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海外华侨,福建省侨联简介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福建省归国华侨联合会第九届、十届主席福建省归国华侨联合会第八届、九届主席福建省归国华侨联合会第六、七、八届主席福建省归国华侨联合会第五届主席1988年2月调任省侨办主任,1992年3月当选为福建省海外交流协会会长。福建省归国华侨联合会第四届主席现任中国侨联顾问、福建省侨联名誉主席。福建省归国华侨联合会第三届主席福建省归国华侨联合会第一、二届主席现任中国侨联顾问、福建省侨联名誉主席。

福建省归国华侨联合会第九届、十届主席

6c0b84429c46191537e50b.jpg

陈式海(2017年12月7日福建省第十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陈式海,1966年3月出生,汉族,福建永春人,马来西亚侨眷,大学学历,中共党员。

曾任福建省委、省政府台办交流处副调研员、副处长、处长,经济处处长,厦门市海沧区副区长(挂职),福建省委、省政府台办交流交往处处长。

2012年7月调任福建省侨联党组成员,2012年9月当选为第九届福建省侨联副主席。2016年8月当选为第九届福建省侨联主席。中国侨联九届委员委员,福建省闽台交流协会常务理事。现任省侨联党组书记、省侨联主席。

福建省归国华侨联合会第八届、九届主席

6c0b84429c4618925a541b.jpg

王亚君(2012年9月5日福建省第八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王亚君,女,汉族,籍贯:浙江余姚,1956年1月出生于福建安溪,工商管理硕士福建海外华侨,新加坡侨眷。1973年4月参加工作,1983年11月起历任安溪县委常委、泉州市计生委副主任、安溪县委副书记,泉州市鲤城区区长、区委书记,泉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中共泉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2011年6月任福建省侨联党组书记,同年8月当选为福建省侨联第八届委员会主席。

1997年12月至2006年12月,当选为泉州市鲤城区第十二、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泉州市第十二、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01年9月,当选为泉州市第九次党代会代表。

2003年1月,当选为福建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06年10月,当选为泉州市第十次党代会代表。

2008年1月,当选为福建省第十届政协委员。

福建省归国华侨联合会第六、七、八届主席

李欲晞(2008年10月29日福建省第八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李欲晞,男,福建晋江人。1948年出生于菲律宾。1958年归国,定居并就读于福建泉州市。1969年上山插队,后在德化县文化艺术表演团体任职。1984年,从事侨务工作以来,历任鲤城区侨办副主任,泉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华侨委员会副主任、主任,为泉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泉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福建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泉州市第三届侨联委员、常委,福建省第四届侨联委员、第五届侨联常委,中国第五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代表。1995年当选为福建省第五届侨联副主席。

1997年、2002年、2008年,当选为福建省侨联第六、七、八届主席。1998年、2003年当选为九、十届全国第政协委员。1999年、2004年当选为中国侨联第六、七届副主席。2008年,当选为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华侨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归国华侨联合会第五届主席

庄南芳(1992年9月29日福建省第五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庄南芳,男,1929年12月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其父亲是印尼归侨。姐姐、哥哥先后侨居印尼。大哥庄南华现任在印尼雅加达经商,曾任印尼大马集团副董事长,现因年迈退居二线任集团顾问。庄南芳同志1949年12月于福建省立龙溪中学高中毕业。在校时,1949年11月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0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团龙溪地工委干事、秘书、委员,后调任中共龙溪地委办公室干事、秘书、副主任。文革中被迫害下放后,任中共龙溪地委党校教研组长、办公室主任、校党委委员。文革后又调回龙溪地委办公室,恢复原职务。1978年3月,调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任省委书记、省长秘书。1980年7月调中共福建省政府办公厅任副主任、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任职期间长期分工联系侨务外事工作,是省委外事领导小组成员。1988年2月调任省侨办主任,1992年3月当选为福建省海外交流协会会长。同年9月当选为福建省侨联主席,12月当选为全国侨联常委。1994年6月换届当选为中国侨联常委。1997年,任福建省侨联名誉主席。

福建省归国华侨联合会第四届主席

王汉杰(1988年4月30日福建省第四次归侨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王汉杰,男,1917年11月出生于福建省石狮市,菲律宾归侨,童年在家乡接受高小中文教育。1933年往菲律宾谋生。1937年在菲律宾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到皖南参加新四军。1941年“皖南事变”后回菲律宾工作。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菲律宾参加组织华侨抗日游击支队,担任该支队总队长。抗战胜利后,回到闽粤赣边区参加解放战争,担任闽粤赣边纵队支队副政委和纵队司令部参谋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在福建省委统战侨务系统工作,历任中共福建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兼侨委、侨办、外办主任,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常委会委员,福建省政协常委,第二、三、四、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福建省归国华侨联合会第一、二、四届主席。现任中国侨联顾问、福建省侨联名誉主席。

福建省归国华侨联合会第三届主席

郭瑞人(1983年9月25日福建省第三次归侨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1905年2月——1995年12月17日)

郭瑞人先生祖籍福建省泉州市,1905年2月出生于厦门,幼年家境清寒,小学毕业不久就去商店当学徒,十六岁时到禾山甲种商业学校读了一年即辍学当店员。1925年随友漂洋过海,到印尼苏门答腊谋生,起初在商店当店员,后自己开店。

1934年经友人介绍,往新加坡经商、颇有发展。抗战爆发后,与友人筹组“厦门公会”,任常委,并兼“福建会馆”秘书。后听取了 陈嘉庚先生延安行的报告,对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斗争有了较明确的认识,积极投入了筹赈工作,支持祖国抗战。 1942年2月15日日寇占领新加坡前,他同友人又回苏门答腊避难,定居马雅光务,并结识了胡愈之、郁达夫、杨骚、张楚琨等爱国进步人士。1945年8月29日,郁达夫被日本宪兵杀害,他深感悲痛,与友人每天收听电台广播,并及时将日寇投降和盟国受降等消息油印小报分发给当地侨胞。 1946年,他重返新加坡。同年 10月,也回到新加坡的胡愈之与进步文化界人士筹组“南洋出版社”,需资金一万元,但仅筹到三千。郭慨然补足不足之数,使该出版社不仅出版了不少爱国进步书藉,还办起了发行南洋各地的《风下》月刊,宣扬爱国进步思想,在华侨中影响颇大。在此期间,地筹建了“振亚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并代表公司参加了新加坡“中华总商会”,还担任“福建会馆”执事。当筹办新加坡《南洋商报》时,他担任董事,并参加了当地各项爱国活动。

1949年10月1日 新中国成立,与爱国进步人士已交往很深的郭瑞人对新中国非常向往。 1951年,伍修权在联合国代表新中国发言后,郭老从经济上支持《爱华》月刊复刊,并全文发表伍修权在联合国的发言,轰动了新加坡。

1950年初,他与友人合资创办新加坡“昆兴企业有限公司”,任常务董事。该公司主要业务是为新中国争取外汇。不久,美帝国主义发动侵朝战争,祖国掀起了“抗美援朝”运动。“昆兴公司”极力采购橡胶供应祖国。后来当地政府禁止战略物资出口,“昆兴”载运橡胶回国的船只在公海被当地政府截回,货物被没收,公司被搜查,经济上蒙受了巨大损失。

1951年8月,他辗转参加“印尼首批华侨回国观光团”到北京,看到祖国在共产党领导下欣欣向荣的景象,立下了参加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心,成为第一位携眷留下来参加祖国建设的华侨。在北京,他欣然接受海外老友、当时已在北京工作的庄希泉、洪丝丝等同志的建议,全家回到福建,定居福州市。

1951年12月,他和观光团中的闽籍侨胞共向福建省党和政府领导人张鼎丞、方毅、彭冲等同志建议成立“华侨投资公司”,以吸引侨资发展地方经济。省领导同志接受了他的建议,派当时福建省人民银行行长高磐九和省侨委主任王汉杰同志协助,由他负责成立“省华侨投资公司”筹备处。他殚智竭虑,积极主持筹备处工作,并不领工资,不取报酬。该公司“章程”及“募股计划”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全省人民银行和侨务部门大力支持,密切配合,侨乡的人民银行和侨联成立“华侨投资募股委员会”,不少基层成立了募股小组。在这期间,他奔波于侨乡各地,仅六个月就完成了首期募股计划的 75%以上。1952年7 月20日,省华侨投资公司宣告正式成立。

起先,他担任该公司副总经理,不久即任总经理。创建伊始,公司边努力募集侨资,边投贸筹建工厂。 1954年及1955年,泉州糖厂、福清油厂等即先后投产。到 1967年的十七年间,华侨投资公司募集资金外汇人民币八千多万元,投资兴建或扩建工矿企业 62个,为改变全省过去经济基础差,发展地方工农业生产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他携眷回国并全力以赴投入祖国建设事业后,原在海外经营的事业已基本放弃,家庭经济收入也受到很大影响,但他仍竭力赞助地方公益事业,以物资、现款等捐赠给华侨农场、华侨中学,并资助一些侨联会。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受到了省内和国内侨界的尊崇,成为爱国归侨的典范,海外华侨、华人也赋予很高的评价。

十年浩劫中,他受到极不公正的对待,身心都遭到了较大的摧残,但他并不介意。“文革”结束后,他对朋友们说:“国家遭难损失更惨重,个人受冤算不了什么。事实证明共产党是英明的。”

祖国实施改革开放方针后,他已七十高龄,但壮志不减当年,精神焕发地投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连续当选为第五、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先后担任福建省副省长、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侨联副主席、福建省侨联主席及名誉主席等职。从 1978年到逝世前的十多年中,他参与了全国和福建省的许多重大政治活动。如:参加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的讨论;参加有关保护旅外侨胞正当权益和归侨、侨眷合法权益的许多法规和政策的制订.反映了侨界人士的呼声,提出了许多建议,并为落实一系列侨务政策做了许多工作。此外,还多次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织的视察活动,深入基层,了解民倩,指导工作。同时,充分发挥与海外华侨、华人有广泛联系的优势,热情接待回国观光旅游、探亲访友或投资贸易的华侨、华人,还多次出访联络乡谊,为加速发展福建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直到逝世的前一天,还特地从所住的医院回家,交代家人为他整理服装,以便他参加省侨联五届四次全委会议,共商侨联工作。

郭瑞人先生一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旅居海外时,他从与爱国进步人士的长期交往中了解中国共产党,向往新中国。回国定居后,他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参加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为祖国和家乡的经济建设服务,为海外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服务。他为人正派,刚正不阿,胸怀坦荡,光明磊落福建海外华侨,廉洁自奉,平易近人。他的高尚品德永远受到人们的尊崇。人们永远怀念他。 (《爱国侨领郭瑞人》)

福建省归国华侨联合会第一、二届主席

王汉杰(1988年4月30日福建省第四次归侨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王汉杰,男,1917年11月出生于福建省石狮市,菲律宾归侨,童年在家乡接受高小中文教育。1933年往菲律宾谋生。1937年在菲律宾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到皖南参加新四军。1941年“皖南事变”后回菲律宾工作。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菲律宾参加组织华侨抗日游击支队,担任该支队总队长。抗战胜利后,回到闽粤赣边区参加解放战争,担任闽粤赣边纵队支队副政委和纵队司令部参谋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在福建省委统战侨务系统工作,历任中共福建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兼侨委、侨办、外办主任,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常委会委员,福建省政协常委,第二、三、四、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福建省归国华侨联合会第一、二、四届主席。现任中国侨联顾问、福建省侨联名誉主席。(福建省侨联组织人事部)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huaqiao/88330.html

(0)
上一篇 2023年8月18日 下午4:05
下一篇 2023年8月18日 下午4:0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