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华侨职业,首个省级预制菜产业政策出台!资本热捧,市场分散待规范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这是国内首个省级预制菜产业政策。有业内人士分析称,主要原因是广东对预制菜的扶持力度较大。广东作为预制菜大省,早在2020年便推出了系列鼓励预制菜产业创新发展的措施。

3月25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广东预制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的通知,广东省将通过建设预制菜联合研发平台,构建预制菜质量安全监管规范体系,壮大预制菜产业集群,培育预制菜示范企业、推动预制菜仓储冷链物流建设等措施来推动广东预制菜产业发展。

这是国内首个省级预制菜产业政策。受此消息影响,A股预制菜板块异动拉升。预制菜指数午盘收涨2.26%,国联水产盘中涨超7%。事实上今年以来,预制菜板块在资本市场便持续走高。3月21日,预制菜概念股集体上涨,国联水产盘中一度触及涨停,得利斯、岭南控股封板涨停,天邦股份、益客食品、味知香等跟涨。

“在全球疫情形势复杂严峻的情况下,我省预制菜产业发展势头还在持续增强,保持领先发展的态势,在2021中国预制菜产业指数省份排行榜中广东排名第一。但同时,我省预制菜产业发展还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各方面基础不牢固,需要我们以更大的力度、更有效的措施来支撑预制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高庆营在3月25日的发布会上表示。

首个省级预制菜产业政策出台

具体来看,这十项措施分别是:建设预制菜联合研发平台,构建预制菜质量安全监管规范体系,壮大预制菜产业集群,培育预制菜示范企业,培养预制菜产业人才,推动预制菜仓储冷链物流建设,拓宽预制菜品牌营销渠道,推动预制菜走向国际市场,加大财政金融保险支持力度,建设广东预制菜文化科普高地。

针对壮大预制菜产业集群,《措施》提到推动打造肇庆高要预制菜产业高地、湛江水产预制菜美食之都、茂名滨海海产品预制菜产业园区、广州南沙预制菜进出口贸易区、佛山南海顺德预制菜美食国际城、潮州预制菜世界美食之都、江门全球华侨预制菜集散地及梅州、河源、惠州客家预制菜产业集聚区等,带动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针对培养预制菜产业人才,《措施》提出把预制菜产业人才培养纳入“粤菜师傅”工程,鼓励职业院校(含技工学校)和普通高校增设相关专业课程,推进预制菜“产学研”基地建设。依托省“粤菜师傅”人才培养与评价联盟,发挥粤菜餐饮企业、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组织开展预制菜生产、电商直播、市场营销、物流配送等产业发展相关职业(工种)技能人才培训和职业技能评价,大力培养预制菜相关人才。

针对推动预制菜走向国际市场,《措施提出》探索建立服务团队指导预制菜出口通关。大力培育预制菜出口企业,鼓励广东预制菜企业到境外建立加工基地,充分利用海外仓,通过贸易、投资等方式拓展国际市场。

广东预制菜产业指数位居全国第一

“广东发展预制菜市场有以下优势,一是消费规模大,以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主体可以说是国内最大的预制菜单一市场;二是市场反应很快,广东的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已经形成联动;三是产业基础好,广东的菜系基础丰富,粤菜中由广州菜、潮汕菜、客家菜等特色菜系;最后是广东的产业链完善,从上游的农牧渔业、预制菜企业,到终端的餐饮消费体系都比较完善”,艾媒咨询CEO张毅向南都记者表示,“我们看到广东的预制菜产业集群化已经非常明显,趋势比全国其他地方都要快。”

根据餐饮大数据研究与测评机构NCBD发布的《2021中国预制菜产业指数省份排行榜》显示,我国预制菜产业指数排名前十的省份分别为广东、山东、福建、江苏、河南、河北、辽宁、浙江、安徽以及四川。广东以79.24的产业指数,位居榜首。有业内人士分析称,主要原因是广东对预制菜的扶持力度较大。

广东省华侨职业

广东作为预制菜大省,早在2020年便推出了系列鼓励预制菜产业创新发展的措施。2021年11月,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在广州召开了全省预制菜产业发展大会,发布了预制菜产业发展十条措施,宣称要争当全国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

2022年1月5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肇庆市委市政府联合召开了“粤港澳大湾区(高要)预制菜产业园规划建设工作座谈会”,提出搭建大湾区预制菜科研平台、邀请全球优质预制菜企业入驻园区、打造广东预制菜跨境电商直播基地、推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专项金融保险产品等10项措施,以推动当地预制菜行业发展。

目前,佛山市、江门市等成立预制菜产业发展联盟,江门市级预制菜核心平台布局已经完成,计划整合资源在蓬江区杜阮镇、台山市斗山镇、白沙镇和开平马冈镇,打造建设江门预制菜产业园;湛江市提出培育预制菜十大百强品牌,支持吴川、徐闻建设农产品食品化加工园区,打造淡水渔业全产业链养殖、加工等农产品食品化工程的“吴川样板”;梅州市则引入先进自动化设备,建设现代食品加工配送基地,开发盐焗鸡、秘制肉鸽、梅菜扣肉等一系列客家预制菜。

肇庆市正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首个预制菜产业园广东省华侨职业,全力打造中国预制菜产业之都。肇庆市高要区委书记陈德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肇庆市高要区已将粤港澳大湾区(高要)预制菜产业园作为“一号工程”全速推进全球招商,瞄准一批龙头企业、优质企业主动对接、靶向招商。

在一系列利好因素下,广东催生出恒兴集团、国联水产、正大集团等一批龙头企业。

市场分散,质量安全仍待规范

在张毅看来,目前预制菜市场还比较分散,只有极少数龙头企业,缺乏中腰部企业,《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的出台有利于培养更多头部和中等规模企业,形成更健康的市场,其次是集群化、规模化发展有利于企业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竞争,此外风口之下容易滋生不合规的企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政府出台行业发展指引有利于规范市场。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高庆营在3月25日的发布会上同样指出,针对预制菜产业,将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着力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构建预制菜质量安全监管规范体系,制定完善预制菜从田头到餐桌系列标准,加强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严厉打击‘黑作坊’;探索建立预制菜产业链供应链常态化质量安全评估体系。”

正大集团华南区副首席代表、卜蜂莲花副总裁王珏也向南都记者表示,食品安全是预制菜行业最需要关注的问题,广东政府发布的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可以推动行业统一标准,“很多餐厅、外卖老百姓是没办法看到厨房的,预制菜一般由中央工厂统一生产,更安全卫生,由政府推动对预制菜统一标准,可以让消费者更放心,其次政府措施可以促进行业共同进步,在良性竞争中做到更加规范,从而推动餐饮行业更加高质量发展。”

据悉,2019年底正大集团在湛江遂溪县启动了首个百万头生猪产业链项目;2020年底,正大集团在湛江投资第二个百万头生猪产业链项目,总投资约40亿元,建设100万头规模生猪养殖基地、36万吨规模饲料厂1座、年产4万吨的食品厂1座,配套大型仓库配送中心、物流集群以及种植基地20万亩,形成“种、养、加、配、销”于一体的产业园区。

“正大是食品产业链企业,业务覆盖从养殖、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我们的预制菜产品常年通过卜峰莲花超市以及线上平台销售给消费者,已经有接近十年的历史,今年计划开拓B2B业务,增加对餐厅等B端企业的供应”广东省华侨职业,王珏向南都记者介绍。

【行业观察】

疫情刺激预制菜市场火爆

预制菜一般是指将各种食材配以辅料,加工制作为成品或半成品,经简易处理即可食用的便捷风味菜品。目前,市场常见的预制菜品种有水产类、畜禽类、蔬菜类等。

自疫情以来,国内预制菜消费出现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盒马、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平台预制菜销售火爆。其中盒马预制年菜销售同比2021年春节增长345%,淘宝上的预制菜销量也同比增长超100%。每日优鲜预制菜品类销售额较平日增长2.7倍,叮咚买菜春节期间高端预制菜销量同比增长超过3倍,7天卖出300万份预制菜。

对于预制菜消费火爆的原因,盒马方面向南都记者表示,“一是经过疫情后,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认知度有明显提升,愿意体验预制菜;二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想要自己做饭,但是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买菜、洗菜、切菜、配菜,所以更愿意尝试已经搭配好的预制菜,很多有孩子的家庭,更倾向于用预制菜解决没时间给孩子做饭的问题。”

据介绍,目前盒马预制菜的单价分布从几元-上百元不等,消费者主要是30-45岁,以及50岁以上的人群,以小家庭居多。在商品数量方面,盒马每年预制菜sku在3000个左右,其中有独立研发,也有与餐饮企业、供应商共创的,截止2021年底,盒马已经与全国超过100家餐饮企业达成相关的合作,预计今年能够在原有基础上翻一番。

广东省华侨职业

除了在生鲜零售平台上销售火爆之外,预制菜赛道也吸引了其产业链上下游诸多企业的入局,如传统农业供应企业、餐饮企业、食品企业、酒店等,同时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宠。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是中国预制菜投融资高峰期,投资方不乏明星资本和互联网巨头,融资金额多在千万以上。

广东省华侨职业

“预制菜是当前整个消费品领域的新热点,这个领域是随着消费升级,特别是随着人们更追求生活品质、节约家庭时间等消费需求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新需求,不仅生鲜电商在入局关注,上游的生产企业也都在关注这个领域。包括像双汇、龙大、得利斯等品牌,也在转型预制菜。”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鲍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鲍跃忠表示。

此外餐饮企业同样在加速布局预制菜赛道。如广州酒家目前已有预制菜产品接近十几个品种;西贝创立子品牌“贾国龙功夫菜”;海底捞创立了“开饭了”品牌。

“餐饮企业是最迫切地布局预制菜的一类企业,疫情导致餐饮门店营收下滑,预制菜成为新的收入来源,此外上游的农产品供应企业、下游的生鲜零售企业以及传统零食食品企业等也在布局预制菜,另外还有一类是跟食品不相关,利用资本跨界入局的企业”,艾媒咨询CEO张毅称,行业尚未形成规范,目前预制菜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供应链端和渠道端。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报告指出,2014年,我国预制菜行业在B端步入放量期,到了2020年,C端的预制食品也开始迎来消费加速期。“目前中国预制菜市场主要包括4类:冷冻生制、冷冻熟制、冷藏生制和冷藏熟制,头部连锁餐饮企业中预制菜使用比例已经较高。其中,真功夫、吉野家、西贝、小南国等连锁餐饮企业预制菜占比高达80%以上。”

在业内人士看来,预制菜可以帮助B端餐饮企业节约厨房空间、降本增效,从C端消费者来看则有节省时间、性价比高等优势。但目前国内的预制菜市场仍以B端为主,且存在质量良莠不齐、销售限于区域等挑战。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报告显示,“目前我国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100亿元,到2025年行业规模有望增长至6000亿左右,销售渠道85%以上集中于B端。相较海外发达市场而言,我国预制菜行业整体还较为落后,仍然存在销售区域小、地域特征明显、参与者众多、行业集中度低、规模以上企业较少等特点。”

采写:南都记者 马宁宁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huaqiao/67034.html

(0)
上一篇 2023年8月2日 下午9:04
下一篇 2023年8月2日 下午9:0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