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心理学同等学力,2023|2024 (专硕非全)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重大变化~考研参考书单+招生简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再来总结总结变化,其实第一大变化是全日制变非全,你以为这是含金量下降了,那么第二类变化就是心理系导师师资力量的壮大,部分导师有报考考生本专业的偏好喜爱哦~最后针对人大学术的基本情况,给想报考该校的小伙伴一些复习建议:

更新啦更新啦,分割线分割一下子~~~

今年人大的重大变化莫过于专硕都变成非全啦,去年就说要早点考莫观望~~~今年也来得及(白眼),大家看看人大的报考人数就知道多香了,早早准备哦~(学费什么的细节都还没出,出了再更新)

再来总结总结变化,其实第一大变化是全日制变非全,你以为这是含金量下降了,那么第二类变化就是心理系导师师资力量的壮大,部分导师有报考考生本专业的偏好喜爱哦~~~大家具体可以咨询招生办或者跟导师联系哦

一、院校介绍(想进政府、事业单位的,喜欢大数据,管理方向的筒子们快来呀)

(以下资料有来自人大官方的内容)

人大是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心理硕士属于理学院心理学系。该系具有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设立心理语言学博士点和硕士点、应用心理专业硕士授予权。(很多学校的心理学下属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应用心理专业硕士项目包括三个方向,分别是组织与健康促进、公共管理心理学、大数据心理学。详细介绍如下:

1、组织与健康促进 本方向旨在培养能在各类组织担任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健康促进职能的专业人才。该方向培养的人才能担任各类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咨询公司人力资源顾问、人力资源培训、员工援助等相关工作,还能够在各类机构独立承担相关职业及个体心理咨询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类组织中员工压力剧增,组织急需能应用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强化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提升组织效能,促进员工幸福感提升的人才,本专业方向培养的人才具有心理学专业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结合的知识优势和技能优势,能胜任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与心理学相结合岗位的工作要求,同时还能够承担职业心理咨询与个体心理咨询的相关工作。适合于有志于提升综合心理素养和相关专业能力的社会各界人士;

2、公共管理心理学 本方向旨在培养在各级政府、事业单位或非政府组织等部门工作,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开展社会心理服务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本专业方向培养的人才能够从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高度出发,解决和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如公共政策中的良好选择架构设计、社区心理、舆情分析、应急事件处置、各类人群生理心理健康监测等等,其工作内容涵盖社会心态培育、社会心理疏导、社会预期管理、社会治理的心理学策略的运用等,其核心目的是解决社会宏观层面的心理建设问题,通过“由心而治”的路径实现国家和社会的“善治”,能胜任各级政府进行社会心理服务设计、管理、实施等建设工作。公共管理心理学方向欢迎具有管理学、公共管理、社会工作等相关领域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考生报考。

3、大数据心理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技术广泛地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多个方面,未来信息技术还会更广泛影响到社会发展,其中数据科学人才是未来社会最具有价值的人才之一。社会生活大数据中蕴含了客户行为信息等重要的决策依据,具有极高的社会和应用价值。本应用方向旨在培养具备宽广的专业知识、扎实的大数据处理能力、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具体地说,本专业培养人才具备以下综合素质:能获取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以及基于大数据进行用户分析、做出决策判断建议的能力,能基于大数据对用户以及目标群体进行心理画像、行为预判,建构基于用户的模型,能担任现代企业中基于用户的应用数据分析的岗位。大数据心理学方向欢迎具有心理学、信息技术、应用数学、应用统计等相关领域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考生报考。

学硕的方向介绍:升学就业: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毕业去向主要为就业和升学。就读国外高校包括哈佛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密歇根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南加州大学、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等世界名校,国内就读高校包括北大、中科院心理所等。国内毕业生进入教育部、文化部、人社部、北京市海淀区地税局、福建省委组织部等国家部委或地方政府,或进入海南航空、腾讯、华为、小米、中国工商银行、宝洁、奔驰等大型企事业单位、银行和外企,或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华东交通大学等学校或科研机构,担任管理或者专业研究的工作。

语言认知心理(含语言理解、语言产生、语言的习得与发展);语言、认知与文化;民族语言与民族心理。

专业培养目标

根据心理学和语言学的学科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人大心理学同等学力,2023|2024 (专硕非全)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重大变化~考研参考书单+招生简,培养从事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言学等高水平的科研和教学人才及相关专业领域的应用人才。本专业学生应该具有丰富的哲学、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知识和理论基础,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熟悉相关领域研究与实践应用的进展与趋势,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本领域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熟练运用英语完成专业文献的查阅和分析,顺利地进行本专业的学术交流,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和创新精神,毕业后能独立从事本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实践应用的工作或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本专业师资力量

本学科目前有教授2人(张积家,张清芳)。具体导师情况请见心理学系官网“师资队伍”栏目介绍。

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

心理语言学研究方法、高级心理统计与测量、语言产生、语言获得与发展、语言学理论及新进展、心理语言学主文献课、心理学进展、高级心理实验技术、认知神经科学前沿、脑与认知—高级心理过程、文化情绪与认知、临床心理学专题(含异常心理学)、情绪语言与脑等。

健康促进心理学;组织与管理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专业培养目标

根据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从事人格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组织管理心理学等高水平的科研和教学人才及相关专业领域的应用人才。本专业学生应该具有扎实的心理科学理论基础、开阔的学术视野、了解相关领域研究与实践应用的进展与趋势、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本领域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能熟练运用英语完成专业文献的查阅和分析,顺利地进行本专业的学术交流,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和创新精神,毕业后能独立从事本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实践应用的工作,适合于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咨询服务机构等从事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专业技术与服务等工作,或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本专业师资力量

本学科目前有教授1人(胡平),副教授2人(李英武,李洁),讲师2人(李雪婷,齐玥)。具体导师情况请见心理学系官网“师资队伍”栏目介绍。

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

高级心理统计与测量、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进展、心理学理论流派(含应用心理学导论)、工业与组织心理学新进展、人力资源管理新进展、心理咨询与辅导专题、职业健康心理学新进展、健康促进研究新进展、职业心理新进展、心理学实验技术应用专题、职业心理与行为测量研究进展等。

认知发展与认知神经科学;情绪心理学;临床心理学。

专业培养目标

根据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从事认知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情绪心理学、生理与临床心理学等高水平的科研和教学人才及相关专业领域的应用人才。本专业学生应该具有扎实的心理科学理论基础、开阔的学术视野、了解相关领域研究与实践应用的进展与趋势、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本领域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能熟练运用英语完成专业文献的查阅和分析,顺利地进行本专业的学术交流,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和创新精神,毕业后能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或独立从事本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实践应用的工作。

本专业师资力量

本学科目前有教授3人(李欢欢,买晓琴,陈文锋),副教授4人(温晓通,刘聪慧,张晶,李永娜)。具体导师情况请见心理学系官网“师资队伍”栏目介绍。

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

高级心理统计与测量、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进展、高级心理实验技术、认知神经科学前沿、情绪心理学新进展、生理心理学新进展、脑与认知—高级心理过程、儿童认知发展、文化情绪与认知、认知心理学新进展、临床心理学专题等。

实验社会心理学;民族与文化心理学;人格心理学。

专业培养目标

根据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从事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民族心理学等高水平的科研和教学人才及相关专业领域的应用人才。本专业学生应该具有扎实的心理科学理论基础、开阔的学术视野、了解相关领域研究与实践应用的进展与趋势、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本领域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能熟练运用英语完成专业文献的查阅和分析,顺利地进行本专业的学术交流,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和创新精神,毕业后能独立从事本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实践应用的工作,适合于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咨询服务机构、各级各类学校等从事社会心理研究与社会心理服务、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和其他心理学专业技术与服务等工作,或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本专业师资力量

本学科目前有教授1人(陈立鹏),副教授5人(董妍,韦庆旺,张登浩,邢采,陈晓晨),讲师2人(郭思文,胡晓檬)。具体导师情况请见心理学系官网“师资队伍”栏目介绍。

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

高级心理统计与测量、心理学实验技术应用专题、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进展、心理学理论流派(含应用心理学导论)、实验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专题、文化心理学新进展、社会性发展前沿、教育心理学新进展、社会认知新进展、群际心理学、民族心理学专题、心理咨询与辅导专题、经济心理学专题、进化心理学、心理学与行为金融学等。

你感兴趣的哪些问题~~~~~双导师,校区,学费,奖学金,就业!

校区:北京中关村校区。

学费学制:未公布

培养方式:每个学生均有两位导师,一位为具有硕士生导师资格的在校教师,另一位为企事业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社会导师担任。加强教学与实践的联系和交流,注重与社会单位及行业协会的交流,聘请企业、公共管理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和专家参与教学及培养工作。

奖学金:我校通过设立奖学金、助学金、三助岗位等制度,建立多元奖助体系,支持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业,提高硕士研究生待遇水平。(一级学科的优势加上学校大力发展支持研究生就业,就业超好的!!!)硕士专业学位学生的第一学年学业奖学金,按照推免生优先的原则,根据推免生复试成绩或统考生入学考试初试复试加权成绩由高到低确定第一学年学业奖学金等级。参考比例为一等奖比例≤5%;二等奖比例≤15%;三等奖比例≤30%;后续学年奖学金,将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相关规定,参照前一学年学习成绩和学术成果,由高到低重新评定,具体评定标准入学后公布。

导师介绍:导师们的经历经验丰富,方向明确大家可以自己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方向的导师,早点开始研读~

招生简章+招生信息:

2021届录取情况

2020学硕录取情况

2020专硕录取情况

专硕第一年拟招25人,但是最后录取了16人,大家懂得~第二年录了21人,较第二年报名人数增长

【书单+考研难度分析】——学硕

学硕640参考书单

[1]《普通心理学》(第5版),彭聃龄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

[2]《实验心理学》(第2版),郭秀艳、杨治良,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

[3]《心理与教育测量》(第3版)郑日昌、吴九君,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

[4]《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4版),张厚粲、徐建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5]《发展心理学》(第3版),林崇德,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

[6]《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第7版),约翰·安德森,人民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年

[7]《认知心理学》(重排本),王甦,汪安圣,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2006重排)

[8]《社会心理学》(第2版),金盛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9]《组织行为学》(第16版),罗宾斯等著,孙健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10]《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菲利普·津巴多著;王垒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11]《心理学研究方法》(第2版),辛自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

注:中国人民大学近几年真题考查没有明确范围,每年均有超纲题目,且题目答案难以用现有经典教材内容进行作答,因此本书单的价值在于更为全面地覆盖可能考查的教材重点内容题型

人大学术2021年的题目,依然坚定地保持着自己最初的“任性”。毫无意外,今年继续有超纲题目的出现。

从题型和分值来看,21年的试题题型、题量和分值与2020年保持不变,依然是5道名词解释,5道简答题和5道论述题。这算是人大学术罕见的坚持啦。

从试题难度来看,在继2020年的相对“仁慈”只有一道“超纲”题之后,2021年又来了个霸道总裁式的冷酷。今年在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中均有一道“超纲”题目的出现,共占分60!而且,名词解释中还出了一道各大院校从来没出过的偏知识点,占分10分!也就是说,试题的“偏怪”部分共占分70分!!也不知道今年考试的小伙伴是否安好??给这些勇士一个大的抱抱吧。

除了这些奇奇怪怪的考题外,其他的题目还算正常,但是试题的综合度还是比较高的,这个特性在简答和论述题中都有体现。总体来说,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640的真题属于偏难的水平,与往年的真题难度保持一致。

2021届试卷结构

题型科目

名解(5×10’)

简答题(5×20’)

论述题(5×30’)

总分

心理学导论(普心+心生)

110分

实验心理学

30分

心理统计学

30分

心理测量学

20分

发展心理学

30分

认知心理学

30分

社会心理学

20分

组织行为学

0分

研究方法

30分

总分

50分

100分

150分

300分

对比2020年真题结构看看:

(一)各科目考查分析

首先,心理学导论(普通心理学和心理学与生活)独一档,占了110分,总分占比37%!!这实力不容小嘘。除了名词解释中的髓鞘着实太偏外(但也出现在背诵手册的一道简答题中),其他的题目,像名词解释中的侧抑制、知觉定势,简答题中的赫尔的驱力和诱因方面的动机理论以及有关学习方面的研究等,这些题都属于老师高频强调且出现在手册中的知识点,而且侧抑制这道名词解释还是2017年的真题再现。这部分分不能丢吧?

研究方法方面的考题总的来看考的都是重点知识。如统计中的α错误、实验中的被试内、被试间设计、测量中的能力和成就测验的异同等。这些知识点都是典型的重点知识。当然也不排除部分简答和论述题比较综合,而且也会有超纲的访谈法相关知识点的出现。这一部分想得满分确实也比较难

发展和社心科目的分值不高,但是也保持了“人大综合”风格。发展的题目与研究方法相结合,社心的题目把三个高频知识点相结合去比较。这种题目,想答到完美比较困难,想不得分也困难。

组织行为学连着两年没有出相关考题。但是鉴于18年19年都有出题人大心理学同等学力,有精力的同学还是建议继续作为备考书目。

认知心理学今年出了两道题总共30分。名词解释考查了“二级同构”,心理学本专业的同学可以唠唠嗑,来,说说见过没。简答题考查了长时记忆编码及其验证。从考查难度上来看,对认知心理学的考查题目偏难,

(三)其他备考注意事项

最后针对人大学术的基本情况,给想报考该校的小伙伴一些复习建议:

首先,基础一定打牢。从上面分析也能看到,人大的考题还是非常综合的,这就需要大家一定预留较长的时间去打坚实的基础。文科类方面,如心理学导论、发展、社心等,一定注意理解之后加强背诵。研究方法部分,即实验、统计和测量方面,不但要理解、背诵,还要加强应用。强烈建议把实验和统计结合复习。同时多用实验的思维去思考其他学科的相关重要知识。对于随机考点,且偏难怪的,只能看彼此的缘分了。时间充裕的话,把课程和讲义多过几遍,混个脸熟和知识广度,多些知识储备,就多些答题思路。这本身就很重要。

【书单+考研难度分析】——专硕(22届是人大专硕非全的第一届,期待ing)

专硕347参考书单

1.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菲利普·津巴多著;王垒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

2.《心理学研究方法》,舒华、张亚旭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

3.《心理测量学》(第2版),戴海崎,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4.《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3版),张厚粲、徐建平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5.《社会心理学》(第8版),戴维·迈尔斯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

一、结构分析2021年试卷结构

题型科目

单选题5×4’

名词解释5×10’

简答题5×15’

连线论述题2×15’

论述题5×25’

总分

心理学与生活

143

社会心理学

34

心理学研究方法

60

心理测量学

心理统计学

59

2020年真题试卷结构

题型科目

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5题)

简答题(每题20分,共5题)

论述题(每题30分,共5题)

总分

心理学与生活

4×10=40

1×20=20

2×30=60

120分

心理学研究方法

1×20=20

1×30=30

50分

心理测量学

1×10=10

1×20=20

30分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1×20=20

1×30=30

50分

社会心理学

1×20=20

1×30=30

50分

总体难度及考查特色

中国人民大学专硕2021年最大的改变就是题型发生了变化。虽然官网给的是《心理学与生活》的书单,但是普通心理学内容的考查不局限外文版本,有些论述题只有在中文版本普通心理学里能找到答案,所以备考压力就增加了。总体难度中等偏上,并且心理学与生活依然是最大的分值,所以大家可以先学习普心打好基础再进攻心理学与生活

社会心理学考查内容和普通心理学风格差不多,知识点能在外文版本找到,但是没有答案,需要结合我们中文版本或者课程补充完成,难度中等。

心理统计学考查非常基础,难度不大,心理测量学只有一个单选题,涉及分值较少。心理学研究方法,名词解释题超纲了,两个论述题难度适中。

中国人民大学专硕总体难度中等,需要补充中文教材内容,研究方法和统计、测量三门课在性质上是一致的,三门课加起来比重较大,不要刻意的把这三门学科分开,放在一起学习效果更佳.

今年新增的5个选择题相当于送分题,并且去年2020年真题出的名词解释今年换成换成了选这题考察了,所以大家平时要注重刷题训练的核心是重视考点的记忆和举一反三,而不是死记硬背

2020年真题名词解释展示

1、效标效度

2、阈限与差异阈限

3、情绪调节

4、创伤后应激障碍

5、自我效能感

2021年真题选择题展示

在进行数学功能测验后,被试的测验得分与期末数学开始成绩进行相关分析所得的相关系数反应的是

A. 内部一致性信度

B. 效标信度

C. 结构信度

D. 重测信度

名词解释有超纲题目,因为名词解释分值较大,考察点比较细,大家平时要相关的总结,这样的题目很容易拉开差距

2021年真题名词解释展示

创造力

共同方法偏差

鸡尾酒会效应

人工概念

心理理论

论述题中的题目考点简单,但是依然要加强平时针对考点的复述,其中社心的考点都是看着眼熟,书上有讲解,但是没有给出答案的,所以看上去很简单,不一定能写完整,但是没关系,模拟题和刷题都给了答案了

2021年简答题真题展示

1. 简述面试中的印象管理策略

2. 简述练习中的高原现象

3. 简述相关分析和简单线性回归之间的关系

4. 结合经典研究简述过度合理化效应

5. 简述注意衰减理论的重要观点

2021年真题连线题再现

将下列理论与理论提出者一一连线

二因素理论 瑟斯顿

三元智力理论 吉尔福特

三维结构模型 斯皮尔曼

多元智力理论 斯腾伯格

群因素理论 加德纳

简述:任选以上一个理论,介绍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论述题中去年名词解释考察的情绪调节今年换成了今年的一道25分的大题

试论述情绪调节的概念,包括情绪调节的特征、类型、过程维度和策略。

再次强调了真题的的的使用方法,不是死记硬背而是梳理考点,牢记考点,一定要充分利用勤思发给大家的多院校真题正解和临门一题,真题等资料,都是各大院校的最真实的考点,用来检测自己的复习牢固程度的最佳法宝

二、各科目考查分析心理学与生活

选择题考查卡尼曼的决策理论,大脑左右半球的功能;

名词解释包括:创造力、鸡尾酒会效应、人工概念、心理理论;

简答题包括:简述练习中的高原现象、简述注意衰减理论的重要观点;

论述题包括能力理论、语言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和情绪调节。除生理基础的论述题有点偏之外,其他题目都是重点内容,但是高原现象、注意衰减理论、情绪调节只有中文版本才能找到答案。

社会心理学

选择题考查了自尊,

简答题考查印象管理的策略、结合经典研究简述过度合理化效应

心理统计学

简答题考查相关分析和简单线性回归之间的关系;

论述题考查线性回归系数、简单线性回归与独立样本t检测之间的关系。

研究方法论述题考查数据转换的方法和实验设计题设计一个实验用于验证蝴蝶拥有毛毛虫时期的记忆。

(三)其他备考注意事项

(1)心理学与生活和社会心理学要补充中文内容,如果不想补充,不想增加复习的压力,就好好听课,课程中老师都有补充。

(2)一定要借助外力,中国人民大学的外文版本教材本来就有难度,然后题目考查都和细节,这不是个人力量所能把持住的,课程和讲义是让你减少绕弯路的必要辅助。

(3)研究方法占三分之一的比重,所以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测量学和心理统计学一定要吃透!

总结:通过人大的真题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院校给的参考书不足以应对我们上考场考试,很多东西需要有其他版本的教材进行补充学习,并且很多知识的重难点梳理起来单纯看教材也很难找到并且理顺透彻,而且也不知道遇到一些题的时候如何去进行提取知识作答,所以一定要认真听课,很多额外补充的基础知识。现在考研竞争比较激烈,院校们为了筛选更好的学生,会把题出的令人感觉‘出其不意’,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只能用知识更好的武装自己,知识储备够了,即使院校有考题的变动我们也是有思路去作答的,助22届的考生们考研复习上有更新的突破,一战成硕!

(四)关于复试的准备

提到复试,每个同学都会有一大波疑问:自我介绍如何挖掘个人亮点,扬长避短?中英文面试题目都有什么,如何准备?我要考的学校往年的笔面试真题怎么找?怎么联系到我要考的学校的学长学姐,怎么选导师?……要知道从出分到复试,通常一个月的时间,你准备的越早,得到的信息越多,意味着上岸的机会越大。

人民大学同等学力申硕报名,中国人民大学2024同等学力申硕招生事项发布,含金量解析!

‍‍

同等学力申硕,因为不需要参加国家统考,入学轻松又能毕业申请拿到硕士学位,备受职场人士欢迎。

近日,很多同学知道中国人民大学也在招收同等学力申硕学员,纷纷前来咨询这个项目怎么样,到底值不值得报读。

中国人大作为全国实力派著名院校,其开设的同等学力申硕项目,这些年其实发展迅猛,报考的学员也越来越多。

至于含金量方面,其实大家不必担心,也是相当靠谱的。

下面,老师就在这篇文章对其作个深入解读吧,请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哦。

一、中国人民大学同等学力含金量

中国人民大学同等学力申硕项目含金量真的很高。

其含金量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教育部承认,硕士学位在学信网可查

中国人民大学作为国内知名高校,其同等学力申硕项目所获的硕士学位得到了教育部的认可。

完成课程学习和论文答辩后,学生将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该证书可在学信网上查询,具有法律效力人民大学同等学力申硕报名,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无疑,这就为学员在职场上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学校综合实力强大,证书价值高

中国人民大学作为国内一流的综合性大学,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学资源。

学校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拥有卓越的学科优势,为同等学力硕士提供了一流的教育环境和学术氛围。

因此,中国人民大学获得的硕士学位证书具有很高的价值,能够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

(3)所学课程与全日制一样,对自身提升很大

同等学力硕士所学的课程,其实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相同,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学员在学习中可以接触到最新的学术成果和实践经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学员能够获得全面的知识和技能,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4)证书考公务员、事业编、考博士等都可以用

中国人民大学同等学力申硕项目,毕业所获的硕士学位证书,可以在考公务员、事业编、考博士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持有该证书的学生可以参加各类职业考试和学术研究,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该证书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职业机会和学术研究机会,帮助学员在各个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中国人民大学同等学力申硕如何报名拿证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中国人大同等学力申硕项目含金量还是很高,很值得报读哦。

符合要求的人员,首先报名研修班,入学无需考试。

学完课程后,符合申请硕士学位要求者,可以在三月份登录学信网进行报名申硕考试。

申硕考试通过后,需要进行论文写作与答辩,最终能够获得招生单位授予的硕士学位证书。

详细申硕流程人民大学同等学力申硕报名,中国人民大学2024同等学力申硕招生事项发布,含金量解析!,请参考下方表格:

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看到,中国人民大学同等学力申硕项目含金量真的很高。

如果大家经过职场的洗礼,真想继续深造提升自己,那么,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同等学力申硕项目,无非是上上之选。

等你拿到硕士学位证书,职业道路也将呈现崭新气象!

欢迎关注+星标公众号,每天更新在职研究生热辣资讯,不再错过重要信息。如有疑问请添加下方老师二维码咨询。

点击下方小程序

查看在职研究生招生院校及专业

如有读研疑问扫码联系小鹏老师,详细为您解答

担心错过可点击右上角“· · ·”关注

星标公众号哦!

XWS d

—END—

感觉有用

就点个在看吧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tongdengxueli/zhongguorenda/161314.html

(0)
上一篇 2024年4月4日 下午8:03
下一篇 2024年4月4日 下午8:0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