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有哪些名小吃,必须要吃的20款长沙小吃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如果你是一名好吃鬼,又选择了生活工作或学习在长沙,那么你真的有福了。这些小吃集散地你没去过,别说自己在长沙上过大学。火宫殿有“八小吃十二名肴”之称。常青汤圆店有两绝:一是味道好,二是老板会“策”。两家小店的南面有华南小吃店,开了数家连锁,绿豆沙和凉面最有名。

长沙小吃

长沙小吃

如果你是一名好吃鬼,又选择了生活工作或学习在长沙,那么你真的有福了。长沙小吃即将为你上演一场异彩纷呈的舌尖圆舞曲!对于长沙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吃更重要的了:长沙臭豆腐、糖油粑粑、姊妹团子、黄金糕、德园肉包、口味虾、口味蟹、口味田螺、口味鸡、口味田鸡、鸭舌、鸭脖、荷兰粉、猪血、白粒丸、文记四合一、向群锅饺、炖猪脚、兰花干子、油豆腐、刮凉粉、杨裕兴面、长沙米粉、唆螺、麻辣捆鸡、香菜凉拌腰花等20多款小吃,它们绝对样样让你胃口大开。这些小吃集散地你没去过,别说自己在长沙上过大学。

南门口四娭毑的口味虾店里总是人声鼎沸。南门口的奶茶店也比比皆是,他们用各自精心调制的饮品为这条市井风味的街道添上了几分清凉与甜美。

比起白天的繁华,在夜里,这里的故事才真正开始。每天,总有成批的人们涌向南门口“易家姜记”、“杨眼镜”、“四娭毑”等夜宵“大排档”。不少外地客在淋漓尽致享受南门口的夜宵后,会用南腔北调向店主表达感概说,他们不仅爱湖南烧烤、口味虾、鸭寸骨、臭干子、辣椒皮蛋的味浓香辣,更爱南门口这片旺地的“江湖市井味”。

劳动广场:王五娭毑的臭干子

说起劳动广场,就不得不提王五娭毑的臭干子。五娭毑一度在长沙被误传为古娭毑,五娭毑笑笑,从不解释,一错就是好多年。五娭毑的臭干子设有两个点:一、早先由其亲自或与大儿子一起在黄兴南路旁一个近马路的地方摆设的摊点,另一个摊则由其小儿子设在沙河街下坡处。王五娭毑的臭干子每天据说只卖1000片,从下午3点开摊起,早卖完早散摊长沙有哪些名小吃,必须要吃的20款长沙小吃,绝不多卖一片。

学院街:刘记夜宵老店的糖醋排骨

学院街曾有文化电影院,颇能聚集人气,夜宵街市存在已有十多年,以凉菜冷碟而出名。当年长沙饮食一哥玉楼东尚在五一广场红火经营的时候,凉菜冷碟一度占到其经营收入的七成以上。现在凉菜冷碟几乎无处不有,而学院街在十几年的发展中已成为凉菜冷碟最有特色者。刘记夜宵老店中的糖醋排骨在长沙就相当有名气,每一块排骨不会太厚也不会太薄,口感浓郁又特别松软,经常会有人连点几份吃过之后,再要上几份打包走。学院街对面的小古道巷与晏家塘横街街口有一叫娜姨麻辣烫者颇能吸引一些年轻的“堂客们”品尝。她们自称吃着这里的麻辣烫从初中生长到结婚生子。

坡子街:火宫殿“八小吃十二名肴”

坡子街被誉为湘风小吃的源头,而湘菜的主要代表就是坐落于此的火宫殿。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火宫殿以“火庙文化”为底蕴,辅以名品素食,以其独特的风格使历代名人纷纷慕名而来。1958年毛泽东视察火宫殿亲尝臭豆腐使火宫殿更加名扬寰宇。2003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朱镕基总理在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说:“我曾经想起火宫殿的小吃就垂涎不已,饮食文化对长沙很重要,一定要保持长沙的风味……”

火宫殿有“八小吃十二名肴”之称。其八小吃是臭豆腐、龙脂猪血、煮馓子、八宝果饭、姊妹团子、荷兰粉、红烧蹄花、三角豆腐。十二名肴则为发丝百页、蜜汁火腿、潇湘龟羊、酱汁肘子、腊味合蒸、组庵鱼翅、宫殿豆腐、东安子鸡、红烧水鱼裙爪、红煨牛蹄筋、毛家红烧肉、红烧狗肉。这二十道美味长沙有哪些名小吃,样样都叫人欲罢不能。

游击坪:李娭毑的葱油粑粑

解放西路游击坪电线杆旁李娭毑炸制、添加了胡椒的葱油粑粑,被一些长沙年轻网友评为“长沙第一好呷葱油粑粑”,李娭毑师从北正街头卡子一街办厂的老同事,1982年左右自立门户。李娭毑称要炸好葱油粑粑有一定的诀窍,比如磨制米浆中加入的现饭必须是半生不熟的撩饭,她的磨浆工作都是当天早上4点完成,每天炸完200个左右的葱油粑粑即收摊。而她的技艺,因为儿子、儿媳的不愿接手,可能失传。真正的滋味在民间,而美食的悄然消亡有时就真像是一曲广陵散绝。

荷花池:翁不倒蚕豆

翁不倒蚕豆以炒奶油蚕豆而闻名。其创始人翁国良先生,于1997年将色香独具的翁家蚕豆投入市场,面市不久一度出现排队、凭票限购的抢购狂潮,成为长沙市井的一个传奇。附近马路对面学宫街有一家叫马复胜的老字号,以卖结麻花、米花等出名。在蔡锷北路粮店内还有卖糖油粑粑摊点,黄昏时一般都有20人以上在此排队等候,为长沙又一人气的糖油粑粑摊点。附近另有二马路天恩啤酒店的糖油粑粑也是人头攒动。

蔡锷北路:常青汤圆店

网络上流传着一个山寨版的城市风尚榜,其中长沙年度风尚餐厅就授予了位于蔡锷路的常青汤圆店,颁奖理由如下:老板娘喜欢讲粗话,但是做汤圆的糯米粉是手工磨的,味道还真的蛮好吃,每天下午五六点钟下班高峰,店里都没地方坐。常青汤圆店在长沙有百年历史了,小店主营小磨汤圆,祖传手艺,如今已传至第四代,除了汤圆,还有葱油粑粑、凉面等长沙小吃。“我叫潘金莲,怎么了,这个名字不好吗?”汤圆店老板潘平诙谐地介绍自己,听得顾客哈哈大笑。常青汤圆店有两绝:一是味道好,二是老板会“策”。潘平每天上午10点到晚上关门都守在店里,只要她在,店里永远不缺热闹,有些客人来不仅为了食物,更想见见老板娘,和她策一策。

其店不远另有一家开办于1985年的晶莹汤圆店。两家店面几乎比邻而居,颇有竞争之势。在竞争中两店互相促进提高,成为长沙最有生机的小吃店之一。两店均经营有荷兰粉、烫粉、麻油猪血等数十个品种,不过,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可惜,两家门面上均已写了一个大红的拆字,晶莹汤圆店暂移至中医附二医院那一头的粉店旁。两家小店的南面有华南小吃店,开了数家连锁,绿豆沙和凉面最有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lvyou/131935.html

(0)
上一篇 2023年11月17日 上午11:05
下一篇 2023年11月17日 上午11:0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