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在欧洲历史地位的巨变.pdf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研究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在欧洲历史地位巨变的发生、发展及其原因,不仅对我们深入研究德国史有深刻意义,而且对我们研究20世纪的历史巨变,亦有极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一、欧洲大工业中心从英国向德国的转移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在欧洲历史地位巨变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德国作为一个大工业强国的崛起及德国经济的巨大发展。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Vol.54,月)2001,584~590世界史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在欧洲历史地位的巨变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院,湖北武汉)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博士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在欧洲的历史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欧洲工业发展的重心从英国转移到了德国,德国成了欧洲大工业的诞生地及代表。二是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从英、法向德国位移,德国成了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三是经济实力的对比变化,导致了欧洲格局的改变,群雄纷争的多极格局为英、德争霸格局所取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在欧洲的历史地位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科学技术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关键词]德国;历史地位;巨变;科学技术中图分类号]K516.文章编号]1000-5374(2001)05-0584-07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德国由弱转盛的转折期。在此期间,由于德国经济的跳跃式发展,其在欧洲、乃至世界的历史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德国在欧洲历史地位的巨变不仅深刻影响了欧洲历史的进程,而且还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研究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在欧洲历史地位巨变的发生、发展及其原因,不仅对我们深入研究德国史有深刻意义,而且对我们研究20世纪的历史巨变,亦有极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一、欧洲大工业中心从英国向德国的转移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在欧洲历史地位巨变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德国作为一个大工业强国的崛起及德国经济的巨大发展。从首次工业革命到19世纪60年代前,德国一直是欧洲的一个贫弱国家,其经济发展的水平不仅远远居于英国之后,甚至连法国都赶不上。1850在世界工业总额中,英国占39%,居世界第一,法国仅次于英国,居世界第二。而在德意志,此时正在进行首次工业革命,民族尚未统一。1870年普法战争后,整个德意志尽管在经济发展的水平上与法国不相上下,甚至在某些方面赶上并超过了法国,但与英国相差距仍然悬殊。英国是当时欧洲工业的中心,经济发展在世界上占有绝对优势。从煤、铁、钢、棉织品的生产量看:1870英国的煤产量为千吨,法国为13300千吨,德国为26400千吨。生铁:100千吨,法国为1200千吨,德国为1350千吨。钢:英国为3637千吨,法国为582千吨,德国为614千吨。棉织品:1869年英国为950千吨,法国为94千吨,德国为81千吨第481-482。

在1870u收稿日期:2001-02-20年的世界工业生产中,英国占32%,法国占10%,德国占13%。可见,德国工业发展的滞后性。铁路修筑:1870年英国的铁路长度约达21825公里,法国为17924公里,德国为21471公里。商船吨位:1870年英国为5691千吨,其中蒸汽船舶吨位为113千吨;法国为072千吨,其中蒸汽船舶吨位为154千吨;德国为982千吨,其中蒸汽船舶吨位为82千吨。出口贸易:1870年英国的铁和钢出口价350万英镑,煤和焦炭的出口价值为560万英镑,各种机器出口价值530万英镑。英国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占到了25%,几乎相当于法国、德国和美国的总和。以上各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虽然很不全面,但从中我们仍可清楚地看出1870年英国的经济优势。然而,1870年以后,欧洲的这种经济发展格局发生了巨变:德国的经济发展不仅把法国抛在后面而且还跳跃式地赶上并超过英国,其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大工业发展水平雄居欧洲第一,如下表:生产的扩展(单位:千吨)根据第481~482页材料编制)英国法国德国64665生铁上表清楚地揭示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在钢、铁的生产上尤其是钢的生产上已赶上并超过英国。

在采矿业上,德国虽未赶上英国,但其发展速度是惊人的。除了钢、铁、煤的生产外,德国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也咄咄逼人。在铁路修筑方面,德国在不太长的时期内建立了十分完整的铁路系统,其铁路长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已达58570公里,且铁路的可靠性及设备的完好性在欧洲首屈一指。德国还建立了一支世界上最庞大的商业贸易船队,它的机器制造业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也击垮了英国的优势,这使它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了世界最大的机器输出国之一。德国工业的高速发展,还可从工业成品在其总输出中所占的比重看出:1872到了1913年就达到大约。在化学工业和电气工业方面,德国的优势更加明显。德国是一个具有化学试验传统的国家,化学研究世界领先。这使德国的化工产品,如酸、碱、染料、药品等的生产,均居世界之冠。1900德国的染料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0%,1907德国的硫酸产量和氨产量分别为140万吨和28.万吨,钾盐1911年为960万吨以上,德国的这些化工产品驰名世界,在世界市场上具有压倒的优势。西门子和埃米尔拉特瑙名字相联的德国电气工业同样如此。1867西门子就设计并制造出了发电机,并将其用于电气化铁路。1907德国电气总公司的商品周转额已达216百万马克,职工人数30700人。

德国在欧洲

1911商品周转额达362百万马克,职工人数60800德国电气产品占世界总产量的35%,而美国为29%,英国仅为16%。德国电气产品的输出在世界贸易中占到了50%,连英国的很多电气产品都是从德国进口的。与之同时,德国重化工业部门的工人人数比例也从1895年的35.1%上升到了1913年的54.5%,德国已成为一个大工业强国了。综上所述,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已经取代了昔日“世界工厂”英国的地位。德国不仅有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而且还是欧洲大工业的中心,德国经济的发展对欧洲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在欧洲历史地位的巨变二、国际工人运动中心从英、法向德国位移英国是首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比,19世纪70年代以前,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最高,工业发展速度最快。与之相应,英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也是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1831年和1834年当法国里昂的纺织工人不堪压迫举行起义,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同样因不堪压迫举行起义时,英国已出现了议会改革运动,并由此引发了工人以争取普选权为中心内容的宪章运动。1854经受了斗争锻炼的英国工人阶级在曼彻斯特成立了工人议会和其他种种工人组织。

1864 第一国际在英国伦敦成立时,英国许多工会及其分会都参加了这个国际工人组织, 他们是第一国际的主要支柱之一。深受英国工人运动鼓舞的马克思、恩格斯曾这样高度评价过英国的工 人运动: 大不列颠的工人阶级最先准备好并且最先负有使命来领导最终必然使劳动得到彻底解放的伟 大运动。然而, 随着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经验的不断丰富, 英国资产阶级采取让步、妥协、收买等办法, 尤其 是采用从殖民地榨取来的大量超额利润中拿出一部分来培植工人贵族的办法, 瓦解了工人运动, 使英国 的工人社会主义革命运动难以高涨。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从英国转移到了法国。 法国是19 世纪60 年代以前欧洲大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仅次于英国的国家。法国工人长期前仆后 继地进行反资本主义的顽强斗争, 尤其是在 1848 年革命和1871 年巴黎公社革命中, 法国的工人站在了 斗争的最前列。对法国工人寄予无限希望的马克思、恩格斯兴奋地预言: 法国人发出信号开火, 德国人解 决战斗。遗憾的是1871 年法国巴黎公社革命失败了, 法国的工人运动在遭到反动政府的镇压后, 长期难 以高涨起来。而德国19 世纪70 年代以后, 资本主义经济跳跃式地发展, 成为了欧洲大工业发展的中心。

大工业的发展, 对德国的工人运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一, 人口急增, 城市发展, 青年居多, 这使德国的工人集中程度高, 工人运动队伍年轻, 朝气蓬勃。 19 世纪初, 德国人口不到2. 千万,19 世纪中叶达3. 千万,1875 年则急增到4. 业发展快的地区如慕尼黑、科隆、埃森、开姆尼茨和杜塞尔多夫人口的增长尤甚。德国主要城市人口的增长 1800 慕尼黑30 000 110 000 230 000 50000 97 000 145 000 00057 000 195 000 杜塞尔多夫 10 000 27 000 95 000 在这急增的人口中, 青年人所占的比重很大。如 1868 年普鲁士不到 20 岁的年轻人占全部人口的 45%。这批人数众多的青年不仅为工业的膨胀提供了所需的劳动力, 为消费的扩大提供了市场, 而且他 们还是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德国工人运动的一支生力军, 他们中产生了许多世界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 卡尔李卜克内西、克拉拉 卢森堡、弗兰茨梅林、威廉 他们对德国工人运动的发展, 对促使国际工人运动中心从法国向德国的位移起了巨大的作用。

第二, 贫富差别极为悬殊, 劳资矛盾空前激化。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 在德国有两个情况很值得注意: 一是人口的急增, 一是财富的巨增。人口的大 量增长, 使得工人阶级的队伍越来越庞大, 工人后备军人数越来越多。一无所有的工人聚集在都市、工 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工人人数不断增多, 但生活水平却是不断下降。当时帝国统计局曾为一个5 口人的工人家庭做过一 个支出预算, 这个预算应该看做是最低生活水准。根据这个预算, 1894 年到1902 年期间的生活维持费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第54 是每周24马克40 可是工人的平均收入是21马克10 分尼。1909 年到1914 年期间生活维持费增 高到31 马克10 而工人的平均收入只增加到28马克 。1895年到1913 年是德国财富 猛增的年代, 在这段时期中, 德国工业生产大约增加了一倍。整个德意志的财富,在1895 年值2 千亿马 在1913年值3 千亿马克。同期德国在欧洲,每年的国民收入由250 亿马克上升到430 亿马克。财富巨增德国在欧洲, 可是 为什么工人的生活水平却越来越下降呢? 原来德国巨额的财富增值全流到大资本家的口袋中去了。例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lvyou/101424.html

(0)
上一篇 2023年9月2日 上午9:06
下一篇 2023年9月2日 上午9:0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