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风景园林,聚焦 | 2023跨界融合创新应用合作发展大会数字技术与风景园林融合发展分论坛成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5月25日,2023跨界融合创新应用合作发展大会数字技术与风景园林融合发展分论坛在四川成都成功举办。在2023跨界融合创新应用合作发展大会的平台举办此次数字技术与风景园林融合发展分论坛是很好的契机,希望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与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深化合作,持续推动风景园林与地理信息等数字技术的融合发展。

5月25日,2023跨界融合创新应用合作发展大会数字技术与风景园林融合发展分论坛在四川成都成功举办。论坛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东南大学景观学系、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信息专业委员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分会、成都市风景园林学会承办。

中国农业大学风景园林

论坛现场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贾建中、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会长李维森、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秘书长付彦荣、东南大学特聘教授成玉宁出席论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遥感应用中心园林绿化技术管理处副处长安超、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团队责任教授王云才、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赵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教授李锋、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教授赵兵、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总规划师魏伟和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主任高伟7位报告专家,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院长陈明坤、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殷柏慧以及来自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150人参加论坛。论坛由东南大学特聘教授成玉宁主持。

领导致辞

中国农业大学风景园林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贾建中

贾建中副理事长致辞,向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为本次论坛搭建平台表示感谢。他指出地理信息等数字技术,为风景园林的技术创新和突破提供了重要支撑,与风景园林行业的融合具有广泛前景,服务风景园林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和高质量发展。同时,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实践中的反思与创造也将不断地激发数字技术的革新。本次论坛举办旨在深入开展对两个行业融合具体途径和方式的研讨和交流,从而更好发挥两个行业的特点和优势。

中国农业大学风景园林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会长李维森

李维森会长致辞表示风景园林等住建领域,一直是地理信息技术的重要服务领域。此次,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紧密合作,推动风景园林和地理信息领域之间进一步加强跨界交流与协作,推动数据、技术、标准、业务的融合,为风景园林事业和地理信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通过地理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的融合,助力风景园林事业发展,服务数字中国建设。

专家报告

中国农业大学风景园林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遥感应用中心园林绿化技术管理处副处长安超

报告题目:住房城乡建设领域遥感应用服务体系建设实践与思考

安超副处长重点介绍了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相关行业遥感技术的应用情况,结合实践案例,深入分析遥感技术在各行业中的特点和深入应用方向,结合城市园林绿化、市政交通、城市水环境、热环境、城市安全等应用阶段性成果,分析当前应用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明确完善应用成果改进的方向,提出应用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中国农业大学风景园林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教授王云才

报告题目:基于森林林冠密度模拟的城市区域风廊体系识别与构建

报告介绍了以太原都市区为案例地,针对城市风热环境恶化的问题,识别与构建城市通风廊道而开展的研究。研究识别了模拟森林林冠密度增长后的城市区域风廊,并提出了响应的构建策略。与局限于城市现状的传统方法不同中国农业大学风景园林,研究首次提出基于森林林冠密度模拟的城市区域风廊识别体系,发现提高森林林冠密度对城市风热环境有着显著影响。应优先通过模拟森林质量预先识别城市区域的风廊,保留具有较大通风潜力的空间,从而保障城市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风景园林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赵晶

报告题目:数字技术赋能城乡环境评价与设计实践

报告通过多个城乡生态空间效益评估的典型案例以及城乡环境生态和降碳增汇、水适应性、生物多样性等城乡环境热点问题的典型设计优化实践案例,介绍了环境过程模拟、多尺度遥感融合、数字再现与数字孪生等数字技术,在城乡环境系统复杂空间过程评估与规划,城乡植被效益评价、节约型设计、高效管理,和城乡景观空间精准优化和精细化建造等领域的应用方法和实施效果,展现数字技术的优势和潜力。

中国农业大学风景园林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教授李锋

报告题目:RS与GIS技术在城市生态空间研究和实践中的应用

报告介绍了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技术在区域、城市群、市域、县域、建成区等不同空间尺度的方法应用,具体应用在雄安新区、珠三角城市群、北京市、广州市、呼和浩特市、磴口县等典型区域。重点选择北京为典型案例代表,探讨了绿带和绿楔等蓝绿空间规划结构以及蓝绿空间的景观配置结构与城市森林碳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可为城市蓝绿生态空间的规划、设计、修复和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农业大学风景园林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教授赵兵

报告题目:社交媒体大数据赋能城市绿化健康协同高质量发展

报告简要介绍了社交媒体概念、数据挖掘和分析方法,概述了社交媒体大数据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前景和广泛的新兴机会。最后,介绍了社交媒体大数据赋能城市绿化高质量发展的部分成果,例如社交媒体数据作为评估绿地访问的指标来分析绿地使用的驱动机制;社交媒体数据评估(森林)公园特征对游客情绪健康的影响等中国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展望了社交媒体大数据在风景园林中的未来研究趋势,特别是结合AI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中国农业大学风景园林

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总规划师魏伟

报告题目:深圳千园之城公园场景大数据调查研究

魏伟总规划师的报告介绍了一个较为系统的公园人群、公园场景大数据研究技术路径与方法示例。研究首次完全从市民使用的角度出发,对市民对于公园使用后的评价、对于城市公园活动的满意度、幸福感以及需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切实从市民的视角去讨论公园未来的发展需求和运营模式。整个研究包含了深圳市城市公园绿地市民使用情况大数据、城市公园绿地市民热门活动情况、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典型场景调查以及城市公园开放共享场景调查结论。研究中建立了公园场景词词库,采用的大数据包括LBS地图数据、两步路轨迹数据、LBS人群标签数据以及社交媒体数据。

中国农业大学风景园林

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主任高伟

报告题目:看不见的广州——基于数字景观方法的城市历史环境活化再生研究

报告介绍了“‘看不见的广州’历史环境活化再生计划” 的提出,构建了从公众参与角度开展的、以环境教育为途径向公众传达城市历史信息的历史环境教育平台。将数字景观方法运用到以广州玉带濠为研究对象的城市历史景观保护中,遵循“信息梳理—价值识别—信息补完—媒介设计—价值输出—价值认知—反馈”的研究框架,完成了历史环境信息发掘梳理,媒介传达,公众认知与反馈的信息流动过程,并在过程中实现了玉带濠城市历史景观的价值共享。研究可作为城市历史环境活化再生的地域性实践应用案例。

论坛总结

中国农业大学风景园林

东南大学特聘教授成玉宁

成玉宁教授作论坛总结。他表示7位报告专家的分享非常精彩,展示了数字技术在当下的丰富应用和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在2023跨界融合创新应用合作发展大会的平台举办此次数字技术与风景园林融合发展分论坛是很好的契机,希望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与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深化合作,持续推动风景园林与地理信息等数字技术的融合发展。

5月23-25日,由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中国旅行社协会、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共同举办的“2023跨界融合创新应用合作发展大会”在四川成都成功举办。本次大会主题为“创新地理信息价值 服务数字中国建设”。1天主论坛和数字技术与风景园林融合发展等6场专题论坛的报告,围绕主题深入探讨地理信息产业与旅游、林业、环保、气象、住建、水利、农业农村、电力等相关重要应用领域的跨界融合和深化合作。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贾建中出席大会并致辞,东南大学特聘教授成玉宁作大会报告。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jingdian/26296.html

(0)
上一篇 2023年6月2日 上午9:13
下一篇 2023年6月2日 上午10:0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