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华侨区,【新红色景点】追忆汕尾华侨的抗日斗争史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在华侨管理区,还有一座党建带侨建展览馆,里面包含华侨管理区抗日斗争纪念室,海外归国华侨参加抗日斗争相关事迹是华侨管理区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之一。但不论时代如何发展,汕尾市华侨管理区记录着这一段特殊时期的特殊历史。

汕尾市华侨管理区的侨兴公园绿树成荫,市民游客散步嬉戏、健身锻炼,和谐安宁。园内,设置“27位开荒牛”人物浮雕,并立石碑标文介绍人物事迹,以此纪念贝谦等27位首批参加开办陆丰华侨农场的“开荒牛”。 然而,往前追溯,此处并非是这般幸福光景,而是一片荒地。

汕尾华侨区

1952年11月,广东省侨务委员会委派贝谦同志带领26名自马来西亚、泰国归来的华侨组成建场队伍,用27把锄头,将这片原本野兽出没的荒地,开垦成为一方富足的膏腴之地,被誉为“27人开荒牛”,为广大海外华侨开辟出一片归乡的沃土。在1961年底第一次“大接侨”后,全场人口达到8017人。至1976年,全场土地总面积增至47563亩,成为了全省华侨农场系统的“粮仓”。

汕尾华侨区

“‘二十七把锄头’的‘拓荒牛’精神,成为激励侨区新一代奋勇向前,推动侨区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侨区发展的‘根’和‘魂’。”华侨管理区侨联主席钟元丰感慨道。

汕尾市华侨管理区,原为陆丰华侨农场。20世纪50年代后,由于部分东南亚国家实施排华政策,许多华侨为了自身生命安全回到祖国。为了妥善安置他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侨事务委员会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省迅速新建华侨农场,陆丰华侨农场就是其中之一。

汕尾华侨区

在华侨管理区,还有一座党建带侨建展览馆,里面包含华侨管理区抗日斗争纪念室,海外归国华侨参加抗日斗争相关事迹是华侨管理区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之一。抗日斗争纪念室主要收藏并陈列第二社区新加波归国华侨—南侨机工张光旺回国抗战事迹、第一社区马来西亚归国华侨刘观妹参加马来西亚抗战事迹、马来西亚归国华侨黄更青及其丈夫陈普之投身抗日斗争事迹等历史资料。他们或在滇缅公路上冒死穿越抢运国际援华物资,或在敌占区发动抗日救亡宣传,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华侨抗日斗争纪念室的设立,旨在弘扬海外归国华侨心系中华、舍身为国的爱国主义精神,特别是在国家危难时刻义无反顾、捍卫祖国的赤子情怀和英雄壮举,进一步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和激励后辈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不忘初心。

汕尾华侨区

在一代又一代归国华侨,与当地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截至2020年,华侨管理区已有果园15600多亩,水果产品陆续收获“2019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市名特优新农产品”等荣誉,岭南精品水果品牌初步形成。漫步于郁郁葱葱的果林中,采撷甘美的果实汕尾华侨区,体验垦荒的艰辛,更能感受到归国华侨几十年来坚韧不屈的奋斗精神。

“汕尾华侨管理区从无到有、从荒芜到兴盛的发展历程,充分展现了海外归侨投身祖国建设的一片赤子之心。”钟元丰感叹道,展览馆是华侨辉煌发展史的缩影,是展示华侨人艰苦创业的画卷,很值得一看。

但不论时代如何发展,汕尾市华侨管理区记录着这一段特殊时期的特殊历史。这片土地上,也一直传承着众多华侨爱国、勤劳、智慧、朴素的精神和情怀。

近年来,华侨管理区努力做好“侨”文章,通过党建带侨建,经济健康平稳运行,目前,正有7个市级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总投资8.3272亿元。华侨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该区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汕尾华侨区,实干当先、奋勇争先,全力以赴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半年红。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huaqiao/67293.html

(0)
上一篇 2023年8月2日 下午11:26
下一篇 2023年8月2日 下午11:2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