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培训老师,从律考到司考再到法考,30年江湖那些事儿……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今天我们讲一下很多考生比较感兴趣的法考培训发展史。即便是在培训圈内,律考时代也可以被称之为“上古时代”了,在没有三证合一的当年,律考还是顾名思义的国家律师资格考试。直到1993年,律考变成了每年一次的考试,这个时候商业化的培训机构才逐渐走上了历史舞台。

万国、众合、瑞达、厚大、深蓝、觉晓、指南针……

这些知名机构背后有着怎样的千丝万缕?

李建伟、汪海燕、刘凤科、钟秀勇、鄢梦萱、杜洪波法考培训老师,柏浪涛……

这些名师之间又有着怎样的爱恨情仇?

欢迎大家来收看橙子的法考周末剧场!

如果你是点进来学习的,不好意思,今日申请休息一天。但如果你是点进来吃瓜的,那还不赶快搬上小板凳坐好!!!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今天我们讲一下很多考生比较感兴趣的法考培训发展史。

法考培训圈的历史有将近30年,如果你经历了整个的过程,曾经多次看他人起高楼、然后宴宾朋、最终楼塌了,这些无数兴衰起伏,令人唏嘘。

橙子哥机缘巧合之下对此略知一二,今天仅以讲故事的方式和大家聊聊这段历史,如果你是一个多次参考或者在早年参加过司法考试的考生,可能会倍感亲切!

当然一些陈年旧事,未必100%准确,大家权当听故事,如果觉得有用,看看其中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当然,如果你是第一次参加的考生,就当吃瓜吧!

律考时代

1986-2001

即便是在培训圈内,律考时代也可以被称之为“上古时代”了,在没有三证合一的当年,律考还是顾名思义的国家律师资格考试。

1993年以前,律考是每2年才举行一次的,参与人数较少,每次都只有10万人左右,培训也都是集中在各类法学院校内部,那时候,只要在司法机构工作五年就拿到律师证。

直到1993年,律考变成了每年一次的考试,这个时候商业化的培训机构才逐渐走上了历史舞台。

第一个法考培训机构“三校名师”出现

第一个走上舞台的机构是“三校名师”,所谓三校指的是以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依托这些名校,当时请到的授课老师大都是法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个个可谓咖位十足,其中还有部分是当时的命题人。

要知道当年不比现在,官方的三大本几乎就是考生能找到的唯一复习材料,而命题人们作为法学界的泰斗,讲课只是兼职,而且课程内容偏理论,听课门槛极高,当时的考生面对的知识覆盖面之广,课程之晦涩难懂,是今天的考生所无法想象的。

当时的考试通过率是可怜的2%,可想而知的,这种课程对于考生是极不友好的,只是当年的考生苦于没有选择,只能默默接受。

万国”的时代来临

不合理的课程设计就意味着考生的需求没有被满足,于是竞争出现了,1997年,“万国”诞生了。

在经历短暂的混乱时期后,考试命题人不再被允许公开授课,但是培训界的主流仍然是那些资历较高的教授们,你期盼他们讲的深入浅出讲实战解题是不现实的,最多就是划划重点。

而如果遇到学校的事务缠身时,会导致他们原定的授课时间经常需要调整,多次出现“放鸽子”的情况,甚至有的教授在课堂上讲着讲着就睡着了,离谱吗?要知道当年还没有互联网录播课,面授课老师的一次“掉链子”对考生而言就是灭顶之灾。

万国在初期的成功就是建立在充分了解并满足考生的需求上:在教授们因为课时冲突屡屡缺席的时候,万国用一批在读的法学研究生顶了上来,别看这些人当年的学历在培训圈里资历尚浅,但最终他们的名字都在法学圈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起初,这些“小老师”从课前辅导讲真题暖场开始,为正式上课的教授们做铺垫。

这期间,他们学会了吸收教授们的授课纲领,然后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给学员;对于一些理论的知识,结合自己的理解掰开了揉碎了教给学员;在真题方面,因为他们都曾在不久之前通过了律考,因此讲课时不仅以之前的命题人视角,融入了更多的做题人的视角传授了很多应试做题技巧给学员,效果拔群。

除了讲课,万国也开始对图书教材做出了改造,针对当年三大本的内容太多太复杂,万国让老师对其进行再次的解读和加工,这些老师的教学方式是在课堂上被充分证明的,加工后的教材让法学基础较差的考生也能看得懂,时至今日还活跃在市场上的《专题讲座》应运而生。

虽然一切在今天已经十分内卷的图书市场看来这些都还属于很基础的状态,但对当年的考生就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帮助。考生内部的良好口碑最终也反馈到了市场上,随着骆勇、李建伟、阮齐林、袁登明、郑其斌等一众老师先后在圈内打出名声,属于万国的时代来了。

司考时代

2002-2017

2002年,国家司法考试制度正式确立,这意味着律师资格、初任法官和初任检察官三项考试集于一身了,而参加考试的人数也来到了历史新高的36万人,由于通过率只有大约7%,“中华第一考”之名不胫而走。也是在这一年,培训圈的司考时代拉开了帷幕。

司考时代的来临也预示着整个培训行业步入正轨,因为跨度较大,可以分为上下半场来讲,今天我们更多的聊一聊上半场。

面授班受阻,自此开启法考线上培训

在司考时代的第二年,非典来了,而主流的司考培训机构总部所在的北京,因为情况比较严重,学校都严格的采取了封闭式管理,这让原本欣欣向荣的面授班不得不停摆。

在这期间,万国率先求变,安排老师在教室搭建讲台,录制了网课,让考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观看课程,别看录播课在当今已经稀松平常,在当年的行业里也确实罕见。只不过当年的课件比较昂贵,再加上先后进行了多次管控和加密,考生仍然是必须报名线上班才能看到。

即使如此,在非典结束后,万国的老师影响力还是通过线上和线下双管齐下逐渐的赢得了市场的竞争。

改革春风吹满地,万国成功的模式也在全国大江南北的各个城市迅速复制,最终成为了分校遍布40多个城市的司考培训巨头。

万国的老师如李建伟、袁登明、韩友谊、汪海燕、林鸿潮等人的名气也达到了巅峰,而当时的主流经营模式就是名师像空中飞人一样在各地的校园去做巡回讲座,然后当地分校去招募当地的考生报名面授课,报名费用都是动辄上万。一些小一点的城市没有条件请老师去现场的,就用加密的网课做远程分校。

2003-2009年这段时间里,在总部分校上下齐心和老师名声远播之下,万国在司法考试这个人口并不大(30-40万)的市场内,已经能做到1.5亿左右的规模,大有在行业内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甚至当年的段子就是万国的销售接待人员的话术就是简单的:“我,万国,打钱”。

但是,该轮到但是了。

往往一家独大的局面就意味着缺乏竞争,领先者容易陷入眼前的利益中而故步自封。

2009年,“众合”面世

2009年底,随着李建伟的振臂一呼,万国知名老师如袁登明、邹建章、林鸿潮、郑其斌等人都随之离去,在几条街之外的写字楼里成立了众合,开始和万国分庭抗礼,一些地方分校也纷纷响应号召,改旗易帜换上了众合的招牌。

众合以李建伟为首的名师资源见长,但需要重新搭建全国的市场营销体系;而万国则以留下的韩友谊、陈少文、季宏等老师为核心班底,重新加入了张海峡等老师构建了新的团队。

而双方在各个环节仍然采取了非常相似的体系,比如同样的学习阶段名称,同样的《专题讲座》等图书教材的名称。究竟是机构成就了老师?还是老师铸就了机构?这个问题最终在不断激化的矛盾下几乎变成了无解。

“万国”和“众合”开启双雄争霸模式

接下来的三年,双雄争霸开始了:为了抢占市场,双方在全国各地疯狂开名师讲座,你方唱罢我登场。

两家的分裂,对于考生来说也不是坏事,因为竞争促进了双方不断的在课程上认真打磨,在服务上增加筹码,在价格上越来越低,考生们从之前的千金易得一课难求,到突然之间变成了可以做选择的一方,无疑是幸福的。

除了市场上的竞争,两家的恩怨也随着官司一直没停歇,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2013年左右……

鹬蚌相争,法考新势力开始浮现

在万国和众合双雄争霸的同一时期,一股新的势力正在悄然崛起……

在培训圈内蛰伏多年的刘凤科、钟秀勇们谋定后动法考培训老师,从律考到司考再到法考,30年江湖那些事儿……,即将在一款名叫“学习包”的创新产品模式下颠覆整个法考培训圈;

另外,大家耳熟能详的柏浪涛、罗翔、左宁、李佳、戴鹏等老师,也即将登上舞台的中央;

而此时还在杭州师范大学沈钧儒法学院读本科的蒋四金,也将在未来的几年内声名大噪……

整个法考培训圈,即将进入最精彩的、城头变幻大王旗的群雄割据时期,也是各路考生最为津津乐道的2013至今的近十年。

但是,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由于篇幅太长,我们决定分为上下两篇~我敢确定一定以及肯定的告诉大家,下篇更精彩!!!一定记得关注我,下周为大家更新下篇~

如果大家对法考史还算比较感兴趣的话,也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可以留下你想问的问题、八卦、大瓜。橙子哥会一一为大家解答!

#法考#

法大法考司法考试培训,【法考加油站】你不知道的法考名师全揭秘之民诉第一人杨秀清

法要跟名师,这是共识,无需赘述。但现在市面授课老师繁多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老师成为法考汪们的一大难题——信息过载造成了选择困难和时间耗费,对分秒必争的法考复习极其不利。不仅如此,你跟错一个老师带了的打击可能是毁灭性的。

来胜整合全国最优势的师资队伍

打造了一支占据司考行业半壁江山的筑梦团队

这个团队,每一位老师独具特色、各有所长

这个团队,每一位老师都会付出百分百的力量

为你们答疑解惑,帮助你们实现梦想

怀揣责任之心,履行过关诺言

这,就是来胜教育

专业背景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民事诉讼法研究所副所长。著名司法考试辅导专家、权威名师,被誉为“民诉第一人”。

核心亮点

主讲民事诉讼法和仲裁法,具有丰富的司法考试辅导教学经验。杨秀清老师授课严谨、认真、讲解条分缕析、思路清晰、渗透性、方向性极强、使学员熟练掌握民诉的体系和重要的考点,深受广大考生欢迎。

学员评价

授课认真负责,深入浅出法大法考司法考试培训,【法考加油站】你不知道的法考名师全揭秘之民诉第一人杨秀清,对重要知识点和民诉法有效答题方法等反复强调,讲课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法条运用娴熟,是难得的司法考试民诉法老师

精彩试听

大咖荐书

本书特色:

★脉络清晰

框架式呈献重要学科知识要点,有助于准确把握知识脉络,明确复习主线

★直击考点

权威解读法条重点、难点、高频考点,真正帮助考生理解记忆法条。

★收录全面

真正全面而无遗漏收录司法考试大纲范围内法条,按照重要程度标注,使法条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点击此处了解书籍详情

学员推荐

沈逸,中国人民大学,司考成绩406分。

来胜的法条书能够随着法律法规的变化更新,书籍体系完整。

朱丽博,中央民族大学,司考成绩405分。

来胜的法条书,更新及时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刘青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司考成绩415分。

来胜的真题还特别注重主观题的讲解,为备考卷四提供良好的参照。

马增银法大法考司法考试培训,湖经法商学院,司考成绩412分。

来胜司考书籍的编排是很实用的,我认为特别适合作为第二轮复习的真题备考书。

赶快行动起来啦!

购书请点击:

来胜

法大法考司法考试培训,天津法大法考培训基地

1.法考*云集:

法大法考师资不仅具备极高的法学理论水平,而且极具丰富的法考教学经验,他们讲课循循善诱、风趣幽默,同时他们也是在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界享有盛誉的辅导专家,如:杨秀清、刘家安、方鹏、史飚、赵宏、张锋、阮齐林、隋彭生、杨立新、罗翔、刘智慧等,所有的授课老师具有副教授以上的职称。

2.精品图书汇集:

由我校*及法考研究团队倾力编写法考全系列图书:《法考通用教材》、《“法大法考”内部讲义》、《客观题一本通》、《主观题一本通》、《金题解析(逐考点)》等系列图书,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内容紧扣司考大纲,在体例上采取理论、法条、案例三元一体的模式,深受历届学员欢迎,所出版的图书被“法制网”列入为好书推荐目录。

3.独创教学模式

我院在总结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基础上,依据“系统工程”原理,研发出一套全新的“切题工程系列”教学模式法大法考司法考试培训,为考生减少大量的学习负担,轻松备战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最终“高效通关”。“切题工程系列”教学方案是法考教学中的一次重大变革,以“命中考试目标”为中心法大法考司法考试培训,天津法大法考培训基地,让参加培训的考生系统掌握考试过关所必须具备的要素,在考场上以稳定的发挥完成考试任务,乃至实现理想的应试高绩效。

4.超前的教学理念

2018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改革,突出了法律资格考试的实践性,考试的内容从过去的以考查知识点为主,转变为以能力考查为主。我院实施多年的“理论是基础、解题是关键”的教学理念重点即是培养考生独立法学思维,提升考试法学素养,完全切合新的改革精神。除此以外,运用“切题工程”专项提高考生的解题能力。多年教学实践我们提炼出“法大法考通关秘诀(一个中心——以学员通过法考为中心;两个基本点——理论和解题;三大法宝——讲、练、评;四个步骤——预热、基础、提高和冲刺)”,确保考生稳定发挥,*程度上发挥学院为国家培养法律人才的作用。

5.突出的教学研究成果: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学院在切题工程题库建设、教学教辅研究、命题研究等方面成果突出,多年来以高*著称。这既得益于法大雄厚的法学学科实力,中国政法大学是中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是一所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和“111计划”(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建设高校,在全国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法大法学学科获A+,并列全国*;也得益于法大教师积极参与国家相关课题研究和法律实践活动,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以及一切以学员过关为核心,逐步实现应试培训模式的升级换代。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zaizhikaoyan/fakao/194765.html

(0)
上一篇 2024年5月16日 下午12:05
下一篇 2024年5月16日 下午12:0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