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校内景色 校园景观承载人文底蕴,北大有“一塔湖图”,你的校园有什么?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行走在校园中可以随处看到校园文化的展示,不论是校园文化形象墙、校园建筑抑或是校园景观。建筑是历史的记忆,北京大学的历史就蕴含在它的校园景观、场所之中。

北京大学校内景色

挪威建筑师和历史学家诺伯格·舒尔茨认为,场所是具有清晰特征的空间,是生活发生的地方,是由具有物质的本质、形态、质感及颜色的具体的“物”所组成的一个整体。

校园的场所精神,是指身处其中的师生员工和校外人员在其物质环境中所体会到的总体氛围以及感知到的存在意义。每个校园景观的建设都不仅仅只是为了给师生们提供一个学习的场所,校园设计看似简单,但其本质上都是独特的,能够彰显自己学校风采和校园文化。

北京大学校内景色

信息化社会,大学校园在大多数人的眼中都被定义成一个单纯地给大学生和高校教师、学者提供资源,让他们学习或者搞科研的场所。对他们来说,大学校园和其他的学习场所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大学校园的价值仅是给人们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可以资源共享的平台,但是他们却忽视了大学校园里那些浓厚的文化底蕴,那些不可抹去的历史痕迹,那些令人赏心悦目的校园景色以及那些夙兴夜寐、挑灯夜战的难以忘怀的学习氛围。

01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场所

存在的普遍缺陷

1、景观场所设计趋同,缺乏独特性

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由于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推进和贯彻落实,国内外的各大高校更多的是追求教育方面的实力不断增强,都朝着成为综合性知名大学的方向努力,所以它们自然就将更多的资金都投入到学校教育的发展和科研研究上。至于校园景观场所设计,根本就无暇顾及,认为那不过就是学校展示给外界看的皮囊,消费过多的资金在皮囊上属于不理智的行为。所以在大学校园景观的设计上自然就是采用最省时省事的设计。俗话说得好,无独有偶。正是因为大部分的高校都有这种想法,认为校园景观和场所设计并不重要,对校园的设计上也是能省则省。正是因为这些没有创意、没有色彩的校园景观设计,让大部分的大学从外观上看起来并没有什么过于明显的差别,更甚之,部分高校直接借鉴了别人的设计。

在一波又一波这样的操作之下,越来越多的校园看起来趋于一致:一样的方形教学楼、一样的方形图书馆、一样的方形体育馆等等。正是因为这些大学对校园景观设计的漫不经心,导致现在的大学校园景观千篇一律,毫无特色可言。但这仅仅是表面上的千篇一律,真正具有危害性的“千篇一律”则是景观带来的校园文化的千篇一律。

2、校园景观设计只注重效率,而忽视内涵

各大高校都在为争做一所知名大学而努力,将重点放在教学与科研的发展上。因此,在大学校园景观场所的设计和建造上就选择了尽量简单快捷高效的方法。除了大学本身对于校园景观场所建设的不积极之外,当今建筑业的发达程度也为大学校园省时省力的景观场所设计提供了便利。

在工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建成一栋楼并不难。现在,通过机器和人工相结合,只需要几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建成,如去年疫情时期湖北武汉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成就是典型的示范。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校园景观的建设和场所设计,所展现出来并不仅仅只是它的外表,更蕴含着它所想要表达的文化理念,代表着一所学校的追求和底蕴。或者在更高的层次上来说,大学的校园景观场所设计就是这所大学真正的灵魂所在。而现在大学的校园景观设计,只追求快速建成、快速使用作为重点,那些属于自己校园的底蕴和特色都被抛诸脑后,所以现在的大学缺乏的已经不仅仅只是特色,更重要的是缺乏灵魂。

3、缺少学习氛围,学生体验差

大学校园不仅仅是一所具备学习功能的场所,更是一所人与物、人与人相互沟通交流的社交场所。要让教职工和学生们通过校园景观场所环境中感受到校园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痕迹。行走在校园中可以随处看到校园文化的展示,不论是校园文化形象墙、校园建筑抑或是校园景观。

师生似乎已经习惯了每天从宿舍到教学楼再到食堂的固定化的三点一线的生活,好像他们的生活就是被限制在这三点之间。那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并不是因为学习生活有多么的忙碌,除了学习之外没有其他的课余活动,而是因为除了上课学习,没有什么其他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东西。校园景观并不能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所处环境的与众不同,学生对大学的体验也就没有很明显的区别于其他教学阶段。

02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

场所精神的表达

1、校园的历史底蕴

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发展历史,也正是这些历史的积累,才逐步的丰富了一所大学的文化底蕴,让它逐渐从一张白纸变成了浓墨重彩的画卷,使一所大学变得有灵魂、有底蕴、有魅力。很多大学都是经过历史长期的发展,甚至拥有几百年历史的“国宝级文物”。

例如北京大学,是清末变法维新运动的产物,前身是京师大学堂,拥有长达一百二十三年的悠久历史;清华大学,是当年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前身是清华学堂,拥有一百一十余年的历史;复旦大学,创建于光绪三十一年,原名为复旦公学,也是有着一百一十余年的发展历史,这些都只是部分例子,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大学也是拥有很丰富的发展历史。

我们以北京大学为例,来看看北京大学的校园景观设计中,场所精神所表现出的历史底蕴。一说到北京大学,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北京大学作为全国名校,甚至是世界名校的知名度。北京大学就是中国高校里面的活招牌,也是中国人民的骄傲。除了北大的知名度外,还有一点也会勾起人们记忆的就是北京大学悠久而厚重的历史底蕴。

建筑是历史的记忆,北京大学的历史就蕴含在它的校园景观、场所之中。首先,北京大学的西校门,原来是燕京大学的主校门,是一座古典三开朱漆宫门建筑,庄严典雅,校门正中悬挂的“北京大学”匾额的四个大字,也是当年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其次,是北京大学的华表,在西校门内办公楼前的草坪上有两根高大精美的华表。华表,本来是圆明园的旧物,为汉白玉石雕,刻蟠龙云气,顶部有中国传统瑞兽“吼”,将中国传统石刻高超的雕刻技术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展现地淋漓尽致。

在北京大学的校园内,这种古香古色、又带有独特意义的传统建筑数不胜数,它们或是教学楼或是体育馆,都是以这种传统的形式存在着。如此校园景观,带给学生的视觉感受恐怕都要用震撼一词来形容了,别说在这样的环境里读书学习,就是偶尔走上一遭也是令人回味无穷的。

2、校园的人文环境

如果说一所大学的历史底蕴能够影响校内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大学体验的话,那么一所学校的人文环境就能够影响这所学校的质量和未来发展方向。从不同学校的不同校园景观,场所设计中,我们就能够感受到这所学校的人文环境。

什么是人文环境呢?从字面意思上来解释,人文环境就是这个学校所展现出来的氛围感。即通过这个学校的校园景观,会不会让人们直观地体会到这所学校的教学水平是什么样的。

还是以北京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场所精神所表达出来的人文环境为例。在文章开头提到,场所精神指的是在这个环境内部的人和外部的人员所感受到的这个环境的氛围和存在意义。也就是说,当置身于这个环境当中时,能感受到这个环境带给的感受,那这个场所便有了存在的意义。既然提到了北大,那不得不说北大的“一塔湖图”。塔是博雅塔,其外形和灯塔差不多,原为水塔,水塔形制取八角密檐式,塔基为须弥座北京大学校内景色,塔级13级,高37米。远远看去,给人一种威严而又庄重的感觉,就算说博雅塔是皇家建筑也不为过。湖是未名湖,湖中心的湖心岛与未名湖北岸相连,是北大学子们悠闲散步的好去处。如若是在冬天去湖心亭走一遭,仿佛也有了初中课本上湖心亭看雪的韵味,其意境令人回味无穷。图指的是北京大学的图书馆。一所高校中,如果非要选一个最有学习氛围的地方的话,图书馆排第二,没有什么能排第一。

北大的图书馆之所以闻名除了它自身的建筑特征以外,还有一点就是它所培育出的人才比比皆是,数不胜数。远到陈独秀、李大钊,近到李克强、邓稼先、屠呦呦等等,均是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甚至改变历史的人物。坐在这些名人学习过的地方,除了内心的自豪感之外,就好像自己和这些伟人是坐在一起学习的。几年以前,社会上就说北京大学的图书馆彻夜灯火通明,试问,身处这样的校园环境中,又怎么会感受不到学校的沉重热烈的文化底蕴呢?又怎么能让学生们不想奋发图强,为国家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呢?所以,北京大学的校园景观设计中场所精神提现出的人文环境给学生带来的影响重大,让他们感受到了学校理念和文化传统。

3、校园的自然生态环境

劳逸结合是我们一直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大学主要靠的就是自主学习,大学学习的辛苦程度不亚于高考准备阶段的辛苦程度。因为有这种高强度的消耗脑力的学习活动,就自然要给学生们放松的时间和场所,让学生们在放松之余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大自然。

好的校园景观设计中场所精神表达出来的自然生态环境,应该是能够让学生们在离开学习的环境和劳累之后,能够进入到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没有书本,也没有喧闹,只有大自然的美和惬意,使学生感受到一种置身世外的感觉,能够更有效地放松身心。

仍旧是用北京大学举例。北京大学的校园建筑大部分都保留了建校之初的样子,建筑物特点鲜明,古香古色。北京大学的校本部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园林,数百年来,其格局和神韵依然存在,校园北与圆明园毗邻、西与颐和园相望,使之既有皇家园林的宏伟气度,又有江南山水的秀丽特色,营建了风景如画的校园环境。这里不仅有亭台楼阁等古典建筑,而且山环水抱,湖泊相连,堤岛穿插,风景宜人;校园内古木参天,绿树成荫,四季常青,鸟语花香,园林景色步移景异。美丽的湖光塔影伴随着大师的背影,这正是燕园中最美的图画。

在这样的环境中,既仿佛身处皇家园林,又好像置身于世外桃源,这种自然景观环境带给学生的身心愉悦程度完全不亚于旅游游玩,想让人不放松心情,感受不到校园的完美景观是不可能的。北京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场所精神所提现出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其他大学无法比拟的。身处这样的环境之中,既能感受到学校历史的宏伟,也能感受到校园景观的魅力,让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北京大学校内景色

03

校园景观设计中

需要改进的地方

校园不仅仅是在校师生员工学习的地方,更是他们生活的地方。在一所大学校园中,人们可能生活四年、七年、甚至一辈子,所以说,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带给学生们和老师们的影响程度是很大的。

为了让在校的师生员工能有更好的体验和校园经历,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应做到以下几点改进:

第一,尊重校园历史,让校园既面向未来又有历史痕迹。每个校园都有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历史积淀,虽然不一定都要向北京大学那么厚重,但是也都应该有一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发展道路。虽然现在大多数的高校都打着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旗帜,但是这并不等于我们就要丢弃自身原本就带有的那部分历史,只有在校园的景观设计中,将历史和现代化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表达出校园的场所精神。

第二,要有属于自己学校的专属特色,逃离那些千篇一律的景观样式。每个大学都是与众不同的存在,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便签。在校园景观设计时,要结合天时地利,将校园自身的学科特色、专业特色或者历史特色相统一,建造独一无二的校园景观和校园风格。高度相似的校园景观禁锢的不仅仅是校园在外的风格,更深的是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和观念,要让校园景观设计中所表达的场所精神能够有价值,有存在的意义,需要让校园具有自己的独特历史底蕴和别出新意的风格特征,给人带来更好的体验。

第三,校园景观设计要体现大学的本质。大学的本质首先在于对高深学问的探究,其次是作为培养各种高级人才的场所。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那种广泛的,自由的学术氛围更为重要,这不仅反映在学术上,也反映在校园的景观环境之中,要求创造一种明快、自然、休闲放松的氛围。使得人与人,人与自然能畅快交流、和平对话、激发灵感、撞击思想的火花。大学景观环境是大学教育精神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体现了大学的价值取向,审美趣味,见证了教育理念的发展。

因此,景观设计中大学本质的体现还可以结合办学特色来进行,将办学特色体现在校园布局、道路布置、特色建筑及小品设置上。这些独特的景观都是营造校园场所精神的源泉。大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轴心、社会文化的源泉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肩负着重要使命。影响大学教育的因素很多,校园景观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在景观建设中,通过挖掘学校的自然条件,人文历史,办学理念等内涵,营造独具场所精神,达到寓教于景,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的环境,体现一种广义上的教育意义。

04

结 语

一所学校校园景观设计并不只具有展示作用,其中蕴含的是一个学校无法复制的、独一无二的历史发展和学校特色北京大学校内景色,所体现的场所精神是一所大学的标志和内在价值,能够带给人们更深刻的印象和体验。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jingdian/18300.html

(0)
上一篇 2023年5月16日 下午12:07
下一篇 2023年5月16日 下午12:0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