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华侨组织,毛主席的一个小细节,让爱国华侨陈嘉庚从拥蒋派变成了拥共派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陈嘉庚先生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1941年,转变了政治立场的陈嘉庚出任南侨总会第二届主席,在任期间,他大力支持国内革命事业的发展,并加大了对共产党军队的援助,不仅如此,他始终没有忘记和毛主席的约定,不久之后,陈嘉庚创立南洋华侨师范学校。

陈嘉庚先生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1913年,陈嘉庚回到他的家乡集美后,创办了厦门大学和集美小学、集美中学、集美师范等学校(统称集美学校)等众多学校,陈嘉庚先生一生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毛泽东称誉他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陈嘉庚虽然生活在南洋,但一直心系中国,积极支持中国国内的革命活动,1910年,陈嘉庚加入同盟会并积极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1928年,日本为阻挠中国统一,制造了骇人的济南惨案,南洋华侨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声援运动,陈嘉庚担任“山东惨祸筹赈会”主席,积极筹款救济难民,还发起抵制日货运动。

华人华侨组织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失守后,美国援华物资的海上运输线被阻断,国民政府修建的滇缅公路成为最主要的运输大动脉,由于中国政府财力有限,滇缅公路的运输不但需要大批汽车,而且急需大批熟练的司机和汽车修理工,陈嘉庚领导的南洋华侨总会遂于1939年2月迅速发出《征募汽车修机、驶机人员回国服务》的第六号通告,广大华侨在陈嘉庚的号召下,不仅捐款捐物,广大华侨青年纷纷报名参加援华机工。同年2月18日华人华侨组织,首批80名南侨机工回国服务团成员从新加坡出发回国,此后共计有3000多名机工回国支援抗日。

1940年3月,陈嘉庚率领“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考察团”,慰劳抗日前线的将士与后方的军民。就是这一次回国,让陈嘉庚的人生发生了重大转折,因为从1927年到1940年,陈嘉庚是地道的“拥蒋派”,认为蒋介石是全国同胞共同拥戴的唯一领袖,他所筹集的一切物资全部提供给蒋介石政府,然而当他访问了重庆与延安之后,看到了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现实让他明辨了是非,他断定“共产党必胜,国民党必败”。

华人华侨组织

陈嘉庚率领的慰劳团的第一站是重庆,因为陈嘉庚是“财神爷”,所以蒋介石对他特别重视,他为陈嘉庚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看着奢侈的欢迎场面,陈嘉庚心里已经稍有不快,蒋介石又花费8万元巨资宴请陈嘉庚,陈嘉庚便将自己的不满登在了报端:“政府筹备巨费招待慰劳团,余实深感谢。然慰劳团一切用费已充分带来,不欲消耗政府或民众招待之费”。陈嘉庚在重庆待了两个多月,每天的应酬让他身心疲惫,也让陈嘉庚亲眼见识了国民党官员的豪华生活,应证了社会上对国民党“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讽刺。

当然在重庆拜访陈嘉庚的人,除了国民党官员,还有很多爱国人士,共产党人叶剑英、邓颖超和董必武等,也经常到陈嘉庚住处拜访,陈嘉庚以前对共产党了解不多,当他在和共产党员的多次交流后,被他们身上那股精气神所深深吸引,他向蒋介石提出要前往延安考察,尽管蒋介石不太情愿,鉴于当时是国共合作时期,陈嘉庚又是名人,只得应允。1940年5月31日,陈嘉庚抵达延安。

让陈嘉庚首先感慨的事情,是毛主席为他筹备的那顿“欢迎晚宴”,毛主席在自己窑洞前支了一张已经被腐蚀得不成型且布满油渍桌子,为了照顾远方贵客的情绪,毛主席找了几张白纸盖在上面,开席后,陈嘉庚没有看到重庆的山珍海味,只有白菜、土豆和一锅热腾腾的鸡汤,陪客只有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和刚回国的陈绍禹,毛主席略带歉意地告诉陈嘉庚,这只鸡是邻居老大娘知道我有贵客送给他的。

陈嘉庚在延安住了七天八夜,毛主席经常去陈嘉庚下榻的窑洞探望他,两人谈天说地华人华侨组织,谈孙中山;谈三民主义;谈国民政府;谈彼此对抗日战争的想法,以及对中国未来的构思,毛泽东曾对陈嘉庚描绘未来的国家:一没贪官污吏;二没土豪劣绅;三没赌博;四没娼妓;五没小老婆;六没叫化子;七没结党营私之徒;八没萎靡不振之气;九没人吃摩擦饭;十没人发国难财,这正是陈嘉庚所希望未来祖国的美好愿景。

华人华侨组织

就在陈嘉庚举棋不定时,有一个小细节,让陈嘉庚坚定了支持共产党的信念。有一次陈嘉庚受邀参加一次会议,当陈嘉庚和毛主席到场后,他惊讶的发现会场已经挨个坐满了人,只给自己留了个空座,就连毛主席也要先让旁边的人员往里挤一挤才能坐下,就在这时,毛主席的勤务兵赶到了,他环顾一周后发现,只有毛主席的旁边还有点空隙,勤务兵径直走到毛主席身边,毛主席抬头望了他一眼,便往一旁挪了挪,勤务员就直接坐了下来,毛主席觉得勤务兵坐的空隙太小,接着又挪了挪,让他坐得舒服些。毛主席此举让陈嘉庚大开眼界,他未曾料想,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上下级关系,陈嘉庚在回忆录里感叹道: “这是全世界任何政府机构中,没法见到的现象。”

毛主席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和艰苦朴素,已经深深地打动了陈嘉庚。当他见到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后,更是感慨万千,眼前这个穿着朴素,言语朴实的中年男子,竟然是八路军的最高指挥官。陈嘉庚又惊讶地发现,士兵们不论是与朱德打招呼,还是汇报工作,都不用称呼其官职,而是以同志相称。朱德陪同陈嘉庚参观了延安的抗大、女子学校以及制衣工厂等,陈嘉庚发现,这里的人条件虽然艰苦,可人们的眼睛里都有光,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对未来憧憬。

朱德告诉陈嘉庚,八路军经费、弹药、服装、食品供应、医药品等短缺问题非常突出,严重影响了前线战士们作战,八路军战士一边作战,一边还要也要垦荒种地。在延安期间,陈嘉庚找到很多来自南洋的华侨学生,还有集美大学的毕业生,学生们给陈嘉庚汇报的八路军战士们的真实处境,比朱德说得还要困难。

华人华侨组织

七天后,陈嘉庚即将离开延安,毛主席和朱德为陈嘉庚举行了送别晚会,陈嘉庚在晚会上动容地说道:“真正看了中共方面坚持国共团结,坚持抗战到底的坚定立场和诚恳态度;真正感受到了延安党政军民所激发的艰苦奋斗精神并由此形成的良好社会风气。我对抗战胜利,真正的有了信心。”归途中,满面春风的陈嘉庚说道: “中国有了救星,胜利有了保障!”

在延安,陈嘉庚给毛主席许下了一个承诺:他要为中国的教育做出贡献,要为中国的革命做出贡献。1941年,转变了政治立场的陈嘉庚出任南侨总会第二届主席,在任期间,他大力支持国内革命事业的发展,并加大了对共产党军队的援助,不仅如此,他始终没有忘记和毛主席的约定,不久之后,陈嘉庚创立南洋华侨师范学校。1946年夏,蒋介石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内战,陈嘉庚以南侨总会主席名义致电美国总统和国会,反对美国援助蒋介石,并且抵制蒋介石召开的国民大会;1947年,陈嘉庚组织“新加坡华侨各界促进祖国和平民主联合会”,积极声援民主党派关于制止内战的斗争。

1949年5月,陈嘉庚应毛泽东的邀请,回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1949年9月,陈嘉庚以华侨首席代表身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10月1日,陈嘉庚在天安门城楼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此后,陈嘉庚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

1961年8月12日,陈嘉庚在北京病逝,享年87岁。安葬于福建集美鳌园。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huaqiao/68704.html

(0)
上一篇 2023年8月3日 下午9:04
下一篇 2023年8月3日 下午9:0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