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侨博物馆,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落成 讲述海外移民史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据悉,这是我国首座“国”字号的华侨历史博物馆。走进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首先引入眼帘是主题浮雕《根》。在浮雕的左侧,是第一展厅入口:中国人移民海外的历史。展厅采取编年体讲故事与专题分类相结合的方式,以时间为经、专题为纬,划分为四个部分:中国人移民海外的历史、华侨华人海外生活篇、华侨华人海外贡献篇、华侨华人与中国发展。展馆藏品讲述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记录着华侨华人在海外杰出的贡献。

中国华侨博物馆

华侨在海外修建铁路。通讯员 王峥 摄

东城区北新桥三条胡同东口,一排古色古香的中式廊房环绕着一栋灰白色建筑中国华侨博物馆,这就是日前刚刚落成的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据悉,这是我国首座“国”字号的华侨历史博物馆。

4米长“口供纸”用做入境培训资料

走进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首先引入眼帘是主题浮雕《根》。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馆长黄纪凯表示,过去中国人远渡重洋,讲究衣锦还乡、落叶归根,这座浮雕诉说着海外游子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的移民历史。

在浮雕的左侧,是第一展厅入口:中国人移民海外的历史。从有文字记载的箕子东迁、徐福渡海开始讲起,再到隆庆开海,金山客与金山箱,细数中国海外移民历史脉络。展厅展出着现存最长“口供纸”——足足有4米长,上面记录着在20世纪初,旅居北美华侨根据移民官问话内容编制的入境培训资料:上面是问题,下面是答案,内容之庞杂,不但有家庭关系、家居状况、证人关系,还有相关事件及各类附件等内容。据介绍,“口供纸”是用来帮助国内的亲朋好友通过新移民审查而“发明”的。

据了解,博物馆总建筑面积12700平方米,分为地上3层、地下2层,总陈列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现有4个基本展厅。展厅采取编年体讲故事与专题分类相结合的方式,以时间为经、专题为纬,划分为四个部分:中国人移民海外的历史、华侨华人海外生活篇、华侨华人海外贡献篇、华侨华人与中国发展。

中国华侨博物馆

当新中国成立时海外华侨通过广播和想象制作的五星红旗。通讯员王峥 摄

藏品讲述鲜为人知的故事

展馆藏品讲述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记录着华侨华人在海外杰出的贡献。例如,新西兰现代乳制品开创者和奠基者是中国人张朝,他是《新西兰百科全书》列有传记的唯一华人;新西兰的猕猴桃,最初是华人从中国引进到新西兰,在当时叫“中国果”;1888年,华人植物学家刘锦浓培育出美味多汁且适于长途运输的“刘橙”,这项成果改变了佛罗里达州种植柑类水果效果差的历史,美国果树栽培学会授予他银质奖章……

此外,美国胜家公司1926年出厂的木雕柜式缝纫机、华人磨胡椒用具、琼轮盛华人海外公司当年悬挂的匾额、华人中药店用过的木制药匣、娘惹用的金属化妆袋……这些展现华人华侨当年在海外拼搏打拼的实物,在中国华侨博物馆林林总总共有万余件。

中国华侨博物馆

申奥成功后海外华侨的集体签名。通讯员 王峥 摄

据介绍,建设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的倡议,是著名爱国侨领、中国侨联首任主席陈嘉庚先生于1960年提出的。黄纪凯表示中国华侨博物馆,藏品均为海内外华人华侨无偿捐赠,“我希望来参观的人,可以通过他们看自己、通过他们看外面。尤其是想出国的孩子,可以来这里感受一下,海外生活都要经历些什么,为自己的海外生活做好心理准备。”

目前,华侨历史博物馆还在试运行阶段,仅接受团体电话预约,工作日期间可拨打电话 – 预约参观。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huaqiao/67479.html

(0)
上一篇 2023年8月3日 上午9:08
下一篇 2023年8月3日 上午9:0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