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大选,侠客岛:澳大利亚新政府上台,会选择改善对华关系吗?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50年前,工党赢得大选,时任党首惠特拉姆清醒认识到中澳友好的意义,就任伊始便与中国建交;50年后,声言“把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阿尔巴尼斯,能否把握住修复对华关系、维护国家利益的机遇?此次大选,两党虽未大肆炒作“中国议题”,但如何处理对华关系,仍是很多选民关注的重点。超6成的澳大利亚人认为,澳政府应努力与中国建立牢固的关系,近80%的人认为“两国有责任改善澳中关系”。

澳大利亚联邦大选近日决出胜负。丑闻缠身的莫里森带领的“自由党—国家党”联盟节节败退,工党则在阿尔巴尼斯的领导下获得了绝对多数席位。周一,阿尔巴尼斯宣誓就任澳第31任总理。时隔9年,澳大利亚工党再次执政。

50年前,工党赢得大选,时任党首惠特拉姆清醒认识到中澳友好的意义,就任伊始便与中国建交;50年后,声言“把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阿尔巴尼斯,能否把握住修复对华关系、维护国家利益的机遇?

澳大利亚大选

阿尔巴尼斯(图源:视觉中国)

在涉华议题上一再跳脚的莫里森败选,这不意外。他在山火肆虐时去夏威夷度假、洪灾应对失措、议会性侵丑闻又暴露了党团内部问题,以人口占比算,澳大利亚现在新冠新增感染率全球最高,通货膨胀愈加严重……民众早就烦了。

用BBC的话说,莫里森已“耗光奇迹”。三年前大选,莫里森称自己的胜利是个“奇迹”,彼时他主打“反华牌”,现在已然不好使。相比之下,阿尔巴尼斯领导的工党提出“应对气候变化”“新能源政策”“创造就业”等选纲,在自然灾害和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更切题。

此次大选,两党虽未大肆炒作“中国议题”,但如何处理对华关系,仍是很多选民关注的重点。特别是华裔选民较多的选区,自由党和国家党支持率极低,工党领先优势非常明显。

澳大利亚是亚洲之外华裔人口占比最高的国家。近年来,“中国威胁论”“中国干预论”“新冠独立调查”等反华论调在澳大行其道,煽起澳排华种族主义情绪,针对华人的伤害事件频现,重创澳社会一向标榜的多元价值观。

在许多澳华人看来,“每次中国政府被批评,自己也在被批评”,莫里森治下的澳中关系恶化给他们带来了“附加伤害”。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民调显示,近两年超6成澳大利亚人认为澳中关系恶化对华裔造成了负面影响。

岛妹认识的一位老华侨在莫里森宣布败选的第一时间发来微信澳大利亚大选,对选举结果的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并表达了对工党修复两国关系的期待。

澳大利亚大选

电视播放莫里森败选消息。图源:新华社

不过,阿尔巴尼斯并未第一时间给期盼中澳关系改善的选民作出积极表态。周一上午,当被问及澳中关系时,阿尔巴尼斯表示,“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将仍面临困难”“改变的是中国,而不是澳大利亚”。毕竟,他下午就赶飞机去日本参加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QUAD)领导人峰会,参会前的发言,得考虑会议主导者的感受。

阿尔巴尼斯还说,“我们应该做的是把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而不是试图在国家安全问题上玩弄政治手段”。如果真要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开展理性行动,澳大利亚确实应该选择改变。

毕竟这是一笔再清楚不过的账:中国一直是澳大利亚第一大经贸伙伴。即便是在中澳关系再度恶化的2020年,双边贸易额仍占澳贸易总额的28.8%(美国排第二,占比9.2%);澳对华出口占其总出口额的35.5%,比排在后面的5个出口市场总和还多。2021年亦如此,澳大利亚对华出口1157亿美元,远超其他国家和地区。澳大利亚每13个工作岗位中,就有1个与中国有关。

对此,澳大利亚人心知肚明。澳中关系研究院民调显示,60%的澳大利亚人认为,若没有与中国的密切经济关系澳大利亚大选,澳大利亚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繁荣;77%的人对中国对澳大利亚出口的贸易限制表示了“极度担忧”。超6成的澳大利亚人认为,澳政府应努力与中国建立牢固的关系,近80%的人认为“两国有责任改善澳中关系”。

澳大利亚大选

中澳经贸往来密切(图源:数据库)

事实上,许多机遇摆在阿尔巴尼斯政府面前。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已先后在澳大利亚和中国正式生效,对澳来说,RCEP涉及其签署的10个区域自由贸易协定,能带来更具安全韧性的区域供应链、更多出口机会。此前,工党贸易发言人玛德琳·金对RCEP生效表示欢迎,强调“中国的参与对确保各国在一个基于规则的贸易体系内运作至关重要”。澳联邦农民联合会主席西姆森表示,RCEP正式生效,可能是两国关系新篇章的开始。

应对气候变化也是两国合作契机。中国“双碳”目标坚定、行动有力,澳工党政府则承诺,要实施新能源政策,采取措施,使澳碳排放量到2030年减少43%,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此外,支持维多利亚州重启“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与中国共同推进在东盟国家以及太平洋岛国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加强铁矿石、稀土等原材料供应等,都可以成为澳缓解供应链冲击、通货膨胀、保障就业的抓手,就看新政府能否认清现实、付诸行动。

应该说,中澳两国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站在两国建交50周年的节点上,工党政府完全可以甩掉所谓“包袱”、轻装上阵,推动对华关系重回正轨,而不是像莫里森政府那样,把自己绑上美国利益的战车、充当马前卒。

文/百里明颐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huaqiao/94417.html

(0)
上一篇 2023年8月24日 下午5:02
下一篇 2023年8月24日 下午5:0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 澳大利亚英语语汇蕴含的文化特色2008年4月 第26卷第2期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Apt。,2008 。2 澳大利亚英语语汇蕴含的文化特色 王珏,邓红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武汉,) 摘要:澳大利亚英语与其他英语变体相比,其语汇特征鲜明,主要体现在以带有澳大利亚本土风情的词 汇为基础,移民词汇与土着词汇相当丰富,缩略词数量庞大。分析这些语汇特点,我们不难发现澳大利亚这个 年轻国家所独有的文化特征一以西方文化为根基,善于吸纳借鉴多民族的文化元素,敢于彰显民族个性。 关键词:澳大利亚英语语汇;本土文化;西方文化;土着文化 中图分类号:H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444(2008)02—0069—04 收稿日期:2008—01—02 作者简介:王珏(1982一),女,湖北武汉人,武汉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助教,硕士,主要研究应用语言学与 教育学。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如美国着名语言学家萨丕尔在思考 文化与语言关系时所说”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 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 […]

  • […] 澳大利亚的城市有悉尼、墨尔本、堪培拉、布里斯班、阿德莱得、珀斯、达尔文、黄金海岸、纽卡斯尔等。 […]

  • […]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德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规模发展迅速。截止至2012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项目规模达到6.52亿美元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硕士,而中国与德国之间的贸易额已经达到1611.3亿美元。目前,德国现在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经贸合作伙伴,也是欧盟国家中的第一大对华投资国。在当今中欧关系不稳定的背景下,中德经贸关系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及维护中欧经贸关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德国对中国直接投资与中国进出口贸易直接的关系的研究将对中德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将目前国内外学者的关于研究投资与贸易关系的文献进行系统整理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着重梳理研究德国对中国直接投资及中德两国双边贸易的文献,之后分别详细研究德国对中国直接投资和中国与德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历程、现状、规模及特点,借助计量模型系统、全面的研究对华直接投资与中国进出口贸易直接的关系,而不是仅对历年德国对华投资数据及中德贸易数据进行粗略比较,从而对该问题的研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最后基于目前的两国经贸情况给出解决对策。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