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法考补习班好,《银河补习班》:邓超让孩子从垫底逆袭成优等生,他做对了哪3件事?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这就是最近正在热映的电影《银河补习班》的开头。他出狱之后,用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让儿子完成了从垫底生到航天员的逆袭。《银河补习班》给我一个很大的感触是,邓超塑造了一个非典型的中国爸爸,父亲终于不再是寡言少语,默默付出了。《银河补习班》、《爸爸是女儿》

有没有一个时刻,让你特别崇拜父亲?

对马飞来说,那个时刻发生在他的6岁生日。

那还是1991年,爸爸马皓文作为北京亚运会的火炬手,在万众瞩目下举着圣火向他跑来,并且把亲手制作的地球仪送给了他作为生日礼物。

那也是马皓文人生的高光时刻:圣火传递的终点,正是他作为设计师主持建造的东沛大桥。仪式结束后,它即将正式通车。

马飞坐在爸爸的肩上,享受着鲜花、掌声、人群的欢呼。可万万没想到,刚建成的大桥突然在他们眼皮底下垮塌了……

这就是最近正在热映的电影《银河补习班》的开头。

它的故事并不复杂。大桥垮塌,邓超饰演的马皓文替整个单位背了黑锅,入狱7年。这期间,妻子离婚,儿子马飞成了让学校头疼的垫底差生。他出狱之后,用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让儿子完成了从垫底生到航天员的逆袭。

电影上映8天,票房已近6亿元,但争议也不小。有人看完之后泪流满面,极力推荐;也有人质疑剧本逻辑,表示不切实际。

每个人对电影,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但这部电影更多带给书单君的,却是关于教育本质的思考。

也就是说,有哪些东西,是我们作为父母或老师,最值得教给孩子的?

为什么要学习?

影片中,马家父子有这样一段对话:

“你长大之后想做什么?”

“上清华北大啊,妈妈说的。”

“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目的。”

书单君当时听到这段话的时候,内心是有一点震撼的。

中国孩子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

但是,然后呢?

上完大学,才二十出头,可能连人生的三分之一都不到,以后的日子孩子们要怎么办?

我的朋友小白,在老家的一所小学当体育老师。对生活在小城市的女孩来说,在编老师基本是能找到的最稳定和体面的工作了,铁饭碗,收入不差,还有寒暑假。

但就在前几天,小白突然跟我说她不想当老师了,因为觉得没劲。

我很意外,于是和她有了如下叩问灵魂的对话:

“觉得没意思,那当初干嘛去考老师啊?”

“我学的体育,不当体育老师还能干啥?爸妈也都想让我当老师。”

“学体育,难道不是因为喜欢吗?”

“当时主要是为了好考学……”

“……那你现在想干什么?”

“我也不知道。”

小白不是个例。其实,只要你留心,会发现周围不少工作了几年的人都在苦恼: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却又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

更纠结的是,他们目前在做的,往往还是别人眼中的“好工作”:

“做公务员多好啊,稳定。”“女孩当老师最好了,容易找对象。”

这么好的工作,我却不珍惜,是不是我有问题?很多人就在这样的怀疑和犹豫中,拧巴着过了一年又一年,错过了事业发展的黄金期。

上学的时候,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没能告诉我们:怎么区分过程和目的?

如果有人能像《银河补习班》中的马皓文那样告诉我们:大学只是过程,是通向你未来的桥梁,而不是未来本身,我们的人生也许会有所不同。

可能有人会说,考个好大学,就是为了找个收入高的工作啊!

可是很多人没想到,如果把收入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那迟早有一天我们会厌弃自己的工作。

哈佛商学院的克里斯坦森教授,在他的著作《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一书中提到,我们对一份工作是否有热情,取决于两类因素——

一类是基础因素,即外因,包括地位、薪水、工作条件等等,但这些因素只能保证你不嫌弃这份工作,但不能让你喜欢这份工作。

另一类,则是动力因素,即内因,比如挑战性、责任感、获得认可和个人成长。

这类因素往往和我们的内心感受有关,让我们觉得这份工作有意义,让我们变得越来越专业,最终爱上自己所做的事情。

所以物质激励不是真正的动因,我们一生最大的成功并不是来自他人的评价,而是内心深处的满足。

搞清楚什么是我们这辈子最重要的东西,才是如何评价自己人生的关键。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教育要教给孩子什么内容”的问题了:

教育要帮助孩子找到自己,让他在认识这个世界的同时能够反观自己,学会自己思考人生的意义。

当一个孩子明白,好好学习不是为了上一个自己都不清楚的“好大学”,而是为了自己心中的追求时,他才能被真正激发出学习的热情。

有些老师和家长喜欢给孩子讲“木桶原理”: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所以要补上自己的弱科。

这是很大的误解。

因为教育不是注满水桶,而是点燃火把。

孩子,你想做什么?

怎么帮孩子找到自己,这取决于父母和老师如何看待孩子,如何与孩子沟通。

作家龙应台有个主张,叫“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从妈妈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不难;难得的是妈妈会蹲下来,保持和孩子一样的高度看世界。

只有把自己和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上,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自己的从属看待,我们才可能发现孩子真正的特质和闪光点。

说着简单,做起来却不易。很多父母和孩子之间,是缺乏深入沟通的。

《银河补习班》给我一个很大的感触是,邓超塑造了一个非典型的中国爸爸,父亲终于不再是寡言少语,默默付出了。

影片中,马皓文非常喜欢和马飞平等交流。他会看着他的眼睛,而且也经常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感受到被平等对待的马飞,不会对他掩藏自己与学习无关的兴趣,甚至会当着他的面放松地玩游戏。

当马皓文发现儿子对飞机感兴趣时,就花钱给他买飞机模型,甚至在学校不允许请假,自己经济也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带马飞去南方看航展。

就是在这种不断的沟通交流中,马飞一步步发现并确认了自己的兴趣,找到了人生的箭靶子。

只可惜,这样幸运的孩子,目前还是太少了。

更现实的情况,倒更像《三傻大闹宝莱坞》。

三个主角之一的法罕一出生,就被父亲指明了人生道路:

“我出生于下午5点15分。5点16分,我爸爸就宣布:我的儿子会是个工程师!我的命运之戳就此盖下,至于我究竟想做什么,从没人问过!”

法罕一开始并没有反抗,因为父母确实很“爱”他,自己热着也要给法罕的房间装空调,就为了让他有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父母确实是“为他好”:“你成为工程师,可以挣更多的钱,住更大的房子,买更好的车。”

可是,法罕在遵从父母意愿,选择了自己根本不喜欢也不擅长的专业后,成绩始终很差。

好朋友兰彻用一句话点醒了他:“傻瓜爱着摄影,却要娶机器。每天惦念着摄影,如何学工程设计?”

这时候哪个法考补习班好,《银河补习班》:邓超让孩子从垫底逆袭成优等生,他做对了哪3件事?,法罕才决定为自己喜欢的摄影赌一把。

他跟父母说:“有了摄影工作后,可能会赚少点钱,住小点的房子,开小点的车,但是我快乐。”

是啊,大房子、豪车和内心真正的快乐比起来,哪个更重要呢?

很多人和法罕的父母一样,觉得自己是为孩子好。

但“为孩子好”的前提,应该是“知道孩子觉得什么好”,而不是“我觉得孩子这样最好”。

有一期《奇葩说》的辩题是:如果能为孩子一键定制完美人生,你要定制吗?

“完美人生”这个词乍一听让人无法拒绝,但是“完美”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

面对这个辩题,陈铭老师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他和爱人都是武汉大学辩论队的教练,所以经常有人讲,“你们女儿将来一定很能说”。

听多了这种夸赞,陈铭并没有感到开心。他意识到,女儿从出生开始,就失去了选择一个不太会说话的人生的权利。

陈铭说,传统教育的基本理念,是雕刻模式,父母信的哪个法考补习班好,仁智礼仪信儒道释,通通教给孩子。

而现代教育的理念认为,老师和家长应该真正变成园丁,不再关注一束花一棵草,而是关注空气、土壤、养料和水分,尽可能营造好的环境,让孩子在其中自由成长。

你自由开放,你枝繁叶茂,你一枝独秀,你孤芳自赏,我都为你鼓掌。

在《银河补习班》中,马皓文就经常鼓励儿子,哪怕别人说马飞“缺根弦”“笨蛋”,他依然坚定地说:

“你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

“我的儿子将会是这个学校最优秀的学生。”

心理学上有个原理叫“罗森塔尔效应”,又叫“期待效应”,简单来说,就是你期望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同样的道理,当我们按期望对待一个人的时候,他真的会逐渐变成你期望的样子。

所以,如果你期待孩子变得更优秀,就当成,他已经是一个优秀的孩子那样去对待他吧,给他选择的自由,也给他热爱的权利。

父母是孩子全天候的老师

《银河补习班》中还有一个片段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马皓文带着儿子在外面转了一天,晚上回到家,马飞以为爸爸终于要开始辅导他作业了,结果马皓文却说“我已经辅导你一天了”。

是啊,白天马皓文和儿子看到一些工人,在为如何定点爆破一个正梯形的水塔而争论不休,互相指责。

马皓文直接走过去,用了一根水管就快速解决问题,两分钟就挣了八百块。

他告诉儿子,这就是连通器原理,物理课上会学到。

书中是如何描述连通器原理的呢?

几个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注入同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内各容器的液面总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我相信,马皓文这种学以致用的现场教学,比让孩子背一百遍连通器原理更有用,顺便还证明了知识就是力量。

到了晚上,马皓文写申诉书时,马飞以为父亲还在工作,询问父亲自己可不可以先不睡觉。

马皓文的回答是:你自己的事情,不要问我。

他把主动权还给儿子,同时也得到了正向的反馈——马飞拿起了自己原来最头疼的英语书开始学习。

家长怎么说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看家长怎么做。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你见过哪些父母惊艳到你的教育方式?

知友“燕艺丹”的回答是:“做一对平等的夫妻”。

她家在山西的一个小城,男尊女卑十分严重,甚至丈夫打老婆,都让人觉得没什么大不了。

可她家里不一样。

爸妈都是工科专业,职位相当,收入也不相上下。她小时候生病或者学校有事,都是谁有空谁管,俩人不会觉得,这天然就该是某一方的责任。

这样的家庭环境,从来没让她觉得男生女生在能力上有什么高下,或者“女孩子理科不行”,更无法想象被“养着”是什么情况。以至于听到有人说女孩子要独立,她还很疑惑:不然呢?做人不就应该独立吗?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父母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往往是最为深远的。

父母更是孩子全天候的老师,除了学校课堂上会传授的知识外,立足于这个社会的生存智慧,待人接物的人情世故,立身做事的价值选择,父母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

所以,家长的一次身体力行,胜过一万次口头说教。

在《银河补习班》的开头,在自己设计的大桥前,马皓文对马飞说:“爸爸是魔术师,变了个大魔术,就有了这座桥……”话音未落,桥塌了。马飞兴奋地说:“爸爸,这个魔术太厉害了!你还能再变一次吗?”

影片结尾,二十年多年后,当成为宇航员的马飞成功解决飞船故障返回地面,没想到爸爸马皓文用了同样一句话来迎接他:“这个魔术太厉害了!你还能再变一次吗?”

在书单君看来,好的教育,就是一场神奇的魔术。

它会点燃孩子内心的火焰,会让空洞的眼神重新发出光亮,会将无可救药的坏孩子,变成优秀卓越的航天员,会把人人眼中的煤球,变成闪闪发光的钻石……

每一位老师,每一对父母,都有机会成为这样的魔术师。

当我们能够以身作则,能够更多地去看到孩子的闪光点,鼓励他们思考人生意义,勇敢去追求内心的兴趣时,我们终会迎来那“见证奇迹的时刻”。

主笔 | 燕妮 编辑 | 黑羊

图源 | 《银河补习班》、《爸爸是女儿》

哪个法考补习班好,爸妈逼你上补习班考公务员,不是不看好你,是不看好未来!

什么快乐养育,什么自由、想象力,脱离了社会现状,脱离了大环境,全是扯淡!(原谅我用了这个词)

果仁妈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就带你从经济学的角度,解读你是如何“下意识”选择现下的育儿方式的。如同父母让我们考公务员一样,你选择怎样的育儿方式,不取决于小时候的经历,而取决于对孩子现在与未来的预测。

然后,在当下的大势所趋中,更淡定地走好自己的育儿之路吧!

经济学研究的是人们如何做出选择。社会学研究的是人们其实并无多少选择余地。

——经济学家James

最近在读一本书,《Love, Money & 》,即《爱、金钱、和孩子》。两个作者分别是耶鲁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法布里奇奥·齐利博蒂( )和美国西北大学的经济学教授马赛厄斯·德普克 ( )。

这本书不是在讨论“怎样才是最好的育儿法”,而是提出,大部分父母其实已经下意识地选择了对孩子最好的育儿法,而且这种选择会受到经济力量的影响。

比如说,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感觉育儿压力越来越大,为什么从前的孩子可以自由玩耍,现在的孩子却不得不面对无穷无尽的补习班呢?为什么国内流行“鸡娃”(即给娃打鸡血),虎妈,狼爸?为什么美国也出现了在娃身后不断盘旋为之铺路的直升机父母?

因为“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父母的目标很简单:让孩子未来过得幸福快乐,希望孩子拥有更多的选择。假如社会不会给弱者选择,假如弱者根本就不可能幸福快乐,那么孩子就必须成为强者。没有第二条路。这是唯一的道路。

从本质上来说,父母选择怎样的育儿方式,不取决于父母小时候的经历,而取决于父母对孩子现在与未来的预测。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一个社会越是:①贫富差距大,胜者通吃败者穷死;②教育回报大,而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非常稀缺,父母就越可能“主动推娃”。

而一个社会越是①贫富差距小,再分配后弱势群体福利多,②教育回报不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比较多,父母就越可能推崇“自由快乐教育”。

下面总结一下书里解答的三个问题——

你是,或者未来可能是,什么样的父母?

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了这样的父母?

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你是,或者未来可能是,

什么样的父母?

先来做个小测试,即使你还没有孩子也可以测测看——

Q:你觉得最应该培养孩子的什么特质?(单选题)

A,独立性

B,想象力

C,懂事听话

D,勤奋努力 hard work

假如你选择了“独立性”或者“想象力”,那么你最可能是“尽量不干涉孩子的选择”的宽容型家长。

假如你选择了“懂事听话”,那么你最可能是“孩子想啥不重要,重要的是按我说的做”的专制型家长。

假如你选择了“勤奋努力”,那么你最可能是“孩子需要引导和影响,要说服他们做正确的事”的权威型家长。

家长其实可以分为四类,根据“对孩子的严格程度“,是否严格确保孩子做到应该做的、正确的事,“对孩子的支持和回应程度“,是否积极地支持和回应孩子的需求”两个来分。

最糟糕的父母是“不参与型”(),就是不严格(因为压根不管教),也不支持不回应孩子的需求,放孩子自行成长(自生自灭)。

严格要求孩子,但不太支持和回应孩子需求的,是专制型()父母。这类父母最重视的是规范孩子外在的言行,孩子必须严格遵循父母的指示行事,绝不允许忤逆。解释是多余的,服从是必须的。

宽容,不太要求孩子,对孩子的需求会积极支持和回应的,是宽容型()父母。这类父母对孩子抱有极大的乐观主义精神,相信只要给孩子提供足够资源,静待孩子成长,孩子自然会走上正确的道路。

对孩子有很高要求,同时对孩子的需求也会积极支持和回应的,是权威型()父母。这类父母重视影响孩子的内心价值观,认为要给孩子高标准,严要求,同时也会努力告诉孩子为什么要这么要求,以便让孩子内心接受这些要求,乃至内化成自律标准。权威型父母以引导为主,但在非常重要的事情上也会偶尔采用强制手段。

权威型父母,往往是虎妈鸡娃的主力。而假如权威型父母在育儿上投入得足够多,就可以晋升为“精细育儿”( )——书里给“精细育儿”定的典型标准是,父母每周和孩子至少讨论一次孩子在学校的状况。

估计大多数中国家长都惊呆了,什么?这就算精细育儿了?难道不是每天至少问一次孩子今天学了啥?学得怎么样?老师表扬你还是批评你了?你有没有拿到一百分?为什么没有拿到一百分?嗯?

这就是欧美为什么觉得我大中国全是虎妈的原因……

经济学家还发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

重视“勤奋努力”的家长(其中大多是权威型)所占的比例,和显示贫富分化的基尼系数是成正比的。一个地方的贫富分化越严重,那个地方的家长就越是以“拼命工作”为首要美德。

90% 的中国和俄罗斯受访家长赞许“勤奋努力”。只有15% 的俄罗斯家长和23% 的中国家长最重视“想象力”。

而像瑞典、挪威、芬兰这些北欧国家,贫富分化不那么严重,人们也就不那么重视努力工作——这并不是说北欧人都是不肯工作的懒人,而是他们倾向于把“想象力”这些“奢侈品”,放在比“勤奋努力”更重要的位置上。

也正因如此,北欧盛产宽容型父母,宽容程度到在国内看来绝对是“教出熊孩子的熊父母”的程度。

书里举了瑞典为例子。瑞典人不赞成体罚,不赞成口头责骂,不赞同给孩子压力,孩子十三岁前不会被打分,甚至不赞同约束孩子——孩子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嘛。学龄前的孩子怎么可能安静地坐在桌边呢?那不是虐待儿童吗?

作者齐利博蒂曾经和瑞典朋友一起去家庭野餐,结果瑞典朋友的四岁孩子开始闹脾气,不想野餐,想去做别的事情。然后父亲的反应是什么呢?“不好意思,我儿子压力太大了”。

于是野餐结束。齐利博蒂目瞪口呆地心想,“这时候难道不是应该告诉孩子,‘乖,我们正吃饭呢,忍一忍’吗?”

还有一回,齐利博蒂去另一户瑞典人家里拜访,主人家的六岁孩子冲客人喊,“闭嘴!我在看电视呢!”瑞典父母们笑了一下,然后温和地建议说,咱们成年人要不就换个房间聊天吧,免得打扰到孩子看电视。

全世界的孩子每周花多少时间做作业?上海学生每周13.8小时。美国学生每周6小时。英国学生每周5小时。北欧学生每周3小时——而且还有些家长抱怨工作量太大,建议完全免除家庭作业。

难道北欧人基因里天然就写着佛系,中国人基因里天然就写着推娃?

并不是。

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了这样的父母?

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新华字典1998修订本

影响父母决策的最深远力量,就在经济因素里。当然文化和价值观也会影响父母,但经济因素也能影响文化和价值观。

举个例子,专制型父母曾经占据主流,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少父母选择专制?

因为专制父母在过去的世界是行得通的。人们的生活曾经围绕着家庭进行,一个人一辈子都很少背井离乡,孩子们往往子承父业,或者和父母一起耕种家里的田地,一起在家里织布喂猪。孩子时时刻刻在家长的眼皮下,令行禁止是可能的,专制育儿也是可行的。

但现在的情形完全不同。

孩子要在远离家长的地方,学着家长不懂的课程,最后在远离家长的地方,做着家长没做过的工作。家长不能再时时刻刻陪伴在侧,学业和事业都要靠孩子的自觉与自律。

于是“我说你做”的专制育儿行不通了,因为孩子需要自己独立做出很多决定。

所以,家长必须说服孩子,必须能影响孩子的内在价值观,才可能让孩子“自我驱动”,取得成功——这是权威式育儿。

或者,家长只能提供足够的支持,等着孩子自发形成良好的价值观,然后“自我驱动”,取得成功——这是宽容式育儿。

那到底选权威还是宽容呢?

对父母决策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

第一个就是长大后的贫富差距是大还是小。

第二个因素,就是教育回报率是高还是低,以及优质教育资源是稀缺还是普遍。

作者发现,“经济不平等”比“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影响更大。人人都穷的地方,可能穷则思变,但也可能大家都穷得安贫乐道。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却一定会激起“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强烈愿望。

在贫富差距小,且优质教育资源比较广泛分布的地方,宽容型父母就会占据主流。

作者德普克来自德国。他小时候的德国有如下特点:

①上啥大学对未来影响不大。大学全免费,水平差不多,只要一个人能通过高中考试,那么上哪里都行,简单地说,十八岁前做的大多数事情对未来没有长久影响,只要最后60分通过就好;

②不上大学,对未来影响也不大。那些德国孩子往往上职业学校或者学徒项目,最后在家里附近的汽车厂当工人,赚到的薪水也挺好,和教师甚至医生赚得差不太多。而且工人的社会地位也不错,并不会低人一等,失业率也低。总之,读书不好,不影响过上体面生活。

在这样的环境里,德国父母自然乐于给孩子无忧无虑的童年。孩子们常常自己在外面玩到太阳落山,想去朋友家就去朋友家。家长既不给孩子检查作业,也不给孩子安排课外班,一切顺其自然。

许多现在的北欧国家也是如此,贫富差距小,学校之间差距也小。于是北欧父母佛系宽容,让孩子们快乐,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独立意识,等待孩子自己去发现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在学校表现出色不是头等大事,在学校暂时落后也不是世界末日。

因为有足够兜底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人生中会得到很多的“第二次机会”,一开始失败了没关系,下一次可以做得更好。

那,如果在贫富差距大,教育回报率高,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地方呢?

这时候,努力推娃的权威型精细育儿,就可以显出优势了。

优势一 精细育儿会提升孩子的学业成绩。

比如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数据显示,精细育儿教出来的孩子大多是成绩最好的。研究者检验了11个地区的数据,其中9个地方,精细育儿明显提升了孩子成绩(香港、澳门、韩国、智利、匈牙利、意大利、墨西哥、葡萄牙、克罗地亚)。

以韩国为例,非精细育儿的孩子的数学平均分为540,而精细育儿的孩子数学平均分为563分,相差23分。阅读和科学成绩也有类似的差异,阅读差24分,科学差22分。

只有比利时和德国是例外,在这两个国家,精细育儿的加分效果几乎为零。

是因为精细育儿的父母往往学历高基因好吗?不是。拥有两个高学历的父母,只会让孩子的数学成绩平均提高7分。而父母采用精细育儿,则能让孩子的数学成绩提高20分以上。因此,与父母的教育水平相比,精细育儿能更显著地提升孩子的成绩。

于是,教育资源竞争激烈的地方,精细育儿就会成为主流。比如说,法国和日本的经济不平等程度并不高,但由于存在着远超出平均水准的少数“顶尖大学”,从这些大学毕业意味着极高的人生起点。结果是,为了竞争这些稀缺的名额,法国和日本的家长们大多数倾向于精细育儿。

美国也同样如此,每年美国家长们为了把孩子送进常春藤名校真是绞尽脑汁,同时,美国的经济不平等还高于法国和日本,这就让美国的家长焦虑程度甚至更高。日本和美国都有家长从幼儿园就开始推娃——努力上一流幼儿园,才能上一流小学,才能上一流中学,才能上一流大学。这是一个早早开始的漫长而残酷的竞赛。

中国的情况不必说了,大家都懂的。

优势二权威型育儿会促使孩子的阶层向上流动,让子女最终处于比父母更高的社会经济阶层。

英国的研究结果是,在宽容、专制、权威三种育儿方式里,宽容型育儿是最难让孩子阶层向上提升的。相比宽容型育儿,专制型育儿把向上流动的可能性增加了7% ,权威型育儿把向上流动的可能性增加了13%。

也就是说,“阶层向上流动”对孩子未来的幸福越重要,家长们就会越努力地推娃。

其实父母并不享受推娃,即使在中国,网上也流传着各种“辅导作业心肌梗塞”的黑色笑话。推娃需要父母付出高昂代价,经济上要支付昂贵的补习费用,还要付出大量时间精力去陪伴引导,孩子的反抗也会恶化亲子感情,过大的压力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也不好……

然而在某些地方,考虑到孩子的未来,推娃的投入又是完全值得的。

孩子成为一个平庸的艺术家,在哪个社会里都算不上太好的事。但在一个没有安全网的社会里,这种未来就显得尤其糟糕,随之而来的贫穷、社会排斥和健康问题,都可能是致命的。

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有个看法是,虽然推娃让娃也痛苦,家长也痛苦,但是对某个国家或地区来说,推娃加强了整体竞争力。因此,推娃是一种“必要之恶”。

并非如此。推娃也许对于家庭来说是“局部最优策略”。但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却不是“整体最优策略”。

精细育儿需要付出的代价太高了。贫民可能完全支付不起,从而导致有些孩子从出生起就注定失去了机会。中产也可能支付得极为吃力。

由于富人也在搞精细育儿,于是许多育儿服务的价格就会向着富人愿意支付的价格不断上移。就像房价最终取决于“少数富人愿意支付的价格”,而不是“大多数想买房的人能支付的价格”。育儿服务的价格趋势也是如此。

对社会的第一个后果,就是许多人的生育意愿大为下降——家庭支付不起多个孩子精细育儿的代价。有个研究比对了中国在独生子女时代,那些碰巧生下双胞胎的家庭后续,发现双胞胎比独生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可能性要低40% ,上高中的可能性也明显要低。这个时代已经不是靠体力挣钱哪个法考补习班好,爸妈逼你上补习班考公务员,不是不看好你,是不看好未来!,而是靠教育和头脑挣钱,所以很多家长会认为,精养少数娃的经济回报>粗养多个娃的经济回报。

但精细育儿实在太累。就像电影院里原本大家都坐着看电影,忽然有人站了起来……最后所有人都站着看电影,电影不会因此变好看,看电影的人都疲惫不堪,有些人索性不再带下一代入场……最后,电影院的总收入不增反减了。

对社会的第二个后果,就是产生了很多无意义的内耗,也就是经济学家所认为的“外部性”()。在商业世界中,外部性的一个常见例子是污染与公地问题。如果一个工厂的污染对其邻居的健康和福祉产生了负面影响,或者如果许多渔船在同一海域拼命捕鱼而导致鱼类种群枯竭,那么自由放任并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当某些人为规定的名额提前透支了下一代的机会和潜力时,外部性也就产生了。

原本某个技能孩子只要掌握到6分就好,然而由于教育和阶层流动只留下了一道窄门,于是为了挤过窄门,孩子们不得不纷纷把技能练到9分。所有人都竭尽全力,为的不过是留在原地。为了增加这意义不大的三分技能,孩子们额外付出了想象力的代价,创造力的代价,抑郁焦虑的代价,缺少锻炼容易近视的代价……而最后,这场零和游戏里,依然只会有少数赢家。

不仅如此,由于机器人的飞速发展,几十年后,许多现在最有声望的职业可能会走下坡路。放射学、外科手术、律师、飞行员、金融从业者……都可能面临危机。只有少数顶级从业者能继续成功。而对程序员、数学家、工程师的需求将继续增长。主修“正确的专业”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一些拼命努力进入“正确的学校”,却选修了“错误的专业”的孩子和家长可能会失望地发现,多年的不懈努力没有得到回报,孩子的职业前途不如预期的那么光明 。

有别的路可行吗?

北欧有个不走寻常路的奇葩——芬兰。芬兰的孩子,似乎“不需要很麻烦很累就可以考高分”。

芬兰的贫富差距较小,优质教育资源也比较平均分布。芬兰的教育系统,是低竞争和低压力的。芬兰小孩在幼儿园只是通过游戏来学习,正式上学后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镇, 从小学到大学,学校的教育质量差异都不大。

芬兰学校不搞排名,孩子们不会收到数字评分,家长们也不知道孩子学得如何。教师的确会定期进行考核评估,但只有老师会得到关于某个学生的”非常好”或者”需要练习”的反馈。评估的目的是更好地因材施教,不是为了给学生排名或督促他们更努力地学习。

芬兰孩子也需要参加两次重要考试,类似于中考和高考。但因为高中教学质量相差不太大,所以中考压力并不大。至于芬兰的高考,则不但要考察学术问题,还要考察学生理解和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比如讨论失业、节食、政治、体育道德、甚至流行乐等问题。

学得差的孩子不会被留级,而是会得到更多关照。而且由于学校专注于支持差生,所以辍学率也很低。

这样教出来的芬兰孩子,成绩居然很不错。

在2015年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里,芬兰孩子排在第五位——低于新加坡、日本、台北这些精细育儿高发区,但赢过了澳门、香港、中国的北京-上海-江苏-广东(B-S-J-G)、韩国这些同样精细育儿为主流、大人小孩都非常拼的地方。

同时,芬兰人成年后的工作能力也不错,尽管工作时间比美国和中国的工人要短,但芬兰在创新能力方面位居世界前列。

芬兰人做对了什么?又快乐又高分的教育是怎么能存在的?

答案是,芬兰极其重视教师的水准。所有芬兰教师都必须至少拥有硕士学位。教师在芬兰的社会地位极高,很受尊敬。结果是,芬兰硕博们最喜欢的职业之一就是教师,每年申请的人大排长龙,这又反过来让芬兰可以挑出最优秀的人才当教师,从而又进一步提升了芬兰教师的声誉和社会地位。

芬兰教师的工资只是平均水准,但由于工作环境好,内在满足感高,教师依然是很受欢迎的职业,人才也很少流失。这些一流人才能想出各种办法,让聪明的孩子有机会自由发展,让慢热的孩子有机会继续追赶。

总而言之,提升教师水准,是一条可行的办法。

还有四条很重要的办法:

一是降低贫富差距,增加社会流动性;

二是改变教育系统,让高质量的教育资源,能惠及更广大的群体;

三是广设便宜而可靠的托儿服务和公立幼儿园。高质量的公立托儿服务让贫穷父母(特别是单身母亲)有机会去打工改善家庭经济,同时也让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儿童有机会接触彼此共度时光。这也是北欧长期采用的做法。

四是对弱势家庭的孩子进行早期帮助。在美国,许多研究发现对底层幼儿与家长的早期干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些孩子后来的学历和收入都更高,更健康,亲密关系更幸福哪个法考补习班好,犯罪率更低,失业率更低,更不可能依赖福利。

比如佩里学前教育项目(Perry )就让参与的孩子暴力犯罪率减少了65% ,被拘留率减少了40% ,失业率降低了20% ……孩子们的未来改善了,而社会也从中获益:得到了良好的人力资源,且节省了法律系统和警务监狱系统的开支。

但这些办法,都是政策制定者才能做到的事。

过度养育并不是好事,而且也正在让整个社会都付出代价。然而,要改变这一切,靠强制号召家长“快乐养育”是没有用的。唯有整个社会的现状和未来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才有可能让家长改变养育方式,因为那时,家长对孩子未来的预期改变了。

至于家长们,咱们就……看开一点吧。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育儿策略。这个时代的精细育儿,至少好过之前的专制育儿。也许等现在的孩子长到为人父母时,社会能变得更适合“快乐宽容育儿”。

至于此刻此地,大势所趋,该上的补习班还是上吧。拍拍自己和孩子的肩膀,都不容易。

-END –

作者丨游识猷,果壳主笔

法考补习班,不辅导、不上补习班,女儿照样年级第一:一位藏族母亲的“佛系育儿法”

最近有一组“中国陪读家长”的数据引起热议:

在4.52亿户家庭中,拥有超过一亿的小学在校生,但超过七成家长每天下班后辅导孩子作业时间超2小时。

当不少家庭日常上演着“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力成了家长最关心的话题。

因此我很难想象,一位14岁的藏族女孩,从小不上补习班,不需要家长辅导,不是特长生,能在“高考大省”有名的郑州七中多次获得年级第一。

这位女孩叫做德吉雍卓,刚上初三,从小在郑州长大。她小学时成绩不太拔尖,却是学校厨艺社的社长;初一入学考试一鸣惊人,考得全级第一;今年刚上初三,在疫情期间的大半年里,连续三次大考仍然在年级名列前茅。

前不久,德吉和妈妈(以下简称卓妈)刚送走考上北京师范大学的姐姐。卓妈平时总是戏称,德吉是自己的小闺蜜,姐姐是大闺蜜。

这个有爱的藏族家庭背后,离不开卓妈和卓爸的“分工明确”。一方面,卓爸主要给孩子提供大方向的指导,卓妈则教孩子做人、自立;另一方面,两夫妻从不插手孩子的作业,认为学习是每个人自己的事。

德吉强大的学习自主性从何而来?卓妈夫妇是如何做到“袖手旁观”的?德吉家不辅导孩子作业的案例可复制吗?今天就来分享这一样本,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如果您身边有类似的教育创新案例,欢迎向我们留言推荐。

演员妈妈也“陪读”

德吉小学时就读于家附近的一所普通公立学校,现在则在郑州知名的第七中学(初中部)就读。她从小表现出的强大的自主学习力,一是离不开卓妈在其小学前陪伴阅读的习惯,二则得益于卓妈夫妇传递的“学习是自己的事”这一观念,也就是培养孩子对学习的责任感。

这两件事看似“烂大街”,实则是可复制、易操作的。

一切还得从德吉3岁那年说起。

当时一家人还在拉萨生活,姐姐在读一年级。从姐姐学了一年也不识几个字、拼音一塌糊涂,卓爸深刻感受到西藏的教育资源有限。在他的坚持下,作为舞蹈演员的卓妈办了内退,一家四口从拉萨搬到了郑州。

到郑州后,卓妈看到周围的家长都在给孩子读绘本,她便学了起来,在图书馆办张借书卡,每周借上六七本,睡觉前带姐妹两读半小时。

大家都知道绘本有图案丰富、文字简短等好处,但卓妈给孩子讲绘本时,时而穿插着自己年轻时的求学和从艺经历,以及西藏亲人的故事,让读绘本不只是书面上的事情。

母女三人读到感人处,经常抱着一起哭。更多时候,德吉听着听着就进入梦乡。

没想到,这一读便一发不可收拾。到德吉上小学时,她已经养成每周去图书馆借书的习惯,从书中获取新知识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可以说,早期建立阅读习惯为德吉后来学习的求知欲打下了基础。

至于德吉上小学后的学习,卓妈曾担忧过,因为卓爸没时间、自己能力有限,两人辅导不了孩子学习怎么办?

原来,卓爸早年在飞行学院工作,常年出差,少则一个月、多则两三个月才回家一趟,忙得根本顾不上孩子的学习。而卓妈11岁时便独自到上海学习舞蹈,没怎么上过文化课。她清楚自己能力有限,干脆便不辅导。

他们最常和德吉两姐妹说的话便是,“学习是每个人自己的事”,对于自己的责任,要努力学,至于后面学成什么样不重要,重要的是对自己有要求,再付出行动。

每当德吉遇到不会的题目,卓妈帮不上忙,便让她做个标记,回学校请教老师。就连听写作业,也是德吉用手机录一遍,再边听边写。

因为没上课外补习班,父母也没法辅导具体学科,德吉经常琢磨一道数学题就能花二三十分钟。卓妈常调侃她是家里最忙的“总理”。

使命感是最好的老师

或许有人会说,不是每个不强求成绩的家长都能教出自觉学习的孩子。除了从小阅读的习惯,德吉的求知欲和对学习的坚持得益于“使命感”的建立。

每次遇上卓爸回家,一家人在饭桌上聊起各地的故事,特别是西藏和郑州两地的差异。

一颗使命感的种子逐渐在德吉心里生根发芽: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当藏族同胞的第一名,将来为藏族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再有能力了,她要为整个社会、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德吉对于未来目标的坚定,不仅停留在想想而已。

初一入学不久,在妈妈的引导下,德吉在一张白纸上写下自己未来的求学目标,并贴在房门上:中考考上复旦中学,大学去看看北大的未名湖,再争取到剑桥读研。

卓妈对此解释道:“从拉萨到郑州,我们已经换了个环境。但她(德吉)还希望靠自己的努力,争取每个阶段换个城市,上海、北京、剑桥,去更大的地方学习,再回来帮助西藏的小朋友。”

在卓妈看来,德吉身上强大的自主学习力可由两个公式组成:

求知欲+使命感=自主学习力

其中,求知欲=阅读习惯+责任感。

可以说,早期建立了阅读习惯,德吉不排斥学习,适应上学的任务没问题;在学习中慢慢得到正反馈、明确目标后,德吉更有动力专注学业,不为外界事物所干扰。

问题是在这个过程中,光靠卓玛夫妇说几句“学习是自己的事”,德吉就能如此顺利地建立对学习的责任感吗?

孩子对学习的责任感,

来源于比成绩更重要的事

与其说卓妈夫妇迫于时间、能力等原因,有意无意地培养德吉对学习的责任感,不如说,他们一开始就看得更远,重在培养孩子应对未来的品格和能力。

卓妈早年做舞蹈演员时,经常跟着舞团到欧洲各国演出。后来她回想起国外孩子的成长状态,再对比河南孩子的应试压力,感慨道:“还是希望孩子多接触不同的东西,将来有选择的空间和能力。”

正如马云在前不久的开学演讲中提到,两百年以前,我们面临的是选择的稀缺,而未来孩子面临的是太多的选择。

在卓妈看来,“选择的空间”意味着孩子具备善良、坚强、敢于挑战等品格,到社会上也是受大家欢迎的人,不仅局限于学校的学科学习。而“选择的能力”,则是在德吉接触过不同的人事物后,知道什么是自己所爱、所适合的。

在过去不久的暑假中,面临着明年夏天的升学压力,德吉的同学们基本都在上各种补习班,只有德吉参加了少年商学院的线下帆船营,从内陆到海边“浪”了一回。

正好当时卓爸的老朋友也在帆船营入住的酒店,卓爸便让德吉自己去打招呼,“孩子大了,总得学会和不同的人打交道。”

回过头来,德吉还和卓妈夫妇分享:听了叔叔的经历很有收获;在帆船营遇到的新加坡学员,会说五国语言,让她更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从害怕大海到享受其中,她希望下次带姐姐一起去玩帆船……

卓妈认为,这种培养孩子生活能力的机会无处不在。

从小时候的图书馆、电影院法考补习班,到后来的健身房,卓妈都帮姐妹两办了卡,鼓励她们走出家门,自己去安排生活;

每次全家出游前,德吉和姐姐都包揽买票、规划路线的准备工作,卓妈夫妇完全做起了“甩手掌柜”。

就连暑假的深圳帆船营结营,也是18岁的姐姐去接德吉回家,不需要卓妈夫妇插手。

卓妈希望,孩子能像她早年异地求学一样,“不管被扔到什么环境,都能活下去”。当孩子把目光转向好好生活,学校的学习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已。

前不久,少商曾分享过“薛定谔的狗与焦虑的家长”一文,引起热议。正如作者指出,对孩子成长有益的东西很多,但孩子的时间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什么是对孩子最重要的事?从长远看,决定孩子一生成就的到底是什么?

至少在他看来,自主性、社交能力、创造力的作用,至少不比书本知识和考试能力的作用小,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也需要时间和机会。

我不由得想到前阵子有个很火的概念叫“做题家”法考补习班,不辅导、不上补习班,女儿照样年级第一:一位藏族母亲的“佛系育儿法”,指的是擅长应试、通过题海考入名校,却缺乏视野、对未来迷茫的人。

即便不考虑书本知识和社交能力、创造力等“课外能力”之间孰高孰低,退一步想,我们希望把孩子培养成“做题家”,还是幸福的人?

若是后者,借用马云的一句话:幸福不是人生中没有问题,而是我们知道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卓妈夫妇对德吉姐妹两在学习和生活上的“放养”,恰恰是在培养她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换句话说,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做题家”,我们希望培养活生生的人。

亲子关系,

求的无非是供需平衡

从让孩子只上半天学的萱爸到不辅导、不焦虑的卓妈,我发现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自知者明。这也应了卓妈的一句话:“我知道自己有什么,也知道孩子要什么。”

身处高考大省,卓妈夫妇从来不担心孩子的学习氛围,反而把目光转向精神陪伴和寻找为孩子开拓视野的机会。

在陪伴上,尽管卓爸常年在外工作,每次回家都给家人带当地特产,平时没少给孩子打电话,在卓妈生日前也会和德吉姐妹两“串通一气”提前准备;

从读绘本到看电影,再到协助德吉参与学校厨艺社、文艺表演,卓妈教给孩子的不是具体的学科方法,而是善良、真诚、坚韧和责任等做人的品质。

(厨艺社活动,左二为德吉)

在开拓视野这块,早在2016年,卓妈便找到了少商的视频课程,带德吉在风靡世界的青少年游戏《我的世界》中学习。

再到2019年的TED演讲课、线下的博物馆设计思维营,以及今年暑假“乘风破浪”的帆船运动。卓妈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不断为孩子寻找走出课本、认识世界的机会。

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德吉在初一便定下了北大、剑桥的长远目标。

从拉萨到郑州的这些年,卓妈身边不乏深陷鸡娃焦虑的家长:

有人为了一张名校入场券,全家老小搬进“老破小”学区房,生活水平直线下降;

有人为了给孩子更好的学习环境,利用民族政策成功“上车”,无奈孩子跟不上进度,只能转学……

或许正如首师大哲学教授陈嘉映所言,网络改变了人认识世界的方式,也让“知道”变得很容易,但更汹涌的洪水的带走的是无意识的集体,很多时候人们的注意力被现实牵制,不知道自己想要、坚持的到底什么。

虽然德吉姐妹的户口依然跟着卓妈,落在拉萨,但她们在郑州的学业表现早已比辗转于补习班的同龄人优异。更难能可贵的是,这家人都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卓妈夫妇希望孩子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对自己的学习、民族和社会有一份责任感;

德吉姐妹渴望学有所成,将来帮助更多的人。

(初中的国旗下演讲,右为德吉)

你“在看”我吗↓↓↓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zaizhikaoyan/fakao/195650.html

(0)
上一篇 2024年5月25日 下午5:04
下一篇 2024年5月25日 下午6:0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