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硕士,金融专硕考研院校分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首经贸是财经类院校,虽然不是985、211,但是在北京地区的认可度高,地理位置优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也非常不错,绝大多数人去了国企,机关、事业单位,去银行、券商的也非常多。

学校简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of and ),简称“首经贸”,为北京市属重点大学、京港大学联盟成员,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级项目的能力大幅提升,标志性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服务国家和首都北京的辐射力日益增强。学校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入选首批首都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

学校属性:北京市市属重点大学

地理位置: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简称“首经贸”,虽然不是985、211,但是在北京地区的认可度还是不错的,是北京市市属重点大学,因为地处北京,所以实习的机会还是很多的。对于本科院校没有那么出彩,或者说跨专业考研的同学来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硕士,首经贸的金专是个不错的选择。

首经贸金专相关信息

招生院系(招生简章仅供参考)

金融学院(分为四个方向,01量化金融、02证券分析、03财富管理、04金融科技)

学费学制:

学费:2.5万元/年

学制:两年

从招生情况来看,首经贸金专一直在扩招,2021年考研招收统考人数甚至达103人。相对来讲,报考人数也在上升,报录比增大,考试难度增大,但总得来说,首经贸金专的考研难度在金专院校中不算太大,学费也很合理,是考396的金专院校中性价比比较高的。

初试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满分100分)

204英语二(满分100分)

396经济类综合能力联考(满分150分)

431金融学综合(满分150分)

参考教材:

431金融学综合(官方指定教材):

1、《投资学(原书第9版)》,滋维.博迪(Zvi Bodie)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2、《公司理财(原书第9版)》,斯蒂芬A.罗斯( A. Ross)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3、《金融学(第五版)》,黄达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货币金融学(第9版)》,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 S.)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1年7月,首经贸研究生院发布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金融学综合》考试大纲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硕士,金融专硕考研院校分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与往年相比,增加了一本参考教材:黄达的《金融学(第五版)》。虽然多了一本参考教材,但是考试大纲与以往相比并没有发生变化,依旧是按照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第9版)》的框架来的,所以考生也不要过于慌张。对于金融学知识板块的复习,还是建议首经贸的考生主要是看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第9版)》,在看好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第9版)》的基础上,看好黄达的《金融学(第五版)》,对于黄达的《金融学(第五版)》,重点关注关于国内金融现状、中外世纪金融现状的内容,这是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9版)》书上没有的内容。

首经贸金专的考试科目和参考教材和贸大金专比较相通,但是考研难度低于贸大,所以小编也在这里给出建议,如果一开始想考贸大,但是到九月份觉得复习效果不理想的小伙伴,也可以考虑转战首经贸,之前复习到的都能用得到,同样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431金融学综合题型(以2021题真题为例):

金融学部分:

名词解释(3道题,每题五分,共15分)

考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偏重考察对概念的理解,考察考生表达专业性和知识的广度。

例:货币发行准备制度、利率的风险结构

答题(3道题,每题八分,共24分)

对于基础知识的考察,个别题目出题较为灵活,答题时注意全面细致,动笔之前要有一个答题思路和框架,答题时注意思维连贯、逻辑清晰。

论述题(2道题,每题二十分,共40分)

一道货币金融学经典论述题,一道时政热点,非常考察知识储备和临场发挥,对考生的金融素养要求极高,平时一定要注意时政热点新闻的积累,注意和基础知识的链接。

公司理财部分:

名词解释(5道题,每题五分,共25分)

对基础知识的考察,考察的很细致,偏重考察对概念的理解,考察考生表达专业性和知识的广度。

例:资本市场线、贝塔系数

简答题(2道题,每题八分,共16分)

对于基础知识的考察,个别题目出题较为灵活,答题时注意全面细致,动笔之前要有一个答题思路和框架,答题时注意思维连贯、逻辑清晰。

计算题(3道题,每题10分,共30分)

对高频公示、常规高频模型的直接考察和应用,但出题较为灵活新颖,考生应该熟练掌握常见公式和模型,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考题都可以灵活应对。

下面给出官方提供的题型示例及答题,请小伙伴们多多参考~

题型示例(来源于首经贸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金融学综合》考试大纲):

一、名词解释

法定存款准备金

参考答案:法定存款准备金是指法律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将其吸收的存款按照一定比率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实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目的是确保商业银行在遇到突然大量提取银行存款时,能有相当充足的清偿能力。自20世纪30年代以后,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成为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进行控制的一种制度。

二、简答题

简述普通股筹资的优缺点?

参考答案:优点:(1)普通股没有到期日,所筹股没有到期日,所筹资本具有永久性,不需归还;(2)公司没有支付普通股股利的法定义务;(3)增强公司的信誉,提高公司的举债筹资能力;(4)保持公司经营的灵活性;(5)发行容易。

缺点:(1)筹资的资本成本较高;(2)易使原有股东在公司的控制权得到稀释;(3)对公司股价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

三、论述题

信用途径观点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哪些?并阐述其中哪个传导机制可说明名义利率对于投资支出和总产出而言十分重要?为什么?

参考答案:

1. 银行存款途径。银行在金融体系中扮演着一个特殊的角色,是因银行具有解决信用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作用。货币政策可通过对银行贷放资金的行为产生影响来发挥作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增加银行的准备金和存款,从而增加银行可供借贷的资金。因为许多借款人的行为都依赖于银行贷款,因此贷款的增加必然会导致更多数量的投资支出(或者消费支出)。银行贷款途径表示为:M↑→BD↑→BL↑→I↑→Y↑。其中,BD代表银行存款,BL代表银行贷款。

2. 资产负债表途径。和银行贷款途径一样,资产负债表途径也是由于信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货币政策通过多种渠道影响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扩张的货币政策会导致股票价格的升高,进而提高企业净值,而企业净值的升高会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又会刺激投资支出和总需求的增加。资产负债表途径为:M↑→Ps↑→as↓、mh↓→L↑→I↑→Y↑。其中,as代表逆向选择,mh代表道德风险,L代表贷款。

3. 现金流途径。所谓现金流是指现金收入与支出的差额。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降低名义利率水平,现金流会因此增加,使得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得到改善。企业资产负债表状况的改善会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导致贷款总量的增加,刺激经济活动。现金流途径为:M↑→i↓→CF↑→as↓、mh↓→L↑→I↑→Y↑。其中,CF代表企业现金流。

4. 预料之外的价格水平途径。在工业化国家中,债务总是以固定的名义利率计息的,而出乎意料的价格水平变化会降低企业的实际负债,但是不降低企业的资产价值,于是货币扩张引起物价水平意料之外的上升增加企业的实际净值,缓解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这又会导致投资支出的增加和总产出水平的提高:M↑→UP↑→as↓、mh↓→L↑→I↑→Y↑。其中,UP代表价格水平出乎预期的变动。

5. 对家庭流动性的作用。这种观点认为,资产负债表途径发挥作用是通过消费者的支出意愿,而非贷款人的放款意愿。当消费者拥有的金融资产规模大于债务规模时,其遭遇财务困境的可能性就很小,进而更乐于购买耐用品和住宅。当股票价格升高时,金融资产价值随之增加,改善了消费者的资产负债表状况,并且出现财务困境的可能性较小,耐用品的支出会随之进一步增加。此途径可表示为:M↑→Ps↑→FS↑→LFD↓→CDH↑→Y↑。其中,FS代表金融资产,LFD是发生经济困难的可能性,CDH代表耐用品和住宅的消费支出。

其中,现金流途径可以说明名义利率对投资支出而言非常重要,随着名义利率的下降,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会有所改善,贷款人更易判断企业和家庭是否能够偿还其债务,因此,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得以缓解,贷款规模上升。

四、计算题

某投资者欲2016年购买股票,现有A、B两公司的股票进行选择。从A、B公司2015年12月31日的有关会计报表及补充资料中获知,2015年A公司税后净利率为800万元,发放的每股股利为5元,市盈率为5,A公司发行在外的股数为100万股,每股面值10元;B公司2015年税后净利率为300万元,发放的每股股利为2元,市盈率为5,B公司发行在外的股数为100万股,每股面值10元。预计A公司未来5年内股利为零增长,在此以后公司转为常数增长,增长率为6%。而我们预计B公司股利将持续增长,年增长率为4%。假设当前无风险利率为8%,平均风险股票的必要回报率( rate)为12%,A公司股票的贝塔系数为2,而B公司的贝塔系数为1.5,则:

(1)分别计算两公司的股票价格,并判断两公司的股票是否值得购买。

(2)如果投资者购买两种股票各100股,求该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和该投资组合的贝塔系数。

参考答案:

(1)该题需利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16%, 14%

利用固定成长股票及非固定成长股票模型公式分别计算出A和B的股票价值: ,

然后计算出A公司和B公司的目前市场价,目前市场价=该公司市盈率*每股盈余,计算发现A股的每股市价为40元,而B股的每股市价为15元。因为两公司的股票价值都高于其市价,故应购买。

(2)预期收益率为15.45%,而投资组合的beta系数为1.86。

首经贸的专业课整体而言难度不是很大,偏向于对基础知识、基本公式和模型的考察,注重细节,对公司理财考察的内容较多。没有选择题,意味着都是主观题,因此,答案呈现的答题思路和逻辑就更为重要,注意思维连贯、逻辑清晰,在作答之前,一定要在脑海中或者草稿纸上过一遍答题的思路和框架,这样在真正作答的时候才能思路更加清晰。

首经贸431的题量比较大,这就要求考生一定要对基础知识掌握得很牢靠,才能在正式考试中顺畅作答。名词解释题量比较大,一共有8道题,每题5分,一定要注意答题策略,不用写太多字,3-5行字即可。

整体而言,首经贸431的难度不大,请考生一定牢牢掌握好基础知识、公式和模型,争取考一个好分数。2021年考研以前,首经贸的431是不存在压分问题的,从2021年开始,首经贸金专的专业课稍微有些压分,请考生注意下。

复试:

复试参考教材:

1、《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原书第9版)》,赫尔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2、《固定收益证券手册(第七版)上下册》, 弗兰克•J•法博齐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商业银行管理(原书第9版)》,罗斯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复试考察内容:

1、专业课笔试,专业综合(包含投资学模块、公司金融模块和货币金融学模块)

2、综合面试

3、英语面试

复试成绩判定:

外国语听力和口语20分,专业素质与能力60分,综合素养20分。

复试成绩=初试成绩平均分(折合为百分制)×初试成绩权重+复试成绩×复试成绩权重。初试权重70%,复试权重30%。

从总成绩的计算方法可以看出,首经贸的初试和复试同样重要,所以也请考生认认真真准备复试,不要因为初试分数高,复试就掉以轻心,每年都有很多初试高分的小伙伴复试被刷。

首经贸金专复试的专业课笔试除了初试涉及到的金融学部分和公司理财部分的知识,也要注意投资学、期货、商业银行管理相关的知识。首经贸的复试很公平,小伙伴们在备考过程中也不用想太多,安心备考即可。

分数线:

备考建议

首经贸是财经类院校,虽然不是985、211,但是在北京地区的认可度高,地理位置优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也非常不错,绝大多数人去了国企,机关、事业单位,去银行、券商的也非常多。对于考金专的小伙伴来说,实习和校友资源都非常重要,这两点上首经贸的金专绝对可以满足,也算是性价比不错的一所金专院校了。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本科学校不好,考研真的会白搭吗?

来自教育部的消息显示: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将于10月5日启动。考生们在备考之余也有许多困惑:应该考学硕还是考专硕?什么样的学生才有资格“保研”?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比得上全日制研究生吗?若本科学校不好,研究生毕业后受用人单位歧视怎么办……为此,我们邀请高校专业人士为大家释疑解惑。

【困惑一】该考学硕还是考专硕?

又到研究生报考季。每年都有考生纠结这个问题:考学硕还是考专硕?二者究竟有何区别呢?

学硕和专硕有不同的培养目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师魏瑶:

在我国,研究生分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两种。虽然顺利完成学业后,二者都可获得硕士研究生学历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但从培养目标、报考难度、学习过程来看,二者是有区别的。

从培养目标来看,二者各有侧重。学术型硕士主要培养学术型高级人才,重点培养学生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的能力素质。专业硕士主要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重点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应用的能力,培养中重视实践环节。

从报考难度来看,学术型硕士难度系数普遍高一些。就考试而言,公共课方面,学术型硕士一般考英语一、数学一。每年因为英语一和数学一而折戟沉沙的考生不在少数。专业硕士考英语二、数学二或者数学三,难度相对较低。专业课方面,各招生单位自主命题的专业课试卷通常要比专业综合试卷难度大。就调剂而言,因为学术型硕士的初试科目基本可以涵盖专业硕士的初试科目或者达到专业硕士的考试难度,所以一般来说,调剂都是学术型硕士向专业硕士调剂。

从学习过程来看,相对于学术型硕士,专业硕士通常学费偏高、学制略短。学术型硕士的学费一般是每年8000元,专业硕士一般会高于这个标准。虽然学费偏高,但是有的专业学制较短。学术型硕士学制一般为3年,专业硕士为2至3年。培养过程中,专业硕士有的实行双导师制,除校内导师以外,校外导师还参与指导实践和技能培养。专业硕士的学位论文也不是学术型论文形式,而是鼓励采取调研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多种形式,体现应用性和实践性。

从毕业去向来看,对于直接就业的学生,招聘单位一般对于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并没有特别明确的区分对待,所学专业只是基础,主要还是看个人能力与招聘职位的匹配程度。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在招聘时,基于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需要,多数倾向于招聘学术型硕士毕业生。如果打算毕业后报考博士研究生,学术型硕士没有特殊限制,并且就读期间有可能获得“直博”资格,或者入学时就是硕博连读。专业硕士如果想考博,需要研究拟报考单位的博士生招生政策,看看有没有限制报考的规定。

总而言之,学术型硕士与专业硕士没有孰高孰低之分,也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二者是属于同一层次的研究生种类。考生在报考时只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兴趣爱好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期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类型即可。

【困惑二】什么样的学生有保送资格?

应届优秀本科生保送,是硕士研究生招生的一种重要方式。2022年硕士研究生接收推免工作陆续开始,很多考生和家长关心,什么样的学生才能获得保送资格?

本科生有学术成果可“加分保研”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军政:

应届优秀本科生保送攻读研究生是研究生招生的一项重要手段,由于该项工作涉及学生及家长的切身利益,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那么,什么样的学生能“保研”呢?

学生要获得保送资格,首先必须努力学习,取得优良成绩。作为保研基本条件,学生还要热爱祖国、遵纪守法,且外语成绩应达到基本要求。我们学校在保研方面有完善的制度文件和具体的工作流程,包括按学院专业分配名额、计算学生综合排名、公示推免生名单等。同时,英语需达到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425分以上,并按照课程学习成绩(占比一般不小于85%)+综合表现(占比一般不高于15%)计算总排名依次确定。综合表现方面主要考察学生思想表现、参与重大活动、参加公益活动、参加体育比赛等情况。

为了激励具有一定学术特长的“偏才”“奇才”,学校会在总推免名额中留出一定比例,用于在科技竞赛、学术成果、科研创新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本科生“加分保研”,但也要求这类学生课程学习成绩达到良好水平(我们学校规定成绩排名应在前40%),具体加分值根据成果重要性分级确定。对于科技创新竞赛获奖,学校会成立专家组确定竞赛重要级别,如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互联网+等高水平竞赛并获奖的学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本科学校不好,考研真的会白搭吗?,按照竞赛最高级别加分;对发表学术论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等,学校会组织本学科专家进行成果审核、组织面试,并按照学生在成果中的贡献度确定加分等级,之后,再根据最终成绩依次确定保研学生。

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获得保研资格的学生可选择全国能接收保送研究生的任何高校,但必须参加并通过接收高校组织的面试。在教育部保研报名系统开通后,通过网上提交申请并等待接收高校确认。由于教育部对各高校接收推免生人数有上限限制,因此具有保送资格的学生应尽早提交申请意愿。取得保送资格并被录取的学生,还应充分利用好本科阶段接下来的时间学习剩余课程、高质量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特别是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我们学校规定:研究生入学前未取得学士学位或毕业设计成绩达不到良好及以上的推免生,将被取消其研究生录取资格,目的是督促推免生在后续阶段不松懈,继续努力。

此前,曾有一项针对研究生的调查发现,保送生在研究生阶段的培养质量明显高于考试录取的学生。主要原因是保送生通过本科期间所有课程成绩综合考核确定人选,一旦“保研”,学生便能够全身心投入后续时间的学习。但应届统考生则主要通过参加研究生统考的几门科目,为了达到初试分数线,考生将主要精力投入在考研科目的复习上,而对本科期间非考研课程学习投入时间少,导致学习不够深入。由于研究生培养质量与生源质量密切相关,很多高校都认为保送研究生是提升生源质量的有效措施。因此,今后人才培养质量高、学科综合实力强的一流高校,其保研名额会有所增加。

【困惑三】非全日制研究生还有必要上吗?

近年来,研究生报考人数屡创新高,考研热度持续升温,一方面是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不断增多,另一方面是就业压力增大。面对激烈的竞争,去读全日制研究生还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成为另类困惑,尤其是在2017年入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时遇到就业歧视的背景下,非全日制研究生还有必要上吗?

学历是门槛成功靠能力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周明生:

早在201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就印发通知,从2016年起,不再组织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进一步加以明确,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学历类型同为普通高等教育,只不过是非全日制采取了灵活授课时间,学习方式不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考试招生执行相同政策和标准,培养质量坚持同一要求,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正因为非全日制授课时间灵活,受到许多职场人士青睐。

2016年刚刚实行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时,允许录取为“双非”(即非全日制非定向)学生。经过几年的实施,在2021年招生时,教育部进一步明确非全日制研究生原则上招收定向就业人员,使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定位更加清晰。

教育部实行研究生招生并轨,力求从制度层面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大力发展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满足了全民终身教育需求,为在职人员追求学历和知识技能的提升开辟了通道,保障了“受教育权”,推进了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

然而,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招生、培养和就业过程中也面临尴尬,表现为社会认可度低,尤其在首次就业中缺乏足够的竞争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个方面的“困扰”:

第一,传统观念困扰。社会之所以不认可,是因为在早期的非全日制教育探索中,存在种种混乱,很多用人单位长期以来认为非全日制读研就是“混文凭”,而部分考生恰恰抱着“混文凭”的目的去读研,非全日制生无形中被打上“质量低”的标签。尽管目前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录门槛远非昔日可比,但社会上还是有不少人对其认知依旧没有太多的改变。此外,很多考生迷恋985和211等名校,一是这些学校没有足够的全日制指标,只能被迫选择非全日制,二是有的学生在调剂过程中,也首选这些高校的非全日制,最终导致这些学生面临就业焦虑。

第二,培养质量困扰。非全日制研究生生源差异较大,有在职人员和应届毕业生,需求多样化,导致学校对非全日制生的培养管理难度相对增加,管理相对松散,考核方式降低。尽管学校要求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同一标准,但在教学资源的分配上,学校一般更多关注于全日制学生,多数老师心疼学生的工作生活压力,可能会降低要求,再加上一些非全日制生对于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动机多样化,导师带非全日制生工作量明显增加,耗费精力多,指导意愿降低,导致培养质量也相对下降。

第三,时间精力困扰。非全日制生需要工作和生活兼顾,参与科研活动时间不足,在校接受学术氛围熏陶时间有限,由于学校不提供宿舍,奖助学金覆盖面小,而且非全日制生的学费明显高于全日制生学费,因而即使应届读书的非全日制生也要为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奔波,不能集中全部精力用于学习和科研。

当然,非全日制生在一些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具有很强的优势,尤其对于在职追求高层次教育和知识的考生来说,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可以让实践和理论充分结合,教学相长,综合能力高度升华。对于缺乏工作经验的学生而言,则可能顾此失彼。

综上所述,高校应改革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校企联合培养,优化培养方案,强化导师职责,提升科研训练力度,提高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质量。其实,无论是全日制生还是非全日制生,都需要端正读研的目的,明确目标,“高能力+高学历”才是取胜关键,学历只是门槛,成功最终靠能力。

【困惑四】第一学历真的很重要吗?

有数据显示:从2017年到2021年,研究生报考人数增长了近一倍,其中不少人是冲着好就业去的。然而,社会上流传的“本科学校不好,考研也白搭”给了不少考生当头一棒,真的是这样吗?

社会应淡化单纯的学历崇尚

中国教科院研究员储朝晖:

近些年来,一些用人单位兴起不只看申请入职者的研究生是在哪所学校就读的,还要看本科是在哪所学校就读的,或者更看重第一学历。不少人拿到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学位后,到市场上找工作依然会因为第一学历没有在重点大学就读而被淘汰掉。甚至有人直言“本科学校不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考研也白搭”。尽管这种过于看重学历的做法有“唯学历”之嫌,但它确实存在,并在短期内还难以彻底消除。那么,普通校本科生报考名校研究生还有用吗?

这个问题放在若干年前,其回答无疑是有用的,正是因为有用,才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今后是否还有用呢?只要社会上注重学历的意识还存在,就依然还会有用,只不过其作用没有以前那样大。本科院校层次低被有的用人单位歧视的情况确实存在,但并不是所有的用人机构都是如此,把特例普遍化,将“个别歧视”扩大化是违背基本事实的。令人感到反常的是,尽管这些年普通本科考名校研究生的作用降低,却未能有效降低这样选择的热度,不少人为了学校间的分毫差离和就业的点滴优势仍不惜全力以赴,虽可以用就业的严峻程度加以解释,从长远的人生看未必就值得。

我认为,仅仅从就业角度看上什么学校的研究生是小用,其大用在于自己的天性是否因此过程而改变,获得充分有效的成长发展与发挥。如果自己的天性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即使有上更好的大学读研的过程,却未必能让自己在专业成长方面获得有价值的改进,最多只是获得了上名校研究生的小用,难以得到上更好大学研究生的大用。从过去普通本科上名校研究生的实际情况看,出现这种情况的人是大多数,真正获得名校上研究生的大用的人相对较少。

根据这样的实际情况,普通校本科生在报考名校研究生之外,事实上还有更多的途径使自己获益、改进。比如,认真评估一下自己,究竟是为了提高学历和就业竞争力去报考研究生,还是有真正从事某一领域专业工作的兴趣而报考研究生;自己报考研究生瞄准的是短期功利目标,还是长远目标,目标是否明确;追名校追的是形式、名声还是内容、实质;自己考研究生的动机、态度是否端正,定位是否符合自己。通过这些方面来改进自己,普通高校毕业生不必急着上某几所名校,也同样可以获得与上名校研究生的大用相同的收获。

当然,改变“本科学校不好,考研也白搭”这种观念,还需要全社会淡化单纯的学历崇尚,用人单位在选人用人的时候应切实考察应聘者的实际能力与工作岗位的符合程度,而不是只看学历高低、出自何校。名校接受研究生的时候也需要更多精细的评估,使这股风气得以降温。

从当下的情况看,考研热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考生需要拓宽视野,改变唯有追求扎堆考名校一途的狭隘观念,看到可以使自己获益的多种途径与方向,客观实际地评估各个方向获益大小及其相对于自己的现实性、可能性。把考研当作自己的志业,不必要毕其功于一役,也不是只取华山路一条,每个人通向成长与成就的路径都有多条。

供图:视觉中国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tongdengxueli/duiwaijingji/160531.html

(0)
上一篇 2024年3月28日 下午5:02
下一篇 2024年3月28日 下午5:0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