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美景 厦大青年:支教接力20年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厦门大学作为首批参与该计划的高校,自1999年起,先后派遣了二十一届共279名获得研究生入学资格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参加支教团工作。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校训的激励下,一代接着一代地奋斗,为西部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相信每一届的支教队员,也一定是感受到了孩子们求学的欲望和赤诚的心灵,才甘心扎根在西北的热土,一年年接力,一辈辈传承。

山海情深二十年 闽宁协作谱新篇

西部学校讲台很窄,志愿者舞台却很宽;

西部的孩子们很小,追求的梦想却很大;

西部支教时间很短,留下的记忆却很长……

——摘自第七届队员叶楠支教纪实《把梦留住》

1998年,团中央决定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组织优秀大学生赴中西部地区县乡中小学校开展为期一年的寄出教育志愿服务。厦门大学作为首批参与该计划的高校,自1999年起,先后派遣了二十一届共279名获得研究生入学资格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参加支教团工作。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地分别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隆德县以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

从祖国东南沿海的花园学府,到黄土高坡的高山峻岭,从南国的海滨城市,到北疆的戈壁大漠,支教队员们扎实做好教学工作,为西部地区19所中学的5万余名学生照亮了求学之路;坚持着一年又一年的讲述着“一条小鱼”的助学故事,累计募捐各类物资、款项数额达到800余万元,走访、资助近2万名家庭贫困的学生,帮助超过5000名孩子留住求学梦想。支教过程中,队员们还尽己所能,呼吁社会爱心人士帮助救治2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发起捐建1所希望小学,捐建1个带有标准塑胶跑道的“上弦月”运动场;七彩假期、送课下乡、第二课堂……支教队员们用二十年的辛勤耕耘,讲述一个个两地协作、民族团结、山海情深的故事。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校训的激励下,一代接着一代地奋斗,为西部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厦门大学美景

厦门大学美景

当年满怀豪情的报名了首届研究生支教团,成为了全国首批101名支教队员中的一员,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20年,但是想起支教期间的事,仿佛就发生在昨日一般,一生中能有这样的一年,无悔。

——第一届支教团队员 张秀丽

2005年,我们到了宁夏海原,从此和西部孩子们一起努力把梦留住。14年,漫长又短促,随着一个个踏实坚定的脚印,带来一段艰辛快乐的奇妙旅程,平凡的世界,总会因不懈的努力而闪耀光芒,我经历并记录着这真实的中国故事。

——第七届支教队员 叶楠

刚到关桥中学时体育老师请产假,于是我当了一学期的体育老师。第二学期初历史老师和地理老师请产假,我教上了历史和地理,一个月后数学老师也生孩子去了,我又顶上教了一学期的数学厦门大学美景,那时我常笑着和孩子们说他们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但是,我们就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那里搬。

——第十九届支教队员 黄泽华

二十年厦门大学美景,山海遥望;二十年,心手相牵。相信每一届的支教队员,也一定是感受到了孩子们求学的欲望和赤诚的心灵,才甘心扎根在西北的热土,一年年接力,一辈辈传承。

——第二十一届支教队员 顾超男

(校团委)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jingdian/6113.html

(0)
上一篇 2023年4月15日 下午5:04
下一篇 2023年4月15日 下午5:0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