试权重?

有观点认为,随着考研人数增多,高校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更加注重从专业知识、英语水平测试、综合素质等方面,全面、科学、有效地考察学生的能力,避免唯分数论。

(四)

第一志愿一旦落选,调剂就成为研考生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最后一把钥匙”。今年,部分高校明确提出,因第一志愿报考学校生源充足,不进行校外调剂,不接受破格复试申请。

例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不进行校内外调剂;中山大学原则上不接受校外调剂;暨南大学不接受校外调剂,个别生源不足的专业,可从校内相同或相近专业(领域)调剂。

考研过了国家线意味着什么

不过考研过了国家线意味着什么,考研更容易了吗?研考分数线降了,意味着什么?,仍有一些高校对调剂生“敞开大门”。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提出,部分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专业可接收调剂考生;深圳大学明确,第一志愿上线考生数低于本专业录取指标的150%的专业方可接收调剂生参加复试;汕头大学规定,调剂到该校的考生,初试成绩不得低于学校各招生学院复试分数基本要求。

研究生考试是国家选拔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考研热”持续升温。每年研考分数线公布后,相关话题往往迅速登上社交平台热搜。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说,研究生教育代表国家最高教育水平,要警惕考研的“高考化”趋势,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进研究生招生和培养体制机制改革,让研究生站在创新的最前沿,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精尖缺”人才。

一名女生日前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连续八年考研失败的经历,并附上八张准考证,同样引发广泛讨论。

“考研热”,究其原因,既有本科生提升自我的个人追求,更多则源于用人单位对学历的过度推崇。从个人出发,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要有清晰的定位、理性的认识;于高校、政府部门而言,要止住唯学历、唯出身论的风气,拓展更多的就业途径,为本科生提供更多帮助。

一言以蔽之,“考研热”的背后,需要多些“冷思考”。

南方日报记者 姚昱旸 汪祥波 马立敏 刘汉能 卞德龙 实习生 张巽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zaizhikaoyan/guojiaxian/158454.html

(0)
上一篇 2024年3月20日 上午11:04
下一篇 2024年3月20日 上午11:0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